为更好地推动盘龙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构建盘龙社会治理多元格局,2022年9月,盘龙区民政局积极整合福彩公益金资源,从区级层面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以“盘龙微益行”智慧化志愿服务平台为抓手,充分整合、发动社会慈善资源及社区志愿力量,以5个试点社区为阵地,围绕“共建邻里、共建文化、共建五老、共建协商、共建救助”5个治理场景,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 “新动能”。
龙江社区
盘龙江文化营造
凝聚龙江“家文化”
龙泉街道龙江社区作为一个新组建的社区“大家庭”,亟需解决相互不认识、社区认同感低等治理问题。
为此,龙江社区与恩派社工组建的联合社工小组围绕“盘龙江家文化”主题,开设“盘龙江大讲堂”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讲述盘龙江文化,通过“盘龙江漫步”系列活动对社区资源进行梳理,让居民对“龙江大家庭”的历史、文化、环境有了全新的认知,并通过“我与盘龙江的点滴”“歌唱盘龙江”“盘龙江信封”系列活动的开展,培育出100余人的“盘龙江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其中不仅有精通盘龙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有热爱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还有专长于文艺的艺术团,他们均用自己的专长演绎着“盘龙江故事”。
同时,社区还组建有“亲水文化亲子团队”,他们不仅热爱盘龙江,还不断在提醒着身边的“亲人”们要学会各种防溺水急救技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龙江大家庭”的安全。
龙江社区“五社联动”工作以“盘龙江文化”切入,有效营造了社区“家文化”,让居民实现了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
天祥社区
共建“邻里帮帮团”
推动居民“四自”发展
金辰街道天祥社区是老厂职工宿舍片区,由于单位脱钩、单位*等原因,造成了长期无人管理的困境。同时,由于社区老龄化严重,养老问题突出。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发挥邻里互助优势,实现“互助养老”,是困扰社区的一大民生课题。
对此,天祥社区居委会联合恩派专业社工力量,聚焦“老厂邻里情浓”这一巨大优势,以“建立关系、挖掘骨干、赋能骨干、倡导行动”为工作路径,孵化培育社区“邻里互助帮帮团”,通过公益倡导,带动其开展“小院棋牌社”“长者生日会”“银龄课堂”“邻里守望”“敲门行动”等邻里互助活动,营造邻里互助养老的暖心氛围。
截至目前,社区共累计开展邻里互助活动15场,孵化培育4支社区“互助帮帮团”,挖掘居民骨干50余人,同步开展居民赋能活动10余场,逐步形成了“帮帮团”自我“造血”的社区邻里互助内循环发展模式。
青裕社区
校地共建“微提案”
让居民“幸福养老”
青云街道青裕社区是一个老年人聚居的社区,独居老人、困境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活力老人服务需求多元,社区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情况,青裕社区强化高校联动、挖掘社区“能人”,用一个个“公益小提案”,促进居民“幸福养老”。
其间,“五社联动”社工围绕“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五大为老服务主题,按照“摸需求、抓阵地、谋活动、聚提案”工作步骤,通过联动社区自组织、辖区高校及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发起“五老服务公益提案”,逐步打通社区精准养老服务模式。
截至目前,通过开展10余次问需共创会及30余次一对一入户走访,共收集200余条“五老”需求,分类整理出“五老”养老服务需求,联动3个“五老”服务自组织及2个高校团队开展“五老”服务,服务受益老年人200余人,辐射影响居民超过1000人。
佳园社区
共建协商强网格
化解群众急难事
青云街道佳园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型社区,辖区有5家汽车4S店、5个市场、5所幼儿园,以及国企改制企业4家、卫生服务站2个、加油站1个、大型生产企业1家、“九小”行业商户200余户。辖区2万余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近2800人,总体人口构架呈老龄化趋势,更存在国企改制历史遗留问题、物业管理质量导致的矛盾纠纷,市场消费投诉及新建小区邻里关系的促进等治理难题。
为有效解决社区各项治理难题,佳园社区党委积极联动多家专业社会组织,将“社区社工 专业社工”队伍融入日常网格化管理中,将辖区“三横两纵”的布局划分为3个网格,整合辖区居民、公共单位、商户、企业力量成立“七彩志愿队”,下沉网格开展常态化环境维护、纠纷调处、困境帮扶、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并结合网格中存在的治理难题积极推进业委会、物委会、庭院议事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协商在基层”的力量解决基层矛盾。同时,还以社区为平台,将“一校两联盟三中心”的建筑功能布局(片区党校、红色物业党建联盟、汽车产业党建联盟、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亲民化改造退让出来,使更多的场地用于服务群众、开展居民活动。
小龙路社区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性
增强全民救助视角
东华街道小龙路社区在册及困境人群较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单一经济救助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为此,“五社联动”社工通过“入户排查评估、签订个案知情同意书、制定个案计划、个案管理服务、个案结案评估”5大个案服务流程,精准从60余名孤寡老年人中准确救助3名困境群众,成功为其办理低保,解决了生活保障、情绪郁闷、家庭不和等问题。同时,社工注重全流程赋能社区干部掌握个案管理服务理念及基础技巧,不仅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在回应解决个案问题的同时,更让救助对象逐渐融入社区氛围,实现自我改变与自我发展。
与此同时,为有效激励基层志愿服务力量继续发挥动能,促进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力量实现自助、互助,盘龙区民政局积极总结基层经验,整合资源开发盘龙区“盘龙微益行”公益三小时志愿者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发动社会慈善资源,推动辖区内商户企业资源入驻,促进志愿者“时间银行”与社会慈善资源智慧化循环。
据介绍,截至2023年4月,“盘龙微益行”智慧化志愿服务平台志愿者总服务时长已经超过1500小时,参与志愿者超过1000人次,商家企业注册量达30余家,盘龙区“五社联动”工作样板也通过“盘龙微益行”小程序的推广将逐步实现可视化。
来源:盘龙区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