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不久前正式公布,按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键”。
1月10日,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发布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此前一天,江苏省委*娄勤俭在《人民日报》专访文章中指出,江苏把握三大要求、有序推进“六个一体化”。就在同一周,浙江发布《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同下一盘棋,新年开好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上海:发布长三角一体化“施工图”
围绕“1 8”区域推进大都市圈发展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上海将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围绕“1 8”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三大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根据中央要求,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对此,上海提出,将持续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比如,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将增强资源配置功能,积极探索合格境外投资者全面参与上海各类要素市场,大力吸引国际金融组织、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入驻,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加快打造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在全球科创中心方面,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导向,上海将全力打造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张江实验室创建为国家实验室,与安徽合肥共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根据方案,上海将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 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发挥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公共服务的普惠便利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上海提出,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共同探索建设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异地就医备案互认,深化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争取实现全部统筹区和主要医疗机构两个全覆盖。建立跨区域养老服务补贴等异地结算制度,研究规划和建设异地康养基地。
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形成合力,必须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共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区域土地指标跨省调剂机制,优先保障跨区域重点项目落地。完善专项建设债券、绿色债券等债券的发行机制,推动区域专项债发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完善信用长三角平台,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需要聚焦重点区域率先突破。方案提出,要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等三大区域,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对外开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江苏:最大限度为长三角一体化
拉长长板、贡献优势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江苏省委*娄勤俭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中给出答案。
在人民日报1月9日刊发的《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江苏作为》一文中,娄勤俭指出,江苏作为长三角重要一员,一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把*重要指示要求和《规划纲要》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好。
概括起来,就是把握三大要求、有序推进“六个一体化”——把握三大要求,就是把握好“一体化”“一盘棋”“高质量”要求,与沪浙皖等兄弟省市紧密协同,一起把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担负好;推动“六个一体化”,就是把大处着眼与实处着手结合起来、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干好“自己的事”与做好“我们的事”结合起来,从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方面实质性推动一体化进程。
娄勤俭介绍,江苏之长,主要在于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我们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做强特色,更充分释放能量,最大限度为长三角一体化拉长长板、贡献优势。”他表示,江苏将更好发挥制造业发达优势,支撑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更好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优势,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平台建设;更好发挥江苏开放优势,支撑长三角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浙江:率先在9市推广示范区经验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浙江方案也在近日出炉。
1月8日,《浙江日报》全文公布《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将是“指导浙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方案提出,浙江将高水平、高品质、高标准、高能级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高起点发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务,建立长三角统一的开放大市场。
根据方案,浙江将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推进规划、土地、要素、财税、公共服务、生态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并率先在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9个设区市复制推广,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方案提出,到2022年,使得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片区建设初显成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25年,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创产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较为完善。到2035年,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长三角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全面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更趋完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安徽:成长三角审批事项最少省份
下好一体化“先手棋”,安徽在精简审批事项上先行一步。
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由183项压减到137项、企业开办时间从3个工作日向“一日办结”压缩……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韩永生在1月9日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安徽放管服改革实现大提速,成为长三角审批事项最少省份。
2019年是安徽市场监管的开局之年。韩永生介绍,围绕创优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消费环境,安徽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16个省辖市全部建成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平台,企业注销“一网通办”服务全面实现,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8.97万户,同比增长15.65%,市场主体及企业总量分别达到514.45万户和145.89万户。
2020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安徽市场监管局将开展企业开办提升行动,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同时,开展企业注销提升行动,切实破解企业注销难问题,开展监管提升行动,全面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西路瞭望
编辑:沈晓颜
杭州都市圈
“关注杭湖嘉绍衢黄 专注区域合作”
*hzrbhzw2015
官网:http://www.hzdsq.com/
杭州都市圈协调办、杭州日报联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