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亲人去世却不哭不悲,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心理学家:亲人去世却不哭不悲,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

首页游戏大全人格解体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6-11

先贤曾语:死离活人很遥远,但一旦死亡来临,人便无法思考和知觉了。 从古至今,世人皆害怕死亡,这种害怕甚至达到了人们对其避而不谈的地步,正所谓“谈死色变”。

在中国文化中,“死”这个字更是不吉利的,稍微提一提就有可能被长辈训斥。但实际上,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死其实就蕴含于生之中,死生从一开始就是无法分离的,二者对立统一。

没有死何来生?新生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是在向死亡进发了,听起来有些残酷,但确实是这么个理。

每个人自己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会有两种表现——亦或恐惧害怕亦或平淡坦然。但如果是目睹经历亲人的离世呢?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很可能比自己面临死亡所带来的悲痛更大、更加难以治愈,很多人在至亲离去后好几年都无法走出来,正是这个道理。

但如果别人跟你说,有的人在亲人离世时一滴眼泪都没掉,你可能会说这大概是远亲;但如果别人接着说,这不是什么远亲,就是他的至亲呢?想必你一定会目瞪口呆吧?

但实际上,有学者通过科学研究指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很抽象也很有意思的概念——人格解体。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人格解体是个体在经历了重大变故后对现实生活知觉的失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人格解体。

它可能发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程度的轻重也可能有所差异,比如一个人如果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就极易遭遇人格解体。

因为悲痛的情绪会瓦解一个人身上很多原有的东西,甚至导致其内心世界乃至物质世界的彻底崩塌,这便使其暂时性地失去了很多原有的能力,例如同理心、共情能力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亲人离世时没有哭泣,有的人在重大灾难面前不再感到害怕。

底层的逻辑其实正是人格解体在“作祟”。研究表明,患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人或者曾遭受重创内心长期压抑的人相较于普通人更容易经历人格解体。

其实,人格解体虽然是人的一个阶段性的“异化”,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候它也被人们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羽翼。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酒精和咖啡其实是人为制造的帮助人们通向人格解体的一种工具,它们可以帮助食用者实现从现实世界短暂解脱,通过人格的解离暂时地抛弃感知痛苦和烦恼的能力,最终进入一种无忧的境界。

除了人格解体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名词也可以用于解释它——创伤后应激障碍,这跟人格解体其实有相似之处。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心理学中常被用于解释那些经历创伤的个体对于外界的回避、对于自我的封闭,这是一种人体在紧急状况下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用于保护个体免受二次伤害。

个体打开保护机制后主要有以下表现:回忆、沉浸于创伤中;接下来当个体将自身从创伤经历中抽离后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回避。

这个时候当个体再次回忆到跟创伤相关的东西后会产生激烈的反应;最后,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个体会具有极高的警惕性,对外界的事物保持小心翼翼的姿态。

当遇亲人离世却不哭时,个体有可能正在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外人看不到的内心世界里,其或许正沉浸于悲痛中,亦或许在回绝提及创伤经历。

在心理学家库伯·罗斯博士对于疑难杂症患者的研究中,她发现其实每一个患者的亲属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痛苦周期,也就是一个对于事实的接受阶段。

他们从不愿面对现实、试图挣扎到最后放弃幻想,彻底进入一个悲痛的状态,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

这个阶段虽然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概括,但对于每一个患者家属而言却犹如坠入地狱一般漫长,他们在受到巨大悲痛的冲撞后会陷入对现实世界的怀疑,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错觉。

用罗斯博士的话说,他们可能就像是离体的灵魂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现实世界的自己。

因此,我想是时候转变“亲人离世不哭就是不孝顺”的观念了,因为每个个体对情绪的表达程度和表达方式是不相同的,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也是存在差异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