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河关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潮河关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首页游戏大全四目神更新时间:2024-11-12

前不久,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北京有4个村落入选,包括密云区古北口镇潮关村。

“潮河关,四面山,一水中流弯又弯。石头城,河岸建,北齐长城修两边。瘟神庙,搭戏楼,阴山开洞在东端。烽烟起,抗敌寇,不屈精神永流传。”几句顺口溜,道出了古村潮关的特点。

潮关是古北口镇的一个小村落,坐落在潮河峡口的南端,地理险要,位置突出,是过去往来关内外的通道要塞,因北齐天宝年间在此修筑长城时设简易关口而得名“潮河关”,简称潮关。村庄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2018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传统村落。这些年,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潮河古称鲍丘水,是密云水库的两大入库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槽碾沟,经滦平县进入古北口镇域,遇卧虎山、阴山、西山、虎头山等阻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形,状若八卦图中的“阴阳鱼”,这里是潮河形成的最大河湾,称“潮河湾”。潮关坐落在潮河东岸,三面环水,生态良好,60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曾盛产潮河金鲤、河蚌、榆木耳、大桃、苹果等,其中潮河金鲤、榆木耳还一度成为贡品。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潮河关大桥东西向跨越潮河,与古下路相连,是进入潮关村的唯一通道。过桥向东约百米,便是著名的“潮河关堡”了。关堡的雏形出现在北齐时期,初为潮河关配套的石头小城,用以驻军,称“库堆戍”,是古北口地区最早出现的军事要塞。元代时改扩建,形成古堡规模。明代修建长城时得到进一步加固、加高,并加派驻军,开始称“潮河关堡”。这处城堡坐北朝南,东依阴山,西临潮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整体由东向西倾斜。

城堡呈长方形,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55米,占地面积约为23250平方米。城墙底部宽6.3米,顶部宽4.6米,高4米,由当地山石经切凿后砌成,白灰勾缝,墙芯用大小不等的乱石填充,再灌以黄土夯实。城堡巧妙利用地势,东侧城墙依山势建于半山坡处,北侧城墙与修建于阴山上的北齐长城相接,西侧城墙与潮河河道平行,既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又扼守潮河。为避免洪水侵害,还在北墙外150米处建有一条长200余米,高4至5米的迎水坝,为土石结构。南侧城墙偏西处开有一门,高约4米,宽约3.5米。由于过去水灾频繁,再加上地震、战火等原因,城堡的东城墙和南城墙只剩部分墙基,而西、北两段城墙则保存较为完好。上世纪70年代,村民为方便出入,在北城墙正对中街的位置拆出了一处4米多宽的豁口,成为进出城堡的主要通道。

位于城堡内侧西北角的瘟神庙,始建于明代,保存较为完好,为北京地区唯一以瘟神命名的庙宇,坐北朝南,西、北两侧利用城堡的城墙作为院墙,庙门临街朝东开。院落占地约1300余平方米,有正殿三间,东耳房一间,东、西配殿各两间。

瘟神庙戏楼

其实这庙最早不叫瘟神庙,叫真武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神像,东配殿供奉的是观音。潮关地处潮河的河湾处,河面宽阔,水势变缓,战争或洪灾发生时,常有人畜尸体在河面上淤积停留,伴生瘟疫。当地百姓便在西配殿内供奉瘟神,祈求能够收摄瘟疫,保佑健康,后来香火日盛,庙名也改称为瘟神庙。

瘟神庙正殿的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相传是明代的,清朝曾做过修复,也有人认为壁画绘于清同治、光绪年间,为民间画塑艺人所绘。北墙壁画中间是黑色为主的双龙盘绕图,团龙中间原有龙珠,后在该处开过窗户,再后来又被封堵,用白灰抹平。东西两侧墙壁绘有神像,各3排,每排6尊,共36尊,均头罩神光,有的手持笏板,有的手持法器,有的面目凶恶,有的慈眉善目。其中瘟神共有5位,均手持笏板,旁为供其驱使的鬼怪力士。

四目神像

画像中有一怀抱矩尺、长着四只眼睛的神仙,与其对视,会令人产生眩晕感,其称方相神、开路神或险道神,俗称“四目神”。正殿西侧墙壁主墙绘有24幅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以前这里做过学校教室,中间12幅壁画被涂黑当作黑板。东侧墙壁也同为24幅故事画,均为求仙拜神的内容,保存较为完好。正殿廊壁还绘有日值、年值神图。此外,瘟神庙东耳房墙壁处还绘有彩色飞天图案,北戗檐砖绘有太极图案。

瘟神庙的规模虽不大,但庙内绘画如此之多,且大部分保存完好,在我国北方十分罕见。瘟神庙南墙处有一戏楼,建于清代,坐南朝北,面向瘟神庙正殿,是密云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戏楼,主体为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架,顶部为勾连搭式建筑。戏楼檐下画满苏式彩绘,内墙上画有人物、花卉、建筑等背景画,作于不同年代。村里老人讲,在民国之前,每次灾难过后,都要请戏班在此唱戏三天,以酬谢瘟神护佑。墙壁上现在还有各个戏班留下的墨迹,如“大清六合班”“光绪小聚元班”“祥和泰”“京都喜庆班”“九如班”“魁兴班”“玉庆班光绪四年五月初五日”等字样。

潮关村东的阴山处还有一个开山洞,被当地百姓称为“半拉子工程”。该洞为明代“潮河川”水利疏浚工程的遗迹,人工挖凿而成,外大内小,北高南低,洞内最窄处不足两米,仅容一人通过。《明史·洪钟传》记载:洪钟,字宣之,钱塘人,成化十一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为修整蓟州地区边备,建议朝廷增筑塞垣。自山海关西北至古北口、黄花镇、居庸关一线,在绵延千余里范围内,修缮修复城堡达270所。

洪钟当时看到潮河川距离京师仅二百余里,位于两山之间,宽达百余丈,发生洪水时汪洋一片,洪水消退时河道平坦,敌人很容易长驱直入,直达京师。如在潮河关东三里水缓之处建大型水坝,并在阴山开凿涵洞,引潮河水直接南流,一可制造屏障,抵挡北方来犯之敌,解京师忧患;二是潮河关一带河湾、河床可成肥田沃土,潮河水沿山洞南流,利于山南灌溉。洪钟的想法得到了兵部尚书马文升等人的支持,一起上奏皇帝后得到批准。但开工约年余,凿山导致大量山石崩塌,致死伤者达到数百人。且山洞开通后,因设计不合理,难以泄流潮河来水,御史弋福等人联合起来弹劾洪钟。皇帝念其为国缮边,功高劳苦,不予治罪,停俸禄三个月。开山洞工程因此废弃。

潮河关一带历史上多发战事,大小战役不计其数。1933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联合起来,在潮河沿岸给了侵华日军沉重的打击。4月12日,中国军队发动了一次夜袭行动,给驻扎在河西一带的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和损失。日军以潮关有村民给中国军队带路为借口,疯狂展开报复行动,分别于4月14日拂晓和4月26日拂晓,两次闯进潮关村,烧*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当时总共80户人家的潮关村,有83名平民遇难,全村409间房屋,被烧毁了360间,财物也被抢夺一空。这是侵华日军在北京地区制造的第一起重大惨案。1933年5月中下旬,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进村调查,村中不见一个活人,只有尸体横陈。他们把找到的数十具尸体和残肢集中安葬。1993年8月,潮关村北侧山上建立起潮河关惨案纪念碑,碑身上镌刻的文字,记录了这段屈辱的历史。潮河关惨案纪念碑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标题:潮河湾里潮河关)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郭冠荣

流程编辑:u03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