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绳索,驾于超人和禽兽之间。
——尼采
希区柯克的《夺魂索》,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致敬。
《夺魂索》是一部谋*犯罪电影。一对同性恋,布兰登和菲利普,合谋用绳子*死同学戴维,将戴维的尸体装在箱子里,邀请戴维的父亲、未婚妻、同学、老师到犯罪现场开派对,餐桌就是戴维的棺材。
《罪与罚》是犯罪与忏悔之书。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其妹妹,内心焦躁不安,深受谴责,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主动自首,被流放到西伯利做苦役犯。
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对比之后,不难发现,从《罪与罚》到《夺魂索》,故事情节虽然不同,但推动着人物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都是“超人理论”。
因此,本文将从《夺魂索》与《罪与罚》人物的共同点出发,分析希区柯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超人理论”的态度。
一、《夺魂索》与《罪与罚》中的共同点布兰登和菲利普都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派对进行到中间,他们的老师鲁伯特谈论到谋*犯罪的话题。鲁伯特认为,“谋*应该是一种艺术,谋*的特权应该留给那种少数的优等人。”
布兰登对这种观念十分崇拜,他附和老师的话说,“而受害人只能是那些下等人,反正他们的命也不值一提。”
鲁伯特提醒布兰登,要注意将自己和极端主义者区分开来,不可以一年到头随意狩猎,而是设置一个“绞*日”。布兰登的提议,在后来的电影《人类清除计划》中实现了。
聊到酣畅时,布兰登宣称:
“少数聪慧过人、德行超群的人,他们的观念远高于传统的道德理念,好与坏,对与错,这些只适用于普通人,特别是那些低等人,因为他们需要这些作为约束......我想绞死所有的废物和蠢材,世上有太多这样的人了。”
布兰登绞死了同学戴维,他觉得戴维很蠢,是低等人,而自己聪慧过人、德行超群。
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一位大学生,他写过一篇《论犯罪》的论文。文章的结尾做了一些暗示,认为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有充分的权利可以胡作非为和犯罪,不受法律约束,这些人,就是不平凡的人,譬如拿破仑。
而广大群众,都是平凡的人,是人类中的普通材料。他*死的老太婆,连普通材料都不是,她正在害肺病,愚蠢凶恶,像只虱子,或者蟑螂,而且还不如它们,因为老太婆活着是有害的。
他自比拿破仑,遵循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原则,在虱子中挑了一只最没用的,*死她,拿走她的钱,为的是用这些钱献身于为全人类服务、为大众谋福利的事业。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观念是“虱子理论”,也可称作“超人理论”。
名字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布兰登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他们都同意这世界的“优等人有特权*死低等人”,并将自己列为优等人行列。
从坚定的“虱子理论”到自我怀疑,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转折点是他*死老太婆的那一刻。
*人前,他写论文暗示“超人有特权可以犯罪”,*人后,他从前的笃信的理论便立刻坍塌了。他精神几乎处于失常状态,加上患热病,总是昼夜颠倒的休息。
他收到警察局的通知书,是他的女房东向他追索欠款,他以为是为了“那件事”,心中忐忑不安。在警察局里,听警察在谈论“那件事”,他竟然害怕的晕倒。
犯罪的恐惧,让他总是疑心人们识破了他*人的秘密。
而在《夺魂索》里,拉斯科尔尼科夫被分裂为两个人。布兰登是实施计划前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菲利普是*人后的。这两个人以同性恋的关系,合二为一,也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是同一个身体里的两种灵魂。
这两个人的罪与罚,罪的部分主要由布兰登承担,忏悔则表现在菲利普身上。
布兰登和菲利普就绞死了戴维,布兰登镇定自若,甚至可惜没有在阳光下进行这场谋*,还突发奇想,来一场“坟头蹦迪”。菲利普却吓坏了,他很后悔,他甚至希望死的是布兰登,是布兰登主导了这场谋*,还不好好善后。
之后的派对时间里,菲利普也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疑神疑鬼、忐忑不安,害怕的将酒杯脚都掰断,还突然大声否定他“拧断鸡脖子”的绝活。
威尔逊太太和鲁伯特提到布兰登和菲利普的奇怪行为,以及当成餐桌用的箱子,菲利普生硬地打断他们的交谈,菲利普的不安让鲁伯特更加怀疑。他不断追问他,步步紧逼,菲利普溃不成军,粗鲁地要求鲁伯特不要再演“罪恶与惩罚”的游戏了。
菲利普的种种行为都在说明一个谚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拉斯科尔尼科夫内心虽然有罪恶感,但他不断地说服自己,承认自己那一套理论的合理性。
斯维德里盖洛夫是一个五十岁的恶棍,他坏得彻头彻尾。当他因为巨额债务即将入狱时,比他大五岁的有钱寡妇玛尔法,为他还债,与他结婚,甚至纵容他与其他女人私通,而他却总是殴打玛尔法,最后毒*了他。他凌辱了女房东年仅十四岁的侄女,致使她投河自尽,因为他有钱,女房东不仅不追究他的暴行,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当未婚妻。
这样的斯维德里盖洛夫第一次见到拉斯科尔尼科夫时,却说,“我总觉得,您身上有某种东西和我相似。”
那时他还不知道拉斯科尔尼科夫犯了罪,他已经凭借敏锐的嗅觉,发现了同类。
如果不是索尼娅,如果拉斯科尔尼科夫没有自首,他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斯维德里盖洛夫。
拉斯科尔尼科夫有悔过之意,却不坚定,他也害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做苦役犯的惩罚,内心纠结反复,几乎是他疯狂。索尼娅的不断劝说,用信仰审判,给予里他自首的勇气和决心。
布兰登和菲利普,布兰登是坚定的“无罪派”,菲利普是软弱的“有罪派”。菲利普虽然有罪恶感,但他不想坐牢,所以不断催促布兰登赶快处理掉戴维的尸体。
以菲利普微弱的力量,他们是绝不会自首的,未来,他们或许也会成长为斯维德里盖洛夫。
他们的审判员是鲁伯特。鲁伯特完整的推测出他们*死戴维的方法和步骤,并找出藏尸之处。
布兰登在鲁伯特回来之前,是打算*死鲁伯特的,他在荷包里藏了一把枪,菲利普见事情暴露,拿起布兰登的枪想*死鲁伯特灭口,鲁伯特抢走了抢,对着窗口开了三枪。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是糟糕的现实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双重作用的结果。
拉斯科尔尼科夫家庭条件极差,妹妹在家乡一家地主家里当家庭教师,却被男主人*扰,失去工作。母亲的养老金极少,连自己都养不活。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圣彼得堡读大学,因为没钱买靴子,没办法打工,只能休学。
他过着这样的生活,却想着要为全人类服务,为大众谋福利。
他认为,为了全人类的事业,*死一只“有害的虱子”,是必须的过程。
布兰登和菲利普的“超人理论”是老师鲁伯特传授的。
鲁伯特是个激进主义者,他是布兰登和菲利普读预科时的舍监,他对哲学很感兴趣。布兰登对他非常崇拜,他的“谋*对大多数人是犯罪,对一小部分人是特权”的“超人理论”,就是从鲁伯特那里学来的。
但鲁伯特坚持这种理论,却没想过实践它,他只是说说而已,过过嘴瘾,他没想到布兰登是个“行动上的怪物”,精神上的变态。
拉斯科尔尼科夫和布兰登、菲利普的谋*,都是经过精密计划的,如果他们再谨慎一些,必然不会被发现。
二、希区柯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超人理论”的态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里,对信仰上帝持怀疑态度,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是个无神论者,索尼娅苦心劝他信仰上帝,反而加剧他内心的纠结。
在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他直接宣称“上帝死了,无所不可。”
尼采读过陀氏的《地下室手记》后,给欧弗贝斯写信说,他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美丽的意外,就像21岁发现叔本华,35岁发现司汤达。
尼采晚年才发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因此陀氏的“超人”与尼采的“超人”没有关联,不过,尼采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发现了高深基督信仰理论和心理学资料。
他在《偶像的黄昏》之《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里,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证词,进一步证明自己“超人理论”的合理性,并且预言了“超人时代”的到来。
西方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就是上帝,如果“上帝死了”,那么担任上帝角色,引导世人的人,必定是非同寻常的人,也就是“超人”。
尼采的理论里,这种“超人”是天才,有强烈的权利欲,凯撒和拿破仑就是这种超人的雏形。“超人”有至高的道德理想,是真理与道德的化身,他们自由、自足又自私,有强劲的意志力,能忍受痛苦的折磨。
按照尼采对“超人”的特征的描述,希区柯克塑造的布兰登和菲利普,陀氏塑造的拉斯科尔尼科夫,都可以归为“超人”一类。
布兰登和菲利普都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布兰登是人群的焦点,能把一切事处理的井井有条,是出色的政客,戴维的父亲也羡慕的说:“多迷人的小伙子,真希望戴维能跟他学学。”
菲利普是艺术家,即将去市政厅办音乐会,手受伤了还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相比戴维、肯尼斯和珍妮特的愚蠢,他们都是天才。
他们自由、自足又自私,为了满足自己的“别人只会谈论,却不敢尝试*人,而我们敢”的炫耀心,就真的*死了同学戴维,还把戴维的父亲、姑妈和未婚妻叫道犯罪现场,还用绞死戴维的绳索,捆绑送给戴维父亲的书。
布兰登有强劲的意志力,从始至终,人命在他眼中仿佛玩具,不怯懦,不退缩。
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是“超人”,他是大学生,他很以他“大学生”的身份自豪。和吸人血的“虱子”老太婆相比,他高尚,他愿意为了救人冒着被烧死的危险,他没钱,还愿意救济别人,他愿意为全人类的事业服务,他有至高无上的理想。
他也有坚强的意志,他受着心灵煎熬时,和警察斗智斗勇,在说出真相的边缘反复试探,仍全身而退,可见意志力和智慧之高。
对布兰登和菲利普这样的天才,拉斯科尔尼科夫这样的道德家们的“超人理论”,我不认为希区柯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对他们所持“超人理论”表示了彻底的否定。
他们将犯罪者施以惩治,但他们没有办法彻底反驳理论本身,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一本书的篇幅,和自己辩论,却没有输赢。只得把拉斯科尔尼科夫送到西伯利亚,让他在那里生活了七年,迫使他从雄辩走向生活,他才得以“重生”。
这种突然的转变,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不出辩论的答案,给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让人物走向生活。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理论的前提是“无神论”,事实上,直到晚年陀氏仍然坚持“上帝已死”的理论,而“超人理论”,就是上帝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实,他给不出解决的办法。
他否定的,是“超人理论”表象下的*人罪行。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驾于超人和禽兽之间。”
成为超人或成为禽兽,决定权和行动权在于人类自己。尼采的“超人理论”的确常被人误解,但不意味着理论会驱使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就好比,人类发明了抢,但不是人人都会用枪*人。
鲁伯特也是“超人理论”的信徒,他虽然是彻底的激进主义者,却没有想过要*人。他最大的错,就是向布兰登灌输了“超人理论”。
但是,像布兰登这样病态的天才,行动的怪物,还有他旺盛的好奇心,缺乏罪恶感和坚强的意志力,就算没有鲁伯特,也会有罗伯特,他终究会犯罪,会变成斯维德里盖洛夫。
《夺魂索》上映不久,希区柯克就买回了影片的放映权,三十年后才重映。
他曾在特吕弗等人的访谈录中抱怨道,《夺魂索》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源于他个人过于偏执的“迷恋”。
布兰登、菲利普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是这种“执恋”过深的人啊,所以,才要说是失败的,是需要被流放的。
参考资料:
电影《夺魂索》
小说《罪与罚》
尼采《超人理论》、《偶像的黄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