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这样评论过日本,说它是个“神奇”的国家,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亚洲唯一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它的时尚、制度与文化都走在前沿。
但实际上,日本如今的很多习俗习惯都还在沿袭古制,尤其是鬼神祭祀文化依旧盛行,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可见一斑。
日本独特且突出的敬畏文化,还一度影响了周围国家,这也是日本对外的一个重要标签。
说起祭祀文化,我国从理论上来讲,历史足够悠久,相较于中国人对于生与死的忌讳态度,日本则表现得尤为不同。
在日本人看来,生与死都是神圣的事,对死的态度,应该像生一样欣慰,甚至乐于接受,死亡,是解脱,更是重生,对于生死应该是看淡的。
日本人认为的生死概念,在各个时期的日本文学中,其实都有所体现。
从最古老的书籍,到如今的大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死这一话题,根本没有刻意避开,反而描写得轻松,简单。
这,可能也是因为日本的国情导致的。
日本是个小岛国,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十,曾经达到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7.5倍。
但是,这样的数字并没有让日本“生机勃勃”,反而是有了人口担忧。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就被贴上了“人口老龄化”的标签。
如今,不光老龄化,出生率也持续降低,每年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数,殡葬行业,悄然成为了朝阳行业。
2009年,日本电影《入殓者:礼仪师的乐章》上映,影片中将殡葬行业从业者描述成“旅行协助工作”,创下超高观影纪录,还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
一时间殡葬业成为一件对于生命来说,最为美丽的事情,全社会掀起殡葬业的热潮。
殡葬业收入不低,是不少年轻人心目中的就业方向。
现如今,殡葬业内又衍生出一条新兴产业——遗体旅馆。
遗体旅馆
遗体旅馆,顾名思义就是安顿遗体的地方,旅馆再也不是印象中活人休息的场所,而之所以在这里安顿,是因为现有的火葬场,根本无法负荷社会上的遗体需求。
遗体旅馆不光存放尸体,还有配套的一条龙服务。
所谓一条龙,其实只是将所有环节“简化”,当地为此取了个名字叫“直葬”,如今是日本社会最为热门的选择。
对此,我们不禁感叹,究竟是日本人对于死亡这件事,看得太淡了,还是有迈不过去的不得已呢?
日本的人口现状不知从何时开始,日本的标签从当初的“老龄化社会”变成了“多死社会”。
据2021年3月份的日本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日本人口1.26亿,这个数据同2013年3月份的数据几乎一致,并且最新的这个数据中还有一部分迁入人口,如此说来,日本的人口实际上是减少的。
然而,日本人口的减少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从2010年起,日本的人口减少之状已现端倪,此后的十年期间,日本每年都是负增长。
以近两年的数据分析:2020年全年,死亡人数为138万,而出生人数仅为87万,当年的自然增长率为-0.4%,创有史以来最低记录,2021年前半年,出生人数为40.5029万,同比减少2.568万,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新低。
死亡人数多,出生人数少,造就了如今日本的人口情况。
然而,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并不是人口如此萧条的,曾经在二战期间,也有过为数不多的“婴儿潮”,只不过之后再没有延续过。
当年的婴儿,如今在世的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这就引出了日本的另一个问题——老龄化。
日本老人
如今的1.26亿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有3600万,占据29.1%,从理论上讲,已经属于重度老龄化,其中90岁以上的还占据一多半。
据2020年数据,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7.5岁,男性的平均寿命是81.5岁,总体平均寿命为83.4岁,位居世界第一。
眼前的这部分数字无比沉重,它预示着在接下来,日本的死亡率将是更大的一个数据。
2015年,日本的死亡人数首次突破130万,这个数字在其他差不多人口基数的国家中,都属于少见的情况。
据推测,203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160万,204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峰值170万,并且当时的人口结构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会达到3921万,占据总数的35%,人口总数将比现在再少2000万。
日本社会在老龄化与出生率低的双重施压下,已经不自觉走向了“多死社会”,这个问题,似乎与经济的走向完全相反,也是日本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
然而,这只是一切问题的源头,有一种现象已经在呐喊着这个社会大问题,那就是“火葬难民”。
火葬难民为患每年的超高死亡率,也让日本的殡葬业,成为最能看见利润的行业,在众多行业中异军突起。
但是,在这里,即使再发达的殡葬业,也无法满足这个社会的需求。
日本国土有限,像我国盛行的土葬,在这里根本不适用,火葬是他们几乎唯一选择的殡葬方式,日本的火化率高达99%,是世界第一火葬天国。
国民意识,加上国情现状,使得殡葬行业目前形势严峻。日本国内共有5100座火化场,严重不满足社会的需求。
以东京为例,东京人口1300多万,每年约有11万人口死亡,平均每天都有300个,但是东京的火葬场却只有26处。
火葬场每进行一次火葬需要大概3个小时,火炉与其他配套设施每天能用3到4次,远不能负荷每天动辄成百的需求。
除此之外,火葬场的冷库和冰库也总是满载。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死者去世后24小时内不允许火葬,家属一般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内预约火葬名额。
一般来说,从亲人去世到火葬,再到安置骨灰正常只需要2到3天,到实际情况却是通常得至少一周以后,才能排到名额进行火化,有些地方甚至得10天以上。
如此一来,丧葬仪式在火葬这一环节就遇到了大问题,家属们对此只能干着急,因为全国的情况都是如此。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政府其实早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只不过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想要在日本再开发出火葬场,简直是一件仅次于登天的难事,原因如下:
首先,火葬场选址困难。尸体本就是所有人的忌讳,谁也不愿意自己家旁边放满了遗体与骨灰。
再加上一旦建了火葬场,附近的房价,地价都会受影响,因此遭到当地居民的抵制与反对,使得计划无法推进。有的项目其实早已选好了地址,但是因此被停滞了十多年。
其次,日本允许土地私有化,一部分土地归个人所有,要想利用这部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必须先被许可,很显然,这个较之高昂的私有土地费,是难上加难。
种种情况,导致如今的“火葬难民”现象,可是,遗体总归得有地方存放,就算在医院去世,一旦医院的停尸房没有位置了,还是会被无情地赶出去,家属无奈只能先放在家里。
另外想办法找火葬场,至于何时找到,这个时间总是不好说的,但是放在家里始终不可取,地方狭小不说,对于尸体的存放也不科学,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感染,最重要的是,对于死者来说,这是极为不尊重的。
遗体存放问题对于日本来说,迫在眉睫,对于这样的民生问题而言,既然政府无力解决,自然会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决,“遗体旅馆”应运而生。
遗体旅馆日本川崎市的一位商人竹菱寿夫,在2014年开办了第一家正规的“遗体旅馆”,暂时在普通客房存放那些排不上号的遗体。
家属每天需要支付9000日元,折合人民币548元,即可安放亲人的遗体,直到找到接收的火葬场为止,但是另外有一个规定,遗体存放时间不能超过4天。
毕竟供不应求,这样的措施也只能缓解一下压力。
随着遗体旅馆的推出,死者家属奔走相告,这里的生意越来越好,遗体旅馆开始成为一个在日本遍地开花的现象,各地都有设立。
如今的遗体旅馆极具现代化,旅馆外观与周围建筑无异,要说不一样之处,就是会标明广告语:化悲伤为笑容。
进入大厅,整体环境庄严简洁,墙面为灰白配色,略显静谧,唯一的摆设只有鲜花,所有工作人员着深色正装。
旅馆内部与正常旅馆无异,在每个房间都放置了棺木,依据不一样的价格,设施自然也有区别,价格贵的有先进的温控设施,维持体感温度低于常温,还放置有灭菌灯,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存遗体,另外棺木的盖子一般为透明玻璃,方便亲人追悼与思念。
旅馆内有专业的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形固型师,还有僧侣提供24小时服务,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为死者诵经。
旅馆还能提供遗体搬运服务,先将遗体放置到冷藏室中,家属办理好房卡后,提供房卡,遗体就会自动运输到见面室,再由工作人员运到指定房间。
如果家属有需要,旅馆还准备了祭拜用的祭台,可以支持家属在这里举行小型的追悼仪式,平时家属也会有可以睡觉的地方。
另外,如今遗体旅馆的价格,也远没有当初那般高,旅馆内明码标价,每天的遗体存放费用约为人民币200到500不等,最低约170元人民币,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
据统计,日本平均一场葬礼的所有环节所需的费用,平均为2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1万。
而在遗体旅馆,从遗体搬运,到最后的骨灰安置平均只需要花费4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5万,要是一些价格更低的旅馆,只需要人民币1.1万元,但是,该有的环节与设施,一样不差。
有人可能要这样说:“为什么要在逝者身上省钱呢?”其实这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一种社会趋势。
日本人生活节奏快,尤其是年轻人,就算选择不生孩子,也依旧会有来自于长辈的压力,经济支出按照传统丧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说到底,其实还是不健康的人口结构最大的弊端,赤裸裸地体现出来。
近几年,日本流行这样一种殡葬方式,称之为“直葬”,就是没有隆重的葬礼,没有传统的守夜,也没有遗体告别仪式,说白了就是没有任何仪式的殡葬方式,这样一来,费用只是传统葬礼的十分之一。
据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统计,日本国内倾向于选择直葬的人日益增加,东京市民选择直葬的占据了将近3成。
正如他们的文化一样,生死如常,死者需要的是告慰,并不是仪式。
这一点,可见于他们的一个习俗,叫做夹白骨,必须由死者生前最亲近的人来进行,仪式过程中不能哭泣,也不能害怕。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天道轮回的程序,是极其庄严神圣的,仪式全过程还得穿上金色的外套。
殡葬问题亟待解决遗体旅馆,说到底其实根本无力解决社会问题,因为它自己都在艰难生存。
虽然如今大众都普遍认可遗体旅馆,但是遗体旅馆的运作仍存在问题。
2021年4月,在大阪市的一处居民区内,居民举报称家附近的一座私人住宅,从去年开始总是能看到尸体被布包裹着抬进院子里放置,还说几乎每个月都能抬进去三四具遗体,住宅主人以此获取利润,但已严重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遗体旅馆
这其实是这个领域的常见模式,不仅有遗体旅馆设置,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有资格设置“遗体居所”,而且对于这个领域,日本政府没有相应的法律限制,很多营业的场所没有资质认证,甚至连质量标准都没有。
但与之不匹配的,就是日渐兴隆的生意,这一点,显然是目前政府尚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算是运营相对健全的一体旅馆,在酒店选址方面,仍存在问题。
在川崎市一处遗体旅馆附近的围栏上,有当地居民拉好的抗疫条幅,上面写道:遗体存放,坚决反对。
居民给出的最有力的理由是,这样的酒店令他们毛骨悚然,他们晚上不敢睡觉,更不敢外出,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民众的介意无可厚非,相比起制度完善,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
其实换个角度想,既然火葬有这么多问题,为何不另辟蹊径呢?
早在十多年前,曾有人提出建造“海上火葬场”的计划,日本四面环海,拥有有利条件,再加上这种方式既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又能妥善避开民众的文化禁忌。
当时此提议提出后,人口密度较大的名古屋市最先做出反应,该市市民对海葬很感兴趣,强烈要求政府优先考虑这一提议,但政府官员却因是否具有合法性驳回。
海葬这一提议,被无限期搁置。
如今,日本民众对于死者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却对于死亡的释怀,他们对死者的态度已变得相对淡然。
有位著名解剖学者在《日本人身体观的历史》中曾如此揭示这一现状:在这个国家,遗体本来就是最被歧视的存在。
有一个很具象的表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少有人会主动从事丧事相关行业,如今社会上该行业常年都有大量缺口。
而造成这个现象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外行人普遍的不理解,以及从业者开始忌惮那些异样的目光。
如今“多死社会”的形成,是日本上个世纪人口结构的必然体现,这一点或许当初早已有人预见。
但是,由此造成的民生问题,严重如此,已远超想象,显然不能任由其肆意发展。
为此,社会在努力,民众在努力,但至于这个过程将有多漫长,谁也无法预料,一切,只能看日本政府的行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