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那些年,一飞冲天的小鼠们

科普|那些年,一飞冲天的小鼠们

首页游戏大全太空躲猫猫动物派对更新时间:2024-06-1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谈“鼠”色变,殊不知,这些不受人待见的小鼠们也为人类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陆续将一些小动物送上太空,以检测动物在太空飞行任务中的生存能力。当时,无论哪个国家,除了发射猴子、小狗、猫咪等主力动物航天员外,都会捎带着两只小鼠,构成“小鼠 ”的航天员配置。

为什么选择小鼠?

首先,科普一个概念——小白鼠和老鼠。虽然它们都是鼠科动物,却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的老鼠身上大多携带寄生虫和病菌,而小白鼠则是被培养出的白化品种,供医药试验用。但不管哪种鼠,都有适应力极强,繁殖能力旺盛的特点。更重要的一点是,鼠科动物不仅有90%以上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相似之处,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科学家们可以对航天员进行检查和观测,但绝不可能去解剖他们,但实验中的啮齿类动物在完成飞行任务之后,科学家们将对其进行解剖,从而对不同的器官开展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炎症、代谢改变和微生物群变化之间的联系,这些方面的研究对设计飞行任务、保证航天员正常的身体机能至关重要。因此,小鼠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航天员的“不二选择”。

“太空鼠”

历史上的“太空鼠”

自1950年起,美国就不断尝试将老鼠送上天,只可惜实验均以飞行任务失败而告终。直到1961年2月,法国航天局使用火箭发射了一只名叫赫克托的老鼠,飞到了距离地面150km的高度后,成功返回地面,赫克托也一飞成名,成为了首个参观太空的小鼠。紧接着,在1961年3月,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9号搭载了一只小豚鼠进入了太空,同行的动物“航天员”中还包括一只“太空犬”,数只老鼠和爬行动物,它们最终都安全地返回了地面。

1990年10月5日,我国发射了返回式生物卫星FSW-1-3,该卫星搭载了豚鼠和各类植物,8天后,卫星被成功回收。1998年,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中,在地球上尚未学会行走的幼鼠在失重状态下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走路。它们的移动方式和人类航天员一样,是用脚蹬踏航天飞机的舱壁和地板,从一个地方飘到另一个地方。可以说,在执行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鼠类“航天员”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用于飞行实验的小鼠们

任重道远的小鼠“航天员”

在生命科学方面,小鼠“航天员”们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一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老鼠的精子可以在太空辐射下存活,这项发现对于人类实现外太空长期驻留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13年,科学家就尝试将老鼠的精子冷冻送至“国际空间站”存放。九个月后再使它们返回地球进行人工授精。这些精子的出生率与地球上保存的精子差距不大,出生后的小鼠也能正常长大,且具备生育能力。研究发现,尽管太空辐射比地球上强100倍,对老鼠精子造成了一些DNA损伤,但这些精子及其后代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相差无几,这项重大发现对于人类探索并长住更远的深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6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龙”飞船中搭载了20只实验用小白鼠,为研究太空环境对小白鼠生物周期节律、微生物和其他生理学过程的影响,科研人员让10只小白鼠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创记录的90天时间(90天对于小白鼠来说相当于人类的90年),另外10只在30天后返回地球。

这项新研究是美国西北大学睡眠和生理生物学中心一项研究的一部分,以该研究中心此前进行的NASA双胞胎航天员人体研究为基础。在这项研究中,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待了一年,他的同胞兄弟马克(也是一名航天员)则留在地球上作为“对比样本”,和被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这20只小白鼠的“双胞胎兄弟姊妹”一样,它们也被留在NASA地面的研究设施中,经历和太空中相同的光照、温度和活动,最终通过对比小鼠们生理上的变化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小鼠参与“国际空间站”的相关实验项目

现如今

人类进入太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各国航天员们会定期飞往“国际空间站”开展各类空间实验,一些拥有航天情怀的大佬们甚至买了“船票”来亲身体验太空旅游的奇妙。长期以来,人类努力突破大气屏障,克服地心引力,将生存空间从陆地拓展到海洋,最终拓展到了太空。尽管我们对宇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目前太空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因素并未完全确定。因而在挺进深空的探索过程中,这些作为人类载人航天事业先驱者的动物“航天员”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