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孩子上托班,父母、老师做好这几点,入托分离焦虑轻松度过

2-3岁孩子上托班,父母、老师做好这几点,入托分离焦虑轻松度过

首页游戏大全逃离托儿所更新时间:2024-04-27

孩子3岁前上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妈妈们担心孩子的安全感;

担心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娃会不会很狼狈;

甚至是在小朋友多的环境中,孩子生病的几率是不是会变高,身体会变差……

太多的疑惑和不安,让妈妈们充满焦虑和迟疑。

上托班有什么优缺点?

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外,比如系统的认知学习和社交环境,建立安全感,

更大的好处就是让家长更相信孩子,看到他离开妈妈后生命本身迸发出的力量,也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

这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无限可能性,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孩子进入托班对家长来说是一次挑战,对孩子来说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幼儿的几个一次

幼儿年龄大多在2-3岁之间,他们刚上就遇到了人生的几个第一次:

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亲人;

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亲人陪伴;

第一次在短时间内接触较多的陌生人;

第一次和众多的同伴在一起分享玩具等等。

由于他们的语言发展还不完善,他们感到害怕,产生了焦虑情绪。

他们会以各自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内在情感和需要,成人有时是很难理解他们的各种表征的,经常对他们突如其来的情绪反应感到束手无策。

并表现出各种行为:

●被家长吃力地抱进教室,然后大哭大叫,在地上打滚,随手扔东西甚至会对老师 "拳打脚踢";

●家长离开后,会对老师反复说着:"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打电话叫妈妈来接我",唠叨时间持续较长;

●早晨入园时情绪反应不是很强烈,默默流泪也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是到了吃饭和睡觉时间就哭,甚至看到别的家长来接孩子也会哭;

●不顾一切独自一人往外跑找家、找亲人。

另外孩子的焦虑也会引起家长的焦虑。

比如:

看到哭闹的孩子自己眼睛湿润了;

把哭闹的孩子再带回家暂时不上;

躲在活动室外偷偷看孩子;

在托育园内徘徊。

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

一般来说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自身等主观方面的原因;

2-3岁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期,而他们的语言发展还不完善,不会表达,会用哭闹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和教育等客观方面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很多方面都不适应。如不适应周围陌生的人群(老师和小朋友);

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用品;

口味上不习惯幼儿园的饭菜;

不适应有规律、有约束的集体生活,等等。

他们想家、想亲人,出现了焦虑情绪。

2、家长的教养态度

有的孩子是隔代养育,一些祖辈的溺爱,使孩子对家人产生过分的依恋形成较强的分离焦虑情绪。

也有些家长在孩子生活方面过分包办,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使孩子在幼儿园感觉失去了依赖,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还有部分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失去了与别的孩子交往的机会,导致孩子交往能力较弱,不能较快地融入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来。

少数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了孩子的入园情绪。

父母对孩子要严爱有度,既不能过分溺爱,又不能过分严厉。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事事包办,应让孩子尽快学习自己吃饭、自己上洗手间、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孩子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才能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减轻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解决幼儿新生分离焦虑的方法

1、家长怎么做?

要想让孩子爱来,适应的生活,家长和幼儿本身是两个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因素。

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的伙伴,是可以增加教育助力的教育资源。

老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应主动了解和发现孩子闪光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老师怎么做?

首先,老师要多多关注孩子,让他放下防备心,产生一定的安全感。

接下来尝试着让孩子进区活动,在与玩具的互动中,让孩子感受的快乐。

这种自由而开放的空间有助于幼儿建立 "我来幼儿园不哭,幼儿园里有好多玩具朋友等着我呢"的意识,减少分离焦虑,形成良好的来园情绪情感。

其次,幼儿有一进班级门口就不停地说"让妈妈接"之类的话,这样的幼儿我们会用极大的耐心去接纳孩子的表现。

一开始,要用拥抱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让他们与你建立情感依恋。

最后,在午睡环节我们特别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这样也是让孩子爱来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始会允许孩子们中午喝奶、背着书包、拿着喜欢的毛绒玩具等,这都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与自己小床的依赖关系,孩子经过这样的情感转移后会逐渐习惯午睡。

经过两周的时间大部分幼儿能午睡了,时间有长有短,这都是正常的,孩子还需要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

3、家园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但哭闹的现象有时会阶段性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

由于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幼儿会产生反复,这时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周末方便的话要尽量保持孩子在幼儿园的作息,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尽快适应,促进孩子成长,度过分离焦虑期。

入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功尤其需要家长的支持。

4、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协调工作

信任并理解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孩子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要与老师尽快简历稳定的依恋关系。

家长对老师的信任的理解,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态度,作为家长应主动并适当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联系,协助老师尽快与孩子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同时,做好家园沟通,家园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走出分离焦虑的阴影,让幼儿开始快乐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的哭闹、情绪不稳定等是正常现象,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状态。

所以父母在送幼儿入园时要接受孩子的哭闹现象,尽量不表现出生气、伤心、焦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并且不要说谎骗幼儿,而是诚实的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你会出现。

其实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

应对分离焦虑,需要家庭和老师携手互助,共同努力。

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愉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让幼儿在托班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及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奠定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愿每一个宝宝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迈向独立的第一步,祝福你们。



我是七七妈妈,教育路上10多年,如果对你有帮助,关注 转发,谢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