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丨如何帮助沉迷游戏的孩子重拾学习动力、找回生活的意义?

心理丨如何帮助沉迷游戏的孩子重拾学习动力、找回生活的意义?

首页游戏大全天天打瞌睡游戏更新时间:2024-04-16

本案例已经过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公开

基本情况

W同学,15岁初三女生,来自安徽,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无心学习。从小就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差,因为在课堂上不想听,也听不懂,就经常打瞌睡、看小说、偷偷玩游戏,觉得去学校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玩游戏做任务,总是断断续续去上学。

2.家庭关系疏远。从小就被送至封闭式托管学校,和父母几乎无交流,与家人感情相对较淡漠,父亲的教育方式以打骂为主,不听话就会被暴打一顿,非常怨恨父亲。

3. 人际社交技巧不足。性格内向,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从不会与人主动交流,就算被动交流,也是少言少语,没说两句就结束了,略有自我封闭倾向。

4.情绪困扰。自述自己只有在打游戏的时候才能感到开心,有成就感,其他时候总是闷闷不乐,不想说话,不想出去玩,没有什么动力。

5.沉迷游戏。一有时间就躲在房间玩手机、玩游戏,不想出门,缺乏目标和方向,总是熬夜玩手机,昼夜颠倒,精神面貌非常差。

原因分析

人际关系疏离沉迷于网络世界、严重的游戏瘾和手机瘾为主要的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

调整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3.建构学生力量感

4.抗挫折训练

5.情绪控制训练

6.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7.家庭教育

1、通过心理疏导,解决各种关系混乱的问题。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建立稳定的信任的关系,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找到学习的深层动力以及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人际互动模式,以及退缩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从功能的角度,评估被动或回避的人际模式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并根据功能的水平采取相对应的干预策略。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团体心理辅导与家庭治疗:活动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如何与家庭成员、老师和同学相处并学会结交新朋友的技巧,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交,学会感受情绪,表达情绪,不是自己承受一切。帮助父母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合理要求孩子,多在乎孩子的感受,及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正向的反应,增加亲子沟通,增进亲密关系。

2、学习能力提升,掌握学习方法。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逐步提升该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费曼学习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快掌握知识点,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根据耶克森-多德森定律,合理安排任务难度,确定最佳挑战水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成就感。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学生学习信念认知,增加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

3、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友爱同学,互帮互助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孩子戒除不良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对于网瘾问题

一方面限制手机的使用;另一方面,多一些情感的陪伴与投入,营造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满足W同学生理、安全的需要,帮助W同学顺畅地过渡到下一阶段,降低W同学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这种需求的满足。

2、教育的方式

需要下达直接、明确的指令,否则W同学可能并不能够清楚的接受到对方传递的信息,或者接收到信息了,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去做。

尤其对于W同学第一次要做的事情,需要再三强调,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3、未来方向

就W同学当前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而言,这种持续的发展基本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想要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可以建议根据W同学自身特点,进行专精尖的学习,以保证W同学在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中,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实现自我价值。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