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象山无人岛,我体验了三天“全世界最有诗意的工作”

深度|象山无人岛,我体验了三天“全世界最有诗意的工作”

首页游戏大全无人岛生存日记更新时间:2024-06-1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陆晓添 丁鹏

8月14日早上6点,宁波象山县龙洞码头的潮水涨得满满的,一艘白色执法船将载着补给物资前往韭山列岛。我登上这艘船,前往传说中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地——韭山列岛中铁墩屿。

卫星地图上的中铁墩屿。

这座看上去只有两座足球场大的无人小岛,因为中华凤头燕鸥,它其实十分知名。

2013年,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展了中国首个人工引导干预鸟类选择繁殖地试验——极危鸟类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项目,利用假鸟和鸟声回放手段,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及其伴群大凤头燕鸥在此栖息并繁殖,以重建并复壮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繁殖种群。

每年的4月到8月是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季节,也是护鸟志愿者最为忙碌的季节。2015年起,韭山列岛开始向社会公开招募鸟类志愿者。而招聘信息一发布,就被称为“最有诗意的工作”。鸟类志愿者每次2个人,每轮要驻岛两个月,每日补助200元。

当天和我一起登岛的,还有来自福建、上海、宁波的9名鸟类保护志愿者。他们都背着长枪短炮相机,在乘风破浪的航行中,就开始对着海面的飞鱼和水鸟一阵猛拍。

当我们乘坐的船只抵达小岛时,工作人员将补给物资搬上岸,岛上还住着留守的护鸟志愿者。

运送补给的执法船。

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84.78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7.3平方公里。在周围80多个岛屿中,中铁墩岛面积算小的,但却是栖息海鸟最多的。

小岛在地图上的位置。

在想象中,既然与诗意搭边,这个岛屿应该是平缓如沙洲一般的海面飞地。而眼前所见,却只是一个海上凸起的山头。四面光秃秃的礁石,再往高处,长着茂密的杂草和野树。

而志愿者所住的小屋,就掩映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这是好几天的食物。

这天的海浪不大,补给船稳稳地靠在避风处的礁石边,志愿者方腾和谢勇东兴奋地站在岸边迎接我们。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过外人了。

神话之鸟凤头燕鸥。志愿者谢勇东摄

神话之鸟

长期以来,人类看到中华凤头燕鸥的机会太少,更不用说做科学研究了。1861年,第一件标本采集于印尼,1937年,最后一件标本采集于中国青岛。此后63年,中华凤头燕鸥似乎从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直到2000年6月,中华凤头燕鸥才在福建外海的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

2004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鸟类研究团队在象山韭山列岛发现第二个繁殖群体,这才有了这个“最诗意”的故事……

因数量稀少、踪迹神秘,中华凤头燕鸥以“神话之鸟”的称号在学界和民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神话之鸟”在全球的繁殖群落主要在马祖列岛、宁波的韭山列岛及舟山的五峙山列岛,真实数量不知,估计仅在百只左右。

神话之鸟凤头燕鸥。志愿者谢勇东摄

8月14日,当我乘船靠近中铁墩屿时,远远看到岛山一处面积较大的礁石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海鸟,见到靠近的船只后,鸟群腾空而起,在我们上空盘旋鸣叫,一会儿俯冲到海面,一会儿飞上高空,壮观场面让我们这群人激动不已。

登岛后,志愿者谢勇东介绍说,岛上大概有上千只大凤头燕鸥和6只中华凤头燕鸥。它们中有成鸟,也有雏鸟。

“你们看,那只羽毛更白的,是中华。”谢勇东手指着飞翔的鸟群说。在这个小岛上,“中华”两字是中华凤头燕鸥的专有名称。

我在现场看到,所谓鸟场是岛上供燕鸥繁殖的场所,是人工开辟出来的一块场地,上面放置了300多只假鸟,还装了两个监控(监控杆上的音箱,可以播放预先录制的燕鸥的叫声,以吸引鸟儿们前来)。鸟场周边有三个观鸟屋,这是护鸟志愿者近距离观察监测中华凤头燕鸥的地方。

鸟场上的假鸟,还有鸟叫回声系统。

这个鸟场的设置,也有故事。

据浙江自然博物院编纂的《追寻神话之鸟》一*载,2004年浙江初次发现燕鸥繁殖群,是在中铁墩岛对面的将军帽岛上。2007年,发生了一件十分恶劣的事,有不法份子偷偷登上将军帽岛,捡走了鸟蛋。之后,就再没在这座岛上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

这个精灵般的物种,对人类充满了戒心。

直到2013年,韭山列岛保护区、浙江自然博物院、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三方合作开展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招引和恢复监测项目,将中铁墩屿上作为招引神话之鸟的繁殖地,工作人员清除了岛上的蛇和老鼠,并在岛上设置了假鸟和鸟声回放系统。

此后的每一年,中铁墩屿就成了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固定的混合繁殖地。

我们登岛这一天,作为繁殖区的鸟场上已经没有一只鸟,它们都转移到亲水的礁石上。所以志愿者谢勇东得以带着我们来到鸟场,近距离观察拍摄海边礁石上的燕鸥。

上午9点半,观鸟人士顶着烈日在拍摄时,意外看到一只游隼袭击凤头燕鸥的场景。游隼的个头虽然跟燕鸥差不多大,却是飞速极快的猛禽,也是燕鸥的天敌。只见游隼俯冲而来时,上千只燕鸥惊慌而逃,一只大凤头燕鸥不幸成为游隼的美餐。

回看监控时,这一幕更令人心惊。游隼在礁石上啄食完燕鸥的内脏,于9点53分飞离监控画面。

据相关记载,大凤头燕鸥和中华凤头燕鸥都是100多万年前从燕鸥属鸟类进化而来。作为群居鸟类,中华凤头燕鸥喜欢跟大凤头燕鸥群落混居在一起繁殖。

志愿者谢东勇做了两轮志愿者,在岛上生活了近4个月,见证了很多燕鸥的生命轮回故事。

谢勇东给我们播放了一段以前的监控视频,是中华凤头燕鸥的求偶经过。

这是多么有仪式感的画面啊。雄鸟先是捕来一条鱼,献给自己心仪的对象。雌鸟吃下鱼,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求爱。随后,这对情侣便开始在地面上转圈,追逐嬉戏,也会成对地在天上伴飞。

这些算是婚礼仪式,然后才是婚后生活,哺育后代。

“它们是一夫一妻制吗?”爱鸟人士们饶有兴趣地问。谢勇东笑笑说,至少在繁殖季,他们是一直厮守在一起的,“下蛋后的孵化期大约在25到27天左右,孵化后父母双方都对孩子呵护有加,当一只亲鸟出去捕鱼时,另一只亲鸟一定会留下守护雏鸟。”

今年整个繁殖季,谢勇东将鸟场产下的58个中华凤头燕鸥蛋一一编号记录,登记在册。最终成功孵化的,只有19只。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后,中华凤头燕鸥夫妻才开始交配,抚育下一代。志愿者谢勇东摄

谢勇东说,当他站在鸟屋里,架着镜头对着这些小生命时,他成了这个世界最近距离观察到“神话之鸟”生命成长故事的人。

在谢勇东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巢位追踪记录表上,我看到1号蛋诞生于5月11日,但在6月6日“蛋碎了,孵化失败,原因不明”。1号蛋的旁边,6月9日,一对中华凤头燕鸥的亲鸟诞生了第51号蛋。

“我看到当时四只亲鸟守护着51号蛋,真的很感动。”谢勇东说,幸运地是,三天后,1号蛋的亲鸟又在原地生下了52号蛋。不过从记录本上看,最终成功孵化的依然是51号蛋。

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在一个暴风雨的天气里,谢勇东还看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鸟宝宝,藏到另一只出生才十几天的幼鸟身下躲避风雨半个多小时。

“亲鸟们在繁殖季会争夺巢地,但也有这样互相庇护的场面,或许这些都是本性使然吧。”谢勇东告诉我,因受自然、天敌及受精成功率等因素影响,鸟蛋的成功孵化率不高。即便是孵化后,幼鸟也有一定的死亡率。

志愿者谢勇东摄

我在鸟场上见到了破碎的鸟蛋,也见过砂砾上鸟的尸体。

谢东勇说,他一共记录了90多次游隼袭击燕鸥的记录,并捡回了54只燕鸥的尸体。

“我的床底下还放着一只大凤头燕鸥的标本,泡了酒精的,准备过些天送到杭州去。”谢勇东说。

7月19日,中铁墩岛鸟场孵化出第19只中华凤头燕鸥宝宝。当时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当我来到岛上的时候,谢勇东有些惋惜地和我说:“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明,但很大可能,那只燕鸥宝宝已经不在了。”他说,雏鸟孵化后大约三周后学会飞行,但8月4日的台风“黑格比”来临之前,所有鸟儿都离开鸟场飞到了礁石上,那只鸟宝宝还不会飞。在台风过后,谢勇东仔细观察过好几天,没有再见过一只不会飞的雏鸟。

从飞行,到捕鱼,无论是中华凤头燕鸥,还是大凤头燕鸥,当幼鸟学会这些本领后,它们将跟着亲鸟继续在附近岛礁上活动。也会飞远的,有记录最远飞到了青岛海域的岛上。不过,等天气凉下来,它们会一路南飞到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越冬。中铁墩岛上的志愿者也将结束使命,撤离。

志愿者谢勇东摄

守候海上精灵的志愿者

今年3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神话之鸟项目组完成对外招聘。他们从429名报名者中挑选了4名志愿者,每人每日在岛上的津贴为200元。

4月26日,志愿者谢勇东和王进杰首批上岛,同时上岛的还有浙江自然博物院负责培训志愿者的严志文。据谢勇东回忆,登岛当天晚上严志文便观测到岛上的3只中华凤头燕鸥,这令大家欣喜若狂。

厨房很简陋。

谢勇东,30岁,广东梅州人。自2013年大学毕业后,谢勇东辗转西藏、青海、四川和广东等地,从事公益服务和志愿者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直在外面荡,用脚步阅读世界。”

这些不同的志愿者工作包括政府服务、环境保护、图书馆培训等等。

“老实说,我之前从事的这些工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谢勇东告诉我,今年初辞职后开始与鸟打起了交道。4月初,结束在青海一份与猛禽研究有关的志愿者工作后,就直接报名来了象山。

谢勇东是一名资深的野外志愿者。

“当时就觉得一定会很好玩,可以近距离持续观察一种鸟的繁殖全过程。”他说。

谢勇东是一名资深的野外志愿者。报名来中铁墩屿之前,谢勇东已经认识了270多种鸟类,在做志愿者时经常和动物打交道。而来到这里时,他仅仅背着相机和电脑。

在我和谢勇东打交道的几天里,感觉这是一位有着理想人格的年轻人。他把志愿工作当成事业,把岛上所有的燕鸥宝宝当作自己的孩子。

7月1日,谢勇东的同伴王进杰结束志愿服务,但因为另一名志愿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前来,谢勇东便主动留下来,值了第二轮“岗”。

他说自己“有感情了,放心不下这些孩子”。

方腾研究的领域是生物多样性。

方腾,43岁,浙江衢州人,年龄刚好比谢勇东大一轮。1996年中专毕业后,方腾在开化县某保护区工作了15年。此后出来创业,在嘉善注册公司从事花卉新品种选育开发。

谈到来岛上做志愿者的初衷,方腾说,因为这两年公司运营稳定了,他就想回到野外,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自然保护工作,也想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假。

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创业,方腾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热爱的领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腾的微信名叫植物猎手,岛上的100多种植物他全部都认识。

“我们这个行业,认识上千种植物,连合格都算不上。”方腾对我笑笑。

我在岛山的三天时间,值得留恋的一件事,就是方腾老师教我辨认植物。吃饭的时候,他会告诉我,莴笋和油麦菜、还有生菜,其实是一个品种,只是在进化史上,处于不同的隔绝环境,进化成了如今不同的形态。

岛上每一种植物的名称、习性,也是信手拈来。“你看,这么多像芦苇一样的植物,叫作五节芒,在海风的吹拂下,枝叶会枯萎。”“这是换锦花、这是桑树……”

不只是植物,也包括动物在内,方腾对岛上及周边的生态充满了科研的热情。

“我和老谢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我的方向是物种的群落和生态多样性。”方腾说。

除了志愿工作,方腾来岛时带了20多本书,目前已经全部看完。“另外的一大收获,终于学会了做饭。”方腾笑呵呵地说。

这几天岛上的鸟日渐少了,两位志愿者的工作轻松不少。

空闲时,方腾会拿着手机躲到鸟屋里去学习,当夜幕垂下时,他会坐在屋外的平台上,一边往脚上抹着驱蚊水,一边看手机。

而对于谢勇东而言,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待在房间里看着监控,或是处理自己电脑上关于中华凤头燕鸥的照片和数据。

在海岛上,我看到了这辈子看过的最壮美 的云霞。

体验三日“最有诗意的工作”

“全世界最有诗意的工作”?是否有夸张炒作之嫌?在岛上三日,我对此有了最真切的体验。

临时充当补给船的保护区执法船,要好几天才来岛上一次。“如果你待在岛上,得等到周一才能回去。”保护区工作人员丁鹏跟我说。

补给船带来的物资,让谢勇东和方腾感到安慰。

首先是水。补给船带来了大约1.5吨淡水,用水管抽到岛上的塑料水池内保存。“水池里已经长满了青苔,前几天我刚刚爬进去刮干净了。”谢勇东说。

日常的饮用、生活用水都装在这个塑料罐子里。

或许是在船上存放了三四天,我看到这些淡水有些浑浊了。谢勇东说,前段时间有台风,补给船进不来,台风过后风浪大,船也靠不了岸。

除了供水,补给的物资还有蔬菜、大米、啤酒和一点水果。蔬菜有黄瓜、西红柿、白菜、莴笋、豆角等,选的都是容易保存的。

去的当晚,由方腾老师下厨,我吃到了上岛后的第一顿晚饭。青椒炒肉、小带鱼、油麦菜、西红柿蛋汤。动筷前,我拍下图片作为留念。

刚学会烧饭的老方,厨艺并不太好。

“好奢侈啊,半个月来,终于吃上一顿肉了,而且还是两个荤的。”方腾笑着说。

尽管在岛上学会了做菜,但老方的厨艺还是很初级的。肉本来就少,他刀功不太好,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数数也就七八片。当晚,这一小碗肉没吃完,只能第二天接着吃。

然后,接下来的每一顿饭都是素的,偶尔会在莴笋里放几片火腿。

我看到小屋外有太阳能发电板,但所发的电量不足以带动小屋里所有的电器。“两台风扇和一台冰箱,是我上岛后一段时间才添置的。”谢勇东说,小冰箱只能冷藏,没有冰冻功能,所以每次物资补给,只能带一点点肉,多了会坏掉。

除了吃的,用水也非常节约。洗完澡,水要留着,用来洗衣服或洗手;洗菜或洗碗的水,留着冲厕所。我看到厨房里还有一箱刚从船上搬下来的小瓶矿泉水,想拿一瓶喝,谢勇东制止我:“这个水保质期长,留着,你还是喝大桶的饮用水吧。”

太阳能发电,并不足以供给岛上所有电器。

作为体验者,对于吃的好坏并不是特别在意。最令人难受的,还是岛上闷热的天气和蚊虫。

老方提醒我,你怕不怕蚂蚁?要小心蚂蚁和蜈蚣爬到床上。老方说,他上岛以后那段时间比较潮湿,晚上睡觉时顿觉身上被什么叮了一下,掀开被子发现是一条蜈蚣。

“还好岛上准备了消毒的药。”老方说,他一共被蜈蚣叮咬了四次,至于蚂蚁,那就数不清了。

那几天,蜈蚣是没见过,但蚂蚁和蚊子算是跟我杠上了。

第一天晚还好,兴许是小虫子们有了厨房里的蔬菜,而没有发觉到我的存在。但第二天和第三天,我几乎被蚊子缠绕着无法安睡。

蚊香也没多大用。

这里的逻辑是,天热开着风扇,蚊帐就没法扎紧,长脚蚊子就总是在眼前晃。我带去的驱蚊水对此也无能为力。相对蚊子,蚂蚁并不是那么可怕,小小的蚂蚁经常爬到身上甚至手机屏幕上,一弹,就飞了。而蚊子甚至会飞到鼻孔里,很是令人烦躁。

每当凌晨一两点没法入睡时,我起床来到屋外的平台上,一边看手机,一边感受枯坐小岛被大海包围的所谓“诗意”。

深夜里,燕鸥的声音是听不到了,周边全是虫鸣声,像知了和蟋蟀的叫声。第一个晚上无疑是浪漫的,空气好,黄昏时远方有流动的彩霞,入夜后,头顶是璀璨的星空。

谢勇东告诉我,哪一片是银河,运气好还能看到划过夜空的流星。

这片璀璨的星空,或许是岛上跟浪漫诗意最靠得上片的场景。谢勇东 摄

凌晨两点以后,在屋外平台上发呆的我才真正属于我自己,星辰寥落,月亮像小白船,耳里只有虫鸣和海浪拍打的声音。西边陆地上的灯火也亮着,小岛离人间烟火并不遥远。眼前的景象,有一种月下黑沉沉大江涌动的诗意。

我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但又不像,又或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也不像。

接下来的两天,因为天气的原因,也因为蚊虫太过肆虐的缘故,这种诗意越发感受不到。

志愿者狭窄的住处,蚊帐也挡不住蚊虫。

我也没有询问两位志愿者关于文艺的话题。老方说,在岛上的日子,他从不无聊。老谢也说,那些燕鸥宝宝就是他的孩子。有孩子环绕身边,又怎么会无聊厌烦?

到这个月底,等岛上的燕鸥南飞,两位志愿者就该结束这段岛上的生活了。

4月26日,在首批志愿者登岛时,保护区工作人员带来了6只母鸡,散养在岛上,下蛋给护鸟志愿者们补充营养。馋了,还可以*鸡吃肉。目前,6只母鸡已被“解决”了4只。剩下两只,老谢和老方再也不舍得吃了。

它们,也算是个同伴。

还剩下两只鸡,舍不得吃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