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传媒——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2017最受欢迎的故事——茶传媒专访
光洁如玉的白瓷茶荷里,盛着条索蜷曲的红茶,移至鼻尖轻嗅,是醉人的茉莉芬芳。
这是于佳平和团队两年前研发的茉莉红茶。
“茉莉是气质花,它的香气物质前体没有香味。窨花过程中,花朵受热,促进花中的酶催化,花才能吐香,也就是说,香气物质必须经过催化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生物学专业出身的于佳平,正在讲解茉莉红茶的窨花工艺。
而这款产品从研发到诞生,经历了整整两年。
在护国寺小吃街的核心地段,一家叫泰元坊的茶馆里,我们见到了于佳平。
茶要放进厨房里
面前的于佳平,身着一袭香云纱衣裙,恬淡、自然。
2001年,于佳平进入茶圈。在此之前,用她的话说,“我几乎与茶绝缘”。
于佳平,地道的老北京人,自幼生长在高知家庭,父亲是科技工作者,母亲在中科院工作。
六七岁的小姑娘,经常泡在高校图书馆,读中国名著、小说,她有着令人诧异的“书龄”。
“我母亲是个很美的女性,她有一条珍贵的呢子长裤,每到过节或是重要场合才会穿,每次穿它的时候,母亲都会说,穿上我那条喝茶的裤子!”
若论七八十年代风靡京城的茶,毫无疑问便是茉莉花茶。
——凭票定量购买,小心保存。平时舍不得喝,只有客人来访才会拿出来招待。
这是老北京人共同的回忆。
“那时候,我们对茶很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仪式感上,更体现在生活中。”
在于佳平的记忆里,茶是要被放进厨房里。因为厨房,存放着家里一切珍贵的东西。
从高知白领到茶馆卖茶的
1994年,于佳平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
此后七年,她做着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进出口贸易、生物医药行业工作。
一切似风平浪静,于佳平对工作尽心尽责,备受领导重视。
直到2001年的到来,一次偶然的交谈,如同一颗石子,击破了平静的湖面。
这一年,于佳平的几位大学好友合伙开了一家茶馆,邀请于佳平加入。
就这样,她成为了第一批和泰元坊共同成长的核心人员。
“我内心从来没有为此纠结过,从生物医药领域很自然就过渡到了茶行业。我对服务行业没有任何偏见,这和父母从小对我开放的教育有关。”
二十世纪初,国内服务行业门槛低,服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多数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也缺乏引导。于佳平从高级白领摇身变为茶馆服务员,这一点自然也让很多同事不理解。
“于佳平你是不是脑子不清楚?”
……
但于佳平认准了茶。
在于佳平看来,客人并不是书本里提到的“上帝”。
“上帝离我们普通人太远,会有距离感。客人其实更像家人,只要放在心上,做到既不打扰客人,又做到客人有需要的时候,恰时提供帮助就对了。”
于佳平把这个想法分享给其他同事,她更把自己对服务业的理解编进了自创的茶艺培训课程系统。
”想要经营好一家茶馆,首先要对自己做的这个事充满自信,确立对这个行业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见地,才能做好事情。"
还原茶的本来面目
北京的清茶馆,自唐有记载。一般以方桌木椅,陈设雅洁简练。
所谓清茶馆,贵在一个“清”字,只卖清茶,不提供茶后进餐的酒饭。
清也指“清静”,馆中“无丝竹说唱之声”。
眼前的泰元坊,十六年风风雨雨。
泡茶喝茶,教茶学茶。
坚持不提供餐饮,没有棋牌,没有中医按摩,清清口口,有的只是茶。
以及简单的人,家庭小聚,朋友清聊,商务谈判。
她如同眼前温婉的于佳平,要点清晰,逻辑明确,有条不紊。
2003年,泰元坊遭遇“非典”。
“那段时间,大家都开始真正用心关注茶本身,许多熟客就建议我开个班,给大家讲茶课。”
而这便是泰元坊茶课的雏形。
于佳平凭借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当老师的天分,教给大家辨识茶、泡茶、品鉴茶。
于佳平讲茶,只传递有关茶的真实信息。
“喝茶,就是要轻松愉悦地端起杯子来,弄懂了再喝没有必要,就跟吃饭一样,吃饭也不用弄懂了米才吃啊!”
于佳平倡导的喝茶,平实,简单。
"喝茶,不一定非要搞懂六大茶类的来龙去脉,许多人一看茶文化博大精深,反倒是不敢喝茶了,茶并没有那么复杂。"
于佳平对茶的还原更源于开放。
她开心的聊起,在国外超市随处可见的,那些形状各异并不昂贵的小包茶。她更偏向于茶是一种大众饮料。
“物质层面,茶就是饮料,精神层面,茶是一种情绪转移的方式,茶是一种优雅的表现形式,于个体,茶有情绪转移的作用,于人际交往,茶是安全的载体。”
整整16年,于佳平一步步还原出茶的本来面目。
茶行业的“磨课”主义者
相比其他身份,很多人更习惯把于佳平看成于老师。
她和颜悦色,娓娓道来,自泰元坊开课以来,于佳平一直讲课,从无间断。
她登上讲台,一讲就是滔滔不绝的5个小时。
除此之外,于佳平开创独特的茶课体系,成为茶行业茶课体系的早期摸索者和开创者。到如今,泰元坊的课程体系两个月更新一次,她又是提倡创新的磨课主义者。
“我们的课程体系设计从2003年开始,算比较早的一家,目前两个月要对课程整体做一次大的调整,反复推敲试讲。”
泰元坊课程体系完备。
其全景茶道课程,内容独特全面,既涵盖从初级到高级的专业学茶评茶课程,又有诸如茶事礼仪、茶具搭配、名茶鉴赏、社交茶礼、六大茶类精修等课程,其课程体系成为业内被模仿的范本。
而其最新的品鉴茶课,融入国际食品行业品尝专业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圈内课程体系新的尝试。
从2006年正式推出茶课,到今天成熟的茶课体系,于佳平秉承不辞繁冗的“磨课”精神。
十年磨一剑。于佳平对茶课的理解也逐渐成熟。
“茶课实际上最终让学员通过学茶构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从而获得一种完整的感知系统,这是探寻世界的一种方式。”
要做就做“可追溯”的茶
2010年,于佳平和创始合伙团队开了个会。他们决定要做真正属于自己的“包装茶”。
“包装茶和散装茶完全不同。它意味着定制、定量、标准和可追溯性,一方面,这对制作者意味着高成本的支出,但另一方面,对消费者却意味着更健康、更安全。”
就这样,一座专门负责泰元坊精制包装茶的工厂在昌平,拔地而起。
而在选择全国各地合作经销商时,于佳平和创始团队出了一个考核题目。
“如果你是经销商,你是每天迫于业绩做事,还是因为要把好茶分享给想要喝茶的人呢?"
茶,是传统文化中最亲民的一个载体。
基于此,泰元坊似乎也没有壮志凌云的雄伟抱负。
相反,它悠然自得,张弛有度。
“在这个时代谈情怀可能矫情了,可我们就是有点矫情,我们可以走得不那么快,但要做到有良知。我们要保证每个客人都能在这里喝到真正好喝的茶,这是根本。”
这是泰元坊团队共同的情怀。
一间有时间感的清茶馆
坊外,人流不息,住着许多居于深墙中静默摇扇的老人,更有驻足的国内国外游客,但只要推门进入泰元坊,世间万事都会在袅袅升腾的茶烟中隐去。
轻纱幔帐,满柜藏书,古朴的茶席,考究的茶器…
18个风格各异的茶室,有古典书斋风格,有纯白色的商务待客室风格,一间挂有圣严法师的亲笔题字,一间可从窗子俯视护国寺全景。
非非阁、落落阁……每一个雅致的茶室名字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
茶席上摆着精细的茶具:来自景德镇的彩绘茶杯,薄胎的青瓷公道杯,梅妃竹的茶则和茶针……弥漫着优雅恬淡的中式气息。
“这里的茶室、所有的家具,都是团队自己设计的。”
没有一家老板不在意营业数字。
问起这二十年遇到的困难,于佳平斟酌一番,淡然而坦诚的说。
”几乎天天都会有,但这个过程有了,内心实际上看到的是自信和未来,泰元坊的未来我看得到。”
开了16年的泰元坊也酝酿出一个更长久的思量。
相比营收,于佳平和创始团队更在意的是时间的概念。
“茶馆建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守住朋友之间的情感,过了十年二十年,大家还能聚在一起喝杯茶。所以,我们希望泰元坊能长久的做下去,这才是它的亘深价值。”
茶让我完整地感知世界
“我的母校是首都师范大学,它让我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天赋。”
于佳平是天生的老师,她爱茶讲茶,茶也让她发挥了自己的天分,更让她具备一种专注的能力。
“茶让我知道,生活除了结果,过程更重要。只有专注于过程,才能越来越理性。不论从事哪个行业,理性是取得成就的一块基石。”
于佳平的茶课平实、直白。
她对每个学员的困惑和想法、学习程度了如指掌,她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她践行着茶的精神——以无分别的平等心,将茶带来的清醒传递给每个学生。
“人最重要的是要更加完整的体验这个世界,几十年和茶在一起,这是我的体会。”
护国寺深处的老茶馆
从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一站下车,前行百米右转,便是承载北京城历史的一条老街——护国寺大街。
这条街,因护国寺而得名,也是老舍经典作品《茶馆》故事原型的发生地。
走完这条600米的街道,不过5分钟。而它建于元代,已是一个近800岁的老人家。
这里是梅兰芳先生的最后故居,是护国运动首领蔡锷将军的府第,小凤仙也曾居住在此。
到今天,熙攘的人流,数不清的特色小吃,繁盛非凡。
而泰元坊的名字,出自《易经·泰卦》,为小往大来,通达之意。
但愿这座格调古朴、安静的茶馆,永远都是一个可以承载生活、做白日梦的地方……
►采访手记:
十八岁时,父母给于佳平买了一双10厘米的高跟鞋。
并告诉她,“你成人了,要对自己负责了”。
于佳平,专注、平和、温暖,她的前半生是家庭教育的胜利。
她用后半生习茶推广茶,成为茶行业教育的正向传播者与引领者。
她输送的不仅是茶的认知,她更培养出人的自信。
她用雕刻在身上的教育还原着茶的本来面目。
一杯简单质朴的清茶,或许就是中国茶最初的味道。
►受访人简介:
于佳平,茶艺技师,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泰元坊教育团队核心讲师,主持各类课程产品的研发。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