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庭杀死的孩子

被家庭杀死的孩子

首页游戏大全游荡者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汉化版更新时间:2024-06-17

即使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这一沉重的议题中,电影《年少日记》的题材也算得上耸人听闻——年仅十岁的学童跳楼自尽。

故事并不发生在青少年题材电影中常见的困难家庭,相反,郑有杰一家人成员完整,生活优渥。这样的设定,让影片的表达更加聚焦——不是因为金钱,不是因为意外,那问题在哪里?

《年少日记》的主演卢振业在电影中,与认为轻生的学生“真是辜负父母”的网友愤怒对峙,“轻生时,还要考虑别人感受吗?”他将这部电影形容为一味药引:“最大的回响,是让大家想起自身的经历,以及在成年之后看清,我们究竟失落了什么。”

与其责怪青少年不够坚强,不够上进,不如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愤慨。今天单读再次分享 8 部关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影视剧,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有同情心的大人,为下一代准备一个更适宜生长的世界。

01 《年少日记

电影《年少日记》剧照

十岁的郑有杰总在说对不起——即使上了好几个月钢琴课,也弹不了一首完整的曲子;努力学习,也不能赶上天赋异禀的弟弟;想要关心家人,却在公共场合说错英文。是因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父母才会争吵不断的,“如果这个家分崩离析,都是我的问题”。

为什么仅仅十岁的青少年,会拥有如此强烈的自责情绪?他所生活的环境中的成年人,究竟对他施加了怎样的情绪压力?让他在一再诉求安慰和关心无果后,用自*来换取家庭和睦,至死都在道歉。

如果不正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永远也无法为这些相似的困境找到出口。《年少日记》用一本日记串联起两个时空,在十岁的郑有杰身处的时空中,他的讨好与小心翼翼,只换来家人的鄙夷,即使如此,他仍然向往着自己成为大人后的世界;在另一个时空中,他的自*仍然没有被正视,母亲消失,父亲只有在病重时怀有愧疚。只有那些真正关心爱护有杰,并因为他的经历而心怀反思的同辈人,开始一点点做出改变。

02 《操行零分》

电影《操行零分》剧照

《操行零分》是法国导演让·维果在 1933 年拍摄的喜剧短片,是一部让好孩子坏孩子拉起手来,一起登上学校的屋顶大搞破坏的电影。

这部影史经典距离我们已近百年,但它的前情提要在今天看来依然熟悉得可怜:寄宿制学校如同监狱,学生们难以服从所有的教条,只能日复一日遭受训斥和体罚,以及“操行零分”的处分。

不过,《操行零分》的经典之处并不在它对教育现实的呈现,而在于它借电影的想象力之手,在学生们之间组织起一场重获自由的盛宴:正值校庆日,领导来访(多么熟悉!),而学生们借此机会,在宿舍里打起枕头大战,管事的老师被围在中间,羽毛漫天飞舞(多么不可思议!)……最后,一组学生高举骷髅旗爬上高处,向领导们投掷书本和鞋子。电影在大人们的惊诧和孩子们的欢呼中结束。

在电影之外,这样的反叛是难以想象的。在根据自身经历拍摄《操行零分》的第二年,导演让·维果自*身亡,而这部电影一直到 1945 年都遭到法国封禁,二战之后才成为无政府主义的文化象征。百年后的今天,对于暴力与威权主导的应试学校,当事人的揭露一次次地消失在互联网,而家长们一批批地把孩子们送往这条用天性换取“操行”的成功之路。这反而说明,观看并记住这些孩子们在自由中感受喜悦的画面是多么重要。如果可以选择,那才是我们想要出生的世界。

03 《瀑布》

电影《瀑布》剧照

《瀑布》改编自导演钟孟宏友人的真实故事,以疫情为背景,讲述一对母女的生活出现层层变故,在疫情、以遮盖生活的蓝色帷幕为意象的封闭中挣扎,最终走出围困的故事。蓝色的光线让现实和臆想的边界变得模糊,亲情的疏离与隔阂早已像细小的水流,流淌在生活不被察觉的缝隙中,疫情与防水帘只是将所有矛盾汇集在一起,最终像瀑布般倾泻、轰鸣、无可挽回。

影片中始终被关注、被治疗的角色是母亲,但片尾被毫无预警的泄洪冲走险些沉溺的是女儿。女儿在国中时期经历家庭破碎、亲情疏离,又身处疫情的重压之下,在学校与家其实都没能得到喘息的机会。女儿在片中可视的成长阶段中,生活也是封闭、沉寂的:与母亲长期隔离、父亲缺失、在母亲住院后被父亲接来新家做客。此时,父亲新妻子对家中日常温馨生活的介绍,其实非常残忍。

影片情节的设置,让女儿陡然从挣扎别扭转变为乖巧懂事,开始像个成年人一样处理家庭的变故,影片中女儿的这段转变历程是缺失的,而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成长过程中默默背负、不被关注的部分。因此影片末尾的洪流,可以阐释为生活中所有细微的碎裂,汇聚成为无可预警的巨大漩涡,将女儿吞没。电影总需要一个温情的结尾,蓝色帷幕被扯下、女儿从灾害中幸存、瀑布的轰鸣声从母亲耳边消失,所有难熬的时刻终于在集中爆发后消散,重新缓成水流。影片的欲言又止,未尝不是另一种表达。

04 《青少年哪吒》

电影《青少年哪吒》剧照

在青年变得市侩之前,最年轻的问题最恐怖。《青少年哪吒》并未直白地刻画某种精确的痛苦,而是使用潮湿的隐喻,让青春期的状态化作氤氲的气氛——影片中频频出现、甚至可以想象出味道的,堵住的下水道、漫上来的污水、捉不完的蟑螂——概念的问题已经和事实的生活经验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你要去哪里?我不知道。这样的对白不是影片角色独有的,青少年寻找关于自己存在的至关问题,但成年经验没有做出体谅的回应。整部片子里,很多事情发生,但没有改变,在最后,李康生在阴郁的街头游荡,他好像不是安托万,尚未奔跑起来;也更不是真正哪吒转世,做出割骨还父的勇行,父亲留了的那扇门,他真的可以决断地,再不回去吗?

05 《去他*的世界》

电视剧《去他*的世界》剧照

詹姆斯表面看来是一个其貌不扬的 17 岁男孩,实际上,只有他知道自己的暗面:8 岁就把手伸进油锅,13 岁开始玩小刀,15 岁开始*害动物,17 岁的他确认自己是个变态,并以此为荣。他决定首次尝试*人,于是在学校里选中了一个厌世又叛逆的女孩艾丽莎。为了找机会下手,他答应了艾丽莎一起偷车出走,去寻找她多年未见的父亲。

丧气的标题与暴力、边缘化的主角让整部剧充满噱头,但这并非一部反抗叛逆的青春物语。正如追寻他们的女警尤妮丝所说,“我想他们不过是两个极度痛苦,濒临崩溃的傻孩子”。往下看,也许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照见自己曾经的彷徨不安。

詹姆斯儿时候曾目睹了母亲自*,无法消解的巨大痛苦让尚且年幼的他选择封闭自己的情感。而他的父亲从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并逃避沟通。十余年的残酷和极端里,詹姆斯一直被困在未被安抚的创伤之中。

对于艾丽莎而言,久未谋面的父亲是她生活的乌托邦,一张张来自父亲的生日贺卡让她相信一种被爱的可能。但这一幻象却在见面时破灭。“你不该生孩子的,如果你打算抛弃他们的话。因为他们一生都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艾丽莎对她父亲喊出的这句话,又何尝不是今日更多青少年的心声。

06 《蜂巢幽灵》

电影《蜂巢幽灵》剧照

人们总以为成人也曾经是小孩,因此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理解一切,殊不知人一旦跨过那条分界线,就再也无法真正感受。

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的 1940 年,一辆电影放映车驶入西班牙某个偏远小镇。小女孩安娜和她姐姐伊莎贝尔都去看了放映的电影《弗兰肯斯坦》。即便放映前就已经声明影片不过是拍摄的,但神秘恐怖的氛围仍留在安娜的心中。家里的环境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母亲在平淡无趣的婚姻生活中想念着远方的情人,父亲投身于对蜜蜂的研究以慰藉自己的孤独,家中六边形的黄色玻璃将世界罩上一层不安的色彩,一切都封闭、混乱又无序,仿佛处于蜂巢之中。

成年人的力量让他可以观察和思考,理解和控制。但对于小孩来说,只有近处的氛围与人是最直观的体验。在模糊暧昧中,世界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07 《天空之城》

电视剧《天空之城》剧照

当教育成为维系阶级、继续过“人上人”生活的工具,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当成绩好不好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不好的唯一标准,这些孩子会变成什么样?韩剧《天空之城》中的“天空”,原文用的是“SKY”,这既是剧中人物居住区的名字,也是韩国三所高校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的简称。这部剧讲述生活在一片别墅区的医生精英群体的太太们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入读名校的故事。

剧中以一组同父异母女孩(一个从小过着优渥生活、一个不幸落入贫寒)的人物关系首先表现了一层韩国的社会现实:成绩不单纯是个人才智和努力程度的比拼,还是一种阶级差异的展现;那些出身更好的孩子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甚至更接近考试真题——在剧中,家长使劲浑身解数要聘请一位厉害的补习老师,而她本人恰是优绩教育的受害人。

但是,华丽的“天空之城”并没有因此笑口常开,反而噩梦连连,人物一一变得歇斯底里,因为这样的竞争机制同样也在侵蚀优胜者的心理。里面的孩子认为父母只爱“成绩好”的自己,或也模仿着将取得优异成绩、把别人踩在脚下视为人生唯一目标,逐渐心理出现问题,一心“为了孩子好”并以孩子作为炫耀资本的母亲们,也在孩子无法长成理想中的完美模样,与自己的*、丈夫的权威缠斗时,面临精神危机。

崩溃的孩子、崩溃的母亲、崩溃的家庭……《天空之城》以一出讽刺剧拷问我们,成年人以为的好的教育、好的人生,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好的吗?

08 《狗十三》

电影《狗十三》剧照

想要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真实又残忍,无论是对于小孩还是成人而言,你可以理解里面的每一个人,你也可以选择不理解。印象最深的台词就是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有时候觉得,大人与小孩之间最大的裂痕就在于,前者总是站在成人、社会的角度对待小朋友,就像人类有时在宠物身上的投射一样。这是一部关于狗和十三岁女孩的电影,影片中的狗可以是我们成长中遇到的其他宠物、最心爱的玩具、最喜欢的课外书、动画片……总之,没有被尊重过的喜好。

还有两处记忆犹新的情节,一处是父亲的“变脸”,突如其来的暴力,站在大人的角度好像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他当时的“无奈”和愤怒,大概每个懂事的小孩都听过“你爸爸/妈妈也不容易”之类的话吧,但为什么总是要求小孩理解情绪失控的大人呢?他们理解不了,他们也不愿理解。还有一处是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弟弟学滑冰的样子,不断跌倒却被不断要求站起来,我们大概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加入 2024 单读全年订阅

成为更有力量的大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