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搜书院》 |
粤剧《搜书院》 |
粤剧服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摄 |
粤剧头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摄 |
演员在化妆 |
一桌两椅,却生出无穷变幻,是公堂是宫殿也是山水;提琴吉他,也曾用进粤剧音乐,粤剧的“洋气”程度或让你惊讶。说起粤剧,现在人们或仍能哼唱一二,却很难说自己爱看粤剧、懂听粤剧。粤剧之美是什么?服装除了华美还要讲究什么?粤剧的趣味在哪里?你可知台上演员台下乐师曾以手势沟通?广州日报推出“南国红豆”下篇,面向广大读者尤其年轻人,介绍品味粤剧的门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除署名外)
实习生黄焕然、谭蓉
统筹、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唱腔
红腔“柴房自叹”博得满堂彩
“我似寒梅遭暴雨,似寒梅遭暴雨,片片落阶前”,同唱“寒梅”,前句如泣似诉,后句慷慨悲歌,一扬一抑,句句诛心。这是粤剧《搜书院》最著名的“柴房自叹”唱段。3月7日,红豆粤剧团把此剧再次搬上中山纪念堂的舞台,由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的入室弟子苏春梅演绎“翠莲”一角。她的“柴房自叹”尽得红腔精髓,声音清越,行腔婉转,唱出了翠莲被困樊笼的哀怨与不甘、控诉与坚强。凭借此剧中精彩的表现,苏春梅获得了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相比其他传统戏剧,多变的唱腔是粤剧的最大特色。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部主任罗丽告诉记者,在粤剧的形成过程中,一路吸纳了外来唱腔,并使之本土化。唱腔的两大类是生角多用的真嗓和旦角多用的假嗓。“除了身段外,唱腔是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很重要的手段。”
粤剧中有多个流派唱腔,比如广州人熟悉红线女的“红腔”、马师曾的“马腔”,还有“薛马白廖桂”五大名腔。罗丽介绍,流派唱腔是指某一演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演唱习惯、“首本”剧目创造的一整套具有独特风格、适合自己演唱的唱腔。
小贩启发马师曾创“乞儿腔”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莫过于马师曾独创“乞儿腔”。“我姓余,我个老豆又系姓余……”这段500多字的“有序中板”,马师曾唱来跌宕有致、挥洒自如,揭示了义乞余侠魂正直善良、好抱打不平、仗义助人的性格。特殊的唱腔令观众为之雀跃。
马师曾深谙戏曲必须要通俗化、大众化,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过瘾的诀窍。在演出《苦凤莺怜》前,他就苦思冥想要创造适合余侠魂性格、气质的“乞儿腔”。有一天,他听到卖柠檬的小贩叫卖声,觉得很有味道。他领悟到:小贩叫卖的语言通俗易懂,声音长短高低富于变化,让男女老少都记得牢。他还吸纳了大量广州话、俚语入曲,创造出滑稽、跳跃、别具一格的“乞儿腔”。
三十年坚持每天跑圆台练唱
这些独特的唱腔在粤剧历史上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获得观众认可并广为传播,也获得了自己的“追随者”。
苏春梅便是深得红线女真传的“追随者”。“一开始是逐字逐句地模仿红老师的唱法,后来对翠莲这个角色有了自己的理解,就开始创作,把前人艺术精华化为自己的东西。”演出后,苏春梅在后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还说,在粤剧中人物的情绪、性格也需要通过唱腔技巧表达。练习唱腔技巧只能多唱,熟能生巧,巧能成精。“从艺30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家跑一个小时的圆台,一边唱一边跑,练抬腿功时也唱,练得喘气时自然气就沉在丹田了。演员不练功很容易退步,唱功也是。”
衣箱
穿湖水蓝还是紫蓝各有讲究
“存叔,我上台第一件衣服穿哪件比较好?”在《搜书院》开场前,扮演书生张逸民的文武小生陈振江匆匆来到服装部,向“衣箱叔父”袁存请教该穿湖水蓝还是紫蓝的长衫。“紫蓝沉稳,湖水蓝青春,湖水蓝吧,后面的戏要穿更深的颜色。”存叔根据角色需要答道。
粤剧戏班把置放戏服的木箱称为“衣箱”,而保管戏服的部门岗位也用“衣箱”去命名,将管理戏服和负责帮演员穿着戏服的人员亦叫“衣箱伯父”或“衣箱叔父”。如今,“衣箱叔父”袁存也负责设计粤剧戏服。
袁存介绍道,由于粤剧演员在台上会出很多汗,所以演员首先要穿一件全棉的、能吸水的水衣,以保护造价昂贵的漂亮戏服。在粤剧艺术博物馆记者还看到一件“竹水衣”,由磨细的竹片抽丝编制而成,既凉快又能隔绝汗水。
戏服之所以昂贵,除了它上面精细的广绣工艺,也与材料有关。袁存告诉记者,红豆粤剧团的戏服几乎都是真丝,连轿夫也穿真丝。“因为真丝上舞台‘吸光’,灯光打下去,不会反光。如果穿雪纺,看着漂亮,上了舞台灯光一打就会反光了。”而且真丝戏服即使穿很久,一上台一打灯,效果跟新的一样。“灯光和舞美是我们服装设计的灵魂,必须要相互配合,服装设计才会漂亮。”他说。
符合人物形象
宁穿破勿穿错
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服装展区,有四件密密麻麻地钉着彩色珠片的戏服吸引了参观者的眼光。在灯光的照耀下,珠片闪闪发亮,武生大靠的靠旗也闪耀着金光。
“珠片(也称胶片)服装一是为了突出演员,二是为了在昏暗的场合下比如在乡间演出时,用珠片反射光芒,让舞台效果更突出。”博物馆讲解员麦镜波向记者介绍道。上世纪30年代,粤剧戏班竞争激烈,“华丽”“新奇”成了吸引观众的手段。艺人间争妍斗丽,一度流行珠筒装、胶片装,把几十斤重的金属片钉在袍甲上创作“效果”。
在佛山的一个粤剧博物馆里,有一件“灯泡装”,除了钉绣着密密麻麻的珠片,还镶嵌了很多电灯泡。麦镜波说红线女不喜欢这类戏服,因为它很重,穿上后演员施展不开,还会抢光演员风头,观众将目光投注在戏服上,便会忽略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到了上世纪50年代,这些过于追求“华丽”的服饰渐渐在舞台上消失。
关于粤剧戏服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宁穿破,勿穿错”。粤剧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彭庆华告诉记者,粤剧的美不是追求“靓”,而是要符合角色、人物、形象、行当、剧情,是赏心悦目而不是哗众取宠。
粤剧戏服是一部“字典”,它以明制服装为基础,观众看到戏服,就能区分谁是文官谁是武将。有的业余发烧友,过于追求“美”忽略角色行当要求,穿着大靠做文官的戏。“演员不可以穿错,演员要对自己的戏讲究,要当自己是一回事”。
音乐
小提琴被引进为“头架”
演员乐师用“手影”交流
粤剧音乐包含两大部分,一是人声演唱,二是器乐伴奏。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音乐展区,记者看到了两件让人惊讶的展品:一件是有近百年历史、西德制造、用于粤剧伴奏的小提琴;另一样是26个“手影”姿势,演员在台上通过手指或手掌做出的不同动作暗示“棚面师父”(乐队乐手)需要的锣鼓或梆黄曲牌。
粤剧所用乐器,初期只有高胡、二弦、扬琴、喉管、卜鱼(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等民族乐器。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末,粤剧引进了小提琴、萨克斯管(戏行称“色士风”)、吉他等西洋乐器,其中小提琴更被戏班引进为“头架”(即领奏乐器)。
由于西风渐进,有段时间粤剧台上甚至一件民族乐器也没有。香港粤剧演员梁汉威曾分享一个故事:薛马争雄期间,双方各出奇谋,马师曾曾有一剧完全没有锣鼓,只用爵士乐。“找了一个人吹色士风,从头吹到尾,结果没有人看,惨败。他终于明白锣鼓对戏曲的重要性。”
时至今天,粤剧音乐中仍有少量西洋乐器,如《搜书院》的“棚面师父”中的一位就是大提琴手。香港粤剧演员阮兆辉表示,由于民族乐器中低音乐器不多,大提琴与大阮和革胡配合,为粤剧音乐的低音部分增添了色彩。
至于“手影”,则几乎在今天的粤剧舞台上消失了。据罗丽介绍,粤剧剧本最早的形态是“提纲戏”,没有完整剧本、甚至上台前都没有经过排练,演员和乐手上台就能演能伴奏,靠的就是默契和“手影”。不过,现在的粤剧表演多是严谨地按照剧本、导演指导来演绎。“在学者看来,这有利有弊,其实即兴、‘爆肚’也是粤剧很大的魅力。”
据阮兆辉回忆,马师曾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灵活而且有脑筋的人。在做戏方面他可谓完全掌握观众,连“棚面师父”也怕了他,要金睛火眼地看着他做戏。有时他会忽然“爆肚”,因为他看到观众在台下差点儿睡着了,便另起一段曲唤醒他们。
舞台
布景画使用西洋风景画 舞美机关曾令人叹为观止
仅一桌两椅,就能幻化出“江湖河海”;走一圈圆台,已过“千山万水”。粤剧之美,与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一样,在于其抽象和高度凝练的表现方式。罗丽告诉记者,传统粤剧一般采用“一桌两椅”的舞台装置,没有布景,即使有,也仅仅是一块简单的、带有刺绣的布幕。
随着时间推移,粤剧的布幕变成了布景画。这些布景画不是传统国画,而是使用西洋定点透视法画成、带有立体感的风景画。由于广东得海洋风气之先,留洋取经者众,广东舞美机关布景彼时在全国首屈一指,连梅艳华也曾花重金请广东画家冯康侯去北京设计舞美。
粤剧的舞台装置艺术,与粤剧服装经历了相似发展历程,在追求“华美”“新奇”的过程中一度失去了抽象美与具象美的平衡。值得赞叹的是,当时粤剧舞美师吸纳新科技时的勇气,这种对艺术形式的创新,至今仍在粤剧的灵魂中。
洪三和是另一位擅长制作舞台特技的舞美设计师,年轻时曾在上海学习布景绘画。上世纪20年代,喜爱“海派”风格布景的粤剧名伶靓少佳曾礼聘洪三和为剧团的布景师。此时,圣寿年班正在抬举新扎花旦郎筠玉。洪三和为郎筠玉《穆桂英》一戏设计舞台时,使出“海派”绝招:将舞台台板上凿一个洞,竖起一根巨大的、会旋转的、闪闪发光的“降龙木”。大幕一开,即令观众叹为观止。
在《薛蛟斩狐》一剧中,洪三和祭出了新招,当剧中狐狸精吐出狐珠时,天幕上闪出无数滚动的珠子,并逐渐凝聚成一颗五光十色的明珠,情景交融,令观众连连喝彩。
洪三和还为白玉堂、芳艳芬设计了《夜祭雷峰塔》,在舞台上暗接了一个花洒,水流喷出,演员就在雨帘后表演。
“粤剧的特点、优点、缺点都在于变。那个时候的舞台,会下‘真雨’,甚至会牵出‘真马’,这些都违背了粤剧中对抽象、写意的审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舞台艺术返璞归真,还吸收了岭南画派艺术的精华,更朴实更实用,往提供戏剧环境的路线走。”罗丽说。
本文参考书目:《粤剧大辞典》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