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三国现场》
作者:成长
出版方:领读文化/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内容简介】
《重返:三国现场》以历史、文物、遗迹为线索,通过对收藏于各大文博机构中的汉末、三国时期的文物的梳理和对全国三国文化遗迹的调研,借助“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有趣的三国时代。历史现身说法,大过一切讲述。书中涉及古城址、古墓葬、古战场、庙宇、壁画、书法、碑刻、瓷器、漆器、钱币、兵器、建筑、服饰、饮食、社会生活、宗教、中外交往等与三国相关的诸多领域,收入400多张国家宝藏级文物及三国遗迹现场照片、手绘地图。视角新颖,图文并茂,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看得见的三国”。
后记:现场的魅力
我有过近十年媒体记者的从业经历,“在现场”是职业赋予我的基本要求,也逐渐成为一种在心灵上搭建起来的使命感与仪式感。尽管我采访报道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新闻,但每一次在新闻现场的倾听、观察、提问、发现、记录、思考,并且把这些用自己的文字传递给读者,都能够收获一份小小的踏实和满足。
新闻是客观的,热闹是别人的,而这些来自现场的收获将会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在现场的稿子,总是缺失了一种难以形容又无法言表的东西。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消失了。”
新闻现场可以见到具体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历史现场面对的则是静态与无声的画面。岁月的涤荡让我们面对历史时常常有些局促:
我们无法与历史人物对话,无法目击历史事件,无法去查证那些困扰后世上千年的历史真相。但是,历史毕竟真实地发生过,并留下了一些痕迹。我们与古人虽然被时间隔开了很远很远,却因为先后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又被空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是,历史毕竟真实地发生过,并留下了一些痕迹。我们与古人虽然被时间隔开了很远很远,却因为先后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又被空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三国是中国人的英雄史诗,是承载着中国人忠诚与正义、理想与信念、智慧与良知的历史画卷。很多人通过《三国演义》而热爱三国,崇拜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着迷那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又有不少人通过“演义”而入“正史”,从《三国志》等传世文献中去寻找更为可信的三国历史。我也曾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并一度以为这就是三国的全部。
2019年,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署四十周年,由中日两国共同策划的“三国志”特展在日本东京、福冈开展。我前往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观看了这一特展,大受震撼。
策展团队在中国寻访了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五十多家文博单位,从中选出了一百六十二件(套)文物。他们用一条清晰的线索,让文物串联起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这百余年风云激荡的历史。
它们可能是陶器、漆器、青铜器,可能是刀剑、弩机、扎马钉,可能是印章、带钩、简牍、石楬、瓦罐、画像石……当它们单独陈列的时候,也许并不那么耀眼,然而将它们放置在三国这一令人热血沸腾的主题之下,与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勾连,它们似乎一下“活”了起来,散发着历史现场的魅力。这些穿越一千八百多年苏醒在我们面前的文物成了无声的讲述者,为我们逐渐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三国时代。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这就是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即通过文献与考古材料的互证来进行考史与证史。
一百年前,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历史的见证者”浮出地表,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拓宽了我们对历史想象的边界。而三国,也正在通过留存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与陈列于博物馆内的文物珍品,在我们面前一层一层地打开。我们对三国的阅读,也开始从“纸上之三国”延展到“地下之三国”“地上之三国”。
这些年来,历史现场一直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让我每隔一段时间就放下手中的工作,背起行囊,踏上一段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旅行。我常常将自己的出行戏称为“馆保之旅”,即每到一座城市,则必要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文保单位。博物馆收藏陈列有丰富的可移动文物,并以时间与专题为线索勾勒出该地域的历史全貌。
作者成长,实地探访记录三国文化遗迹200余处
文保单位包括古城址、古墓葬、古遗迹、古建筑、祠庙、石窟、碑刻等,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以“国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珍贵,它们是这一地域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脉络最为集中的体现。“馆”“保”结合的出行线路,势必跟常规的旅游不太一样,避开了喧嚣与热闹的“热门景区”,平添了别样的乐趣。尽管有时候为了节省白天参观的时间而省略了午饭,但每一次都能得到精神层面的“管饱”。
“馆保之旅”中,我又偏爱寻访与三国有关的文物与遗迹,再加上“三国志”特展对我的启发,于是就有了这本《重返:三国现场》的基本架构,即以历史 文物 遗迹为线索,以大文化的概念重新去梳理三国。
三国文化遗存在全国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可以用惊人来形容。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文化大省”四川、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外,东北到辽宁、吉林,西北到甘肃,西南到云南,东南到广东、福建,都曾是三国疆域的范畴,遗存有各具特色又与三国历史紧密相关的文物遗迹。具体到类别,则有古遗迹、古城址、古墓葬、古战场、古道、水利工程、祠庙、壁画、碑刻、简牍、瓷器、漆器、钱币、兵器、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中外交往等不同领域的三国文化遗存。它们就像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一块块拼图,将它们拼接起来,就是一个“看得见”的三国世界。
历史并不遥远,三国就在我们身边。我曾经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北,沿着诸葛武侯的足迹经过德阳、广元、汉中,领略千年未变的山川形势,在武侯墓前恭敬地敬上一碗酒;我曾经临时起意买下次日一早的高铁票,从北京一路奔赴荥阳虎牢关遗址,站在“吕布点将台”上目送黄河东流去;我曾经踩在汉魏禅代一千八百周年的时间点上来到河南临颍的繁城镇,面对昔日盛况无比的受禅台聆听历史车轮转动的声音……这些“在现场”的感受与我读过的历史故事两相叠映,形成了久久回荡在心中的触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三国的传说性质,如今我们看到不少的三国名人墓葬、名人遗迹等,可能未必那么“真”,存在一些附会的成分。但它们的存在依然有意义,它们是三国人物、三国故事在民间影响流变的生动体现,它们也应当是三国文化的一部分。
现场的魅力无法阻挡,一次次重返现场让我对三国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时代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发现。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汉末三国虽然不过百年的时间,却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充满了转折与变革的色彩:新的制度开始确立,新的思潮开始萌生,新的文化样式开始兴起,新的生活方式开始影响后人。于是我们看到七言诗的出现、马镫的发明、饮茶的流行、釉下彩技术的诞生、佛教道教的繁荣、隶书到楷书的演化、厚葬到薄葬的转变、城市规划中轴线理念的确立……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唯有目之所及、身之所往,方能领略其中的美妙。
撰写这本《重返:三国现场》的初心,就是要将我们熟悉的三国故事与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的“三国现场”连接起来,通过当下依然可见的三国遗迹、三国文物呈现一个更为丰富、更有温度、更加真实的三国时代。
成长
作家、编剧、文化学者
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第42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
中央统战部第5期自由职业代表人士理论研讨班学员。
已出版《重返:三国现场》《乱世来鸿:书信里的三国往事》《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这样好读的历史·三国争霸》《这样好读的历史·夏商周:文明之源》《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等。
即将出版《地图里的三国》《穿越千年的中国奇迹·大运河》《穿越千年的中国奇迹·长城》《季汉最后的三十年》《文保里的北京往事》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