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成年人,都接受不了和父母住一起

现在的成年人,都接受不了和父母住一起

首页游戏大全知否娱乐棋牌正版更新时间:2024-04-29

刚刚过去的五一,我收到读者@梦溪 的留言。她说,假期第一次把妈妈接到自己工作的北京来玩,有点自豪,又有点失落——

“小时候出门,都是她牵着我的手走在前面;现在不管是出机场、坐地铁还是逛公园,都变成我牵着她了。”

这话让我想起之前有个读者说,她带妈妈跟团游,导游清点人数时问:四号家庭家长在哪?

她妈拉了一下她的手轻声说:“找你呢。”

你可能也会有这种感觉,成年后和父母在一起,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角色互换。

当你越来越像个大人的时候,你的爸妈却越来越像个孩子。

在北京工作的第二年,我妈曾经来住过两周。

那会儿我住在一个旧小区的 6 楼,没有电梯。妈妈爬到 3 楼就不行了,让我牵着她。

我愣了一下,没意识到她已然到了爬楼梯需要扶的年纪。她说这两年身体弱了,经常手麻脚疼的,膝盖也不好,出门都比以前少了。我听完一阵心酸,又一阵懊悔。

才意识到,我们不参与彼此的生活,已经很久了。

心酸归心酸,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倒是丝毫没有减少。

就像我妈,在北京只待了几天,她就又开始唠叨:你上班这么辛苦,每个月能存下来多少钱呢?

我知道你想来大城市闯一闯,闯了一两年也差不多了,该回去安定下来啦。

你一个月房租 3000 多,还只能跟人合租,回去多好呀,这个一半的价格都能租到很好的一居室呢。每个月能存很多钱了。

——夺命连环问,问到你崩溃。

要是以前,每次都能吵上一小时,赌气一整天。但越长大,其实也越能理解他们是出于关心和担忧了。

成年后面对这些质问,已经没有那么多对抗和埋怨,更多的是想办法让他们放心。

最好的办法似乎只有向父母证明:我可以过得很好,也可以让你过得很好。

所以我总是带妈妈去高级的商场里购物,带她去吃很贵的日料、西餐,体验一些她没体验过的生活方式。可她却不理解为什么一盘银杏果能卖那么贵。

烤生蚝就更不喜欢了。只有牛排觉得好吃,但一看账单就不甘心地说再也不吃了,“划不来”。

每次这样,都觉得挺无奈的。

记得我们曾拍过一个纪录片,记录朋友龙泉把他父亲接到北京来一起生活的几天。

里边有几个细节——

龙泉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小创业团队的老板了,他带爸爸去吃西餐,给爸爸买 1590 块钱一件的纯棉衬衫。试图让父亲体验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向父亲证明:我有能力承担这样的生活了。

但父亲的反应却还是不太习惯,甚至有些拘谨。

谈话间龙泉问父亲,为什么你总是希望我按照你的想法去生活呢?

父亲回答说:“我们不放心,怕你压力太大……”

龙泉说:“但有时就是你这种不放心让我很没自信,觉得自己是不是做得比别人差。”

父母越不放心,我们越想证明。

但你的证明并不一定能换来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不管我们在人前有多成熟稳重,在父母面前仍旧是个孩子。

他们希望了解你的生活,你的人际交往、感情状态、工作状态,等等。

多了解你一点,他们自己的安全感才多一点。

我妈总是会问起我的同事是哪里人,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

每次我写的文章,就算看不懂,她也会认真读完。离开北京时她说,最遗憾的就是没去我公司看看….有时候我觉得,不能怪他们不懂我,因为我也并没有给他们机会真正懂我。

我特别羡慕龙泉把他爸爸带去参观了自己的公司。

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龙泉爸爸旁观公司团队给客户的产品拍照片时,还主动上去帮他调整产品的摆放位置。

“要把这个字拍上去,让人家买的人看到牌子才行。”

结束后他说,到了儿子的办公室,看到了他的工作,看到他跟客户谈业务,才觉得自己真正了解到(他)了。

——父母真正理解你,大概是从他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你的工作、参与到你的生活开始的。

读者@王小蔓 的妈妈以前常说,让小蔓回山西考公务员。

小蔓专门把她接到上海,带她一起看了母校,看了从照片里看过无数次的黄浦江和东方明珠。

后来妈妈没再提“回老家当公务员最好”的话。

反而说,她和爸爸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多锻炼锻炼,腿脚都灵便了,或许以后可以来上海找一份简单的工作,一家人一起,闲暇时就去周边旅游。

小蔓说:“妈妈觉得,在上海看到了比家乡更大的世界。”

——只有在你的城市,看见了你的生活,知道了你的认真和努力,父母才能真的了解你。

所以,别忘了给他们一个了解你的机会。

当然,让人无奈的是,我们太少有机会和父母待在一起了。以至于真正待在一起久了,可能都会尴尬到不知所措。但我想劝每一个人,别因此就逃避跟爸妈的互动和沟通。年轻人,更应该主动点。

读者@红枣公主 因为疫情,意外跟爸妈在家待了两个多月。

“从 18 岁出来读书算起,10 年没和爸妈这样密集且亲近地相处过了。”

一开始,一家三口就只是关在屋里大眼瞪小眼。

妈妈每天做做家务,老爸则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于是@红枣公主 给他们来了一场现代都市生活大培训:教他们怎么用网络电视;怎么刷快手、抢红包;带着霞姐(她妈)刷完了《锦衣之下》《知否知否》《大唐荣耀》一和二……

(偷拍了担心长胖的霞姐,一边追剧一边做操)

一起包完饺子包包子,蒸完馒头斗地主,凡是室内能进行的活动都进行了一遍。

她还第一次和爸妈认真讨论了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和生活——

“我花了很多时间,向他们解释我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以前觉得我工作不稳定,合租日子过得一般,但来这边看到我的室友、同学、身边的其他年轻人:大家都没有选择传统意义上朝九晚五的铁饭碗,而是各自为自己的目标而工作着。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理解的‘稳定’。

他们也开始慢慢理解和接受我选择的生活。

这三个月的相处意外地和谐,不知道是不是要感谢我们一起追的那些剧,一起包的那些包子。”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

我妈自从上次来北京住了两周后,就再也没来过。

以前我总是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她,今年想让她过来玩,她却又要忙着给妹妹带孩子。

我给她买了很多她喜欢的护肤品,还有强健关节的保养品,但心里仍是时常愧疚。

我们欠了爸妈太多的陪伴。而这样的陪伴,恰恰是我们靠近彼此的机会。

我听一个朋友说过一段引人深思的话:

长大后,离开父母独自出来打拼,你走过的路越多,离他们就越远。

你可能每年都会回到老家,回到自己和父母都熟悉的地方。但父母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去到你现在生活的城市。其实他们可能也想知道,你工作的地方、喝咖啡的地方、健身的地方,都长什么样子。

其实他们也想走进你的生活,多了解你一点。

看到你努力生活的样子,他们会是最愿意给你支持和安慰的人。

我想起那年在火车站送妈妈离开北京时,她很豪迈地跟我说了一番话:“别看*现在身体跟不上了,但我年轻时也不简单,二十出头就独自闯广东了。

现在你吃点苦也可以,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

直至今日,这番话仍然是我最大的力量。

有首歌这样唱:“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这首歌其实也很适合父母。让父母了解你的第一步,是带他们走你走过的路。

带父母走一走你走过的路吧。让他们知道,你曾经是怎样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

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走向更远的地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