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心、初发有关,开始的一里路决定了最后的一里路,消化了之后的影响,用正面确认的方式:你是一个特别有爱、懂感情、重感情、慈悲的孩子,做事符合规律,有很多人喜欢你。言行一致,心口相依,用行为、正面确认去影响。做动之以情和行为示范的部分。考不上,只证明不适合我,并不证明我不行。需要用心感受什么更适合我。第一时机不适合。第二:岗位不适合,第三还有更好的等着我。但我能力达不到,我成长自己。容易动情感的人一定容易动情绪,特别容易被感动的人一定容易被影响。君子之交淡如水,如如不动,去做有价值的服务,让自己价值感流动起来,通过疗愈提升觉察力。
始终如一。稳定的状态,自信。
自己能量没稳定之前,不要向孩子表达和展示。成绩是过程,成绩是结果,合作、独行,学习成绩这件事,谁都帮不上,谁也替不了。孩子一定要独立能立(立心立言,独立处理)。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既不动念,也不是为了谁,没有目的,在不经意间自然形成的,就是我们的为人或做人。做的不够符合规律,就用思想检索,把行为调正,过程很累,在一次一次的调整归位,不断做的时候,表面做事情,深层做自己,不断的去完整完全我的定义,就从做变成了是。
最关键的时刻不是用时间陪伴。面对孩子当下的状态,我的心态是什么,培养孩子内在的力量就是喜悦,打倒了笑着起来,用行动为自己的幸福感获得力量。才能真的变成另外一个人,建立符合规律的三观,有分寸感、观察力,知己知彼,自己成长,做幸福的小女孩,幸福的感觉,做事通晓人性,与人相处投石问路,状态不好的时候选择工作,不影响孩子。能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仰:第一:对未来纯净的百分百期许,我知道我的未来真的会好,不是执念,是我的理想,但不是理想化。第二:我选择醒来,醒来之后有行动力,不是固执的陪着孩子,在他很痛苦的时候,她能用很短的时间调整自己,调整完了,能融入伙伴,自然的融入,我找到支持到我的圈子,让我自己有安全感,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安全感要临在,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价值感才有安全感。质和量互换,安全感是价值感的量,价值感是安全感的质。质量互换,在辩证中统一勇敢的面对自己。坚信有问题一定有答案。最终拯救我们的那把钥匙就是行动力。在不知不觉中放下了自己的课题,顾不上了,蓦然间回首,才发现那个问题是假的,不是找到了答案,是问题不攻自破了。最终唤醒别人,是我只在做我的事,但是在客观上让人醒来,这叫拯救,是我身上携带的一种气息,而不是我学了什么东西,说了什么话。一个曾经为了目标奋斗过的人,他想转变就在瞬间,付出的越多,生命体验越多,越深刻,越容易飞。错的多,感悟的多,让自己活出来,让孩子醒来。生命状态改变了一切都会改变。关注情绪避雷、避坑,关注情感形成循环。放下对所有事的执念,一定不要关注孩子的成绩,背后的情绪、背景、感受,理解原因,理解后烟消云散,不回避孩子的课题就过了。让孩子成为内在有力量的孩子。相信他可以独立,不要小心翼翼。我的潜意识认为他可以,他就可以。用最放松的状态去获得最好的结果,而不是努力想办法,不要对孩子有太多太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