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美剧《亿万》同名小说:围剿华尔街大白鲨

36氪领读|美剧《亿万》同名小说:围剿华尔街大白鲨

首页体育竞技本垒冲突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5-09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这是一部比豆瓣高分美剧更扣人心弦的纪实名著,揭秘赛克资本创始人,对冲之王史蒂芬-科恩的投资天赋,更是一部证券投资机构的险境生存启示录。本文摘编自《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作者[美]茜拉·科尔哈特卡。

2008年7月的一个晚上,联邦调查局特工B. J.康坐在桌旁,俯首前倾,戴着耳机,听着电话。此时,外面很黑,他还没吃晚饭,肚子饿得咕咕叫。

“拉吉,你最好听我说,”一个女人用温柔的声音说,“请不要这样。”

“好的。”一个男声答道。

“它就要guide down了。”女人说。B. J.康知道,guide down是一个常见的华尔街术语,意指该公司就要宣布其上期收益将低于预期,这绝对是坏消息;“它”是一家价值8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名叫阿卡迈科技(Akamai Technologies)。“我刚刚接到我那哥们儿的电话。我把他摆平了。”

“我还做空啦,你知道的,对吧?”男子说。

“我想要你在上面,”女人柔声说道,“我们需要相互配合。”但她不是在谈论性事,至少这次不是。他们是在谈钱。“我们来玩一把吧!就做空,每天都如此。”

这个女人是谁?B. J.康问自己。她听起来像个卡通里的密谋者。B. J.康边听边做笔记。此时,他正在联邦调查局的“电讯室”。这是一个位于曼哈顿下城曼哈顿联邦广场26号大厦24楼的房间。它没有窗户,但配置了14台老式戴尔计算机和各种各样的办公家具,沿一面墙,还摆放着一排金属架,装满了格兰诺拉麦片棒、金鱼牌饼干和雀巢Kit Kats巧克力——这些食物都是供每天在那里待几个小时,监控实时电话的特工享用的。

通常,听电话被认为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工作,但B. J.康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这只是需要耐心而已;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它最终会带来回报。

几个月前的3月7日,一名联邦法官给予B. J.康一份礼物,批准他监听一位名为拉吉·拉贾拉特南的华尔街巨头的手机。自此,B. J.康实际上就住在了电讯室,为一项内幕交易大案收集证据。他现在可不是在证券犯罪科,只是逮捕那些下三滥的小骗子(他过去两年一直在*事)。他想拿下一个像拉吉这样的大人物——金融界重量级的角色。

加拿大帆船集团(Galleon Group)是一家管理着7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拉吉·拉贾拉特南50岁,是这家基金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华尔街甚为引人注目的交易员之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那鹤立鸡群的大块头。拉吉肥胖且爱炫耀,胃口惊人。他酷爱饮食,喜欢花钱,曾邀请70名朋友飞往肯尼亚,做生日野生狩猎之行,并在比斯坎湾的星岛上为一个超级碗派对支付了25万美元巨款。

拉吉与B. J.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是自律性很强的韩国移民的孩子,黑发寸头映衬着结实的身板。在拉贾拉特南的生活中,除了闲谈就是交易,他不会放弃任何吹嘘他的特殊交易技能的机会;B. J.康则是一个安静、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会说话。所以,即使是局里最亲密的同事,对他也是知之甚少。

在那次电话的六天之后,?B. J.康正在监听之时,阿卡迈科技就向全球宣布,它的下季盈利状况将会令人失望。随之,其股价一夜之间由31.25美元狂跌至23.34美元。做空了875?000股的拉吉,前后只用一周时间,就赚了500多万美元。给他情报提示的那个女人——一个叫丹尼尔·基耶西的交易员,也赚了250万美元。

B. J.康想知道,就阿卡迈科技将要发生的事情,她是如何获得如此宝贵的情报的,所以,他通过法律程序查阅了她的电话记录。在查阅的过程中,他发现,她在把那个信息泄露给拉吉之前,曾与阿卡迈科技的一位资深高管通过电话。

“你做得太漂亮啦!”后来,当拉贾拉特南打电话来感谢她的时候,大肆夸赞基耶西道,“你的关系运作得太好了!”

基耶西慨叹道:“这是爱情征服之果!”

仅就这个录音带之证,拉贾拉特南就被逮了个正着,明显违法:获取阿卡迈科技的机密内幕信息,并借此进行交易、赚取利润。这里没有任何晦涩的代码或暗示,所有的环节都表现得完美无缺,适于进行刑事诉讼:来电发生于7月24日晚;第二天,拉吉做空了138?550股,赌这只股票的行情将下跌,而且,在7月30日消息公布之前,他一直在持续做空。仅根据这个证据,华尔街最成功的交易员之一就可能奔监狱去了!B. J.康越想越兴奋。如果拉吉和基耶西能够如此肆意公开地做内幕交易,那么,应该还会有其他人也做着同样的勾当。

通常,拉贾拉特南的电话在早上是最忙的,主要是在市场开盘前后,B. J.康都会早点进来侦听。拉吉会打电话给他的朋友和熟人,到处寻找市场缝隙。与他交换信息的人,多是来自沃顿商学院的前同学(他们现在在世界各地经营着技术公司或对冲基金)。他们中的许多人还都在他的薪酬名册里。在B. J.康侦听期间,拉吉在大肆收集尚未披露的有关即将发布的盈利公告和收购要约的信息,并借此买卖股票,攫取数百万美元的非法之利。几个月之后,B. J.康也开始监听拉贾拉特南的那些朋友了。

随即,他和其他的监听特工对其所听到的内容感到震惊!这是华尔街的正常行为吗?内幕信息就这么容易得到吗?他们已经习惯于在金融业发现腐败,但这种相互勾结是如此的明目张胆,是如此的无法无天,而且,似乎正在向各个方面蔓延。每当他们发现一个内幕交易圈时,它通常会与另一个内幕交易圈有交集,他们又得跟踪一组全新的嫌疑人。这里存在的问题要比拉吉的大,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随着这些特工的监听和相关电话记录及访谈笔记被研究,一家对冲基金频频出现:赛克资本顾问公司(SAC Capital Advisors)。B. J.康决定对其进行调查。

B. J.康驾驶着租赁来的中型轿车从停车场驶出,向南开往库比蒂诺;大约40分钟后,车停在一条安静街道旁的一间三居室房子前。此时,南旧金山市那个国宾饭店的标志在头顶前方出现。

他和自己的搭档(默默地坐在旁边)前天晚上花了很多时间演练,以应对当到达目的地敲门时,可能发生的不同情景:如果他们找的人不在家,怎么办?如果他叫他们滚蛋,怎么办?如果他有枪,怎么办?这些好像都不太可能,但他们必须为每一种可能性做好准备。

这是2009年4月1日,太阳落山之时。B. J.康和另一位特工,被称为“僚机”的汤姆·祖卡卡斯,从这辆车里出来,大步走向门前通道。敲门后,出来的是一个黑发男子。

“阿里·法尔?”?B. J.康问道。那男子点点头,一脸茫然。B. J.康把手伸进夹克,拿出自己的特工徽章,递到他面前。“我叫B. J.康,联邦调查局的。我们来这里是想和你谈谈内幕交易的事。”

他停顿了一两秒,给对方一个反应时间。

B. J.康进一步解释说,阿里·法尔所做的一些事情,使他陷入了麻烦,但可能会有解决办法;他们可以互相帮助。阿里·法尔的妻子、两个女儿、母亲和岳母都蜷缩在后面,满脸惊恐。“我们知道你曾在帆船集团为拉吉·拉贾拉特南工作过,而且,你还一直在做内幕交易,”B. J.康说道,“我们有你的通话录音。”

通话录音?

B. J.康随后播放了一段录音,其中可以听到阿里·法尔向拉吉·拉贾拉特南提供有关半导体公司的内幕信息。在播放录音的过程中,阿里·法尔默不作声。

2008年,阿里·法尔离开了帆船集团,与朋友C. B.李(众人称之为“C. B.”)开办了自己的对冲基金。C. B.李曾是工作于赛克资本的技术分析师。B. J.康希望借助于阿里·法尔和C. B.李接近赛克资本,这家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B. J.康对该基金及其神秘创始人史蒂文·科恩的了解日益增多,而且,从华尔街其他交易员那儿听说,科恩在所有的交易中都“永远站在正确的一边”——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业内人士都不明白科恩怎么能持续地赚这么多钱;他的竞争对手都很嫉妒,而且,也很怀疑。

阿里·法尔和C. B.李利用在帆船集团和赛克资本练就的技能,将自己的基金(Spherix Capital)推销给了潜在投资者。当然,部分原因是他们宣扬自己有接近技术公司高管的通路,并能利用那些关系,获得有价值的信息。B. J.康很清楚这些套路的玩法。

他总爱说,他知道不同对冲基金的区别:“肮脏的重量级对冲基金”“无须为其浪费时间的肮脏的对冲基金”“非重量级对冲基金”。他曾与联邦调查局的同事们争辩道,他们应该将调查推广到拉贾拉特南和帆船集团以外的、更大和更有势力的猎物,如科恩。

B. J.康认为,关系良多,似乎能直接从公司员工那儿获取内幕信息的阿里·法尔和C. B.李只是这个群体的第一梯队,但也值得去追究。但对于B. J.康来说,他们同时也是猎捕他们身后那些大盗的通路。B. J.康所要做的就是说服他们悔过自新。

B. J.康确信,阿里·法尔很适合成为联邦调查局潜在的合作伙伴。他似乎是一个好人,想为自己的家庭尽其所能。

“你真的想让你的孩子经历这种灾难吗?”B. J.康问道。

他告诉阿里·法尔,要认真考虑他的建议,因为这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结果——肯定比进监狱更好。如果他执迷不悟,下次联邦特工再出现在他房前时,那就是逮捕他了。“别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在离开之前,B. J.康加了一句,“我们会看着你,如果你仍然继续图谋不轨,我们会知道的。”随后,两位特工开车离去。

那天晚上,阿里·法尔很苦恼,无法入睡。尽管B. J.康给了他警告,但阿里·法尔还是打电话给他的合作伙伴?C. B.李。对方应答的是语音信箱。“联邦调查局的人刚刚来我家了。”阿里·法尔说完,立马就挂了电话。

对联邦调查局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调查和窃听的消息绝对不能泄露给对冲基金界。为遏制泄露之险,B. J.康不得不尽快与C. B.李谈。C. B.李和其母亲的住地离阿里·法尔家只有20分钟车程,两天后,B. J.康去拜访了他。C. B.李刚开门,B. J.康就告诉他,自己知道他一直在Spherix Capital做内幕交易。

起初,C. B.李拒绝回答联邦特工的任何问题。但在谈话结束时,B. J.康却很自信,觉得C. B.李会合作。

B. J.康对他说:“我们要互相帮助,我们相信,你会做正确的事情。”

在史蒂文·科恩赛克资本的办公室,电话响了。这是C. B.李的来电。他和科恩有一段时间没有通话了。

“嗨,史蒂文,我们不得不关闭我们的基金。”C. B.李告诉科恩,并试图使自己的声音平静如常。他解释说,他和阿里·法尔没法相处,因为他们无法就利润分享问题达成一致。“我很想再次为你工作。”C. B.李说。

C. B.李设法让科恩回忆起几年前他为其工作时,他们一起所挣到的那些钱。C. B.李建议安排他作为科恩的顾问;如果C. B.李提供了有益的信息,所获利润就平分。他列举了几家相关的技术公司,并夸耀他能获得所有这些公司的内部机密数字。

“我认识一些人,”?C. B.李说,“我认识英伟达(Nvidia)销售部和财务部的人,他们能够让我随时了解季度收益情况,而且,我还在台湾半导体业有联系人,他会给我提供有关晶片方面的数据。”

科恩很感兴趣。在2004年离开赛克资本之前,C. B.李曾经一直是他业绩最好的分析师之一,是一个能指望带来赚钱思路的人。C. B.李的研究非常好,以致科恩和他的一个投资组合经理曾经为此发生过冲突。但科恩十分老到,谨小慎微。

“我不想在手机上深谈。”他说。

科恩对此兴趣不小,他让招聘主管叫C. B.李过来,和他谈回赛克资本工作的相关事宜。随后,这两个人谈了好几次。

几周后,科恩向他的一名研究交易员提到他正在考虑重新聘请C. B.李的打算。这位交易员耸了耸肩,但他没说什么。他有一位朋友在帆船集团,为拉贾拉特南的基金工作,他此前刚刚听这位朋友谈到了一些关于C. B.李的八卦,说联邦特工最近拜访了C. B.李和阿里·法尔的对冲基金。“我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三天前曼哈顿举行的集体晚餐上,那位帆船集团的交易员说起过,“有点怪怪的!”

第二天早上,这位研究交易员鼓起他所有的勇气,俯身贴近了科恩。他不知道他那反复无常的老板,会对他的所言做出什么反应。他说:“这可能完全没有根据,但是有一个传言说,联邦机构的人去过C. B.李的办公室。你最好仔细了解一下。”

“你是说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科恩说。

“不,”这位交易员回答,“是联邦调查局。”

科恩随即抓起电话,拨了他一个朋友的号码——一名前赛克资本投资组合经理,与C. B.李的关系很近。“我听说C. B.李可能在和联邦机构合作,”科恩对他说道,“我们听说他携有窃听装置。”这听起来好像是联邦机构正在调查对冲基金业,但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小心。”

这场调查有别于华尔街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它是一场长达10多年的多政府机构着力打击内幕交易的浩大行动,几乎完全集中在对冲基金上。它始于拉吉·拉贾拉特南和帆船集团,并迅速扩大到数十家公司的企业高管、律师、科学家、交易员和分析师。这次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史蒂文·科恩——赛克资本(可能是该行业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的亿万富翁创始人。

1992年,在科恩开创赛克资本时,一般人几乎不知道对冲基金是什么。大多数像他开办的这种小型的不正规基金,都是由性情古怪的交易员创办的,而且,他们的赚钱野心甚至是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都无法满足的。他们对企业文化没有耐心,没有兴趣每年就他们的奖金进行谈判。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穿着牛仔裤和拖鞋来上班的那类人。他们对大银行和经纪公司的厌恶源自他们的极度傲慢。

对冲基金被认为有如下特点:一项小型的精品金融服务,是富人投资多样化的工具,能产生稳定且适度的收益,并远离股市波动。它们背后的思路很简单:基金经理找出最好的公司并买入其股票,同时,卖空不太可能做得好的公司的股票。

做空是押注股票下跌的预期,这种做法为资深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机会。这个过程包括借入股票(支付费用),在市场上出售,然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这种股票,并用它们偿还原来所借的股票。

在好的市场中,大多数股票上涨时,多头收益可以抵消空头损失;在不好的市场里,空头赚钱,帮助抵消多头亏损。同时,做多某些股票和做空其他一些股票,意味着你的头寸被“对冲”。除股票外,这种做法也可应用于世界任何市场上的其他金融工具,诸如债券、期权和期货等。

如果证券持续上涨,空头头寸的损失可能就是无限的,因此,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行为。许多对冲基金使用杠杆或借款运作,外加在全球不同市场上采用不同做法进行交易,导致监管机构规定只有最成熟的投资者才能做这种投资。

对冲基金被允许以几乎任何方式赚钱,并随意收费,当然,前提是只要它们将投资者限制在富人身上,这是因为至少在理论上,这些人有能力承担他们所投资金的损失。

多年来,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基金在华尔街是无足轻重的,但到了21世纪前10年中期,它们就已经攀至行业的中心位置。有些对冲基金开始每年赚取巨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冲基金已经与其名称所示的那种谨慎投资策略没有了任何关系,相反,它们本质上成了一种为所欲为的投资公司。

虽然它们以利用杠杆和敢冒风险而闻名于世,但大多数对冲基金的定义属性是经营它们的人所募集起来的巨额资金:他们的收费极为昂贵,通常是每年按资产额收取2%的“管理费”,每期资金按利润的20%收取“业绩费”。

在为其投资者获得任何利益之前,一个20亿美元规模的基金经理,将会为维持这个基金的运转而收取4000万美元的管理费。截至2007年,像保罗·琼斯和肯·格里芬这样的对冲基金创始人,都各自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池,为自己建造了2万平方英尺宫殿般的住宅,坐着50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旅行!

对某种交易员来说,在对冲基金工作有一种解放之感,它有机会测试一个人博弈市场的技能,并使他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富有。以致后来,对冲基金的工作成了金融界最令人垂涎的岗位。它们可能带来的巨大财富使华尔街传统的职业(在贝尔斯登或摩根士丹利等成熟投行的层级攀爬)黯然失色。

在2006年,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5400万美元的薪酬,引来了不少愤怒之声,但也是这一年,25名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中,报酬最低的那位的收入是2.4亿美元!前三名每人的年收入都超过了10亿美元。科恩当年是第五名,为9亿美元。

到2015年,对冲基金在全球控制了近3万亿美元的资产,是21世纪初财富极端不平衡背后的一个驱动力。

这些对冲基金大亨既没修铁路,也没建工厂,更没发明救命药品或技术。他们通过市场投机,赌市场走势,以求胜多败少,甚至有时可以赚取数十亿美元的丰厚回报。他们不仅获得极端的个人财富,而且,在整个社会的政治、教育、艺术、职业运动(他们选择的所需关注力和资源走向)等方面,都获得了可怕的影响力。

他们管理着大量的养老金和捐赠基金,对市场影响很大,以致上市公司的CEO们都不得不看他们的眼色,被迫专注于其股票的短期表现,以便让对冲基金的合伙人高兴。多数对冲基金的交易员并不认为自己是那些被投公司的“所有者”,甚至不认为是它们的长期投资者。他们的兴趣是买入,赚利润,然后售出。

如果要为对冲基金的兴起及其改变华尔街的方式,找一个标志性人物,那就非史蒂文·科恩莫属!他是一个神秘人物,甚至对他自己的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但他20年来保持每年平均30%的收益率,的确是个传奇!

他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他的业绩表现并不基于任何众所周知的投资策略(不像其他著名投资人,如乔治·索罗斯或保罗·托多·琼斯),他不以押注全球经济趋势或预测住房市场的衰落而著名。

科恩对市场如何变动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直觉,而且,他进入这个行业正逢其时,这个阶段的社会正在大幅地调整自己,好像给予这种超级技能以相应的奖励。史蒂文的典型做法是:快速地买卖股票,一天之内就有数十次交易!

年轻的交易员都渴望为他工作,富有的投资者都极力把钱放在他的手中。到2012年,赛克资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投资基金之一,管理着15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在华尔街,“史蒂文”(这是众人所熟知的科恩的名字),就像一个神!

这种成为富翁的新方式迅速传播开来,成千上万的新对冲基金开业,都雇用了极具侵略性的交易员,到处寻求可以盈利的投资机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需要挣取的金钱激增;为了获得市场优势,在对冲基金交易员的使用上,也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招聘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医生。

对冲基金铺设了靠近证券交易所的电缆,以便自己的交易可以以纳秒的速度更快地执行,并且,雇用工程师和程序员,使它们的计算机和五角大楼的计算机一样强大。它们花钱请“足球妈妈”在沃尔玛购物,向它们汇报销售情况。它们研究停车场的卫星图像,甚至请CEO去赴奢侈的晚宴,极力挖掘所需信息。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很清楚,要想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打败市场,是多么的困难!所以,对冲基金总是试图找到交易员称之为“优势”的信息,因为这会使它们具有其他投资者所没有的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对优势的不断追求,最终不可避免地会撞线,然后,被迫越线:提前窃取一家公司即将发布的利润数据;尽早得到一个芯片制造商将在下周获得收购要约的消息;早日看到一家公司药物试验的结果。这种专有的、非公开的,但肯定能引起市场变动的信息,在华尔街被称为“黑色优势”,这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通常,基于这种信息的交易也是非法的。

当一个交易员被问及他是否知道还有没有并未涉及内幕信息的基金时,他会说:“不,没有,否则,它们早就无法生存了。”

在这种情况下,黑色优势就如同精英级的自行车赛车手吸食的兴奋剂,或棒球圈里使用的类固醇。一旦顶尖的自行车运动员和本垒打球手开始这样做,你或者与他们为伍,有样学样,或者提前败北!

就像自行车赛车和棒球运动所经历的一样,对华尔街的清算时刻终于来了!

200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检察署联合宣布,它们将调查“黑色优势”现象,而且,不久之后,它们的调查搜索结果就把它们引向了科恩。无论这个圈里的人折腾到什么程度,但大家都很清楚:他显然是那位贼中之王!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侦探故事,发生于商务别墅的密室和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它描述了联邦特工,跟踪线索、实施窃听、策反证人、逐层追溯,直至擒到贼王的故事;它描述了一群理想主义的检察官,智斗那些年收入为自己25倍的油嘴滑舌的辩护律师的故事。

它再现了那些年轻交易员,用锤子砸碎硬盘、粉碎文件,设法使其亲密的朋友,免于牢狱之灾的真实景象。与此同时,它还展现了像赛克资本这种对冲基金经过精心组织,让顶级大佬免受底层雇员问题交易影响的剧情。

本书也是有关史蒂文·科恩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经过眼花缭乱的运作,攀至华尔街的塔尖,以及他为了能够继续待在这个塔尖上,进行的疯狂而徒劳的困兽之斗!

内容简介

史蒂文·科恩改变了华尔街。他和对冲基金业的同道先锋,通过投机,狂赚数十亿美元。他们不仅因此取得了惊人的个人财富,还在社会上获得了可怕的影响力。今天,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美元。

科恩于1992年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赛克资本,并把这个基金做成了管理着150亿美元的庞大帝国。后来,当一支由联邦特工、联邦检察官和证交会执法律师组成的团队,把赛克资本作为主要目标,进行了艰难而漫长的七年调查之后,赛克资本被检察官称为“市场骗子的集大成者”。赛克资本最终受到指控并被迫承认自己犯有证券欺诈罪,并与一个庞大的内幕交易案相关联。但科恩本人却从未受到指控!

本书让我们得以窥视华尔街运作的那个灰色地带。它引人入胜且真实可信,就像一部法理惊悚片,把读者带入政府追捕科恩及其雇员的内幕场景。与此同时,它还对处于今日华尔街之巅的那些人的权力和财富,提出了一些极其紧迫且令人不安的质疑。

作者简介

茜拉·科尔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

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她的写作范围涉及华尔街、硅谷、政治和其他领域。她的作品还出现在《彭博商业周刊》《纽约》《大西洋》《纽约时报》和其他刊物中。她目前生活在纽约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