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登高山,如何选择商业登山团?7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来评判

新手登高山,如何选择商业登山团?7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来评判

首页体育竞技登山赛车2国服更新时间:2024-05-01

登山教育和商业登山有本质上的差异。

登山教育是希望学员告别妈宝文化,慢慢能自己遨游于荒野间,

而商业登山也许比较希望客户戒不掉奶嘴,一直当妈宝。

所以虽然形式上两者的第一次都一样,但是心态不一样,就导致很多细节不一样。

想要爬山,又没有经验或是找不到适合的伙伴可以一起去,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

在百度搜寻某某山等关键字,就会立刻出现许多“登山旅游行程”,这是近年来在登山圈大行其道的商业登山团,也是许多新手刚开始接触高山的入门途径。

什么是“商业登山团”?

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法律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以登山行程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山域中的商业观光行为。

一、参加商业登山团,有什么好处?

由于登山并不是在平地或室内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对没什么攀登高山经验的新手来说,跟着有经验、专业技能知识的向导一起登山,会比较安心、有保障,也方便省事,也可以借此机会在比较轻松的情境下,学习并体验攀爬高山。
商业登山团提供不只是带队爬山的向导,还包括登山所需的准备,像上下山的路线规划、申办门票手续、安排住宿、办理保险,有司机负责将人从住家或车站接送到登山口,背工协助登山者背负装备,协作负责在山上炊煮食物搭帐篷等;让整个登山行程很完整。

二、如何选择商业登山团?

登山的商业团有非常多种,品质参差不齐,同样形成的价格也有不小落差;对新手来说,该如何选择登山团呢?

访问资深山友和登山的专家是最好的方式,另外有几个重要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

1、向导队员比:

1个向导要带几个队员?

除了那些初级路线,1:8勉强可接受,其他最好1:6以内。

如果1个向导得带超过10个人甚至是15人以上,很难顾及所有人的状况;向导能分配给每个队员的心力,会直接影响到队员的登山安全。

2、向导本身的专业、经验和证照:

向导本身应该具备爬高山、带团的经验;向导有没有野外急救的证照,这可在报名前确认,向导是专职还是外包、有没有定期进行训练,了解向导的登山和带队能力。

好的向导服务不只是代办住宿、接驳、雇佣协作,他熟知路线所穿越的山域、水源、营地、撤退点等,甚至连行进、打包、装备、轻量化等等都有系统化的研究。

除了查气象预报外,还懂得观察天候变化、定位导航技巧、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与知识、野外急救、风险控管,这些都是可评估的要素。

3、向导有没有身兼多职,可能过劳:

向导是否连续带团没有适当休息?

向导是否身兼接驳车司机?

除了带队外,有时候会遇到向导还得接送山友往返登山口和出发地;高山的登山行程大部分都需要2天以上,假设向导又要带队又要开车,过于疲惫下,通常比清醒时更容易犯错或疏忽。

有些登山团会通过种种方式来省下接驳车成本,但这对登山者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4、有没有行前说明会和做装备检查:

出团前有没有开行前会、是怎么开的?

线上还是面对面?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行前会,向导会跟队员上一堂简单的登山安全课,确认每个队员的体能条件、经验以及装备清单,甚至请队员带装备来做检查,提出调整建议。

举办行前说明会是降低风险的关键之一。

5、行程内容和价格差异:

详细比较各家的行程的内容差异,有些商业团是食宿自理、交通自理(如需要先到某个车站集合才上山)、有些有把部分工作外包给协作(不需要自己背负公装公粮、自己煮饭)、有些则是把所有不同服务的价钱分开算,要自行加总。

比价格要先确认清楚团费包含的项目,理清自己需要准备和负担的部分有没有办法做到。

另外也不要一昧执着于低价,低价可能代表某些成本得由消费者承担更高的风险来换取。

6、交通运输:

从集结点往返高山的登山口通常路程不短,而且不可避免的要开山路,所乘坐的车子是否适合开山路?

是几人座,有几个人搭车,是不是有超载的情况?

另外也可询问车子是司机的私家车还是公司营业用的商业车,如果是私家车,恐怕没有保乘客保险,路途上发生意外的话难以追究责任和赔偿。

7、其他:

有些登山团标榜会帮登山者拍下美丽的照片留下纪念,有些会在开始爬山前一天住较好的民宿休息,有些则会有庆功宴,有些把登山课程和行程绑在一起,教登山者如何高山生火炊煮、露营、各种不同地形的行径和攀爬和地图判读技巧等,甚至是手绘课、摄影课、瑜伽课,这些都会影响到登山团的价格。

一分钱一分货,商业团要省成本,包餐接驳成本其实差不多,省不了多少,所以,最主要就差在向导的工作量。

向导是否身兼司机自己开车、带领过量的队员,是否被苛扣薪水,这是现在商业团削价竞争的主要节点。

目前国内的商业登山团并没有明确的法令管制,也没有要求必须具备向导证照才能带团上山,一但发生争议只能透过法律途径解决。

想跟团的新手如果对于登山不熟,至少可以先针对不同商业登山团多在网络上搜寻口碑互相比较,再来决定。

三、从消费者变成登山者:

参加商业登山团比起什么都得自己来的自组团,当然轻松很多。

付了钱,好像就把自己的风险分给了他人,有人带着走,甚至帮忙背东西;只要体能够、身体没出状况,迷路、疲惫的可能风险都因为登山团的协助和陪同而下降。

但登山团是否也会造成登山者的依赖习惯,如果想爬高山的人,都只想付钱轻松当个消费者,却忘了登山的风险最终依然得自己承担,发生意外又该如何厘清责任归属,这些都是目前值得深思的问题。

开始爬高山可以通过跟着少人数的商业登山团来体验学习,跟到一个好向导可以获得很多登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但商业登山团的本质是营利事业,登山教育并非他们的义务,商家与客户的关系本质上不同,见到客户有逾矩行为担心骂几句以后可能赚不到钱,只能简单劝告或视而不见也是可能的。

目前国内商业登山团的管理机制需要建立,向导的资格应该被严格认定,所有的消费资讯要公开透明等,这些目标仍是漫漫长路。

不过,随着登山热潮持续,开始登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商业登山团也在蓬勃发展,想要登山的人们,除了参加商业登山团,仰赖向导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自身对登山知识的了解,学习如何在山中能自主和自保,才能更长久地持续登山,跟享受山的美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