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日本女乒运动员,3 岁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子,从此乐此不疲;5 岁扣*全场拿下全国冠军;12 岁成为国家职业选手,走出国门;16 岁成为日本史上最小的奥运选手;19 岁参加ITTF奥地利公开赛获得双打冠军;24 岁参加伦敦奥运会为日本赢得乒乓史上最高荣誉;28 岁获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如今而立之年退役嫁给爱情,育有一女。
美国有句著名的谚语:“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
持续跟拍 24 年的纪录片《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我们从中看见的不仅是福原爱的“乒乓球之路”,更看见其母亲福原千代如何把握好孩子每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谱出动听的「天才养成」三步曲。
一.发现并重视孩子的兴趣与潜能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潜能,当他们对某些东西充满着热情和兴趣时,其实是会发光的,这时候的光亮需要被及时地发现,重视和挖掘。
别拿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当儿戏福原爱第一次站在乒乓球桌前持续地反手接球,无一落地。“反手打的话,我打多少个都没问题吧”, 3 岁 9 个月的她语出惊人。每天下午从幼儿园放学便一路小跑,迫不及待想回家练球,一年打坏了 3 个拍子。
职业兵乓球员出身的母亲福元千代看见小爱在乒乓球上的天赋和热情,而不将其视为幼儿时期的三分钟热度,从此全身心地对小爱展开系统训练。她如此地郑重其事,全力引导和发掘,为低谷期的日本乒乓球界掀起一场复兴风暴。
二.低调沉淀,全面培养
4、5 岁的福原爱在全国已经家喻户晓,但其母亲福原千代并没有为此得意忘形,让她曝光在太多的公共视野之下。而是以平常心对待,静心沉淀,像往常一样不断训练球技,并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谦虚与努力,避免沦为“伤仲永”5 岁时的福原爱虽已在日本的乒乓界崭露头角,但在某次训练中被太多人围观而精神不集中时,母亲严肃地提醒她“球不好好打,是得意忘形了吗?”
从言下之意我们能看到福元千代的教育理念:不要因为自己拥有天赋取得成绩之后就骄傲翘尾巴,而更应该保持警惕谦虚的心,不断努力。反观当下,多少孩子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便得意忘形,父母也四处炫耀,加剧孩子的骄傲和懈怠心理。
个性化教育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镜头下我们看到了母亲详细地记录福原爱的个性特征:非常喜欢乒乓球、不放弃、好强不认输、热心钻研与高度专注力,并基于这些特征来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对症下药”,逐个突破。日常训练中小爱“耍起脾气”时,母亲故意用激将法告诉她“不练了”来调动出小爱好强不认输的特性,哭得稀里哗啦也奋起训练。
每一个孩子生而不同,但当代教育常常“胡子眉毛一把抓”,从而埋没许多孩子的天赋和才华,使他们庸碌无为甚至心理出现问题。
鼓励式教育,让孩子走得更远福原千代虽然严格,但她始终坚持鼓励式教育,在孩子成功时对她说“你很棒”,在她失意迷惑时说“我知道你很紧张,但是试一下,不行也没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这必然给了她一往无前的力量。
反观另一个镜头,被小爱扣*的二年级学生因为哭鼻子而被家人、队友不断推搡和讽刺。在那么多的目光和摄像头之下,这种打压式的教育极有可能在孩子心里埋下怨恨与羞耻的种子。
价值观的培养,从礼貌和原则开始从 4 岁第一次站在赛场上开始,福元千代就要求福原爱要向对手鞠躬握手, 对采访的叔叔要说谢谢再见。因为发球姿势错误而输了比赛,母亲会要求她去跟对方的教练道歉,承认错误。赛场上礼貌与尊重是首要准则,不因年龄小而改变。
“发球姿势不掌握不行,即便这次赢了,明年还是这种情况”,福原千代表示会带小爱好好训练改正。无论年龄大小,发现了问题都要及时纠错,这是原则。“孩子还小,算了吧,她不懂”,多少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被这句话所摧毁。
释放天性,是对良好性格的塑造福原爱从小就十分搞怪开朗,虽然母亲对她的教育十分严格,却不压抑她作为一个孩子的天性。小爱有时会对着拍摄镜头搞怪,对着麦克风喊叫,而母亲只是笑笑由她去。因为小孩尚未形成“采访的概念”以及“应对的机制”,镜头和麦克风在她的概念中是一种新鲜的玩具。
天性不被压抑才造就了福原爱的好性格,这为她后来的人生道路起到莫大的帮助。她被中国人民誉为“中日友好使者”,成为中国乒乓队的“团宠”,就连高冷的孔令辉都对她疼爱有加。她也最终找到归宿,被丈夫捧在手心,嫁给了爱情。
三.看准时机,适时放手
12 岁成为国家职业选手的福原爱已经进入青春期阶段,当时虽已是国内的佼佼者,但也意识到自己与国际选手的差距。因此她决定走出国门寻找导师,去接受更为专业的长期训练。面对这一决定,母亲选择适时放手,让她去独闯世界。
适时放手才是最伟大的教育在 12 岁以前,母亲一路陪伴福原爱成长,从球技训练、生活照料到独立思维培养、人格品质塑造。正是有了前面这一切充分的准备,母亲福原千代才可以适时放手,相信自己的女儿有足够的能力去独立应对。
“觉得这是一个时机了吧,离开父母去中国,也是一个成长的好机会”福原千代表示。即便心头不舍得,但在正确的时机面前母亲表现得十分理性与克制。适时放手、不做过多的干预正是孩子学会自我独立的关键跳板。
专业导师,为天才的栽培“松土施肥”在「天才教育」的路上,母亲福原千代明白,光靠自己的栽培是不够的。孩子需要更肥沃的土地,接受更专业的导师训练,才能更好地释放天赋和潜力;进行深入挖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生长。
早在 12 岁之前,福原爱的父母就多次带她来中国“拜师学艺”。原中国国手刘杨、原辽宁队汤媛媛以及王楠等知名球手,都先后给予过福原爱专业的指导。这也是福原千代能够在 12 岁适时放手,让孩子独自一人到中国接受长期专业训练的关键原因。
///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下一个“福原爱”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有潜力和天赋的孩子,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成为真正的天才,比如福原爱、郎朗和丁俊晖,而绝大部分孩子最终都泯然众人呢?
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天才最初都是在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下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潜能和热情被父母所重视,加上持之以恒的引导培养,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们。天才不是这个世界极少数的奇迹,天才教育其实有规律可循,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下一个福原爱呢?
首先,当孩子在幼年时期对某个方向展示出热情时,请务必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这是天才的种子正在萌芽,是孩子的潜能所在。
其次,家长要鼓励、陪伴孩子加强对这一兴趣爱好的坚持,寻找专业的导师帮助孩子进行专业性的引导训练,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切勿揠苗助长,警惕孩子成为下一个“伤仲永”。
最后,当孩子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时,家长应该适时放手让孩子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世界中不断摸索、历练,成就自我,拥有快乐的人生。
本文由三人行·TRINITI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声明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处理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