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吗?”这两天,中国足协主席对球员天价薪酬犀利开炮,新出台的限薪限投令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俱乐部年度支出不得超过6亿元、国内球员年薪税前不超过500万元、外籍球员年薪税前不超过300万欧元……对不少国脚尤其是一年拿近千万欧元的大牌外援来说,这算得上是“腰斩式”减薪了。新规也可谓立竿见影,据报道,中超各队一些超级外援已在另谋他路,“金元足球”大有退潮之势。
“金元足球”的产生,原是各大俱乐部重金引外援、囤国脚,一定程度上带火了中国球市。可是,用钱烧出来的“虚火”并没有旺多久。数据显示,畸形“军备竞赛”下,中超俱乐部2018年平均亏损4.4亿人民币,不少大俱乐部也深感“压力山大”。
更重要的是,资本恶性比拼,不仅让投资商不堪重负,更吞噬了本土球员的发展机会。外援在俱乐部把持了从中后卫到中锋的“中轴线”,不少关键位置的本土球员根本没机会上场。而俱乐部“军备竞赛”消耗了太多资源,立足长远的青训、基础建设无以为继。到头来,当中超投入比肩欧洲五大联赛、国内球员收入远高日韩球员时,中国足球的成绩却没有水涨船高,甚至大有每况愈下之势。“富翁踢不过工薪”“没有外援不会踢球”等质疑声四起,赛场上的丑陋表现一次次刺痛着中国球迷。不少人愤愤道:职业了,有钱了,水平却没了,这球还怎么踢?
事实证明,成绩是踢出来的,不是用钱砸出来的。一掷千金、有钱任性,或许能换来昙花一现,持续发展却无从谈起。更可怕的是,疯狂的金钱游戏,让足球市场滋生了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影响了一代球员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在亚洲足坛,出海深造一直是不少优秀球员的选择。以日韩为例,其本土联赛薪酬不高,不少年轻球员选择前往高水平欧洲联赛踢球,不仅提升球技,还能增加收入。可反观近些年的中国足球,去海外踢球的球员屈指可数。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畸高的薪酬缚住了球员们的脚步。试想一下,即便有潜力、有机会,又有多少人肯放弃高薪去国外吃苦呢?正如叙利亚国家队队长、前河南建业外援萨利赫所言,叙利亚球员更加“饥渴”,中国球员比较安逸,容易满足。话虽刺耳,但无疑戳到了痛点上。
干什么都要按规律办事。足球要搞得好,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到青训这个慢功夫上。1998年世界杯德国足球无所作为,之后痛定思痛,十年间德国足协在青训上投入了至少5亿欧元,这才有了之后的成绩。中国也曾有成功案例,从2000年开始,足球名帅徐根宝蛰伏崇明岛十余年,“根宝足球基地”最终培养出武磊、颜骏凌等一批优秀球员。
反观当下,我们最缺就是这种“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与决心。希望此番“史上最严限薪令”能是一针“青”醒剂,在确保联赛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俱乐部将投资目标转向青少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夯实足球根基。
中国足球积弊沉疴,亟待改革。但改革涉及利益格局调整,每一步都需要足够魄力。而于运动员而言,也期待“工资帽”能让更多人找回“饥渴”感,真正在绿茵场上去打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