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诗千行重庆南川篇第十一站 南川八景尹子祠 巴蜀第一金佛山

万里长江诗千行重庆南川篇第十一站 南川八景尹子祠 巴蜀第一金佛山

首页体育竞技猎手之王1.1.1256更新时间:2024-04-15

南川八景尹子祠 巴蜀第一金佛山

人文景观:尹子祠 、南川古八景、金佛山(山王坪、母子峰、烟云洞、龙岩城、锦屏峰、金佛寺)、

诗曰:

南州自古竞风流,险秀雄奇一望收。凤水潺潺荣万树,金山壮丽惠千秋。

话说诗人们离开綦江老瀛山,又来到南川县(区)。

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独立设置则始于唐朝。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县。

南川地处重庆南部,南接贵州省道真、正安、桐梓县,北接重庆涪陵、武隆。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川就属巴国枳邑,已有巴国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316年, 秦灭巴,置郡县,属巴郡枳县。一直到明帝武成三年(561年),枳县入巴县,区境属楚州巴郡巴县。隋,区境属渝州巴县。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析巴县置隆化县,以城西永隆山得名,治今隆化镇,隶山南道涪州,延续至五代十国时期。先天元年(712年)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名为隆化县。

北宋仁宗祐皇五年(1053年),改宾化县为宾化砦,隶夔州涪州。熙宁三年(1070年),复名隆化县。熙宁八年(1075年),置南平军,以渝州南川县(治今綦江县古南镇北岸)、涪州隆化县隶川峡四路之一的夔州路南平军。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南平军治迁隆化县(废古南川县),隶属未变,直到南宋末。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立四川南道宣慰司,十八年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二十二年(1285年)废南平军,以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改隆化县为南川县。此称一直沿用至今。

南川1300多年的建制史留下了尹子祠、龙岩城等历史文化遗迹。境内金佛山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

【明】庄昶《南川至》

老我天行云卧处,白沙消息又南川。也知风月无边者,合与鸢鱼自在天。

世计东游西泛酒,天心南去北来船。卧林更有明朝兴,多少神仙一处眠。

据史料记载,南川自唐贞观十一年(637年)设隆化县。据南川县志记载,南川城有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南门外半溪河上的"南极桥"(南门桥),南门桥虽小,却是当年经由南川前往贵州的必经之路,历史上这条古道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

诗人们来到位于南川西城、紧邻龙济桥的尹子祠。

尹子祠又名“海鹤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由时任知县黄际飞、举人徐大昌为纪念东汉学者尹珍在南川讲学而修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川知县雷橡荣又在尹子祠创设海鹤书院,招生研习经史、古文。尹子祠也因此成为重庆目前仅存的三个古书院之一。

  古时南川是被称为南蛮的西南夷,以狩猎为业,不知耕种,长幼无别,不知礼仪。汉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当时20岁的贵州正安汉毋潋坝人尹珍,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跋涉千里,远赴京师洛阳,拜名儒学家、经学家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文字,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礼,于公元107年学成回归故里,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随后又在今天的绥阳和南川的凤嘴江边设馆,教化务本,传授人文思想。

尹珍“北学游中国,南天破大荒”。南域始有学焉’的壮举,开启了川黔一带文化教育的先河,后世争相为其建祠堂,常年祭奉。

该祠由六角亭、望鱼亭、正殿、前殿和厢房组成,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三面环水,形成半岛,隐于竹林树丛中,与书院北侧的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龙济桥连成一体,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光。

尹子祠前面有一块高大的、绘有彩色纹饰的牌坊。牌坊上端正中间有尹子祠三个楷书大字,两边的红色圆柱上,有一副对联,特别引人注目。其上联曰:公学树巴国先声,笑茂陵封禅,天禄美新,扬马亦文章,一代六经谁羽翼。下联是:我家在吴山横处,看螺障高撑,龙祠对峙,雪鸿征想象,大江两点着金焦。

  进入尹子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鱼亭、彩绘长廊、尹子雕像以及不远处的六角亭。 六角亭下,就是正殿、前殿,宽十多米,气势不凡。大门处的斜撑,两边分别雕刻三羊开泰和福禄寿喜两组木雕,雕工精湛,寓意美好。

再往前百十步便是尹子祠的正殿、这是一个四合院布局的天井,两旁各有三间厢房。正殿是展览厅,有历史影像解说和尹子等历史名人的生平简介,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追述。资料丰富,内容详实。与正殿相对的就是望鱼亭,建在临江的石台上,可供垂钓观景用。右侧是凤嘴江,古老的“龙济桥”也在这里,并与尹子祠连成了一片。

尹子祠里最高的就是六角亭了,它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高近20米,凌 空孤耸着。

【民国】贺子钦《游尹子祠书怀》

载访南平胜,城西别一天。虹桥飞绿野,螺髻点苍烟。

田水车翻运,江流郭护缠。山花不媚客,时有鸟声喧。

结伴浑忘倦,行瞻尹子祠。地为隋废县,人是汉畿师。

俎豆儒林奉,诗书教泽遗。文翁开化后,继起在西陲。

流品高东汉,祠堂媲宋贤。

【当代】吟风弄月《尹珍》

汉朝毋敛在边黔,南地之蛮出圣贤。身处荒夷心向远,涉途千里获真传。

学成归故设学馆,南域之初有教焉。解道仁学道德范,修十义以治情关。

经学出仕朝廷荐,经纬奇才掌大权。名士三贤把君献,三才之道报家园。

莘莘学子九州遍,天下庙祠香火延。先圣儒德天地绽,流芳千古万馀年。

南川境内有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台原地貌,周边山脉连绵,山势雄奇秀丽、曲折重叠,故古称“九递山”。再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云雾缭绕,泉溪星罗棋布,景色深秀迷人,因此在千百年前就形成了“南川古八景”,为世人所传唱。

民国时期的《南川县志》称,“南川古八景”即金佛晚霞、白雾晴岚、合溪印月、孝妇涌泉、古渡流金、圣水三潮、石池卧象、偏佛晨钟。“八景”中一处在城内,七处在城外。

一、金佛晚霞

八景之中,以‘金佛晚霞’最为知名,居众景之首。咸丰元年(1851)辛亥版《南川县志》卷一《名胜》载:“治东百里金山,四面峭壁如铸,多古佛状,夏秋间日返照,烂若赤城,真大观也。”

金佛山峰峦起伏,逶迤连绵。 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壁高400余米。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返照绝壁,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山顶流云与晚霞交织之下,缓缓出现似人非人的影像,如一尊金身大佛交射出万道霞光,虽远在南川城郊,也是光彩夺目,蔚为壮观。观此景一在金佛山北坡,仰望香炉峰,崖高万丈,碧霞金色,如金佛降临,蔚为大观。一在金佛山西南甑子岩,上有铁瓦寺,岩高而险,夕阳西下或红日初升,皆有金佛光照之景色,春光无限,叹为观止。

【清】袁蔼如《金佛晚霞》

晚钟敲罢老僧闲,万丈明霞缥缈间。欲见金身亲说法,匆匆又被白云关。

【清】康作霖《金佛晚霞》:
形胜无可名,嵯峨矗云际。年年秋风来,日夕多佳气。
谁把牟尼珠,最高峰头寄。放开大光明,霞色满天地。
【清】袁霭如《金佛晚霞》
晚钟敲罢老僧闲,万丈明霞缥缈间;欲见金身亲说法,匆匆又被白云关。
【清】张谨度《金佛晚霞》

确是天台路,龙标炫赤城。愚公多恣肆,移取到南平。
二、 白雾晴岚

白雾坪为城南诸峰之雄,蔚然森秀,林谷幽美。当久雨初晴,雾气上接霄汉,白云浮游山间,十分引人注目。清代《南川县志》:“治南三十里白雾坪,山高雾合,时有白气绕旋,天即开霁。”此景是金佛山特殊的气候条件所形成。金佛山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冬短、春早、夏长等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降雨量可达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常年霜日26天,雾日260天左右。因此金佛山上时常云雾缭绕,云海波涛翻滚,时而雨过天晴,形成独特的奇光异彩的气象景观。

【清】应 均《白雾晴岚》
雨山不肯明,睛山不肯暗。阴阳变态中,面目分浓淡。
如何日当空,烟雾弥霄汉。窈窈复冥冥,天风吹不断。
【清】张谨度《白雾晴岚》
旭日上睛峰,岚光吞白雾。岩岩镇八荒,斩绝去来路。
【清】袁霭如《白雾晴岚》
远山苍翠踞高城,晓日曈曈雾气生;拟蹑芒鞋登绝顶,白云堆里看新晴。
三、合溪印月

发源于柏枝山麓(今南川、桐梓境内,是金佛山的三大支柱之一,方圆数十公里,与金佛山遥遥相望)的九条小溪,其两支支流在南川合溪镇汇合后,成一碧水深潭,最后经贵州正安流入芙蓉江。仲秋风来,夜空如洗,朗月高挂,两水映照,景色迷人,有如宝镜双悬,故有“合溪印月”之称。咸丰版《南川县志》:“治东半溪沟,源出香炉峰下,两溪合流,江天一色,月光相印,俯仰无殊。”
【清】康作霖《合溪印月》:

双溪汇成渠,一色净如洗。好风吹月来,影落碧潭里。

【清】应 均《合溪印月》
比溪汇成渠,一色净如洗。好风吹月来,影落碧潭里。
皎皎白玉盘,呈出明珠子。是色亦是空,沄沄浪不起。
【清】袁霭如《合溪印月》
两水交流几许深,金波荡漾夜沉沉。嫦娥应解分身法,宝镜双悬照水心。
【清】张谨度《合溪印月》
溪合月亦合,月圆溪不圆。千潭印明月,明月在青天。
佚名《合溪印月》

双溪印月漾清波,夜静风恬忆素娥。夏日炎威红袖短,汊流垂柳绿荫多。
依稀星斗横河汉,迷漫云烟似绮罗。碧海青天曷缥缈,玉盘如璧影婆娑。

四、孝妇涌泉

旧时县城南门半溪河岸有一石缝中涌流泉水,常年不干。传说很久以前,河岸附近住着婆媳两人,相依为命。婆婆姓梅,媳妇姓钱。一个热天,婆婆卧床不起,想喝点泉水润润肠胃。媳妇就提着罐子,顺河岸边找边哭,孝心感动了上天,河岸的石头忽然裂开一条石缝,石缝里涌出一股泉水,钱氏媳妇捧起一尝,又甜又凉。梅婆婆喝这泉水后不久,病就好了。从此远远近近的人都到这里取水治病。后人因表其孝道,命此泉为孝妇泉。

咸丰《南川县志》:“治南城下旧传,妇钱氏孝事孀姑,姑病,病笃,思泉水不得。氏抱瓮泣江边。石忽裂,泉出,姑病以愈。至今清泠不竭。”
【清】应 均《孝妇涌泉》

采萍南涧滨,清流何沵沵。孝妇留遗迹,宛在水中沚。
此泉长不涸,斯人终未死。饮水尚思源,定有闻风起。
【清】 佚名《孝妇涌泉》

一泉常涌恁蜚声,涕泗涟涟见至诚。相伴相依同命运,缺穿缺食费经营。
传奇莫道如虚幻,孝悌犹然表洁贞。动地感天芳梓里,口碑长在世长旌。
【清】张谨度《孝妇涌泉》
匹障犹全孝,临流泪涕涟。泉声时,如诵蓼莪篇。
一片精诚感百灵,泉声千载漱芳馨。题诗当作闺箴读,说与人间妇女听。

五、古渡流金

在北固乡罗秀坝龙岩江下游流金村中有个流金渡。相传早年村边有一穷僧,天天要到江边挑水。一日忽见岸边有黄金流出,拾之恰够一日之用。于是每日来取,久而久之,僧人变得贪婪,想着不如凿大石缝就能多流出黄金。不料,石缝凿大之后,只有硫磺水出,再无黄金。后来这里成了渡口,就取名为流金渡。

《南川县志》:“治北十里流金渡,昔有僧每晨运水金从穴出,足供一日斋,僧贪凿阔,金遂止,今其迹尚存。” 邑副贡杨荣封撰《流金渡说》云:“……日流金少许,可给石上寺僧之需,僧少之,谋所以益之者,凿而扩之,而涓滴从此绝矣。”
【清】应 均《古渡流金》
我闻独孤园,黄金布满地。茫茫野水滨,莹光腾宝气。
九紫间十赤,一望渺无际。试问唤渡人,可有披沙意。
【清】袁霭如《古渡流金》
宝气分明一水隈,贫人渡此笑颜开。我今久已床头尽,底事不流点滴来。
【清】张谨度《古渡流金》
至宝不埋光,精华浮点点。无人古渡头,何日披沙拣。
《古渡流金》
古渡茫茫何处寻?几曾海底可捞针?从来致富凭能手,未有发家藏狠心。
绿水青山欣作伴,清风明月喜知音。休言石缝乖人意,但见流磺不见金。

六、圣水三潮

北固三潮村有一龙泉水井,是一口间歇泉。每日早(辰时)、午(午时)、晚(酉时)按时潮动。其潮也奔流势迅,潮后仍清澈见底,俗呼三潮水。 咸丰版《南川县志》:“治北五里三潮水,早晚两潮,晷刻不差。每潮泉下有声如雷,泉涌高三五尺。春秋二分必大潮,高可数丈,声闻十数里。故老相传谓其泉通海中云。”此水俗称三潮水。
【清】应 均《圣水三潮》
汩汩其来时,奔流势奋迅。曾得圣之清,澄澈开宝镜。
源头何处寻?人疑海门近。日日看潮生,天地有大信。
【清】袁霭如《圣水三潮》

潮生潮落几时闲,一线分来在此间。何必钱塘江上去,朝朝三度看银山。
【清】张谨度《圣水三潮》
时闻圣水奇,执素寻双鲤。潮急不西流,深心落江水。
《圣水三潮》
古渡茫茫何处寻?几曾海底可捞针?从来致富凭能手,未有发家藏狠心。
绿水青山欣作伴,清风明月喜知音。休言石缝乖人意,但见流磺不见金。
《圣水三潮》
潮落潮生自有因,不须仙圣不须神。但云半夜蛟龙滚,或说遥空雷雨频。
井底四时涛似雪,眼前一片草如茵。朝朝三度看潮起,汹涌奔腾酉午辰。
【清】袁霭如《圣水三潮》:

潮生潮落几时闲,一线分来在此间。何必钱塘江上去,朝朝三度看银山。

七、石池卧象

原南川城内兴隆街后,傍城隅旧陈氏园内,池畔有一巨石横卧如象。咸丰版《南川县志》载:“城内兴隆街,隙地去城堞丈馀,怪石伏卧,形酷类象。”

【清】应 均《石池卧象》
曲池傍城隈,盈盈水一沚。黑石大于牛,庞然具形体。

几时渡河来,长卧碧秋甃。安得黄初平,叱之随羊起。
【清】袁霭如《石池卧象》
一鼻弯环卧小池,莲台说法尔应知。如何今日惟酣睡,顽性由来竟不移。
【清】张谨度《石池卧象》
清池藏石象,巨齿护苍苔。得为焚身戒,千秋不起来。
《石池卧象》
昔日历山曾助耕,今朝休憩不邀名。银蛇起伏千重锦,玉树玲珑百啭莺。
片石横陈藏大器,小池新浴系长缨。几人识得石池象,自有灵犀发浩声。

八、偏佛晨钟

旧时南川城北门外,上行数百步,有一普泽寺,古名偏佛寺,建于明代。此寺地势高于全城,疏远清廖,每半夜后晓钟一鸣,其声悠扬远闻,人从睡梦初觉,百感交集,如净水明月,毫无渣滓。咸丰版《南川县志》:“北关外普泽寺,旧名遍佛寺,有宏钟铸自前明,其声大而远,每于乌啼月落时,令闻者发深省焉。”

【清】应 均《偏佛晨钟》
登高发长啸,谷响众山应。谁敲上方钟,历历生远听。
严城夜向晨,芸芸旦气静。几人醉梦中,湛然见本性。

【清】张谨度《偏佛晨钟》
大扣惊天地,荒隅负此声。黄粱初醒后,星斗落山城。

【清】袁霭如《偏佛晨钟》
不必谈元说苦空,不须棒喝醒愚蒙。唤回多少繁华梦,都在僧镂一撞钟。

佚名《偏佛晨钟》
晨钟撞处启愚蒙,水月镜花原是空。闹市惊醒名利客,迷途知返有无中。
明心见性三泉水,罗汉金身九递峰。苦海难航须早渡,寸心自可达苍穹。

清人吴镇也有诗赞《南川八景》:.

《塔寺松风 》

日近西山塔影长,松间月映玲珑光。 风前历历果交战,寺里阴阴人歇凉。

吹动枝梢惊鹤梦,飘来气味散花香。 千层翠霭俄翻浪,远送梵音出佛堂。

《牧山晚笛》

叠叠重重满月情,志书应列此山名。 几群烈马俄狂性,聚伙牧童赛曲声。

日晚笛吹十八拍,坡前草壮三千牲。 野人遥指云深处,老幼同欢共太平。

《马坂雾》

阴阴地气接云生,雾锁晨朝晚半晴。 山尘不起土肥润,野草长含珠露明。

雨后牧羊童鼓腹,坡前射猎马銮鸣。 萧萧湿衣莫觉晓,遥闻海水出源声。

《露骨积雪》

生成傲骨永如斯,露出堂堂太白姿。 遥望山巅频积雪,登临路径犹岖崎。

盘桓耸石拖寒雾,磊落雄峰卷洁池。 不改千秋朴素态,常留后世共称奇。

《石堡春耕》

梅花先绽柳芽萌,老圃老农筹劝耕。石堡临川春暖早,肥田播种日正新。

惠风缓缓和群物,淑气温温布满程。地壮犹依山水力,永斯乐业安太平。

《灯盏元宵》

满耳喧声近路旁,连村夜火杂星光,灯棚历历元宵节,蜡烛辉煌歌舞场.

踊跃花童来戏赏,慈悲宝座永如常,依山摆列太平盏,老幼同欢进庙香。

《乌鸦晚朝》

村边绿树窠乌鸦,因赖地灵多物华。堪赏常常见反哺,不知晚晚朝谁家。

群飞却有冲霄志,伙宿惟闻依柳呀。择木良会得其所,归巢总在日西斜。

《河堤柳浪》

河堤郁茂树千枝,可似先年五柳姿。对户含烟拔地起,叠层卷浪任风吹。

萌芽绽出金黄色,嫩叶生成绿彩眉。条絮纤纤如自动,株头有语是莺啼。

诗人们来到素为蜀中四大名山之一而闻名遐迩的金佛山。

金佛山位于南川区南部,古称九递山,又名金山,大娄山脉巍峨耸立,绵延入川,由金佛、箐坝、柏枝山108峰组成。在南川形成最高峰,主峰风吹岭海拔2251米,是大娄山脉最高峰,金佛山就如高昂的龙头雄踞在这条山系的北端。

金佛山中山台地东、北、西三面绝壁绵延不断,长约60千米,相对高差200~300米。从北至西的绝壁上,依次有仙女洞(进口和出口)、古佛洞、灵官洞、燕子洞5个巨型溶洞口,纵观全景壮丽辉煌。北面绝壁,与主峰风吹岭及相邻山头组合形成形似睡佛的山影,每当夏秋晚晴,在落日斜辉映照下山岩崖石金碧辉煌,如一尊金身大佛散发万道霞光。清代《南川县志》卷一《山》记载,金佛山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据说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壁辉煌,如一尊尊金身大佛闪射出万道霞光,异常壮观而美丽,“金佛山”也因此而得名。

【宋】《望金佛山谣》

朝望金佛山,暮望金佛山,金佛何崔嵬,缥缈云霞间。

金佛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古老的时代,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自然生态,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雄险怪奇的岩体造型,神秘而幽深的洞宫地府,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古迹而荣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金佛山山势雄奇秀丽,景色深秀迷人。峰谷绵延数十条大小山脉,屹立100多座峭峻峰峦。狮子口、甄子山、指拇山、猴儿山、香炉山,天工玉成,惟妙惟肖;桥河坝、龙骨溪、八渡水、两河口、大垭口等深沟峡谷“一线天”,雄险奇绝;还有高耸屹立的鹰嘴岩、转转岩、穿鼻石、千佛岩、观音岩;还有形态栩栩如生的石林、石笋、飞来石、金鸡石、佛头石……。

金佛山气象及水体景观金佛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短、春早、夏长,雨热同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时而云雾走、骤至,云海波涛翻滚,时而雨过天晴,云、雨、霞、雾、雪、风形成了独特美丽的奇光异彩气象景观,如金佛晚霞、白雾晴岚、柏枝红雨、金山残雪、金山云海、龙女抛珠……充沛的雨量,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水体景观,著名的有常年水量恒定的“一碗水”,和闻声即断的石种泉,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龙岩飞瀑、水花岩瀑、三层瀑。似银河落九天,宛如缕缕飘带争放异彩。山青水秀,溪流纵横;小桥流水,倩影波光。有著名的出现在同一水体断面上的冷、温、烫三泉。

金佛山的天然溶洞星落棋布,以位于机身睡佛肚脐上的古佛洞最为著名,雄大幽深,洞中有山、有河、有坝,洞中有洞,层层交错;有钟乳倒垂,形态怪诞的烟云洞、大宝洞、黑风洞;还有传说七仙女坝留下的仙女洞;还有直下千尺,幽深险怪的金佛洞;还有老龙洞、明佛洞、桃源洞……。

清嘉庆十一年,学者周伯寅在《前游金佛山祀》中写道:“奇则有蛟龙之宫,有仙圣之馆,有木石羽毛之异,有风雪雷雨之灵,而唯其险也,则往往为人迹所不能到此”。

诗人们从南川天心小镇出发,行数里,首先来到位于金佛山西麓景区西门的碧潭幽谷景区。

  碧潭幽谷景区位于金佛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西部,景区峡谷长3.5公里。景区原始神秘,自然天成,奇树仙草、灵崖异石、飞瀑流泉,清幽静谧。漫步景区步游道,观云、戏水、赏石、听泉,一路走来,心旷神怡。 

诗人们进入碧潭幽谷景区,潺潺水声传来,云雾在山间舞蹈,漫步在芬兰木铺就的步游道,在绿树成荫的峡谷里,赏此起彼伏盛开的野花,听山泉汩汩,一派曲径通幽的原始风貌,更有山间灵猴调皮地与您嬉戏、合影。丛林中的野樱花竞艳开放,山崖上伸出一树,山谷里层层叠叠,近前嗅去,沁脾的花香扑面而来,青鸟在山间花丛中快乐歌唱。森林的清香揉合着芬兰木栈道的`原味,深深吸一口气,带着绿树青草花香的清新气息顿时令你神清气爽。

一路溪水相伴,此系石钟溪上游。峡谷长约4千米,前段2.5千米较平缓,两侧陡壁高150~600米,宽5~15米,海拔近700米;后段1.5千米逐步升高,海拔升至1300余米。其中碧潭泛舟,人工筑坝成潭,潭最深处6米,最宽处40米,面积1公顷。向上依次有蛙鸣桥、怡心亭、玄龟迎客、串珠潭、连升桥、龙爪关、会仙阁、雏凤桥、仙乐亭、乱石溪、红枫秋艳、霜叶桥等景观。

碧潭幽谷尽端与金佛山西坡登山步游道衔接,从入口至牵牛坪总长4千米,是西坡步行登山的最佳通道。

诗人们又来 牵牛坪景区 ,首先到金佛山观景台,欣赏金龟朝阳景观。只见金佛山绝壁西面的山缘,此处海拔1800~2100米,为西坡绝壁与山上缓坡构成的奇妙景观。缓坡为大小两山,大者似椭圆龟背;小坡狭长像龟的头部前伸,绝壁形成龟体的边缘,体形硕大,高约300米,长约500米,斜日反照,形似金龟。

从观景台下来,诗人们继续攀行,来到金佛洞。

金佛洞与东坡龙崖古城相连,是高山喀斯特溶洞,洞高10-40米。地质形成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世界罕见的洞穴采硝遗址更是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洞内空间时而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时而气势恢宏的巨型大厅,洞宫地府神秘莫测。迄今为止已探明的溶洞长度11公里,洞底面积14万平方米。

入洞斜下,从断壁处木梯转折下至洞底,前有钟乳石酷似佛身,高20余米,“金佛洞”由此得名。洞内硝泥、坑灶、地铺随处可见,系古老的地下制硝工场,规模巨大,属世间罕见。其岔洞若迷宫,钟乳密集,地下溪水潺潺,有支洞形成天然环线至木梯处,可返回地面。

凤凰寺,位于南川区金佛山中部,始建于明,为金佛山四大古寺之一。

寺址背靠清凉顶,坐北向南,傍峰而建。其址北可上古佛洞,南通明佛洞,西往老梯子,东去南天门。寺前栽有一片杉树林,古拙高大,郁郁葱葱。为昔年方丈僧焕然法师按阴阳八卦阵型亲手种植。寺前右下方有一口古井,清泉从井壁沁出,清冷刺骨。寺后是碧波万顷的茫茫方竹林海,重重叠叠,犹如碧绿色的华盖,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相传此寺为华岩寺僧创修,建寺山顶。历经明清几代扩建,规模递增,常年香火不断。近代时局不靖,凤凰寺道声衰落,殿宇年久失修,多处坍塌。民国十六年,华岩寺僧焕然法师为复兴祖先道场,辟荆斩棘,整修寺院,焕然一新。当时有正殿三楹,一楼一底,汉殿于左,观音殿于右,中设佛爷殿。寺中佛像,皆以香樟、楠木雕凿,饰以金碧,神天仪卫,法相庄严,另有禅室、斋所、厨房一应俱全。整座寺宇,穹楼云阁,龙纹巨础,皆隐于乔林翠霭之中,每日晨钟暮鼓之声,响彻山林,宛如西天梵境。

焕然禅师,俗姓张,乃近世中兴金佛山燃灯古佛道场之祖。幼时,从师读儒书,偶见佛像经书,三宝法物,即生欢喜。稍年长,遂别家人离家乡,行于蜀中名刹华岩寺出家。入寺后虔心奉佛,诵读经书,习学仪规。得寺中长老和尚耳提面命禅门要旨,又入季耳关闭关三年,废寝忘食,目不交睫,终于豁然大彻,彻悟道机。出关后,曾出外住茅篷修持,未几,返回华岩寺居住。一日在室中静坐参禅,正闭目敛神之际,眼前忽现彩色祥云,其中有巍峨山寺,亭台楼阁,巍峨庄严,寺额题有“凤凰寺”金色大字。寺前有井,清泉从井中岩隙中渗出。出定后,僧焕然不解,何以定中有此景物。

数日后,与师兄“断爪和尚”品茗说禅,谈及定中所现异景,不知所然。兄曰:“曾听前辈隐真谈及,川东南川县镇金佛山乃燃灯古佛道场,山有四大名刹,曰金佛寺、凤凰寺、莲花寺、铁瓦寺。弟定中所现之景,或与此有渊源。”数日后又至七月十五,二人在寺中礼佛拜祖后,背了行囊包裹,辞别师友,径往南川金佛山走去。一路上游山玩景,慢慢赏玩,直到月末,方至金佛山境。

稍歇几日,二人循山东之麓,贾勇而登,先经水井山,自半河而上,登狮子口,却见满山冥濛,云烟缭绕,山寺的庙宇,都藏在烟雾中间,高广莫测。这日来到凤凰寺址,却见地势高爽,峰峦拱抱,景致特别,耳目精神,俱为清快,仿佛定中所见,已身临其境。惟殿就摧颓,岌岌乎有不可终日之势,不复昔日胜景。乃与师兄言曰:“我等释门中人,自当以效忠牟尼,宏大梵宇,广阐法场为己任。凤凰寺乃前朝古刹,隳颓至此,可坐视乎。余虽无盈余,愿独任之。”遂与师兄广募资材,庀材鸠工,历时五载,终使殿势崇隆,金碧辉煌,宏敞庄严,焕然改观。

诗人们由牵牛坪景区往南而行,来到高穴子景区。这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峰异崖,主要景观有:石人峰、南天门、童子拜观音、母子峰、鹰嘴岩、锦屏峰等。   

诗人们站在高处,眺望位于海拔1470米的高穴子东岩壁末端的童子拜观音景观。只见小山高约30米,酷似观音,其下不远处有一孤石斜立,状若童子面对观音,故名“童子拜观音”。

童子拜观音附近,鹰嘴峰北侧,海拔1500米左右处。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山峰,高者约30米,上小下大,宛若一位妇女身着裙子的模样,顶部一株小树斜长着,像打开的雨伞,身后稍低的石峰顶部为圆形,高约20米,其下细小,朝西斜倾。两峰紧连,远视状若母子。一前一后,好像母携子赶路。曰母子峰。

传说秦始皇年间,在金佛山上,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农民,男的以耕种狩猎为生,女的纺织兼种药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对年轻情侣,男的名水生,女的叫盼盼。水生长得英俊魁梧,勇敢善射,是金佛山上著名的好猎手。盼盼生得眉清目秀,婀娜多姿。两人在长期的劳动相处中,建立了坚贞纯洁的爱情,终于结成美满姻缘,生下一个儿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惜好日子还没过多久,秦始皇一道圣旨,调集天下民夫修筑万里长城。水生身强力壮,自然是被差遣之列,而且至少要三年方能回来。盼盼想到丈夫马上要远离,心碎了,眼睛哭红肿了。但皇帝的圣旨没谁敢违抗,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强忍悲痛,替丈夫收拾行李干粮,背着刚满周岁的孩子给丈夫送行。盼盼送着丈夫,爬了一山又一岭,送了一程又一程,含着泪儿唱道:“阿妹踏歌送哥走,哥妹一别是三秋,花开花落把哥盼,妹妹盼哥到白头。”直到日当正午,盼盼才依依不舍地与水生洒泪而别。 

水生走后,盼盼度日如年地思念着自己的丈夫。连鸟儿见她坐在窗前忧郁的样子,也不忍心高唱春天来了。月缺月圆又三年了,还没见丈夫回来。不管是晴天或雨天,她都背着孩子,打着伞,走到三年前她送丈夫离别的山顶,望着当年丈夫走的方向,但只见山重水复,根本见不着丈夫的影子。天天望,月月望,两年又过去了。就在第五年,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秦始皇在骊山修起阿房宫后,又下一道圣旨,挑选天下美女到阿房宫去服侍皇帝。不幸盼盼又被选中了,她哭自己命苦,恨秦始皇凶残。不仅拆散自己恩爱夫妻,还要拆散他们母子。

四邻的乡亲们都同情母子二人,便商议着帮母子俩逃到山顶密林深处隐藏起来。等到官兵来抓人时,见人去屋空,无可奈何只得回朝廷复命。

母子俩躲在山里,风风雨雨,露宿岩洞,受不尽的苦。仍天天盼,年年盼,每当午夜之时,便站在山巅一声声呼唤:“阿哥,你在哪里?你快回来呦!”“爸爸,你回来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盼盼母子竟然化成了石人,雨伞化成了一株绿树,“母子峰”就此被人们传诵流传下来。

母子峰后面是高穴子南约2000米处,海拔1600米左右,有高数百米的鹰嘴岩。这里三峰并联,北侧石峰高约300米,山峰裸岩面东,顶部巨大的岩体部突兀,形成巨鹰的头和颈,头部有钩状的尖嘴,巨石有凹陷处似鹰眼。石峰两侧各有小山头及斜坡紧连,一左一右,恰似耸起的两只翅膀。峰脊和小山林木苍翠,石峰下部岩体灰白壁立,似鹰胸腹。整个鹰嘴岩气魄宏大,就像一只振翅欲飞搏击万里的巨鹰,恰似翅膀。

锦屏峰,又名转转岩,位于头渡镇玉林村半山平缓处,有岩壁高耸为峰,低处缺而为壑,总计六峰五壑,下有裸岩长约3000米将其连为整体,峰岩下林木葱茏,林木四季色彩变幻,俨然一幅巨大的屏风横列于金佛山南面门户。

这里是金佛山岩溶峰丛地貌最为精彩壮观之地。它连绵数十里,下端基岩300米,凌空百米,为高大雄伟的悬岩绝壁,奇形怪状,变化万千。远观,峰丛突起如擎天笔架,故又名笔架山。这里峰随路转,从远近髙低不同角度看,或矗而为峰,或横而成岭,或叠而为屏,侧看又如镇山雄鹰正奋翅欲飞。云雾缭绕之时,群峰若隐若现,飘渺如仙山圣地,阳光普照;夕阳西下之际,则金光闪烁,绚丽多姿,像一道天然屏风矗立于金佛山之南。观此天然图画,乃可悟出命名“锦屏峰”之意。

金佛山下,有一条长约五公里的深切沟谷曰桥长河坝。谷中有天然名胜古迹“南天门”、“石人峰”。

  这里两峰如墙,天在山中。峻而秀,静而幽,景观奇特。谷底清流争湍,飞泉怒吼。时而水迹消失,暗流无踪。山水相映,小桥流水。加之四周完好的原始林植被,令人陶醉。

   石人峰(石笋)位于金佛山南坡桥长河坝一侧,海拔1700米左右。孤峰耸立,高50余米,酷似人像,旁有似马头的巨石,起名“石人马面”。20世纪70年代,修南坡公路时曾在石人峰下埋1吨黑炸药拟将其炸掉,但仅伤及表皮,后来施工人员认为石人峰是神峰,遂得以保留至今。

南天门位于金佛山南坡“桥长河坝”峡谷的前段,海拔1600余米。南天门是露天山脊溶蚀穿洞,高耸绝壁顶端,形若门框,高约10米,宽7~8米。

【清】周澍章《望九递山》
何来九递驻花骢,招得烟峦到眼中。峭壁云封千里碧,斜阳枫冷半林红。
雁行历乱迷晴嶂,鸦点零星坠晚峰。踏遍齐州烟九点,此行应不负双瞳。

【清】周士岳《望金佛山》
不用玲珑斗好峰,扶舆磅礴此为宗;石蟠窟宅藏霖雨,松林波涛起卧龙。
天霁每沾清露早,身闲自爱白云封。儿孙罗列知多少,数遍千重更万重。
【清】周士岳《望九递山》
朅来九递驻花骢,招得烟峦到眼中。峭壁云封千仞碧,斜阳枫冷半林红。
雁行历乱迷晴嶂,鸦点零星坠晚峰。踏遍齐州烟九点,此行应不负双瞳。

【清】周立椿《望九递山》
烟潆潆,雨潆潆,何处飞来倚碧空?石壁张列城之东。

突然峭壁磨苍穹,云蒸霞蔚碧玲珑,阴晴倏忽眩双瞳。但令怀古发幽衷。

君不见太白读书匡山中,名山著述万古同。

吾闻四十八渡路潜通,何不穿云凿石卜诅蓬莱宫,长吟俯啸追天风?

不然便是神仙山,可望不可及,千秋万世惟有枫叶红,烟霞谁作主人翁。

【清】张谨度《晓望金佛山》
山势如文势,厅离夺化功。路迷青霭外,云起翠微中。
岁冷莺花寂,才疏天地空。何时招白鹤,长啸入崆峒。

诗人们眺望了高穴子景区奇峰异景,往北而行,来到古佛洞。

古佛洞位于山顶部位药池坝东北侧,海拔2100米。进洞口高约5米,宽3米,经洞左狭窄通道进入有1公顷大的“大厅”,内有古佛、石棺材、米市、戏楼等景点。左行400余米,洞穴逐渐收缩,形成人工隧道似的大通道,斜上出洞,出口在金佛山正北绝壁上,洞高约20多米,宽约40米,呈月牙形,极目远眺,北坡峰峦尽在脚下,南川城区历历在目。经探测,洞分上、下两层,上层长1072米,面积46公顷,另有支洞8条,网状分布,总长1112米;下层狭窄曲折,另有朝南的狭小出口。洞口狭窄,温度宜人,不潮湿。越往里走,路就越窄。有些地方只能一个人侧身通过。

再往里,有一宽约15米,高约8米的半月形洞口,洞口下面和上面都是悬崖,放眼望去,前面的视野很宽,如果天气好的话,南川主城区就在眼前。

仙女洞位于古佛洞出口东侧,与古佛洞等高,无平直通道可达。洞口有巨石独立,北进东出,出口与进口大小相近,洞长约200米,宽约25米,两端阳光可以互照,其内明晰可见,洞底平坦,砂石小,沟浅而均匀,宛若耙犁成行,若将其搅乱,不久自然恢复原状。 

继续前进,一个开阔的坝子赫然展现在眼前,这是金佛山最有名的药池坝。据说在重庆5800多个中药品种中,金佛山有4000多种。金佛山药用植物十分丰富,在药池坝万余平方米坦缓绵延的草地上汇集了中药百味。药农经常把辛苦采集到的药材拿到池子里清洗,因此在池子周围也长满了各种治疗常规疾病的草药,药池坝的名字也随之而来。

再沿药池坝前进,便是金山大绝壁,这里悬挂了一条全长3.5公里的绝壁栈道,绝壁栈道上的1.5公里几乎是在90度的垂直崖壁上建造的,距地面40-50米,可谓凌波微步,步履蹒跚。

金山大绝壁是金佛山最为雄奇的景观,也是金佛山得名的由来。它如一线串珠连起了金龟朝阳、箭竹海、灵官洞、生态石林等景点。其中,燕子洞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岩燕栖息之地,若遇岩燕外出觅食或归巢,游人可看到万燕齐飞的壮观景象。行走栈道,雾日穿云而行,晴天一揽众山。是观杜鹃、彩林、云海、佛光的最佳位置。

另外2公里,有一公里紧贴崖壁盘旋而上,称悬空步道,可从绝壁栈道走到山顶,再进入金佛山古杜鹃公园和古方竹林海,这一段称林中步道。漫步林中步道,春可赏杜鹃争妍,秋可采珍稀方竹。夏、冬季节游人希少,独步便可与这些古杜鹃古方竹共忆沧海桑田。林中步道的尽头是在建的金佛寺。

金佛寺位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始建于明代,金佛寺是西南地区最大规模之一的唐风建筑寺庙,为金佛山四大名寺(金佛寺、凤凰寺、莲花寺、铁瓦寺)之首,被称为燃灯古佛道场。2010年金佛寺的复建工程纳入重庆市重点寺观教堂保护修缮工程项目。2014年,历时4年金佛寺一期复建工程顺利完工,同年9月23日金佛寺重新开光,重建后的金佛寺,整座寺庙占地50275平方米,整体为仿唐代寺庙的建筑风格,呈中轴对称式,中轴线上依此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殿及藏经阁。其中万佛殿中的过去七佛,全部由与佛像等高的檀香木雕刻而成,是金佛寺的镇寺之宝。

金佛寺主要建筑 天王殿 建筑面积146平方米,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客从四方来,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也叫未来佛。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佛龛背后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菩萨,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为何韦驮要面向大雄宝殿呢?据说古印度佛寺内的大雄宝殿,为佛祖灵堂,宝殿前是安放释迦牟尼舍利塔,即灵骨塔的。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神通广大,能行走如飞,他飞驶抓贼,夺回佛牙。之后,他就担负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重任,因此在寺庙中他总面向内。

大雄宝殿 建筑面积437平方米,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胸前的金色“卍”符号,唐代武则天把它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在有的佛寺中,也有写成“卐”的,可以通用。在佛祖左边站立着的,眉毛雪白的长者名叫迦叶(sè),右边站立的年轻者叫阿(ē)难(nàn),他们是如来十大弟子中最得力的两位。佛祖逝世后,迦叶在灵鹫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的话语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为佛经。

万佛殿 建筑面积306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过去七佛,佛像由名贵檀香木打造,每尊佛像高2.5米,宽1米。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

此外,在金佛山东坡之德隆乡茶树村还有青云寺。始建年代不详。寺居高山之巅,四周群峰环绕,古树峥嵘,怪石谽谺,藤条苍翠,乃一邑之胜地。陟足其巅,举目远眺,山峰雄奇,层峦叠嶂,林海苍茫,目及千里,风景秀丽,惹人游览。

相传寺地旧有古刹,创始久远,历经宋元,香火繁盛。后世兵燹,道场凋落,半落荒烟。有乡人猎于寺废址,见有兔逸入垄中,发垄得古佛石像,于是既其旧址为寺,以像置中。初有大佛与观音二殿,基构规模,依山附险,才蔽风雨而已。

明时,有金佛寺高僧游历至此,观地之所占,林茂峦秀,周覆密郁,古藤盘绕,真若图画,以为绝景佳处,遂住锡于此,持戒修持。

一日禅定入三摩境中,观山腹间有白毫直上指天际,现五色大圆相,光中有一佛像如水墨像,距莲花座,纤毫毕现。高僧出定后知寺地乃古佛道场,乃沥诚化众,庇材鸠工,改造殿宇,重阖外敞,翼以修廊,缭以周垣。

又塑燃灯释迦佛及六祖、观音、罗汉、金刚,玉毫金相,骇目动心,鼓钟铿鍧,龙像杂沓,灾殄灭熄,福禄鼎来。

民国年间,寺宇尚存。主体建筑由北至南,依次为上殿、中殿、下殿、配殿、山门。

上殿供燃灯古佛、释迦佛,两侧以文殊、普贤菩萨相侍,殿门有联云“大智慧所居,看他翠竹黄花,顿明佛性;小青云在望,羡此洞天福地,好悟禅机。”中殿为观音殿,奉观音菩萨和左右胁侍善财、龙女。殿门镌联曰“运不尽慈悲,无非救苦救难;示千般手眼,总像观世以观音”。

配殿依次为阎罗殿、五官殿、平都殿、宋帝殿、楚江殿、秦广殿、南岳殿;西配殿渐次为卞成殿、泰山殿、转轮殿、东岳殿,殿门有联“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横额题“惩恶扬善”。下殿为两层木质楼阁,一楼供关爷、金花娘娘,二楼奉雷神、药王诸神。山门有联云“青云皆为善者步,道举都是同登人”。

整个建筑为土木结合,木建筑为主体,布局紧凑,雅致精美,匠心独运。山门前,点缀片片紫竹,连片成林,寺后林木葱茏,花木繁茂,确为一风水宝地。民国年间,尚有僧惠全、通林、普顺住锡于此,晨钟暮鼓,侍奉香灯。

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宇荒芜。据遗址东约百余米处,发现有柱础石一件,石灰岩质,为寺院旧物。

在金佛山西麓、南川区头渡镇还有铁瓦寺,为昔日金佛山四大古丛林之一(余为金佛寺、凤凰寺、莲花寺),始建于明。因屋瓦全为生铁铸成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再毁,今仅存遗址。据民国《南川县志》卷一《方域之崖洞泉塘井》载:“佛头台,金佛山西南角,积石如云台状,如竖鼓,铁瓦寺所在”。

寺处甄子岩之巅,座北向南,依山而建。甄子岩又名佛头台,山高而险,壁立万仞,气势磅礴。古刹即建在甄子岩上平坦宽阔之处,常有白云缭绕于山巅,舒卷无定,不一其状,极目远望,山峰层叠,苍翠环抱,美不胜收。

又据民国《南川县志》卷十二《寺观》载:“铁佛寺,金佛山西最高处,建自明季。今仅存瓦屋数楹耳。按金佛在前明时,梵宇之多,不可胜数,而凤凰、莲花、铁瓦三寺,其尤著者。兵燹之后,强半零落,聊为採录一二,亦足资*人吊古之一助云。”

相传昔日古刹极盛时有五进院落,规模宏大,建筑宏伟,佛相庄严。寺中天王殿、古佛殿、罗汉殿、观音殿及经堂、僧寮等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建筑巍然,殿脊罕见,壁画精美,砖雕珍奇。

殿内供有高约五米的铁铸古佛像,两侧以石雕十八罗汉相侍。这些罗汉神志各异,伏虎罗汉怒目扬拳,降龙罗汉臂缠蛟龙,其余塑像有的横眉立目,有的俯首问心,表情各异,惟妙惟肖。寺前植有合围粗的银杏树、水杉树郁郁葱葱,竞相耸立,殿宇掩映在幽静雅洁的环境中,堪称佛国净土。

传说在建寺之时,主持僧募缘四方,只化生铁,不取钏资,并将所募生铁投入就近的井内。建庙时每日令人到山下头渡场关庙内大井中捞取铁瓦运至甄子岩上,所捞铁瓦,不多不少,恰供一日之需,且瓦上已铸就所募善士之名,故寺建成后以“铁瓦寺”而称。寺宇鼎盛时期,僧众上百,尽管寺处高山之巅,悬岩千尺,且山路崎岖陡峭,但朝山拜佛的香客常年不断,香火盛极一时。

明末清初,灾祸频仍,寺宇毁于兵燹。后世虽有复建,规模已不如昔,又经数次火灾,致使寺宇衰败僧人离散一蹶不振。至清末时,庙宇倾頽,香火冷落但见断垣残壁,瓦砾荒榛。

民国二年(1912),有道人赵永庆在金佛山中访友,一日夜间遇雷电滂沱,山中岩石崩裂,竞有灵光映射。第二日去探寻,却见石裂处现出了一尊古佛铜像,上有铁瓦寺铭文,知是古佛显圣,铁瓦寺当兴,遂招徒辅助,重修金山铁瓦寺,耗时六年而成,续燃香火。

金佛山铁瓦寺有两口大钟,钟声传到哪里,哪里的妖魔鬼怪就得皈依伏法,人们称之为神钟。

  1950年后,古寺再度废弛。惟有遗址上残存的石构件,零落于蔓草之中。

【清】原敬德《登金佛山游铁瓦寺二绝

去天尺五矗层峰,荡我茫茫万古胸。下界阴晴看倏忽,眼前三百六芙蓉。

人到空蒙寂历间,白云长为护松关。断崖幽壑神仙窟,不数江南浅淡山。

在药池坝南约1000米处,有一片郁郁葱葱森林掩盖下的石林。岩石出露地表几米或十几米,石上苔藓厚重,立石顶部、间隙杂树丛生,黄杨、杜鹃、红豆杉等繁茂生长,10公顷范围内若天然盆景园。

金佛山向东北延伸有一条支岭称为马嘴山,海拔1781米。山形犹如一匹骏马凌空,昂霄直立。“马”的颈部,山形又酷似一个龙头,龙岩城的城门就修在龙头上,三面悬崖绝壁,只一独径可上,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诗人们来到三泉镇,寻访位于马嘴山龙崖城遗址。

龙崖城又名龙岩城、马脑城、马颈关、蟠龙寨、天城山。龙崖城所在马嘴山,山势雄奇,山前侧一巨石耸立,状若马耳,极为壮观。据《明史。地理志》记载,马嘴山原名“马颈关”,扼川黔咽喉,山高路险,四周悬崖绝壁,惟马颈关处有一独径通向城门,具有“一将守关,万人莫敌”之势。在军事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为兵家所必争,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

龙崖城修筑建于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利用马嘴山雄奇的地势修筑城池,四周均为悬崖绝壁,三面绝壁直冲云霄,惟马颈关处有一径通向城门。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迫于云南蒙军对于四川的威胁,对龙崖城进行了增筑。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曾两次击退蒙军的进攻,是南宋抗蒙元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二年(1913年)进行过维修。

龙岩城海拔1781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蒙军两次重兵攻城,历时两个月却久攻不下,也是派遣特使前往劝降,守将茆世雄怒斩来使,并架起烈火直接烧掉了投降书。整场战争,无一人投降,且最终大获全胜。

遗址现存城址东西宽1.5千米,南北长2.5千米,总面积达3.75平方千米。城内保存有城门、城墙、垛墩、射孔等军事设施遗迹和石阶、踏道、水池、水井等生活设施遗迹。

龙岩城城门屹立于最高峰处,有一块巨石,遏山腾空,悬乎于天地之间,非常凶险,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城门左侧下岩壁上有刻于开庆元年(1259)七月的摩崖碑记一方就,即抗蒙记功碑。碑高3.5米,宽4.3米,碑文楷书,计257字,记述筑城和抗击蒙军获胜之事。

1236年,蒙古太宗窝阔台联合南宋灭金之后,大举兴兵犯川。为了抵御蒙军的侵略,南平军将治所从綦江赶水迁到南川县,并于1256年在马嘴山兴筑龙岩城,2年后建成,与合川钓鱼城一南一北,形成山城共同防御体系,迎战蒙元大军,虽遭夹攻之势,常胜的蒙元军队却在此攻城数月最终败北。

1258年—1259年,蒙古大举侵宋,宪宗蒙哥率主力亲自攻打合川钓鱼城,派麾下大将纽璘攻打南川龙岩城,从而对重庆形成夹攻之势,但两军在二城败北,英雄之城,无一人投降。

城门是用条石砌成的圆拱形门,门框高1.8米,宽1.26米,门楣上镶嵌着一块长条石,上面刻着“蟠龙砦”三字,字径约30厘米。门拱内顶也嵌有长条石,刻有两行小字:“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一年癸丑岁建”。癸丑岁即1913。整个城墙长约42米,高7米,由不规则条石垒砌而成。

马嘴山除了宋代抗蒙山城遗存外,还有明代佛寺遗址、清代道教遗址和民国二年重修龙崖城及民国五年川军抵御云贵护国军的遗迹。

附近崖壁上有一飞瀑名曰龙岩飞瀑,当地俗称马尿水。

龙岩飞瀑海拔800米左右,两侧层层叠叠的沉积岩岩壁形成峡谷景观,内有5处飞瀑流泉,其中龙岩飞瀑长年不断,其余4处为间歇瀑。下游石板沟入口处有雄狮观瀑,依次有三叠瀑、鱼鳞奇石、水让人行、天景、岩鹿思饮、阴阳宝塔、绝壁栈道、立地成佛、万卷书台等景点。

【清】张涛《马嘴道中》

一片金山成赤壁,哀鸿遍野动咨嗟。劝输义粟三千石,全活饥民四万家。

以富济贫我何与,私恩小惠政休夸。叮咛旷土多留种,坐待蹲鹏长嫩芽。

【元】蒲道源《赠龙岩上人草书》

韩云浮屠多技能,祗今复见龙岩僧。高閒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

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

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

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

【当代】佚名《豋南川龙岩城》

风吹岭上龙崖城,石梯步步入青云。壁垒森严秋风紧,乱云飞渡故人心。

【当代】张建华《南川金佛山马脑城》

千古雄关马脑城,南方屏障布奇兵。攀藤附葛龙蛇舞,斩使焚书鬼魅惊。

天险依稀存古塞,摩崖仿佛树红旌。至今壁立能言石,犹唱当年*伐声。

沿龙骨溪溯游而上7.5千米,止于大河坝,便是十里画廊。两侧山峦高约200~700米,谷底宽15~50米。峡谷内岩壁多钟乳石,绿苔滴水,绝壁岩隙密密地生长着灌丛竹林。中有桃源洞,有暗河从中流出。溪河宽8~15米,乱石沙砾中枫杨生长繁茂,景色如画,故名“十里画廊”。

诗人们来到位于金佛山北麓十里画廊末端的卧龙潭,属金佛山低山峡谷景观,长约8公里,这是龙骨溪一支流峡谷,长5.5千米,两侧山峦壁高300~600米,谷底宽15~40米。入口处有狭长水潭。沿线溪水清清,林木森森,奇峰异石,飞瀑流泉,秀色可餐,丽景迷人。水潭尽端,为驯化猴群投食之处,常有猕猴100多只出没。峡内有铁索桥2道,绝壁栈道1处。景点有静湖、一线天、玉池、虎跳峡、千年大树(薯豆)等。

大宝洞位于三泉镇大宝山上,海拔960米,洞口呈半月形,高2.5米,宽16米。洞分两层,下层长500余米,有天然门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有石室精舍、顶天女娲、镇宝灵象、海底世界、佛主讲经、天外来客、赧颜石猴等景点。

大宝洞洞口呈2. 5米,阔约16米。古人曾将它作为山寨,封住氢小石门。洞分上下两层,下层长约450米,有天7道分成前、中、后三部分:前洞较为宽阔,洞底平见左侧壁像房柱似的几根钟乳石,间隔分割,形是石室精舍。

前行数10米,一钟乳石顶天立地,发垂手,有人说它像维纳斯,又有人说像炼石补行至拐弯处,一石象亭立于水池边刚好二道门口守护着里面无尽宝藏似的,叫做“镇宝灵象”。

在7柱间绕行就进入4洞。这里地面平坦,顶上钟乳台上石笋错落排列,仔细观赏就会发现“三口之会”等,而对面还有更多的人像在窃窃耳语,议论处,由一“人”字形门道入,这里钟乳石全是精品,有一道石飞瀑,从看不到底的高处飞流直下。

转过弯去是一个小潭,潭中天生的钟乳石出露,好似一个精致的少盆景。再往里走,仿佛进入了海底世界,无数石花似珊瑚丛生探蓝色的灯光有若海水……走过这海底世界,又一奇景出现一株菩提树枝叶繁茂,树干、树根历历在目,树下一群神佛仿佛在洗耳恭听,这就是“佛祖讲经”。此外还有“佛手指迷津”、"天外来客”、“马面大佛”、“赦颜石猴”等,情趣无穷。

诗人们还游了金佛山东麓山王坪镇和三泉镇交汇处的山王坪石林。

山王坪民间称三忘坪。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以国内少有的盆景石林、生态石林而著称。

山王坪喀斯特地貌非常显著,千百万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令人惊叹的不朽佳作。奇峰异石,千姿百态,观光景点、天然趣成:鳄鱼嘴、情侣峰,海豹、凤爪、石龟、石锺、石塔、石人、石鱼、石拳……;还有那芳草萋萋,平坦开阔的草坪;壁立万仭,坑中套坑的天坑,这山进那山出的溶洞;珍稀名贵,难得一见的植物。

相传,东海龙王邀玉皇大帝龙宫赴宴。玉帝大醉而归,竟忘了带走金印。此“一忘”也; 龙王令神龟“驮印奉还”,神龟误听为“拖印奉还”,于是拖印而行。神龟生来会驮不会拖,拖得精疲力竭,竟忘了登天之路。此“二忘”也。玉帝酒醒,不见金印,疑是有人窃之,遂责令托塔天王下界查找,旨谕“无论金印落在谁手,一律赐死不留活口”。托塔天王下界一看,正值仙人向迷路的拖印神龟指路,遂祭起手中神塔,顷刻间将神龟、仙人化为顽石。谁知心急之下,竟忘了“金印”与“神塔”并非活口,也一同化为了顽石!此“三忘”也。“三忘坪”由此得名而传世,传之数载,后世竟忘其真名,而以“山王坪”称之。今尚存“神龟拖印”、“仙人指路”、“天王神塔”三处遗址景观及通天路之门。

又传,山王坪又称三王坪。民间盛传是因太平天国时,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屯兵于此而得名。石达开料定大渡河难渡,为免遭全军覆没、满门抄斩之灾,早已暗率其子和天王、北王之子及一部人马,石达让替身自刎在大渡河,自己潜行到了山王坪。石达开死后,天王、北王、翼王之子皆年幼,无力重振军威,遂由民众奉迎下山,散居民间。故民间将山王坪又称之为三王坪,有三王之子流芳百世之意。这里还有太平关、点将台等人文景观。

最后,诗人们来到三泉古镇,这里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被称为观音岩驿道。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兴旺于清代。曾是川黔茶马驿道上的一段,为南川到贵州的必由之路。

街道房屋约建于清朝年间,整个古驿站老街道房屋保存较为完整,没有被拆建改造。一大片青瓦屋顶层层叠叠,富有韵律地整齐排列,老街折射出古驿站的历史,处处散发出老街穿越时光的古朴气息。

诗人们来到美食一条街,品赏南川特色美食。主要有:

这是一道当地特有的清汤火锅,以方竹笋和腊排骨为主料,再加上豆芽、香菇等食材,炖煮成一锅滋补营养的冬日养生火锅。方竹笋是竹笋的一种品种,生长在海拔1400米到2500米的高原地区,非常稀有。方竹笋比一般的竹笋细小,水分含量高,口感清脆。腊排骨是经过风吹和熏制做成的,肉质香嫩,带有烟熏味。两者相互搭配,既有清香又有肉香,让人欲罢不能。腊排骨方竹笋火锅的汤汁也非常鲜美,喝上一碗暖胃又暖心。如果喜欢辣味的话,还可以加上小米辣、烧椒等调料,增加风味。这道火锅在南川最有名的景区金佛山脚下的天星小镇很容易找到,是游客们必尝的美味。

灰粑是南川水江镇的特产,是一种用碱水和面粉制成的食品。灰粑属于碱水食物,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和口感。灰粑可以用油辣子或黄豆面拌着吃,也可以用红糖或白糖做成甜点。灰粑最出名的是“热灰粑”,将刚蒸好的灰粑浇上油辣子或黄豆面,那是南川人小时候五角钱一碗的味道。

陈凉粉是南川人夏日消暑解渴的必备小吃。陈凉粉是用黄豆和绿豆混合制成的豆花粉,在冷水中浸泡后切成条状或块状。陈凉粉吃起来爽滑透凉,配上麻油、醋、花椒油、芝麻酱等调料,酸甜辣香四味俱全。陈凉粉还可以加入黄瓜丝、花生米、香菜等配料,增加营养和口感。

刘氏烧鸡公是南川区金佛山一带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小吃,以当地散养土鸡为原料,经过秘制卤料和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刘氏烧鸡公外皮金黄焦香,肉质细嫩多汁,入口鲜美不腻。刘氏烧鸡公还可以配上当地特产的方竹笋、黑豆花等食材一起食用,更加美味可口。

迷你小灰粑是南川区金佛山一带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小吃,与灰粑不同的是,迷你小灰粑更加细小精致,每个只有拇指大小。迷你小灰粑用红枣、核桃仁、花生仁等干果作为馅料,包裹在面团中,再用碱水蒸制而成。迷你小灰粑吃起来外皮软糯香甜,内馅松脆可口,既能当主食又能当零食。

诗人们游完了南川金佛山,诗人们有诗曰:

【明】敏树如相《游南川金佛山》:

古佛当年应迹来,南川瑞霭曙光开,奇峰一带冲霄汉,锦水千寻涌翠堆。

【明】林光《南川别墅》

南川都里迓南川,此境宁知非夙缘。活水周遭来不竭,好山奇绝列当前。

辋川笑任王维老,颖地堪供欧九眠。指日微官沙汰去,寻僧问寺了衰年。

【明】唐穆《初二夕报南川远行终夜思之追送至白沙又恋恋至暮》

日暮惊传雁,更阑未帐牙。榻前千种思,灯里数团花。

迅去南川马,轻追白水沙。情知难作别,迟落晚天霞。

【明】林光《往南川别墅舟中偶成》

海天使者忆胡奴,吏隐南川亦此都。雨久晴来山转翠,江深流急棹萦纡。

杯盘指拟需重九,花草丁宁候菊萸。老我何心更争席,却于篷底羡鸥凫。

【明】 庄昶《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归装频送棹歌音,还把南川去日琴。十载几谈周易卦,一官方是揽山心。

吉凶悔吝平生准,用舍行藏老力任。每忆秋江临别话,一年惆怅钓台深。

【清】潘世恩《赠南川韦紫航》

山光日影灿天葩,赤壁丹岩斗晚霞。闻说黄昏无限好,肯教终被白云遮。
【清】张谨度《西崖晚眺》
万树蝉鸣日落迟,秋声秋色满山时。牧童何处归来晚,惯在烟中卷叶吹。

【清】韦杰生《金佛山》

丹陛趋承蔗境殊,金山百炼冶洪炉。岩岩气象须眉活,一幅霞光晚照图。

【清】袁霭如《金佛山》

晚钟敲罢老僧闲,万丈明霞缥缈间。欲见金身亲说法,匆匆又被白云关。

【清】周伯寅《游金佛山归途题壁》

一枝邛竹一诗囊,两腋清风送夕阳。几度别僧还小立,天生两眼为山忙。

脱下芒鞋付小奚,桃花送入武陵溪。眼光落处多诗债,留待重来细品题。

预知下游何处,请随诗人前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