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赛车:极速狂飙》,俺是个二把刀玩家,玩过游戏,但不算粉丝,从个人角度来说说电影。(如下简称《GT赛车》电影版)
看到这个片名,先是一惊,再看电影的故事,又是一惊。
改编自PS主机同名赛车游戏,首先电影片名直接用了非常罕见的中英文混搭但流传度更广泛的《GT赛车》,而没有采用另一个译名《跑车浪漫旅》,尽管后者更加贴合游戏精髓,但“GT赛车”显然更贴合剧情设定,对常规受众也更具吸引力。
其次便是剧情,非常好奇这类赛车游戏的故事该如何在大银幕上呈现,没想到该片竟然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个《GT赛车》玩家成长为真实职业赛车手的故事,这就有意思了。
基于大名鼎鼎的游戏改编,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GT赛车》电影版的受众,肯定不仅仅是慕名而来的游戏粉,更多的还是主流受众,所以本片还兼顾“科普 带货”功能(随处可见的logo)。
所以电影结尾处,用了(伪)新闻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 Polyphony 老大山内一典打造《GT赛车》的初衷(赛车模拟器),以及“GT学院“建立的过程,这部分内容,与尼尔·布洛姆坎普在《第九区》里开场的伪纪录片介绍世界观异曲同工。
如此剧情设定,让该片产生了一种跨类型的“恍惚感”——传记电影的外衣、竞技电影的内核、游戏电影名号,以及广告片的属性。
不要误会,“广告片”不是贬义,因为“游戏电影”的本质之一就是为了卖游戏,比如前不久大热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只不过本片跳出游戏世界,将游戏变成一种平台、一种实现梦想的跳板,毕竟是真事,倒也不藏着掖着,更加直白一些。
广告好不好,也要看疗效。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由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与令人屏息的惊人速度构成的赛车感官盛宴。
第一人称主观镜头、无人机航拍,大量运动镜头来表现赛场的风驰电掣感,而高速镜头和微观视角作为辅助,用以表现赛车过程中的种种细节,高温水雾、眩光反射、赛道扬起的灰尘、飞溅的火花、零件撞击挡风玻璃等等。结合丰富的声音设计,该片的视听感受,显然值回票价。
毋庸置疑,在被《速激》带偏的同类题材作品里,《GT赛车》电影版算是近几年最为纯粹的赛车电影。
让赛道狂飙成为真正高手对决的擂台,让充满技术性的竞技成为他们的武器;放弃CGI而是追求写实和浸入感的拍摄手法,让诸位仿佛置身于赛道中央感受赛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身临其境,不变的就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豪华赛车。
但话又说回来,这个看上去超现实的真实故事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但小兵扛大旗的剧情早被各种超级英雄电影反复咀嚼,使得本片这个故事在“传记”层面很难有着进一步的发挥。
所以本片发挥了游戏的基底,不如《极速车王》那样充满现实的驳杂,反而更像是热血漫的剧情。
游戏少年“跨次元”来到真实世界,最终功成名就,简直太像漫画剧情了。比如主角詹恩在开场现实世界里首次飙车,地面上浮现的游戏赛道标识,成功摆脱了警察的追逐,就很像一次跨次元的闯关。
以及最后一场大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詹恩爆发了二次元的热血之魂,让他能“看到”其他职业车手看不到的超车路线,颇有《头文字D》里“排水渠过弯”的感觉,而且这个桥段在无人机航拍效果下,拍得又燃又爽。
原型人物詹恩·马登伯勒,或许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热血漫的主角,而这部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半传记半游戏”电影,则是走了漫画风格的剧情路线——宅男少年、GT学院、淘汰制竞赛、边缘车手,当然还少不了同类剧情的标配——落魄的师傅。
这是《GT赛车》电影版,为这个真实故事所挖掘的重磅力量。由此可见,“跑车浪漫旅”这个略带中二的名字,还真的很贴合电影风格。
《GT赛车》电影版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也是本片一大卖点。
他谁俺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有人说布洛姆坎普是“一部先生”,即出道这么多年仅靠一部《第九区》打天下,但个人持不同意见,他随后的《极乐空间》《超能查派》在科幻迷群体里也是享有极高的声誉。更不要说他成立的燕麦工作室,导演的几部科幻短片(《合子异种》《火力地堡》《拉卡》),那些片段早已在社交平台上刷屏。
讲故事不是他的长项,但他擅长玩概念,且最为擅长“二元说”,要么彼此对立要么完全融合。
★《第九区》就不用说了,人类与外星大虾在对立中逐步合二为一;
★《极乐空间》将反乌托邦未来的两极对立世界拓展到了“太空级别”,该片的背景设定,是我见过原创科幻电影里最为宏大的世界观之一;
★《超能查派》对意识与肉体的二元观念升华到了另一个层面,让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在对立中融为一体,比《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还要激进。
所以尼尔·布洛姆坎普一个非常具有哲学观点的科幻片导演,但此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拍《GT赛车》电影版,因为这个题材似乎与他的风格不符。
看完电影才明白,本片依然是“二元”理念,就是上文所述的“跨次元”,把两个世界、两种体系、甚至游戏与传记,进行了融会贯通。让玩游戏的少年与真实职业赛车手,达成无缝连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藏内核。
“玩游戏可以锻炼反应能力,有益于手眼协调”。
在电子竞技诞生之前,这个观点是为电子游戏“实用性”背书的主流观点,并已有些许现实印证——比如CS玩家射击场夺魁,游戏玩家操控无人机等。
本片的理念之一,也是再一次成为论证游戏“实用性”的案例。
但这并不是你沉迷电子游戏的借口,毕竟游戏体验和真实体感要区分开,这也是喜欢“二元论”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所要完成的。
★首先,游戏和现实的不同。
电影用了大量篇幅,从游戏中的意气风发到赛道上的屡次挫折,来论证这一事实,再到后期詹恩用游戏经验,战胜对手,完成了从对立到统一的二元论观点。
而电影也展示了事实的残酷性,哪怕你是游戏界顶级的高手,哪怕有索尼SCEJ背后大量资金撑腰,在经历了专业的“GT学院”历练之后,最后成功的,依然是万众挑一的存在。
小兵扛大旗,小人物梦想成真?游戏玩家挑战赛车世界的教条规则?不好意思,自从詹恩被GT学院招募之后,就与小人物划清界限了。
他所经历的,是索尼和日产车队等大财团为他提供的专业赛道训练、顶级教练指导。最终的结果,主角的故事也成为索尼和日产车队在赛车世界的“王牌”。
这一点,倒是有些类似《极速车王》里,官僚作风的赛车新厂福特,桀骜不驯的老牌赛车品牌法拉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在赛场上的对决,改变了赛车格局。
甚至两部电影,最终决战,都安排在了最考验赛车性能和车手毅力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效果不言而喻。
可见,游戏与现实,完全的二元对立,而主角用游戏手法在现实世界里击败对方,则是对立中的统一,导演布洛姆坎普的经典手法。
★其次,这是《GT赛车》这款游戏的两面性。
尽管电影中,多次通过角色之口,来表达《GT赛车》的“赛车模拟器”的定位。但游戏与模拟器的一线之隔,呈现在你对待游戏的态度上。比如电影中有个关键道具,就是詹恩在玩游戏的时候使用的外接方向盘。
如果你是个偏爱竞技的GT玩家,又或是希望拥有更具沉浸感的体验,外接方向盘将是这款游戏的必备操控设备。不过在使用方向盘进行操控后,游玩的难度和疲劳程度会直线上升,《GT赛车》也将从一款赛车游戏摇身一变成为硬核的驾驶模拟器。这是俺当年玩游戏的感受。
平心而论,《GT赛车》游戏是陪伴着PlayStation主机从PS1走到PS5、每一代都有登场的“五代元老”,而随着赛车游戏种类的增多,《GT赛车》很多曾经的优势已经泯然众人,光靠游戏性和赛道、跑车数量不足以让该游戏脱颖而出。
但是《GT赛车》这种独创的真实性、科普性与模拟器玩法,又是区别于其他赛车游戏的特色,让它是市面上几乎唯一一款能够为玩家提供由浅入深驾驶教学的硬核赛车模拟软件。无论是图一乐的娱乐玩家,还是想要练车的模拟器玩家,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玩法。
所以,本片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观点,《GT赛车》游戏有着可能会培养出赛车运动方面的技能潜力,而现实世界对梦想的坚持不懈,也或许能迎来抵达终点的一刻。这些都让这个故事得起因和结果,好似热血漫画一般,跨越次元梦想成真。
但是,故事的经过,则异常现实的表达了过程的艰辛——跨次元的技术难度,风波质疑、一不小心丧命的危险,以及主角万众挑一的水平和毅力。
电影这个暗核观点,在如今的电竞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游戏确实可以被当做赛车模拟器使用,游戏玩家确实有成为职业赛车手的成功案例,但如果你也想走这条路,先练成世界前几名,再看看自己是否有高于常人的毅力再说,然后还要经历长期的专业赛道训练,才有机会。
否则,还是好好学习去吧。
《GT赛车》电影版,以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角,呈现了一个老生常谈,但又非常特殊的励志故事。
终究而言,本片算是近几年最好的“真·赛车”电影,尤其是最后长达30分钟的耐力赛场面,纯粹的感官刺激,在真实的赛场氛围与游戏的视觉语言融为一体的画面里,可以让你忘掉现实的驳杂,完全投入到风驰电掣之中。
当然,本片还有琳琅满目的赛车和超跑。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主角车——GT-R Nismo GT3。
这辆赛车是马登伯勒在现实中驾驶的真实座驾。它最初是日产欧洲工厂的赛车,随后跟随主角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赛事,包括2014年古德伍德速度节,创造了古德伍德山爬山计时赛超跑最快圈速。
如电影中所示,该车在出厂时是白色,后来改为黑色,以纪念早些时候在纽博格林耐力系列赛中一位不幸丧生的观众,当时马登伯勒驾驶的这辆赛车与另外一辆GT-R发生了事故,这在电影中有所呈现。
当这台GT-R Nismo GT3赛车退役以后,它再次被喷成白色,目前由GT学院创始人达伦·考克斯(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原型人物)所有,并用于电影拍摄。电影公映之后,据说该车也要被公开拍卖。
整体来说,《GT赛车:极速狂飙》是一部与大银幕适配度极高的作品,还没看的本周五电影上映后可以冲,毕竟纯粹的赛车对决电影,二次元的正向觉醒好作品,可遇不可求。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