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重庆足球,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火爆的足球氛围:郊区场均上万的上座量,整齐划一的助威声,以及各种各样的球迷活动,都彰显着山城足球的魅力。
不过,除了足球氛围,重庆足球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那就是重庆基层足球的良性循环。
(图0)重庆的基层足球
CHAPTER 1.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庆足球的基层联赛体系,是典型的超-甲-杯体系。重超联赛是中冠的预选赛,重超和重甲之间存在升降级;而且还有个对接足协杯的杯赛,给了重超球队和重甲球队相互对阵的机会。
翻开重庆的球队分布地图,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重庆第五级别或以上的球队,基本都分布在市区和市区附近。仅仅是渝中区和渝北区,就有3支中冠球队和3支重超球队。而一些重甲的球队,则会分布在偏远的郊区,比如永川、巫山和彭水。
(图1)重庆球队的分布地图
与其它地方的地区联赛相比,重超联赛的内卷程度堪称“地狱级别”,很多球队都是以职业球员为班底,实力都相当强劲。就连重庆铜梁龙这种强队,想拿重超冠军都得先拖到点球大战。在最近两年的重超联赛中,有多达6支球队参加过中冠联赛。其中,重庆桓晟泰及其前身沙区笛凯,总共参加过六次中冠(中丙)。
(图2)重超球队参加中冠次数
最难能可贵的是,很多重超球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有“历史底蕴”的球队是沙区笛凯,他们在2003年底就成立了,并一直征战重庆基层联赛至今。在2022赛季的重超联赛中,成绩比较好的球队,基本都有着8年以上的征战历史。能让如此多的球队长时间稳定存在,这在国内可谓相当罕见。
(图3)球队成立时间-2022赛季成绩 散点图
CHAPTER 2.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如果将重庆球队分布图和重庆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对照,你就会发现,重庆的球队更倾向于集中在人均GDP较高的地方。这也从侧面说明,经济是重庆基层足球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哪里的人有钱,哪里就有好球队。
(图4)重庆各地区的人均GDP
重超球队背后的母公司,一大半是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旗下的球队,会有更强的中冠参赛意愿,这点我在之前的文章就分析过了。而且很多重超球队的资金都相对充裕,足以应对中冠的开销。因此很多重超球队都参加过中冠。
(图5)2022赛季重超球队的背后产业
不过,重超球队的投资人基本都是个体户,既没有集团的支撑,也没有联盟的帮助。因此,重超球队的投资额,能应付中冠大区赛,却应付不来总决赛或冲乙。今年中冠三支重庆球队一并出局,就是最好的印证。
(图6)重超球队及其母公司的注册资本
CHAPTER 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重庆的基层足球是很纯粹的。球队的产业,很多都是从球队中来、到球队中去,没有太多足球以外的因素。因此,重庆基层球队的投资,大多都很理性,能在长时间内保证收支平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图7)重超联赛的比赛用球
形成良性循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各球队持续运营,慢慢积累历史底蕴,从而吸引更多的球迷。数据显示,2022赛季重超、重甲赛事直播观看量超60万人次,浏览量更是突破100万人次。同时线下也有不少球迷自发组织来到现场加油助威,关键场次的强强对话,现场观赛球迷人数更是超1000人。
(图8)重超联赛的观众席
不过,重庆基层足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没有形成整体,重庆地区联赛球队与铜梁龙、校园足球之间,仍处于脱节状态,这对实现商业化和冲击更高级别联赛是很不利的。光靠足球经济,显然没法给优秀职业球员开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合同。如何促进足球-社会一体化发展,正是重庆足球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9)重庆麟轩夺得2022重超冠军
对于重庆的基层球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积累青训基础和商业基础,寻找更多的合作者;而不是抛去本源,闷头冲成绩。今年的重庆桓晟泰,借着老牌球队的壳,拿着两江竞技的梯队,却请一堆雇佣兵来打中冠。这种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的行为,带来的只会是小组垫底出局的后果。
(图10)这场0-6的失利,就是“雇佣兵”思维应得的教训
重庆足球未来的发展,既不应该安于现状,也不应该急于求成。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逐步增强球队和校园之间的合作,逐步打通商业化的通道,才是重庆基层足球最好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