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2017-2018赛季承德“御道口杯”中国雪地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在河北省承德市御道口圆满落幕。车手们都称赛道难度空前、比赛精彩绝伦。当然,每一场比赛都离不开组织者的精心筹备。雪地摩托越野作为冰雪新兴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赛时间和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关于雪地摩托运动的现状究竟怎样以及未来如何发展?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光宇、赛事仲裁张东航和赛事主管周京京。
从小众到大众,为三亿人上冰雪贡献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光宇表示:“雪地摩托车既属于冰雪运动,又是摩托车运动,这两项运动在我们国家来说都属于舶来品,并不属于大众项目,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先从培育运动文化开始,使群众和社会能够了解、接受和喜欢这个项目——任何项目的文化建设,都是其发展基础,所以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打好这个基础,包括场地的建设和各地体育小镇的建设,甚至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体育 旅游的大名片模式,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贡献力量。除此之外,我们在运动员的选拔方面要多加努力,并进行更多系统化的培训,强化雪地摩托车手的专业水准。在组织比赛方面,未来也许有更多竞赛的方式,完善规则等等都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
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光宇
杨光宇提出:雪地摩托车运动对器材要求很高,也属于高端制造业,目前国内相关产业并不成熟,从国家政策改革的方面来讲,冰雪项目逐步兴起,必将在未来有一定的契合点。
永久性运营场地,专业的赛员训练
据赛事仲裁张东航介绍:本次比赛的赛场为永久性的四季运营的场地,有看台和配套好的基础设施,雪地、两轮、ATV、UTV都能跑,雪地赛道由小角度连续弯道和大角度中高速弯道相结合,弯道、上下坡和障碍贯穿始终,也有很多飞跳的设计。
仲裁张东航
赛员通过这样的赛道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比如如何正确的选择线路,如何正确的切弯、走线,如何在更好的适应飞跳,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接下来跟高级别的比赛都十分有好处。
以赛事为引爆点,发展冬季运营项目
“我们知道,本次比赛已经是雪地摩托车赛第三次落地承德了。”张东航强调,“之所以选择连续三年在承德御道口举办比赛,当然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由于坝上地区地形地貌和冰雪资源都十分丰富,政府十分鼓励支持由雪地摩托车赛来带动日后的冬季旅游发展项目。”
除此之外,由于两位美国教练的加盟执教,赛事主办方面还有意将美国雪地摩托车比赛经营的理念与当地资源相衔接,将美国已经成熟的经营模式嫁接到承德。而来自美国的教练们称赞道:御道口三年以来,赛道设计越来越有特色,车手的技术水平提升也快。他们甚至认为:和A组的一些车手跑比赛的话,我们未必能赢得了他们。
主教练斯考特·比思和助教克里斯·卡夫卡
提高观赏性与刺激性,向大众普及
雪地摩托车可以说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引入项目,出于安全考虑,我国采用双车发的形式,以减少碰撞,这在国际上也是开了一个先河。这样做的目的是以一种安全的方式逐步培养赛员队伍,逐步积累经验,逐步扩大爱好者群体。
赛事主管 周京京
未来具体如何发展?赛事主管周京京谈到:未来发展主要以两个方面为重点,一是观赏性与刺激性的提升,二是向大众普及。随着雪地摩托车赛员技术的逐渐提高,在高水平赛员越来越多的时候,未来会考虑采用多车齐发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更精彩刺激的表演。也会借鉴如大脚车这样的表演赛形式,办出更加娱乐化的表演赛。
除此之外,雪地摩托车的未来发展还会侧重于面向普通大众,为大众提供参与体验和乐趣,如采取T3、集结等形式,降低入门门槛和竞技性、增加比赛安全性、提高参与体验性,以此让更多的普通大众能够参与到其中,感受雪地摩托的魅力与乐趣,在冰雪运动的内容的同时,拉动地方冬季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