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日记:第18、19天体验彝族村寨火把节

摩旅日记:第18、19天体验彝族村寨火把节

首页休闲益智阿超连连看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5-09
第18天:

在大理古城内的电影院门口,睡到早上。正准备起床,过来一个工作人员,让我们赶紧收拾。

他告诉我们,这两天是火把节,这个地方今天也要举行活动。

我和大漠赶紧收拾好帐篷。

他准备逛逛古城,而我想先去找个修车店。

摩托车的链条已经松了,我调了几次,已经到了要去掉两个齿的时候了。

机油也要换,以及化油器的主量孔,也要换小一点。

要知道,这两天海拔才两千左右,我的车就开始高反,5档也只能时速50公里。

就此和大漠分开(本来说在丽江汇合后,在分别。结果晚上到丽江他发来消息,他去楚雄了)

导航到一个摩托销售店,让修车师傅把车子的问题全部解决,我决定,沿着洱海的环海路骑,然后到鹤庆县,再到丽江。

洱海其实是一个高原湖泊,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的所在。

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今天的天气不太好,但是洱海边依然很多游人。

拍婚纱照的也不少。

骑到一半,洱海下起了雨,更悲剧的是。有3公里左右的泥土路,由于下雨,坑坑洼洼不说,还有很多水塘。

游客也多,还堵起了车。

我鞋子里面不一会儿就全部湿透。

穿过洱海,走上前往鹤庆的路,大约30公里翻上一个山头,才走出这片雨。

一路晴空万里直到丽江。

前年,丽江我也到过了,大理、香格里拉也是。

所以这附近的景点我没有再重游一次的想法。

直奔离丽江古城8公里的束河古镇。

这里规模比大研古城(也就是丽江古城)小,游客更是少得多,这里也是完整的古城风貌,比丽江更为安静,更加原汁原味。

本想找个地方扎营,想想一个人。在这里找个青旅,也是不错的。

就这样,通过网络搜索,来到了一家环境很好的客栈。

老板是一个很文静的大哥,院子里到处都是他养的花。

我进门的时候,随意的哼着歌,他说你哼的是“秘密的庭院”吧。

其实钢琴曲我很喜欢,但是大多不记得名字。

他说,自己很喜欢音乐,家里唱片机,黑胶唱片也有。

然后告诉我,今天是火把节,古镇里面的广场会有火把节活动,可以去看看。

摆好行李,快速的洗了个澡,我直接来到古镇中间的广场。

此时是晚上8点,天还没黑,但是广场上已站满了人。

大多是游客。

广场的中间,搭建着一个约摸3米高的篝火堆,几个身着白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正随着音乐围着篝火转圈跳舞。

游客里三层外三层,也跟着一起跳。

广场旁边有几个篝火堆,不少游客也拿着小小的火把在点火。

热闹是热闹,可是我总感觉这个火把节似乎更是游客狂欢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这里,我只看到了大量游客的呐喊,以及各种拿着火把自拍。

白族的火把节

早上经过洱海的时候,不少村寨的白族,都穿着民族服装,在村口祭祀,唱着我听不同的歌,这都比这个广场的火把节更让我感兴趣。

现场逗留了10分钟,我走出这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人,回去睡了。

一个人客栈院子呆坐

第19天:

起来的时候,已经是8点多。

在客栈门口收拾行李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和我打招呼。

我一愣,以为是昨夜入住的其他游客。

一问,才知道,她就是昨夜老板说的,在这里做义工的大学生。

甘肃人,大四毕业,乘还没上班,来丽江找到这个客栈,通过义工的方式,留在这里,大概一个月后就回去了。

看着我车后面的小猪佩奇,她笑着说,该给它们洗洗啦。

和小姑娘的合影

没办法,这一路过来,雨泥灰每天都有,等到了新疆,我再收拾它们。

今天起,我又是一个人骑行了,大漠从楚雄那边,就开始返回湖南了。

其他几个车友,也去了不同的地方。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分别。

离开丽江,我一路向西北,准备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出丽江后碰到的一个,从广东徒步去拉萨的小伙子。

我要继续回到边境线,这是我这次出来的目的线路。

过拉市海,沿着金沙江,到达石鼓镇,这里是万里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第一湾

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的茶马古道

石鼓镇

在镇上吃了午饭,看了看地图,继续沿着省道向北,到达塔城乡,在向西折到维西县城。

还有150公里的样子。

就在我研究路线的时候,发现从前面不远处的巨甸镇,可以有小路到维西,不用绕路,可以节省50公里左右。

果断选择小路。

这就等于是向左直线横穿金沙江旁边的大山。

路况大多挺好,一路经过不少寨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山里。

地里种的是烟和玉米

漂亮的画面

独自翻山

远眺

比天还蓝的花

这样的路,一般的游客是很少会来的。

在离维西县还有30公里的一个山顶,有一个不大的寨子,一个篮球场上,坐着几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妇女,还有一些年轻人在打球。

彝族的舞蹈

我停下来,和他们打招呼,准备休息一下。

原来这是一个彝族寨子,他们都是彝族。

“今天是火把节的最后一天,你可以看看我们的火把节”

一个彝族大哥说到。

我知道,亲身体验最真实的火把节的机会,就是现在了。

彝族朋友很热情,也很好奇,围着我的摩托车,问我出来的情况。

这才是火把节的舞蹈

一起跳

彝族女性传统服装

彝族男性传统服装

不一会儿,篮球场上的村民开始多了起来,不少身着传统服装的彝族妇女。

旁边的音响,放着彝族的歌,他们开始随歌跳舞。

男男女女,手牵着手,踏着特定的步子,围成圆圈。

彝族寨子

彝族寨子

我本想着,观看一下,就赶到维西县城。可是得知,火把节今夜晚上也有。

我想着,既来之则安之,晚上就在这个彝族村子里,借地扎营。

和彝族朋友们聊了半天,从他们口里我又得知了他们过火把节的内容。

这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类似于内地的过年。

他们也过春节,除此之外,就没其他的节日了。

寨子里男女老少一起跳舞

而火把节,虽然云南这边几个少数民族都过,比如白族、基诺族等,但是彝族的火把节是最悠久和纯粹的。

每年的农历6月25,火把节过三天。三天按顺序分别是迎火、玩火、送火。

迎火当天,家家户户点燃火把,围着自己家转三圈,玩火当天转两圈,送火当天则转一圈。

我本想着,在篮球场休息一下,等他们晚上过来,看看活动。

一个彝族大哥走过来,热情的邀我去他家坐坐。

这个彝族的村民,都姓陆。

在他家厨房的火塘边刚坐下,他拿出糖果,倒茶招待我品尝。

火炕上熏着两块羊肉,他割下一块,烤熟让我品尝。

我除了连连道谢,只能笑着多谢他的热情。

彝族的热情待客

彝族人民的淳朴,好客,热情,就这么自然的向我展现而来。

陆大哥邀请我和他点燃火把,一起围着房子转圈,再去山上送火。

我绕有兴趣的和他一人拿着一个火把,围着房子走,他一边走,一边唱起了彝族的歌。

送火转圈

我跟在后面,学唱了几个简单的调子。

他说你要是昨天来就好,更热闹。

一切都是要缘分的,如果今天我没有换路线,经过他们的时候没有停下打招呼,那么我们都只是彼此眼中的一个过客。

这座山是他们家的

知道这个叫什么吗?卖个关子

一大家子一起送火

和他家人一起吃了晚餐,奶渣、煮羊肉、凉拌黄瓜。

看似简单的菜,却是彝族最隆重的一天当中,最有意义的一顿饭。

厨房光线照相有点黑,重要的是把大家合影就好

吃饭啦

辣椒很好吃

做苦荞粑,村里种的有苦荞,有合作社统一负责后期销售

吃完晚饭,寨子里面的村民,陆续回到篮球场。

不少中午和我聊天的彝族大哥大姐,询问我吃饭没有,邀请我去吃晚饭。

谢过热情,告诉他们,刚才已经在陆大哥家做客了。

围着烧起的篝火旁,村里的不少人纷纷和我聊天,一个老大爷说,他70岁了,亲切的称呼我老朋友。

我们中国的不同民族嘛,就是一家人。你来我们这里,就是朋友客人。

映着篝火的光,他对我说出这句话。

这是我和你们的缘分,也是我的运气,少数民族的淳朴,只有你亲自遇到,你才能感受。

大家继续的跳舞,其实是有几种不同的舞,只是我分辨不出来。

我只知道,这里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自然,开心快乐。

整个晚上,除了跳舞,村里的男性似乎是节日的主角。

摔跤、拔河(类似拔河,但是他们的需要不是这个名字),甚至老鹰捉小鸡,还有他们特有的娱乐游戏。

拔河很简单,一根绳子,分两头套在两个人身上,套的人双手撑地,在负责喊口号的一二三开始之后,各自用力向前使劲。

年纪大的长辈和妇女,以及小孩子们,都围在旁边,一边给他们加油鼓劲,一边不时的随着场上的动作快乐的笑出声。

事实上,不管每个环节,也不管每一个人,整晚都是热烈而开心的。

没有复杂的游戏道具,也没有什么输赢奖品,惩罚就是当中表演节目。

大多都是唱两句他们自己的歌。

我破天荒的,在微信群里和朋友圈,用照片和视频分享了很多。

比以前任何一天都多。

直到深夜11点,大家才开始散去,活动结束。

这才是火把节的灵魂所在呀,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

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

晚上我准备在陆大哥家里,借个地方扎营,带着帐篷也方便。

火把节结束,大家回家

他说,家里有客房,今夜你就睡在家里,没问题的。

其实,今天留下来感受他们的节日,还享受了他们的晚餐,已经让我非常不好意思了。

再三推辞下,他说,你远道而来是客人,不要嫌弃我们这里条件简陋。

给我准备的被子

话已至此,我再推辞反而显得不太爽快,同为少数民族,我是土家族。我深知,少数民族把你当朋友,都是真诚而不做作的。

豪爽、率性、热情、大方,都是对客人的最真实的表达。

再三道谢,摩托车就放在门口,今夜,我随缘夜宿彝族同胞的家中。

这里海拔3200米左右,晚上温度15度,我高反几乎没有,躺在床上却也睡不着,更新完这两天的内容,准备睡觉。

不出意外的话,后天,就到达西藏了。

还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在前面等着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