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断舍离:4对成年男女分手/离婚实录

爱的断舍离:4对成年男女分手/离婚实录

首页休闲益智阿超来找茬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兰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图片:摄图网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我们为什么怕分手/离婚?

光棍节是单身者的节日,

但不是每个单身者都能快乐地过节。

有些人能够享受单身的自由和快乐,

但还有些人陷在上一段

感情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心中满是失意、悲伤和怨恨。

失恋或分手后,

痛苦哀伤一段时间是人之常情。

但是,

如果超过半年时间还走不出来,

甚至持续多年陷在痛苦里,

这往往意味着让你痛苦的

不仅是“失去爱”,

还有一些更深的东西

今天,

小婚家将和你一起去探索自己,

寻找痛苦背后隐藏的真相,

摆脱情伤,轻装上路。

故事01

我再也找不到比前男友更完美的人了

文|合理

那个初秋的下午,对玮玮来说无异于世界末日。

和往常一样约会时,男友阿超突然开口说:“我不能跟你结婚了,也不想谈恋爱了,咱们分手吧。玮玮,对不起。”

无论玮玮如何乞求,阿超就是铁了心要分手。

玮玮如游魂般走回家,大哭一场。

之后的一个月里,她不断地翻看两个人的聊天记录,看阿超所有的社交账号。

在玮玮心里,阿超是个优秀的男孩,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工作能力突出,她认定他是自己心中最完美的恋人。

但阿超从事金融业,圈子里同样优秀的女孩太多了,之前玮玮就因此自卑,找茬和他吵过架。

“是不是我多了解一些金融知识,阿超就会觉得跟我有共同语言?

他喜欢世界历史,可我连十字军东征都搞不清楚;

他健身很久了,我却一直偷懒,身材也不好,我得赶紧办张健身卡,然后跟他借机搭话聊天。

他那么完美,为什么我不早点儿醒悟,他估计嫌弃我很久了吧……”

分手后的日子里,玮玮常常这样胡思乱想着,度过一个个失眠的夜晚。

和阿超分手后的一年里,不断有人给玮玮介绍男朋友,但她一直很抵触:“他们都好无趣、好庸俗、好不上进。”

分析

让你痛苦的是完美幻想和自我否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阿超的完美,其实是玮玮失恋之后,在她内心中一次次修改和加工出来的,只存在于想象中。

比如,相恋时,阿超和异性朋友的关系过于亲密,就曾让玮玮不满过。

其实,如果阿超回头,玮玮真会接受他吗?

恐怕很难,因为这个举动也会打破她心中的完美幻想。

攻略



分手虽然很痛苦,但也是区分幻想和现实的开始。

玮玮要停止对阿超社交资料的过度加工,因为这是有失客观的。

人在痛苦中,会失去对现实的判断力,而且往往选择对自己最不利的解读方式。

损失最小的方式就是“暂停”,不再用这些信息折磨自己。

等冷静下来时,

玮玮可以试着问自己:

“我为何喜欢阿超?我为什么需要一个那么完美的恋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她在感情中面临的困境直接相关。

在故事中,

玮玮需要一个完美的外在代言来克服自己的内在自卑,她需要通过爱对方来证明自己是“好”的,这样的互动已经有失真实,恐怕阿超也是体会到这一点才会从爱情中逃离。

玮玮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围绕自身进行建设。

同时,当玮玮越来越喜欢自己时,她对伴侣的要求就会回到真实、客观的水平,也就可以接受新的恋情了。

故事02

她像妈妈一样照顾我,我离不开她

文|云帆

分手一年半,阿树还是走不出失恋的阴影,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小娜会坚持和他分手,而且毫不留情。

上大学时,容貌英俊的阿树是校草,有很多追求者,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却选择了比自己大两岁、容貌平平的小娜做女朋友,他的理由是:“小娜温柔细心,很会照顾人,我一见她就觉得特别亲。”

小娜很爱他,以前,阿树总是把脏衣服、臭袜子塞进柜子里,放假时带回家给妈妈洗,自从恋爱后,这些活儿都被小娜包了。

就连中午两人去食堂吃饭,小娜也让阿树坐着休息,自己跑去排队打饭。和小娜在一起,阿树什么都不用操心。

两人工作后,小娜渐渐开始抱怨起来:“你怎么一下班就打游戏?”“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可不可以存点儿钱?”

可是,阿树觉得活在当下就很好,他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孩子,如果寂寞,养只猫就好了。

分手的导火索是一件小事:深夜,小娜加班回家,发现阿树只点了一份外卖。

小娜生气地问:“你就没想过我也会饿肚子吗?我一直用心照顾你,可你却从来不懂得心疼我!咱们分手吧!”

阿树慌了,抱着她哭:“我错了,我改,我一定改!”

小娜却叹着气说:“我真是累了,我的青春有限,跟你耗不起!”

分手后,阿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恐惧,好像自己下一刻就会死。

他天天给娜娜打电话,直到手机号和微信都被她拉黑了。

他还跑到娜娜的公司去闹过,威胁她:“如果你离开我,我就割腕自*!”

可是娜娜叫来保安,把他轰了出去。娜娜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阿树,你不能永远像个孩子似的长不大!”

是的,阿树最留恋自己的童年,因为妈妈的疼爱,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小时候,妈妈舍不得让他走路,担心他会摔跤,出门总是把他抱在怀里。直到上学前,都是妈妈喂他吃饭,他不会用筷子。

阿树以为小娜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他,留在他的身边,可是她却离开了他,只因为他没有为她叫外卖。

他不想恋爱了,分手的感觉太痛苦了。

分析

让你痛苦的是分离焦虑

只是分手而已,为什么阿树会觉得自己“下一刻就会死”呢?

一个人最需要别人的时候是在婴儿期,因为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是无法独活的。

由于妈妈的溺爱和过度保护,阿树没有和父母完成“分离”的过程,没能形成独立的“自我”。

他对小娜的爱中,掺杂了太多儿子对妈妈的依恋。

所以分手后,他就像婴儿期最初面对世界时那样焦虑;他也只会用婴儿的方式应对,比如哭闹。

攻略

阿树首先要看清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已经不是孩子了,必须回到“男友”的位置上。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的角色时,就会连带地考虑到自己的“责任”。

比如,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成人”时,就会觉得自己用“小孩子”的语气说话很奇怪。

所以,阿树要以成人的姿态面对亲密关系,不要抱有“我做什么都可以被爱”的幻想。

其次,阿树要认清自己的情感需要。

成人不仅需要被呵护照顾,也需要被尊重。

一个被呵护的成人,很难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尊重,所以当女友提出分手时,他才会很被动。

为了满足尊重的需要,阿树也要学习在新的亲密关系中付出,试着问自己:“我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她有什么需要?”

当他体会到付出的乐趣、拥有平等的关系时,也会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感。

这样,他才真正拥有了完整的自我,才能拥有一个健康、长久的亲密关系。

故事03

前夫是渣男,可我还是很爱他

文|秦璇玑

李艳的前夫阿斌是一个渣男。

两人是相亲认识的,结婚才一年多,阿斌就出轨了,号称是遇见了真爱。

当时,李艳刚刚*,因为受到的精神刺激太大,不幸流产了。即使这样,坐小月子期间,这个男人也没有去看过她一次。

就连婆婆都看不过去,劝儿子别太绝情。

在母亲的逼迫下,阿斌终于回了一次家,但只待了5分钟,就满脸不耐烦地对李艳说:

“你害得我孩子没了,还有脸哭?哭哭哭!成天哭丧个脸,知不知道我很烦你?懒得和你说话!”

说完,摔门而去。

最奇葩的是,趁李艳出差不在家,阿斌偷偷把夫妻共同账户里的钱全部转走了,完全不管她的死活。

李艳伤心地大哭一场,可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想离婚,

“就算他对我再不好,有他在,我至少有个家;一离婚,我就没有家了。”

李艳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家的人。

6岁时,父母离婚,之后爸爸很快再婚,妈妈去外地打工,音讯全无,谁都不要她。她今天在爷爷家住,明天在姑姑家住,还曾经在邻居和同学家住过……

几乎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从初中开始她就住校。

别的孩子都盼望寒暑假,她却最怕寒暑假,因为学校一放假,宿舍就封了,她又要像皮球一样,被亲戚们踢来踢去,到处惹人厌。

为了保住这个家,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痛都能忍。

然而,她能忍,阿斌却忍不了,坚持和她离了婚。

很快,阿斌和情人再婚了。

可离婚两年多,李艳却一直保持单身,无论谁给她介绍对象,李艳都不肯见面。

今年阿斌过生日,李艳花了5万块买了一块名表做生日礼物。

又怕阿斌嫌她烦,把表快递到他公司,阿斌只是在微信里回了她两个字“收到”。

朋友们知道后,都觉得李艳的脑子真是进水了。

分析

在外人看来,阿斌早就不爱李艳了,这段关系中剩下的只有伤害,离婚是一件好事。

李艳如此痛苦,是因为离婚唤醒了她童年时被抛弃的创伤,她承受的是双重创伤。

因为被父母抛弃过,知道被抛弃有多痛,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想再经历一次,这也是她死死拽住阿斌不放的真正原因。

在失恋或者离婚时,都有一个自然的哀伤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我调整,人们可以逐渐从伤痛中走出来。

但是,如果这段丧失中掺杂了其他的因素比如童年创伤,就很难正常、自然地完成疗伤的过程。

攻略

首先,李艳需要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告别曾经的创伤,这样才能告别现在的婚姻。

童年被父母抛弃时,李艳没有一个足够的空间表达哀伤,现在她可以借助阿斌的背叛彻彻底底地抒发哀伤。

但是,哀伤抒发过后,要告诉自己:“我可以重新开始了!”

宣泄过后面对现实,是一种有力量的积极情感。任何一种感情都值得关注,悲伤需要充分地表达,但是,要限制行为。

为此,李艳要区分两个界限,一个是感情和行为的界限,一个是自我和别人的界限。

在两段被抛弃的关系中,李艳并不是因为“不够好”才会被抛弃。李艳必须一遍遍地向自己重复这个信息,才有可能停止“挽回”的行动。

最后,李艳需要完成自我成长,用新的行为替代旧的行为。

每当想要挽回时,李艳可以转而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该为自己做些什么?”

要爱自己,给予自己正面的评价。

比如,我可以花这么多钱给前夫买表,证明我有实力宠爱自己。

在一点点的积极暗示和正面评价中,李艳可以慢慢地找回自己,开始新的感情。

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来处理童年的创伤。

故事04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文|麻花

离婚已经3年多,杨红还是不能听别人提起前夫。

离婚后,杨红拿着离婚分的400万元,在北京南二环租了一套二居室,和儿子一起住。

在别人看来,杨红虽然离婚了,但生活尚有保障。

可杨红却觉得,自己在这段婚姻中亏死了。

首先,杨红是北京户口,刚结婚时,两人注册公司、租店铺门面用的都是她的名字,省去了很多周折,后来,家里买房买车也都是用杨红的北京指标。

创业初期,夫妻俩开小卖部起家,起早贪黑地一块儿忙活了好几年,才有了一定的基础,有资本开公司。

最近这些年,公司稳定了,也陆续雇了些人,杨红就退居二线,专心在家*生娃、带孩子。

从那时起,前夫就老叨叨她在家享清福,可是杨红觉得,全职主妇对家里的付出和贡献,一点儿不比他开公司差啊。

杨红怎么也不能相信,结婚20多年,一起白手起家的前夫竟然会狠心地抛弃她和儿子,

“我这么爱他,他怎么那么忘恩负义呢?没有我能有他的今天吗?没有我,他能有北京户口吗?我当时还是太年轻了,没听父母的话。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男人,一定不会有好报应的!”

分析

让你痛苦的是不甘心和沉没成本

面对离婚,杨红除了痛苦,更多的是不甘心。

我付出这么多,他怎么那么忘恩负义?

这个问题,是杨红需要问自己的,因为她无法从前夫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沉没成本”。

爱情经济学里,



在爱情和婚姻中投入得越多,离开这段关系就会越难,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结婚20多年,她对婚姻的留恋更多是对自己付出的习惯保持忠诚。

杨红更深的心理是全能自恋,

幻想自己是全能的——我对他好,他就必须要对我好;我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她渴望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完美妻子,一旦目标不能实现,就容易陷入抑郁。

攻略

杨红想要生活得好一些,就要认清现实:

之前关于婚姻的所有投资都失败了,想要追回成本是不可能的;她不是无所不能的,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她要主动创造机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从此以后,她是一位单身妈妈,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更多的生命意义,比如作为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妈妈,该怎样生活?

重新为自己定义角色后,

杨红也可以试着关注一些积极的信息,忽视那些沉没成本。

当她开始关注当下的生活时,就能从这些生活中获得一点点乐趣和回报,这些小的回报也有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收益,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之,越在意过去,越想挽回损失,就越容易被沉没成本所控制。就像为了翻本,赌徒永远不会下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