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学习一个新技能到底有多难,多慢,说出来可能你都不信,上完厕所擦个屁股都能学五六年才会,有一个重症的孩子爸爸教了他十年才终于学会。
其实这些技能在正常孩子那里都谈不上是什么“技能”,也不用刻意教,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慢慢也就学会了,哪里还用得着像我们这样兴师动众的当一门课程去教。
我儿子教了都快一年了,虽然也会了,但我还是不放心,回回他擦完我都要再检查清洗一下,这是我的原因。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也走了不少的弯路,身在其中往往看不到当时的问题所在,如今细细总结,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经验和方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不要跟我一样也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教会孩子如厕。
在教会孩子擦屁股,处理个人卫生之前,有一件事是必须要说的,那就是先让孩子适应各种便器。
自闭症孩子有刻板行为,一件事第一次通过什么方式适应的,用永远只认这一种方式了。
比如一开始因为孩子小,如厕给他用的便盆,以后他就会只认便盆,假如试图改变,特别难,大多家长会因为拧不过孩子而放弃,继续让他用便盆。
孩子小的时候,在自己家里这种做法还可以继续,一旦离开家,并不是哪里都有便盆给我们预备着,所以到那个时候如果孩子还是不肯接受,头疼的就是家长了。
我儿子一直以来习惯坐便,也就是马桶,当时因为没意识到换便器他会不适应,也没经历过他换便器就不肯上厕所的事,所以在遭遇尴尬之前我没给孩子训练过使用别的便器。
他在幼儿园融合的这一两年里,从来没在学校大便过,我一直以为是孩子的习惯所致,因为长期以来儿子都是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大便,所以他在幼儿园时不大便我也没觉得是个问题。
后来想想其实孩子即使真有便意,也会憋着回家来上,因为他根本就不适应幼儿园里的蹲便器(替孩子难受)。
直到去年9月份我带他去北京复查,临时住在了表妹那里,表妹的饭店里和租住的筒子楼里都是蹲便器。
头两天儿子都没要求大便,我还以为是因为换新环境作息打乱了,他还没适应过来,直到第三天他突然嚷嚷着:妈妈,买个马桶吧。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儿子不是没有便意,而是不肯用蹲便所以才不上的,当时又心疼又着急,表妹立马领着我和儿子去旁边的宾馆里找了个有蹲便的才算解决。
所以教会孩子擦屁股之前还是先让他们适应各种便器。
很多教程里教自闭儿如何如厕大多都很教条化,不实用,因为教我们的基本都是老师,没有家长,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自闭儿如厕的整个过程,没亲身体会就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真正的重点是:他们不知道只教会了孩子擦屁股(甚至那些教程根本也教不会,凭空想象出来的部分太多),却不知道这些孩子根本不懂怎么才是擦干净了。
擦的动作不难教,孩子也不难掌握,最难的就是让他们自己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擦”的动作,怎样才算是擦干净了。
下面步入正题,先从适应各种便器开始教:★ 轮流使用便盆、蹲便、坐便让孩子如厕,家里没有,不方便的可以有意去公共场合让孩子练习适应(针对刻板不严重的孩子)。
★ 对于刻板严重,一改变习惯就哭闹不止的孩子,可以用纸壳制作各种便器,当做轮流游戏一样亲自演示给孩子看。
这样便于他们接受,轮到孩子的时候坐上去或者蹲上去的时候,一开始蹲一两秒钟马上允许他们离开,哪怕只是过去站了一下也可以,不要等到孩子情绪上来。
游戏要夸张好玩,一定别忘了强化物和口头表扬鼓励,一旦孩子愿意演示就要猛夸一顿,奖励他们吃一块巧克力或者其他,抱起孩子转圈举高高同样有强化效果。
然后逐渐延长,逐渐教他们使用正确姿势,直到不再反应那么强烈,最后再去真实环境里带孩子练习使用,也可以穿插着练习,一边在家教,一边出去适应。
需要提醒一下家长,教孩子熟悉并使用各种便器越早越好,越小越好,只要能坐住了就行。
太小时候可以买跟蹲便一样的模具使用练习(估计不好买),或者自己制作,马桶就好说了,儿童用小马桶都有卖,家里基本也都是用的马桶,孩子随时可以锻炼使用。
不要非等到快去幼儿园了才开始教,习惯养成再纠正就太难了,还有一个原因,不经常使用蹲便的孩子,腿部力量差,刚开始都蹲不了那么久,大便如果时间长,孩子会受不了,因为这个也得早练习。
再有,我们不是总在家里,出门没有马桶的地方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一直憋着。
大多数老师都是用分解的方式教孩子的,也就是把上厕所的整个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先教一,再教二,可是明明拉完大便马上擦屁股就是个一气呵成的事,你让一个本就理解能力差的自闭症孩子如何理解擦个屁股也要分几次才能完成?
第一步懂了,会了,再去理解第二步,第二步也明白了,再理解如何串联起来?这岂不是又加大了难度,作为自闭症家长我们都懂得这其中的不容易。
所以简化步骤,甚至不要步骤才是最正确的方式,毕竟这件事本也不需要那么繁琐的过程。
买个玩具娃娃或者动物玩偶也可以,让孩子练习给它们擦屁股这个方法是最直观形象的一个方式,给买回来的娃娃屁股上抹上易擦洗的涂料或者酱料,让孩子自己拿厕纸,最好用两截折叠一起,加大厚度后再去擦。
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会掌控力度,用一层或者一截纸容易戳透,必须教会他们折叠两截厕纸。
每擦一次,让孩子看看厕纸上还有没有“脏物”,不能让孩子去看屁股干不干净,因为给自己擦是看不见屁股的。
开始教的时候要拿着孩子的手去擦,让他们自己领会和感觉从前往后擦的手法,每擦一次拿回来放低一下看看纸上,如果还不干净,接着撕厕纸,继续折叠。
家长这时候直接简单几个字来解读这个场景,比如看见厕纸上有“脏物”,当即告诉孩子:好脏啊!再擦一下!
直到上面不再有“脏物”为止,大概三两遍就可以了,纸上干净后也是简单的表达:不擦了,干净了!
如此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脏,什么是干净了,什么情况下不用再擦了。
旁边还要准备好湿纸巾,让孩子记住这个程序,每次给玩偶擦完要用湿纸巾擦手。
(要让孩子记住如厕完必须清洁手部的这个固定模式,方便他们自己外出如厕时也能记住清洁自己)
从给玩具擦到给自己擦,其实还是有个适应过程的,因为拿纸的姿势不同了,擦的时候比给玩偶擦难度大一些。
家长不要因为怕孩子弄脏了手,就不让他自己处理,早晚我们会离开他们,早晚他们有独立的一天。
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将来还是有福享的,否则惹人嫌弃无法自理如何度过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日子?
接上述,如果孩子弄脏了手,先用纸擦干净,接着要用水冲洗(在卫生间实践时换掉湿纸巾,直接用水洗干净手),即使没没弄脏,也要洗手。
- 有水就直接冲洗
- 没水的地方要用湿纸巾
不同环境变换不同的清洁方式,目的是让孩子适应两种情况下如何处理手部卫生的方法。
这个过程你仍然不用说太多的话,与给玩偶擦屁股一样,只表达脏和干净。
因为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语言反而会干扰他们的记忆,就算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都不错,你的语言也要越简练越好。
看演示孩子记得会更深刻,理解的会更透彻,因为视觉记忆是他们的强项。
自闭症孩子的刻板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教会整个过程,他们一生都会沿用这个方法,如厕完马上洗手(出门给孩子带湿纸巾),雷打不动的习惯和模式,否则他们自己都过不去。
不要去打印什么图片,利用那种视觉效果来强化孩子怎么擦屁股的印象和方法,因为这与那些生活计划和每日行程安排不同,那些比较抽象,需要孩子在空间里延长思维去串联这些事情,所以依靠图片来理解。
而上厕所没有那么长的战线,用不着图片教学,什么都不如亲自演练来的更容易更直接,制造那些复杂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孩子加大难度的过程。
这个方法虽用不了成年累月的时间,但与正常孩子比家长也会觉得怎么这么费劲呢,这就是我们孩子的特点,做好心理准备,有足够耐心才会让孩子越来越好,但凡焦躁容易冲动的家长孩子学习会更慢,也容易爆发情绪问题,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