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离谱!离婚22年不计前嫌照顾瘫痪前夫,最后只能住保姆房?

别太离谱!离婚22年不计前嫌照顾瘫痪前夫,最后只能住保姆房?

首页休闲益智芭比环游世界更新时间:2024-05-08

没想到,被一个搞装修的节目气到了。

估计节目组也没料到观众反应会这么大,被骂到连夜关闭评论区。

节目中的两位设计师,叫张灿的已经被骂到销号。

另一位叫巫俊逸,他的评论区画风↓

说回节目,《梦想改造家》办了10季,今年主打的就是回归家庭。

最新一期的主人公名叫小盛,江苏扬州人。

十岁时,他的父亲抛妻弃子,出轨离婚。

无奈,母亲被迫带着小盛搬出了奶奶家的老宅。

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他长大。

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精通所有家务,个中辛苦不言而喻。

父母离异后不再往来,小盛也很少见到爸爸。

直到2019年,医院给他打来一通电话。

“你的父亲偏瘫了,半身不遂”↓

中风患病以后,出轨对象对他弃之不管。

于是小盛经常去老宅帮奶奶一起照顾爸爸。

奶奶去世后,虽然妻子毫无怨言地帮忙分担压力,但还是忙不过来。

于是他将父亲送去疗养院,但父亲性格阴晴不定,时常发脾气。

接回老宅,他要么抱怨老房子阴冷潮湿,要么抱怨卧室离卫生间太远,住得不舒服。

小盛只好给他租了一个采光好的电梯房,还专门请阿姨照顾他。

结果他嫌阿姨做饭不合胃口,一个月赶走了4个阿姨。

心疼儿子儿媳如此折腾操劳,小盛的母亲做出决定:

在离婚22年后重回老宅,照顾瘫痪的前夫。

为了方便一家人居住,小盛找到节目组希望重新设计装修老宅。

在房间设计上,他一直向节目组强调的,都是“爸爸开心最重要”↓

于是,在老宅重修的方案中,几乎都是围绕着小盛父亲的需求做设计。

独住一楼,享受足够大的空间,确保他不被打扰。

考虑到他行动不便,房间里单独设计了卫生间,专门定制了洗手台,方便他坐轮椅洗漱↓

甚至考虑到了,以后需要有人专门端饭进房间给他吃,还设计了可移动的桌子↓

为了照顾父亲的心情,请来扬州叠石专家打造了一个有石榴树、有流水的小庭院↓

歪个楼,甚至连家里的猫都有“小别墅”↓

然而针对母亲的设计是什么呢?

在二楼给她留了一间房,也没有考虑她年纪大了,爬上爬下有多不便。

开门就是床,房间大小不及父亲的一半。

几乎没有调节生活的软装,倒是塞了洗衣机、烘干机,活脱脱一个保姆房。

设计师考虑到父亲爱打牌,给他设计了围棋桌,桌面掀起还可以储藏纸牌。

瘫痪的父亲忆往昔岁月,吹嘘起自己当年去北京参加桥牌比赛的经历。

儿子满脸笑意开始畅想未来生活:自己要陪着爸爸在这下棋打牌。

其实母亲离婚后,也有自己的爱好,还会去南京参加乒乓球比赛。

只是这几年为了照顾前夫,被迫牺牲了自己的爱好和个人生活。

设计师号称给母亲留了一个“惊喜”:

逼仄的厕所里,马桶上方悬挂了一副画,里面是数个被封印的乒乓球。

说实话,有点窒息。

本该在球桌上跳动的乒乓球,被密密麻麻的排列,无法动弹↓

唯一看得出最为母亲考虑的设计,就是厨房区域。

放锅碗、拿调料的橱柜可以顺畅拉伸,煮粥煲汤的炉灶会自动断火……

仿佛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定位总被默许成工具人,囿于厨房的方寸天地。

在拉扯儿子长大后,还要被压榨最后一丝价值,连带着为他的“孝顺”买单,牺牲自我。

你要说这样的房屋设计被吐槽是因为设计师能力不足吗?

并非如此。

巫俊逸十年前就参加过这个节目,职业生涯更是获得奖项无数,堪称经验丰富。

张灿曾获“IFI全球设计大奖”等多项专业大奖,还是成都天府美术馆的设计者↓

他们也并非不用心,为了推敲出更合理的方案,俩人没少争吵。

但就是这样的“诚意之作”,反倒更令人不适。

因为它反映出女性在家庭分工中残酷的真实处境,以及男性对此种处境的漠视。

除了妈妈,这期节目中还有两个被忽略的女性角色:

年事已高还要照顾瘫痪儿子的奶奶,嫁作人妇便无止境操劳的儿媳。

女性的悲哀近乎是代际传承的,因为她们身上的母性光环是无解的难题。

这其中,既有她们发乎柔软内心的本能,也有社会规训的推波助澜。

一个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她会经历什么?

蹦床公主何雯娜参加综艺《婚前21天》,被婆婆强迫吃十分肥腻的红烧肉。

强烈的孕期反应让她根本吃不下,一直撒娇求饶。

但是婆婆态度坚决,表示:“小孩需要营养,你不爱吃也得吃。”

(强行吞咽后,何雯娜吐了……)

说唱歌手Gai和妻子王斯然参加综艺《新生日记》,在节目后采中回忆产房经历。

自己初为人母,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在月子中心喂奶时被围观↓

回到家里,老一辈人不理解年轻人对私密性的重视,婆媳也因此闹别扭。

(该说不说,gai的处理还是很不错的)

新手妈妈或许比较能共情,这种被剥夺了性别色彩、没有隐私可言的尴尬。

*了,要面对顺产还是剖腹产的选择。

生完小孩,要面对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选择。

小孩逐渐成长,要面对成为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的选择。

好不容易等他成家立业了,还要做取舍,是安享晚年生活还是继续帮忙照顾他的孩子。

种种选择,不过空有选择之名,并无选择之实,当中隐含了道德压力和舆论偏向。

比如:

“顺产的孩子才聪明”、“母乳喂养对宝宝好”、“没空照顾孩子不配做妈妈”……

更多母亲,从孩子吮吸乳头那一刻起,连同乳汁一起被吸食的,还有她们的精力、生命和自我。

我们在解放女性的生产力时,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社会推动越来越多的女性涌入职场,摆脱“家庭主妇”的身份,跟男人在同一赛道竞争。

可女性的社会分工变了,但家庭结构中的性别分工却没有变,“家务活属于女人”的观念没有变。

职业女性往往需要承担双倍压力,在操持家庭和追求自我的极限拉扯中,内心世界一次次被撕裂。

所谓母亲为孩子倾其一生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节目中的儿子时刻以父亲的喜恶为第一准则,所有表达的重点都偏向于父亲。

以母亲牺牲爱好和个人生活为代价,他的感受却是“很幸福,像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三口。”

即使是母子,男人也很难共情女性所处的困境。

电影《万箭穿心》,影片中刻画的母亲,有着类似的处境。

母亲看似强悍,实则被置放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中。

丈夫出轨,母亲一个人抚养儿子,在街头帮别人扛扁担谋生。

但是在儿子眼中,父亲的行为可以被美化,却排斥抵抗攻击母亲。

把家庭破碎咎于母亲的强势,父亲出轨的根因在于母亲没能留住男人。

一句“都是你害得我十年没有爸爸”,真令人心寒↓

(李现演得很好,想给他来一脚……)

男女对于女性困境的感知能力不同,这点通过男女导演对女性议题的作品呈现也能看出。

不是说女导演的艺术造诣一定高过男导演,而是女性导演具有天然优势,更容易生出共情。

我们能看到比较优秀的女性主义题材的作品,大多出自女导演之手:

《82年生的金智英》↓

(讲述女性在读书、就职,结婚生子等人生阶段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

《芭比》↓

(通过芭比在芭比乐园和现实世界的不同经历,反映女性主义精神)

《爱情神话》↓

(三个性格和人生经历各异的女人,对于爱情有各自的求而不得)

《大法官金斯伯格》↓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为男女平权不断奋斗的传奇一生)

也有一些女导演,在女性议题的创作上难以摆脱传统叙事的影响。

苏敏阿姨的故事打动过很多人,也激励过许多有同样处境的女性。

她在婚姻中不断遭到丈夫的否定和打击,一度患上了轻度抑郁,产生寻死的念头。

意识到这个问题,她在五十多岁的年纪,毅然决定自驾环游中国。

挣脱“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束缚,勇于追寻自我,不惧未知风险,重新上路。

尹丽川导演想翻拍苏敏的故事,却遭到了网友群嘲。

明明她一脚油门从不幸的婚姻中冲了出来,却总有人想将她强行按头塞回。

在以她为主角的电影中,依旧被强调“妈妈”的角色属性,而非“苏敏本人”。

电影最后取名为《亲爱的妈妈》↓

网友:突然就明白了《你好,李焕英》和《我本是高山》这两部电影的名字起的有多好。

一个女人首先应该是她自己,而非一个“妈妈”,或者“妻子”。

当我们过度强调一个身份标签该背负的责任,必然导致个体的喜怒哀乐被忽略。

多少意气风发的女性步入婚姻后,却在人生下半场断丢失了向外探寻的勇气和野心。

曾经有个热议话题——“偷走妈妈青春的不是岁月,而是我”。

网友自发分享自己的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是怎样一个人。

她们有朋克、摇滚的一面,有反叛、自由的精神,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怀揣诗歌与远方。

后来,她们成为了母亲,从此,就只是母亲。

剪得断脐带,却剪不断千丝万缕的爱意和无穷尽的付出。

“照顾者”的意识仿佛刻进了DNA,导致她们很难完全从无私奉献的角色中抽离。

就像无限旋转的陀螺,在油尽灯枯之前永不停歇。

可是万家灯火,不该以女性的一生燃作灯芯。

最后一句

“为母则刚”是一种选择,

而非一种必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