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鸭梨:常见的马拉松/半马训练方法有哪些?
鸭梨答:马拉松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氧跑——目的在于提高机体耐力和心肺有氧功能,增强机体的长跑适应能力。例如:日常以最大心率65%-80%的区间心率,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进行3km、5km、10km或15km范围这类距离的舒适慢跑,这也是所谓的拉量,有氧跑量的积累,是马拉松基础训练的重中之重。
(2)中长距离跑——目的在于维持强度稍大的耐力。一方面要求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配速,另外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据途中情况调整速度或者加速,维持奔跑节奏,要求跑者跑的轻松协调,讲究动作经济性。中长距离跑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改进跑步技术,显著提高身体素质。例如:15km-25km的路跑训练,变速山地跑、10~20km混氧变速跑等等。在比赛前的2-3个月要有所侧重安排中长距离训练。
(3)乳酸阀值跑——目的在于提高跑者肌肉抗乳酸能力和维持高配速的耐力。人体血乳酸浓度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到达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峰值,称之为“乳酸阀”,这个峰值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就称之为“乳酸阀强度”。乳酸阀值跑亦称为节奏跑,指在训练中坚持至少5km或20分钟以上以乳酸阀值配速进行训练的节奏跑,相当于个人实力参加15km或半程马拉松比赛的赛时配速。例如:以最大心率的82%-92%区间心率跑20分钟以上或以此配速跑5km、10km。乳酸阀值的节奏跑训练,能有效提高选手维持高配速奔跑的能力,显著提升马拉松和半马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乳酸阀值的节奏跑,因强度稍大,一般需要进行3-5km的热身,结束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放松(冷身)。鸭梨哥推荐:热身3-5km,节奏跑6-15km,总体相加不超过20km。
(4) 长距离跑——目的在于提升耐力,其特点是时间长,路程远,能量供应以糖原和脂肪功能为主。通常指30km或30km以上至全马距离的有氧持续跑,让机体适应长距离奔跑,减少马拉松比赛中后程“撞墙”现象(详情可翻阅鸭梨哥之前的问答)。根据跑动的配速和强度又可细分为慢速长距离跑、中速长距离跑、快速长距离跑。业余跑者比较常见的LSD训练,就是指慢速长距离有氧跑。一般遵循原则为:距离越长、平均配速越慢,距离越短、平均配速越快。鸭梨哥建议:长距离跑训练,以2小时30分左右为限,只求时间和距离,不追求速度,以克服长距离的心理障碍。
(5)马拉松配速跑——目的在于模拟马拉松比赛的配速进行训练,增强比赛的信心,掌握比赛状态下的节奏和体感,以便于评估身体状况,优化训练计划。和中学生模拟考试差不多,这点就不展开了。
(6)间歇跑——目的在于提高机体在有氧状态下的最大速度。一般是以固定的距离(400m、800m、1000m、1200m、1600m,根据个人实际选择)进行多组的反复奔跑练习,每组的间歇时间严格规定(例如一组休息30秒或60秒),通过反复高强度高配速的奔跑,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跑者的最大摄氧量,对于心肺能力的改善和配速的提升非常明显。例如:1000m一组,每组间歇1分钟,共6-10组;或800m一组,间歇1分钟,共8-12组。不过,对于初阶跑者而言,在跑量较少、核心力量较弱且不追求成绩的阶段,全马310以上的业余选手,我个人不推荐经常跑间歇,容易受伤,或过度疲劳造成厌跑。
(7)速度训练——在最大速度下进行重复跑,其特点是比间歇训练距离短,速度更大。建议在封闭环境如操场或较为安全的直线跑道进行,以100m、200m、400m这类短距离为主。速度训练能充分调动全身各肌群力量和关节,要求跑动的舒展性、协调性较高,因此可有效改善跑步姿势,提高跑者的绝对速度和冲刺能力。对于有意改善跑姿的跑者,鸭梨哥建议:可以多进行一些速度训练和节奏跑,能更好感知跑步的经济性和技术动作要领,同时提高速度能力。
本次分享到此。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鸭梨哥陪你一起,迈步向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