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安徽铜陵有一位11岁的男孩子到公安局“自首”。
后来根据值班民警的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孩子平时喜欢玩卡片游戏,于是就用零用钱陆陆续续买了四五百张游戏卡片。男孩妈妈发现后,担心孩子玩游戏成瘾,就恐吓孩子“你玩这个是违法的”,令他自己去公安局自首。
于是孩子就背着一书包的游戏卡片来公安局“自首”了。
看到这则视频后,很多网友表示很心疼这个孩子:
“母亲透支了孩子的信任。”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再闹就让坏人把你带走,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这种话我们应该经常会听到吧。
孩子不听话,是很令人头疼的一件事,不管你怎么说,怎么讲道理,可“熊”孩子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你的言语充耳不闻,于是你开始放大招:“再闹就不要你了!”
很多网友也表示自己小时候也这样被家长“恐吓”过:
很多家长只看到孩子被恐吓后变得乖顺起来,却忽略了孩子心内的紧张、害怕。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3岁前人类大脑就会建立一个独一无二只属于这个人的脑结构,若一个孩子常有被丢下的“恐惧”,也会成为这个结构中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某短视频中出现很多让孩子变听话的视频。其中,有在喂饭时拿着玩偶,孩子不吃饭就当着孩子面暴打玩偶,吓得孩子立马乖乖吃饭。的确,被吓住的孩子立刻停止那些不好的行为,变得乖顺起来,就误以为恐吓很有效,很成功。殊不知,这种恐吓式教育,对孩子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称这种做法叫“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不是体罚,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
我们通过吓唬向孩子传递的这种 “认知体验”往往会成为他们未来判断其它事物的认知基础、情感基础、行为基础,使孩子表现出很多负面的人格特质。
长期被父母这么对待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自卑心理
如果我们总是打骂吓唬孩子,甚至经常说一些刺激的言语数落孩子,这很容易让孩子有自卑心理。
影响人际交往
因为害怕被抛弃,会害怕暴露愤怒,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即使吃亏,也怕露出真实的想法而被别人排斥抛弃,更别提去勇敢的离开不好的人。
没有安全感
大人们的随口一句恐吓,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不安的种子。
当他每天都觉得身边是不安全的,这其实是很痛苦的体验。
正确教育需要家长的耐心
▲▲▲
家长教育孩子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想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而用言语“恐吓”的方式是万万不可行的。
孩子还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和思考,但也带着求知欲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会对大人们的话都信以为真。在这个阶段,家长们要做的是带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并学会面对外界的事物。除了让孩子懂得“怎么做”以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是什么”与“为什么”,要培养起孩子独立思考与为自己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使他们听话。
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的时候,尽量选择正向的语言,对孩子说的话,要简短、有重点,并且守住自己的原则,尽量少用吓唬的方式。
简·尼尔森说:“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