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夜成名,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的精神领袖;
他放肆大胆、放浪不羁,被认为是欧洲最出名的贵族浪子;
他为希腊民族独立而奋斗,至今仍被希腊人称为民族英雄……
他是诗人雪莱的挚友,主持了雪莱的葬礼;
他用死去情人的头骨做酒杯,离经叛道;
他的双性恋倾向,至今成谜;
他36岁死于医疗事故——感染风寒后被医生放血致死……
他是自己笔下悲剧性的孤傲叛逆者“拜伦式英雄”——Lord Byron拜伦勋爵。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终年36岁),英国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式英雄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拜伦),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他的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但他也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者。他崇尚伟大的精神,向往壮丽的事业,却被黑暗的时代所窒息。他的心是伤感的,他的叹息充斥了整个生涯……
——伯特兰·罗素
拜伦出生于“疯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 (1760年10月25日—1820年1月29日在位),贵族后裔,十岁继承家产与爵位,成为拜伦勋爵(后文都简称拜伦)。虽然出生于贵族世家,但是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并非童年幸福和谐的成长环境,而是受尽折磨与嘲讽。他敏感、早熟、缺爱、叛逆。
他的父亲“疯”流倜傥,被人称为“疯狂的杰克”("Mad Jack"Byron)。为了娶富家女,同意冠妻姓“戈登”——拜伦母亲凯瑟琳·戈登(Catherine Gordon)家族有个诅咒,所有冠上戈登姓氏的人,都不会得到善终。结婚后没多久,他父亲就败光了女方的嫁妆并抛弃了凯瑟琳和小拜伦去了法国。拜伦三岁的时候,35岁的“疯狂的杰克”就应了凯瑟琳家族的诅咒,酗酒身亡了(也有说法是自*)。拜伦的母亲并没给他更多的爱,反而时常因为“他和父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迁怒于他,还叫他“瘸腿小混蛋”。他的跛脚(club foot马蹄内翻足)让他自卑,被人孤立。在他之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母亲是一个残酷得叫他害怕、庸俗得让他鄙视的女人。
十岁的小拜伦,迎来了生活中的第一道高光时刻——“恶勋爵”叔祖父的家族世袭爵位及产业落到他身上,从此他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3岁开始,拜伦就读于哈罗公学(与伊顿齐名,丘吉尔、本尼也毕业于哈罗),与贵族后裔一起求(gui)学(hun)。在剑桥大学求学那些年,拜伦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他赞美卢梭、伏尔泰等启蒙主义者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但同时,他又离经叛道:不顾禁令偷跑到喷泉池里游泳;剑桥的宿舍不让养狗,于是他便养了一只宠物熊……
拜伦曾形容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在炽情上投下魅惑、由苦恼绞榨出滔滔雄辩者……”
用来评价他自己,也并不牵强。
然而,他知道怎样给疯狂披上美丽的外衣、在错误的思想和行动上涂上一层绝妙的色彩。
拜伦是狂热的。
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二十出头的拜伦便离开了365天中有300天下雨的伦敦,去游历东方(南欧和西亚),葡萄牙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和加的斯,经意大利撒丁岛和西西里岛、马耳他到阿尔巴尼亚、再到希腊的雅典、土耳其等国,饱览各地美景(与美人),也接触到各国社会和政治制度,了解了各国各阶层的人民生活和思想,受到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鼓舞。
这些,都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激发他创作了当时轰动文坛、让他一夜成名、成为社交界宠儿的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评说了拿破仑的侵略及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主人公哈洛尔德是他人生中创作的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有非凡的才华和能量,热爱生活,如火般激情,敢爱敢恨,敢于蔑视制度,是社会恶势力的反抗者;但同时又很自我,存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弱点和悲观厌世的情绪,在腐败的社会中无法施展才华,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感情虚耗而感到绝望。
在之后的讽刺史诗巨著《唐·璜》中,拜伦借由西班牙贵族家庭出身的英雄少年的故事,对英国统治阶层、贵族和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与讽刺。雪莱听拜伦朗读了最初的几章,十分敬佩与崇拜,甚至将新订制的帆船命名为“唐璜”(几年后,也是在这艘唐璜号上,29岁的雪莱出海遇到暴风雨溺毙)。拜伦于 1819 年开始发表《唐·璜》,但直到 1824 年他病逝于希腊前都没有完成(拜伦曾说此诗他将写一百章,写完第十六章,他便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生前只出版了十六章,而第十七章的现有部分是他的朋友在他的遗物中找到的,在拜伦死后才发表)。
实际上,“拜伦式英雄“也是他自身意识形态的写照,映射出拜伦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与反抗意志,忧郁且彷徨。
浪子情事二三“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If I should meet thee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 When we two parted
(《春逝》节选,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影射的是自己与有夫之妇弗朗西斯夫人的暧昧关系)
爱过的人,拜伦都为她/他写诗。
帅气、倜傥不羁的情场浪子拜伦,对于女性总是容易动情,他有数不清的感情纠葛——单恋、不伦之恋、同性之恋、有夫之妇之恋,简直可以用“爱欲纠缠”来总结他一生的情事。
拜伦曾对好友雪莱说,自己是“美以美会教徒、加尔文派教徒、奥古斯丁派教徒”,
他一直没摆脱掉的加尔文派信仰,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邪恶的;
他说:“邪恶是我血统中的遗传祸害,注定是全能的神给我的恶运。”
他唯一的一段婚史,仅维持了一年。1813年,拜伦向爱慕他的安娜贝拉·米尔邦克(Anne Isabella Milbanke)求婚,1815年,他们结婚了。拜伦并不爱她——他们的婚姻是拜伦的同父异母姐姐奥古斯塔为了避免乱伦丑闻,怂恿他与安妮贝拉结合的产物。
安娜贝拉是个据说学识堪比剑桥学生的富家女——安娜贝拉天生聪慧,从小父母就请来剑桥大学教授从文理多方面精心栽培她。她在数理方面的造诣令人惊叹,拜伦戏称她为“平行四边形公主”(The Princess of Parallelograms)。
安娜贝拉·米尔邦克(Anne Isabella Milbanke)
拜伦于 1813 年 9 月 6 日写给他未婚妻安娜贝拉的信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生活的宏伟目标就是“感知”——去感觉我们的存在,虽然这是痛苦的。然而正是这种“渴望的空虚”驱使着我们去“游戏”、去“战斗"、去“旅行”,去奢求人能深切感受到的每一种追求;其主要吸引力,就是那种跟其所获成就形影不离的*动。
然而,理智的安娜贝拉并不懂他的“感知”,也不理解他所追求的“*动”。婚后是无止尽的争吵。一年后,安娜贝拉便带着出生仅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的娘家,并对外界暗示拜伦和他的异母姐姐奥古斯塔·李关系暧昧(他们的女儿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原名为奥古斯塔·阿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就取自这个异母姐姐的名字。对安娜贝拉来说,拜伦的确是渣男本渣了)。于是,英国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对这个思想叛逆的诗人进行疯狂地诽谤和诬蔑,各种流言蜚语四起,拜伦仿佛一夜之间身败名裂——就如同他一夜成名一样。他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不愿继续忍受这种侮辱,便离开了他爱的祖国,从此一去不复返。
让安娜贝拉耿耿于怀的拜伦和奥古斯塔的“不伦恋“,或许是拜伦诸多恋情中,唯一让他得到慰藉的一段。
“他真挚地爱着奥古斯塔,因为他们属于同一血统的——拜伦家的伊实玛利族系——而且更单纯地也因为她对他的日常幸福有一种作姐姐的亲切照顾。但是这还不是她要献给他的全部东西。由于她的纯朴和她的亲切的温和性情,她成了供给他极愉快的孤芳自赏的悔恨的手段。他可以感觉自己堪和最大的罪人匹敌——是跟曼弗里德、该隐、几乎就是跟撒但同等的人。这位加尔文派教徒、这位贵族、这位叛逆者同样都得到了满足;这位由于失掉人世间唯一还能在心中引起怜爱柔情的人而伤痛的浪漫情人也满足了。"
——伯特兰·罗素
拜伦曾用一篇《献给奥古斯塔的诗》,
向她倾诉自己的爱恋:
如果这错误使我付出的代价
比我一度预料的多了许多,
我终于发现,无论有怎样的损失,
它不能把你从我的心上剥夺。
——《献给奥古斯塔的诗》节选
这不是他第一次给情人写诗。
他人生的第一首情诗,是14岁时写给初恋的:大他一岁他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Margaret Parker)。他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玛格丽特因为跌伤早逝。拜伦十分悲痛,于是写了《悼玛格丽特表姐》:
晚风沉寂了,暮色悄然无声,
林间不曾有一缕微飔吹度;
我归来祭扫玛格丽特的坟茔,
把鲜花撒向我所挚爱的尘土。
——《悼玛格丽特表姐》节选
15岁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年长的少女玛丽·安·查沃思。她后来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拜伦曾十分遗憾地回忆道:“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像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在剑桥读书的时候,拜伦开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同性之恋:他遇到了他称之为“爱他胜过世间万物”的15岁唱诗班少年约翰·埃德勒斯顿(John Edleston)。多年后,他把这段恋情描述为“强烈的、纯真的爱和激情……最初是他的声音吸引了我,然后是他的容貌,最后,他的态度使我想要永远和他在一起。我爱他胜于一切,时间距离都不能改变我……在剑桥的时候,我们每天在一起,不论春夏秋冬,没有一刻会感到无聊,而且,每次都依依不舍地分开。”他们相互交换信物,拜伦一直随身佩戴着埃德勒斯顿给他的饰物,直到去世。
不久,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迷恋上才华横溢的诗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她很快便得到了拜伦的回应。在恋爱期间,他曾为她写下许多诗篇,被后来的拜伦研究学者称为“塞莎组诗”。但不幸的是,还在热恋中的塞莎病世了。
当我驶过爱琴海的波涛,
我会想:“塞莎在望着那明月”
哎,但它是在她的墓上闪耀!
当我辗转于病痛失眠的床褥,
高热在抽搐我跳动的血管,
“塞莎不可能知道我的痛苦,”
我疲弱地说:“这倒是一种慰安。”
仿佛一个奴隶被折磨了一生,
给他以自由是无益的恩赐,
悲悯的造化白白给我以生命,
因为呵,塞莎已经与世长辞!
——《只要再克制一下》节选
1818 年,拜伦在威尼斯邂逅了令他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爱上了有夫之妇意大利伯爵夫人特丽萨·圭契奥尼(Teresa Guiccioli),她是拜伦最后一位恋人。诗人形容她“像晨日一样美丽,像饷午的阳光那样温暖”。第二年,他写下了“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爱,在所有语言中都是美丽的,而在你的语言里,却是最美——Amor Moi(我的爱),此生不灭,任你差遣;我的命运系于你手,你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子,刚离开修道院两年。我却希望你仍然待在那里,真心地希望——那样一来,至少,我就不会在你结婚后才遇到你。可是,这一切都太迟了。我爱你,你也爱我——至少你是这样说的,而你的行为也表现出这一点,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可是,我爱你若狂,无法停止。请偶尔想起我,在阿尔卑斯山和大海将我们阻隔的时候——可它们阻隔不了,除非你希望如此。” ——《拜伦致特丽萨·圭契奥尼》节选
不久,拜伦便前往希腊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中,而特丽萨仍然坚持生活在原地。
特丽萨·圭契奥尼(Teresa Guiccioli)
尼采对拜伦始终是同情的:“悲剧就在于,如果我们在情感和理智中有严格的求真方法,我们便无法相信宗教和形而上学里的教条,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人性的发展,我们已经变得十分娇弱敏感地痛苦,需要一种最高的拯救和安慰的手段。”
拜伦的敏感、自卑和孤独促使他一生在情欲中找寻慰藉。
拜伦与安娜贝拉的女儿: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阿达·洛芙莱斯(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
阿达五个星期大的时候,父母离异。从小她便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一直鼓励、培养她从事数学研究,以避免像她父亲那样出现“危险的诗人倾向”。
天资聪颖的阿达遗传了她母亲的数学和逻辑学天才基因,被誉为神童,她的数学甚至打败了前来教她的家庭教师。17岁时,阿达的数学能力已经比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还强,可以轻轻松松计算一道大学生的数学题。
1834年,英国数学家、发明家兼机械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其(Charles Babbage)发明了一台分析机试验品,举办了“沙龙”并邀请各界名流观摩。19岁的阿达与母亲也应邀前往。阿达参观后立刻就懂得了这台分析机的运行原理,对其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创造性地建议用二进制数代替原来的十进制数,表明分析机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穿孔卡,还提议数字和其他符号如字母都可以“编码”成数字数据(即程序)。不仅如此,她还指出分析机应该有存储位置或地址(即硬盘)。一百多年前,阿达提出的这套设想已经构成了计算机的基础设置。
此外,她还设想这台机器能够计算出无穷数列——伯努利数,并专门为此设计了程序,这是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数字女王”阿达·洛芙莱斯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为了纪念阿达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所做的重大贡献和影响,美国国防部将一种高级程序语言命名为Ada语言,还以她的生日设立了一个编号MIL-STD-1815。英国计算机公会每年都颁发以Ada为名的奖项。
1852年,阿达为了治疗子宫颈癌,死于失血过多,终年36岁(与她父亲拜伦一样在相同年龄死于治疗中的失血过多)。
按照她的遗愿,阿达葬于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长眠在父亲拜伦身边。
英年早逝的“撒旦派”由于拜伦、雪莱和济慈敢于向湖畔派诗人挑战,被以”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塞(Robert Southey)为代表的湖畔诗人斥为“撒旦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代表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与消极避世的“湖畔派”相对。
他们象征积极反抗现实的斗士——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
1816年,拜伦结识了同是贵族叛逆者诗人珀西·雪莱。
这一年,也是有名的“无夏之年"。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火山灰加上二氧化硫,使全球温度下降。家畜冻死,粮食欠收,全欧洲约有20万人死亡。
拜伦和他的私人医生约翰·波利多里(他叫医生“波利娃娃”...),珀西·雪莱、雪莱未婚妻玛丽·戈德温(当年年底才与雪莱结婚)以及玛丽的异父异母妹妹、怀了拜伦孩子的克莱尔·克莱尔蒙特在日内瓦莱蒙湖畔度假。但这个夏天不适合出门,瑞士连日低温降雨,他们被困在迪欧达蒂别墅中。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群人围坐在壁炉前。拜伦提议大家比比讲鬼故事,随后办了一个恐怖故事大赛。在这个恐怖故事大赛中从没有过创作的玛丽和医生波利多里贡献了后世名作——玛丽完成了《弗兰肯斯坦》初稿,这是史上第一部科学小说,开创了科幻小说这个门类,玛丽也被后世称为“科幻小说之母”;波利创作了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吸血鬼》小说并奠定了后世吸血鬼的形象,启发了后来布莱姆·斯托克的更为著名的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德古拉》(Dracula,1897)。
平时高谈阔论的拜伦和雪莱在这次的比赛中,并没有很出彩。
叛逆的贵族公子雪莱,伊顿公学毕业之后入学牛津,不满一年,就因为宣扬《无神论的必要性》被开除。私生活方面,也一直为人所诟病。遇见玛丽的时候,他已经结婚三年并且妻子正在*。但他还是带着年仅17岁的玛丽私奔法国了(第一段婚姻也是从私奔开始,前任跟他私奔的时候才16岁)。妻子自*之后,他和玛丽正式结为夫妻。在当时社会来看,坐实了渣男的身份。
约翰·济慈虽然出身贫寒,与这两位贵族朋友也不经常见面,但他们依然惺惺相惜。
济慈早年热烈地赞颂过拜伦的诗歌,并写了一首十四行诗《致拜伦》(雪莱也写过《致拜伦》)。后来虽然他对拜伦的看法些许改变——既承认拜伦在诗坛崇高地位,也含蓄地表明其某些诗是“虽为缪斯所产,却像堕落的天使”。
拜伦对济慈的天赋是肯定和赞许的。他曾评价济慈未完成的神话诗《海披里安》“崇高肃穆,堪与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相媲美”。在年仅25岁的济慈因病去世后,拜伦还作诗谴责恶意中伤济慈的那些批评家。
雪莱称济慈“本是美的一部分”。在济慈病情不断恶化时,雪莱曾邀请他到意大利过冬,但济慈婉言谢绝。济慈去世,雪莱在创作的长诗《阿童尼》中,将济慈比作希腊神话中为美神维纳斯所爱的美少年阿童尼,以其被野猪所伤来暗喻济慈生前所受到过的伤害。
济慈辞世半年后,不会游泳的雪莱与朋友乘“唐璜”号渡海,遇到了暴风雨。在失踪了十天后,尸体才被找到,却已面目全非。人们通过他口袋里的济慈诗集和一名希腊诗人的诗集才确定是雪莱。
油画《雪莱的葬礼》
拜伦主持了雪莱的葬礼。雪莱客死异乡,按照当地风俗进行了火葬。人们给他的尸体撒上盐和香料,拜伦点燃了火把。据传,拜伦当年想要收藏雪莱的头骨,但是因为他曾经把情人头骨当成酒杯的黑历史,雪莱的朋友们拒绝了他的要求,表示“不能让雪莱受到玷污”。拜伦在雪莱的火葬礼后,脱下外套猛然跳入海水中,或许,是想把自己的悲郁融入这曾吞噬他朋友生命的大海。
雪莱的骨灰被埋葬在罗马近郊的新教墓园(Cimitero Protestante),济慈墓旁,永远相伴。
拜伦临终画像,绘于1826年左右
雪莱去世不到两年,拜伦在希腊一个军营中因伤寒被医生放血过多致死:
1824年4月14日,在两小时内医生抽了拜伦两磅血。
4月16日,拜伦已经被放血放到神志不清,医生仍没停下来。
4月18日,医生又给拜伦抽了两磅血。晚上6点时,拜伦说:“这些可恶的医生,把我的血吸干,使我站都站不稳!”
拜伦去世后,终于回到了他爱的祖国,葬于家族墓地——英国诺丁汉郡哈克诺的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希腊国王赠予的大理石墓碑立于其墓前。在拜伦死去145年后的1969年,另一座拜伦的雕像才放入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最初,威斯敏斯特教堂以“道德败坏”为由,拒绝将拜伦葬于此。
英国诗坛的这三颗巨星,才华横溢,却都英年早逝。
济慈,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25岁
雪莱,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死于海难,29岁
拜伦,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遇雨受寒病逝于希腊,36岁
上帝带走了他们的灵魂,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诗篇。
生活及创作背景 |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
18世纪初期开始,在经历了迷信时代和偏见时期之后,欧洲人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客观,思想得到了解放,尤其体现在欧洲的文化领域。以历史经验和事实依据为判断标准的思想潮流,引发了欧洲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1772年,法国出版了《百科全书》,对世界万物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在当时被称为最激进的著作。1789年法国大革命结束之后,君主专制时代随即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共和思想与体制。拿破仑带领法国人完成了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运动,从而建立起了共和国,成为第一届统治者。但是,他希望终身为王,于是,他重蹈历史覆辙,当起了皇帝。拿破仑的个人经历也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的矛盾。
此时的欧洲社会,主要包括两个社会群体——一个是以贵族阶级为主的宫廷文化群体,另一个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文化群体。宫廷文化服务于中央政府,有国家机器做后盾,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本身就是高官贵族。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这些知识分子不但掌握文化的潮流和走向,而且还将触角深入到了各个社会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与地方政权的合作,社会文化逐渐具有了挑战宫廷文化的资本。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文化大融合。这一社会现象促生出了全新的欧洲文化流派,即把传统观念和科学知识相结合,也就是把浪漫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把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文化先锋们提出了“知识就是权力”的口号。最终,这次文化运动也促成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交流方式——文化沙龙。
19世纪的欧洲各国为了刺激消费文化,鼓励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推动旅游业。当时的欧洲民众每年只有几天假期,用来休息尚且不够,更别提外出游玩。最早的欧洲民众罢工也出现在此时——民众为了争取更多的闲暇时间,发起劳工运动,并争取到充分的假期时间。加上工业的发展,火车和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问世,欧洲人很快踏上了游玩之旅,从此也形成了“旅游业”。除此之外,剧院、音乐厅和体育场等文化场所也开始备受欢迎,掀起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娱乐业的繁荣。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霍姆斯. 好奇年代.[M]. 暴永宁,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M]. 商务印书馆,1963.
3. 邵嘉骥. 欧洲文化简史.[M].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4. 余莉. 美丽英文:世界上最美的情书.[M]. 新世界出版社,2013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