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个会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始终心存探求真实世界的疑问。然而我们是否注意到,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当儿童向我们发问时,我们是否认真对待了呢?我们要么是对其不闻不问、有意回避,要么是简单应对,更多是习以为常的回复“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儿童的提问是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将他们的问题作为学习探究的驱动因素,与他们一起查询资料、讨论研究,那么一颗关于探究的种子就会悄然生发。
好的问题不是随便生成的。只有与学生高质量对话,才能让他们经历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过程。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敢提问、会提问、爱提问呢?
认识儿童提问的本质和价值
儿童天生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和新概念感兴趣,并通过提问探索和理解这些事物。这种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主动寻求知识,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但正如丘吉尔所说:“我总是愿意去学习,但我并不期望一直受教育。” 这种自发、随心所欲的学习观念人皆有之。儿童的提问可能追求的并不是对于问题精准的答案,而是能够启发其兴趣可以继续扩散的点和面。儿童的提问是随机的,可能是在一次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过程中,也可能是在看课外书或者与父母的交流中,偶然接触了某些自己尚未能解释的现象。这些碎片化、多元化的提问,如果得到了正确的、符合儿童心理预期的回应,那么随着儿童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些曾经提过的问题就会在他们今后的某个时间点被一一印证,甚至发挥作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思维财富。
除了好奇心,儿童提问的本质还与他们的求知欲密切相关。这一点,在脑科学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由于儿童的大脑还处在不断发育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各个感官的刺激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突触链接,因此儿童比成人更渴望理解世界,更希望了解事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通过提问,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型。这种求知欲的驱动使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促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理解。
儿童的提问往往看似简单,但是想要回答好并不容易,例如他们会问“为什么天会下雨”,或者“为什么鸟会飞”,这些问题是基于他们对特定现象的观察和疑惑。但是作为回答者却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要思考如何用儿童化的语言对答案进行修饰,且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儿童还会使用比较和对比的提问策略,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属性来深入理解。例如,“为什么狗会叫,而鱼不会叫”,这种比较提问策略有助于儿童建立对事物的分类和归纳能力,也体现了儿童对于科学探究所展示出的偶发、浅显的归纳演绎。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加以引导,让探究更加深入。
当儿童面对未知事物时,他们会提出问题来寻求答案。通过提问儿童能够思考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不断提问和思考,能够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提问的策略有助于他们建立知识结构和扩展知识领域。通过提问,儿童能够主动寻找信息和知识,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建立更加完整和准确的知识结构,激发对不同领域的兴趣,进而主动去学习探究。通过提问,儿童不仅能够不断扩展知识领域,还能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此外,通过提问儿童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会用准确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儿童提问也为他们与他人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问和回答问题,儿童能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互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梳理儿童提问的类型
《小王子》这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持续传达着一个观点:当我们步入成年,便无法再真正理解孩子的世界。我们无法感知到孩子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其实,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是“长大了”的儿童,有时不是我们忘记了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而是不屑或者不想去用。因此,看待儿童的提问,首先应该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分析问题的类型,从而加以回答。
一是信息性提问。这种类型的问题旨在获取特定的事实或知识。例如,一个典型的信息性提问是“什么是蜜蜂的功能”。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儿童扩展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二是理解性提问。这类问题旨在帮助儿童理解和解释已经学到的信息。例如,一个典型的理解性提问是“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这类问题可以鼓励儿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三是批判性提问。这类问题旨在引导儿童思考并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论据。例如,一个典型的批判性提问是“你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是创造性提问。这类问题旨在鼓励儿童发散思维和创新思考。例如,一个典型的创造性提问是“你能想出一个改善交通问题的新方法吗”。这类问题培养了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盘点儿童提问的策略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设定有价值、有层次、有目标的问题,这对儿童提出问题、学会思考、敢于批评和创新等核心技能的发展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提问,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提问策略来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学习。
对于信息性提问,我们可以鼓励儿童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等问题,以激发他们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兴趣。
案例1:教会孩子使用4W1H“提问匣子”。
X老师在与学生共读“不一样的卡梅拉”故事系列《我想去看海》。当她展示出这本书的名字:《我想去看海》,鼓励孩子用4W1H“提问匣子”提问。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Why(为什么):卡梅拉为什么想去看海?How(怎么样):卡梅拉怎样去海边?What(是什么):卡梅拉在看海的时候都会看到什么?When(什么时候):卡梅拉什么时候想去看海的?她什么时候看到了大海?Who(谁):卡梅拉和谁一起去看海?她在途中都遇到了谁?
……
当然,如果你能用书里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那你就更厉害了!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要关注与倾听每个孩子的困惑,引导他们敢于提问。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种愿意倾听的态度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洞察他们的真实感情,以此来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案例2:六年级毕业研究设计,关注社会问题,并组成小组通过研究、实践和反思,找到实际解决方案。
X小组的调研主题是“食物浪费”,他们的研究从3个疑问开始:如何让浪费的食物变成有用的东西?食物浪费会导致什么其他问题?减少食物浪费会怎样改变地球?
在问题的引导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网络、书本、走访专家等方式,寻找每个问题的答案。
对于理解性提问,我们可以鼓励儿童提出“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原因”等问题,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已有知识的内涵和逻辑。学生需要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述、解读、重塑,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化理解,通过语言的整理转化成自己的话语。在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提示词包括:请用你的语言来阐明、描述、比较、对比、解答等。
案例3:教会学生对事实和事件进行对比。
B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学现象。有学生问:为什么人在滑滑板时一开始很快,后来慢慢就停下来了?为什么自行车比赛的时候,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才能运动起来,不蹬,自行车就停下来?为什么用力踢球,球才会运动?
……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概括性更高的问题——物体要运动起来该怎么办?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了,这个物体会如何运动?
于是在问题的指引下,师生共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来验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对于预设引导性问题,教师应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设定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情境性的问题拥有一定的创造性空间,并具备吸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解答学习困扰的开放性特质,学生可以在这些设定的问题中产生自己的疑问。实践表明,学生的问题可能是零散、粗略和幼稚的,但从价值角度来看,它们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充满活力,展现出强烈的生命力。
案例4:教会孩子学以致用。
清英创客社团在“行人闯红灯报警装置”项目中,通过研究闯红灯的问题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对行人闯红灯的监控进行学习,指导孩子使用红外激光发射器等相关工具制作报警装置。此活动的主题及难度完全符合孩子的能力范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提出了以下问题:看到行人闯红灯,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没有交通指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处理闯红灯的问题呢?
因为设置的问题情境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调动了其解决问题的热情。
对于批判性提问,我们可以鼓励儿童提出“你觉得……对吗”“你有什么证据支持你的观点”等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如果要在儿童的心灵深处种下批判性思考的种子,教师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以及能够包容多种观点和有强大洞察力的心态。孩子只有在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和老师的鼓励中主动学习,才会自然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他们也会习惯于使用“我发现……有点问题”“我认为……”“我不完全同意……”等表述。即便在讨论中立场强烈对立,观点不一致,但这都将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展示出精彩的观点。
案例5:课外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S老师注重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她尝试引导孩子用问题作为脚手架,对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做更深入的思考。
引导孩子评价角色,对角色的行为或事件的影响进行推理和预测,在进行角色分析的时候非常适用。比如,谁造成了危害?谁是最重要的角色?谁会受此事影响?
培养孩子的分析、评估以及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比如,如果……故事会是什么样子?那个角色的动机是什么?还有什么可以改变整个故事?转折点是什么?
引导孩子关注文本,找到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比如,故事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哪里有类似的情况?这个问题(情况)哪里可以改善?
引导孩子应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或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你同意……吗?你能把这个(事物)和……进行比较吗?这个(事物)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吗?
对于创造性提问,我们可以鼓励儿童提出“假如……”“如果……会怎么样”等问题,帮助儿童开启思维的转换,激发好奇心,从而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案例6:增强“浮力”概念在生活实际运用中的直观感受。
在PBL课程中,A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加上绝美的视觉冲击,学生似乎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回海上漂流的历险。在影片余味未了时,教师问:“派为何没有随着轮船一起沉没?”学生说:“因为他上了救生船。”
此时,教师打开PPT中几种常见救生船图片,问:“这些是现实生活中的救生船,它们是怎么实现你们刚才说的功能的?”学生开始讨论这些救生船的结构特点:“结构很简单,能坐人就行”“船都不需要很大”“漂浮力特别好”。
……
在深入探讨后,教师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提问:“假设我们是未来的救援船创建者,能否将越来越多的瓦楞纸板回收以设计和制造出一艘救援船呢?”
“这怎么可能!纸板一碰到水就沉了!”学生纷纷摇头。
教师追问:“你们是说纸板吸水会沉是吗?那如果纸板做了防水措施的话可能漂在水上吗?”
“那也不可能,纸板太脆弱了。”
“如果是模型小船是可以的,在里面能放弹珠之类的重物,我做过这个实验。”
这时,教师呈现了项目导向的问题:“如何将瓦楞纸板运用于搭建一艘救援小船,并且至少能够支撑一个人的体重?”学生瞪大了眼睛:“老师,是要人站上去吗?”
尽管教师不断确认再确认,学生还是难以置信。但一种被“不可能的挑战”激发起的力量已经呼之欲出。带着对“不可能”的期待,他们显然已经做好了“被骗也心甘情愿”的心理准备,“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在创新性对话中,“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儿童关注和发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养成“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巧提问”的习惯,能提出有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形成有待探索的“问题库”,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
真正的“提问”能激发思考,是对“理解”的“呼唤”。面对儿童的“提问”,教师可以即刻阐述,也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逐步解释,无须急于反馈。关注“提问”比提供答案更重要,可以在指导“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儿童主动思考的积极心理,培养其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互联网 ’视域下小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HA200230)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17日第11版
作者:奚亚英 马曙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