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死后,伯禹接任联盟共主之位,正式立国,号称夏后氏;在伯禹死后,他的儿子姒启,驱逐了当时的摄政(指的是禅让制度时代,下一任君主继位之前的官职),正式继任为后(夏朝君主称后),正式建立夏王朝,禅让制和部落联盟共治时代结束,中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王国时代……
早期分散的部落衍化出不同的文化
虽然说夏后氏族终结了部落时代,但是,在这之前,他自己也是一个部族,那么,他们的发源处又是在哪里?他的发展和形成又是什么一个历程呢?因为前事太远,已经无法进行准确的考证,我们只能是根据后人那些简略地记述,来一一分析。
(一)夏氏部族的三位重要祖先——黄帝、颛顼、鲧
夏部族的发源,在经过数千年的纷扰争论之后,大致形成了三种说法,即:西部羌族地区发源说(羌族说),中原豫西地区发源说(华族说),以及黄河下游东夷地区发源说(夷族说)。但是无论是起源于哪一种,他们有一个基础说法是不变的。那就是夏部族的始祖和初祖的身份。
夏部族的始祖,是大家公认的万邦之祖——黄帝;而另外一个,则是五帝之一的另外一位帝君——颛顼。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而在《世本-帝系篇》中亦记载:“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
同样,在《山海经-海内经》中亦记载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所以,在夏部族的历史上,黄帝、颛顼、鲧是三位重要的祖先,这一点,不可置疑。
五帝时代几大族群的大致生活区域
(二)夏部族的发源地的争论
因为年代久远,资料匮乏,因而,尽管已经可以确定夏部族的前期重要先祖的身份,但是他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一个困扰后人的话题。
1,西部之说
后世学者们所持较多的一种观点认为,夏部族繁衍发源于西部羌族地区。《盐铁论-国病》言:“禹出西羌。”《史记-六周年表》也记载:“禹兴于西羌。”同样论点的还有《太平御览》、《后汉书》、《帝王世纪》等,这些典籍中都认为伯禹也就是夏部族的起源是兴起于西部羌族,是一个以羌族为主体的大型部落。那时候羌族的活动地带,主要是在陕甘川交界地带,而且在这一带尤其是今川北地带,关于伯禹的传说或者遗迹比之于其余地方要多许多。比如《竹书纪年》就记载:“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石纽,就是现在四川汶川,当地的羌族依然保留着许多和禹的祭祀活动,几千年来都奉禹为祖先。
2,中原豫西之说
而另外一种主流观点则认为,夏部族是发源于如今豫西嵩山以西的伊洛河谷一带。在《国语-周语》中记载说:“有崇伯鲧。”三国韦昭在这里注释说:“有虞,舜也。鲧,禹父。崇,鲧国。”鲧死之后,作为他的儿子伯禹继承他的封国和爵位,因此也可以被称为“崇禹”。《国语-周语》记载:“夏居阳城,嵩山在焉。”《国语集解》记载认为:“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非常相近的,夏氏族主要居住的地方阳城附近,都提到有“山在近”。古代对地名命名或者记载,总会以最明显的地标物做标注。而且,“崇高”所指的即高大的山,而韦昭注解《国语》也说:“嵩,高也。”这就是说,“嵩”与“崇”都是指高山,其意思是相通的,“崇山”即是“嵩山”。《史记-封禅书》载:“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太室山,就是嵩山主峰之称。
古人碍于交通的不便,所以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是不会轻易地迁徙自己的生存之地的。以此来看,夏部族发源于嵩山以西也就是豫西地区,也是可以成立的。
3,东部东夷族之说
当然,除以上两个地区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即夏部族发源于黄河下游地区。这种说法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夏部族的早期重要始祖——颛顼。
按照《史记》的说法:“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子高阳,即颛顼。”这里的记载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颛顼的母亲,是蜀中女子,而蜀地在当时是羌族人的主要活动地区。所以这也为夏部族发源于羌族提供了又一个依据。但是,颛顼的血统虽热有羌人血脉,却不代表他子孙后裔的夏部族就一定是羌族血统为主。因为颛顼自幼就是在东夷部落所长大的。
少昊氏就是古代东夷部族的重要首领,他们所居住的地域就靠近大海。从小就被抚养在少昊氏膝下的颛顼,所受的东夷部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这里很值得思考的就是,少昊究竟和颛顼是什么关系?司马迁、皇甫谧等人认为少昊氏就是黄帝之子青阳。但是二人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远。就在图腾的信仰传承来讲,一个以“熊”为主信仰图腾,一个以鸟为信仰图腾,如果是父子,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可能这么大。
先民信仰的玄鸟——铜像照片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帝颛顼生于若水,实处空桑。”神话传说中,“若水”指的是太阳的栖息地扶桑神树——若木树根下的水,即太阳洗浴之水;而空桑,即穷桑,是古代地名,即出桑树的地方,小五以为这里应该还有“最接近扶桑神树之地方”的意思。扶桑神树传说中在东方大海中,最靠近它,就是指在海边;而桑树是制作琴瑟的木,而东夷部落,就擅长制琴和抚琴。少昊氏在史书中就有“善琴瑟”之称。所以,《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的其意思应该是少昊教养颛顼抚琴等技艺的意思。在那个时代,谁会这么费心的从小就教养一个孩子自己最擅长的技艺呢?除了自己的孩子,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这么干。所以,颛顼应该是少昊之后。尤其是他们父子的名号。少昊的“昊”字,就有“光明”“大明”之意,而颛顼的国号——高阳,就有一样相同的意思。
实际上,颛顼被认为是东夷人的观点,在其他多本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淮南子》载:“北方之极……冻寒积冰,雪雹……颛顼、玄冥所司者,万二千里者。”《春秋》记载:“卫迁于帝丘,今之濮阳也,本颛顼之虚,故谓之帝丘。”今日我们说濮阳,大都是认为是在今日河南濮阳,但是实际上,古代地名在数千年间会多次改变。其地名不会在和现在的同名分划地区完全吻合。但是根据考证,“帝丘”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在今山东和河南交界处。而那时候,由于海水侵蚀(即冰川融化造成的海水上升),它距离海岸线更近。而作为渔猎民族,东夷的生活区域主要就是在今华北和东北中南部地区。
所以,如果说夏部族发源于东部东夷部族,也可以说得过去。
(三)夏部族的形成过程和最终形成
其实,夏部族的真正发源,在小五看来,用不着分得这么清楚分明。因为,在那个时代,本来就是各民族汇聚交融的时代。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了生存,他们通过战争、买卖、俘虏、联姻、结盟等等不同方式的途径,逐渐融合成以相同文化信仰、礼仪制度为主要纽带的早期文化共同体。这时候的部落,已经从惟血脉论时代,进化到文化信仰为主,血脉为辅的时代。
夏部族就是这样发展来的。他们的祖先昌意(姑且说是昌意吧,当然我更偏向于少昊),和羌族蜀山氏联姻。为了生存,昌意部族沿着水路向东迁徙,在和东夷人的相处中,被动或者主动的融合在了一起(小五认为是昌意部族被少昊吞并,而少昊娶昌意之妻,生下不确定是否亲生是血脉的颛顼);而颛顼在此后成为东夷的一支主要分支首领,并于东迁的炎帝后裔分支共工发生大战;颛顼在战争中打败了炎帝分支的共工部落,并收拢了共工的势力,自己代以公共之名,借之成为东夷部落之首领,并势压华夏,成为当时的霸主(《淮南子》:昔日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而颛顼死后,他的后代一支就借助共工部落的故地,在中原地区扎下根来,并逐渐地传到鲧(《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郭沫若等人研究认为,这里的九州,在那时指的是洛阳盆地一带,即后来伯禹治水时划分的九州)。鲧在此时已经是华夏联盟的重臣,是唐尧手下的实权大臣之一,被委以治水的重任。鲧治水不成,被唐尧责问之后,被虞舜所*(但是实际上,早期的典籍中,鲧的形象是很正面的,《国语》、《山海经》等早期文献都记载“鲧化为熊”,“熊”于“能”同字,指能力强的瑞兽、神兽。《归藏·启筮》说鲧"化为黄龙"。那个图腾信仰深入人心的时代,能够化身为图腾,本就是英雄才有的极高待遇)。
鲧虽然死了,但是唐尧还是念着他多年辛劳的功绩,封他为伯,这个“伯”在此为“长”之意思,指得应该是一方诸侯之长之意。而鲧的封国,就是夏部族所生存的嵩山以西的洛阳盆地地区。有了这个名义,继承父亲爵位的伯禹就正式成为了这片地区的核心首脑,他以自己的嫡系部族有崇氏(此时还没有夏后氏这一称呼,前文只是呼应主题,顺口称之)为主体根基,共工和先祖颛顼其他后裔部族为支脉,建立起初期的夏部族。而在治水成功之后,华夏势力在虞舜、伯禹等人的领导下,南下征服南部长江流域的三苗族部落。此役将华夏势力正式推进到长江以南地区,为早期华夏版图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夏都阳城虚拟图
依靠武力和新的诸侯朝贡制度,获得了天下各部落的共同支持之后,伯禹成为虞舜的摄政。虞舜死后,伯禹“避舜子商均于阳城”,而“诸侯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国号夏后,姓姒氏。”
后记
至此,经过至少五百年的繁衍发展(黄帝活跃时期约为公元前26世纪,禹继位约为公元前21世纪),终于在此时,从有熊氏、高阳氏的一支后裔分支,正式形成新的部族——夏后氏。而夏后氏的建成,正式向世界宣告,古老部落联盟制度的结束,历史在这一刻进入崭新的一页,奴隶制王国时代,正式来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