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的宝石收藏家

“误打误撞”的宝石收藏家

首页休闲益智宝石收藏家更新时间:2024-04-26

众所周知:苹果电脑与手机现在风靡全球,尤其是后者系列在国内市场备受许多年轻消费者喜爱,这是因为它已经颠覆了传统手机的性能,使得很多功能集于一机,由于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成为智能手机的头部公司!其创始人乔布斯也成了许多苹果发烧友崇拜的偶像,他的离世使得不少粉丝感到惋惜,但是今天我不谈该公司的产品如何如何,而是向各位介绍该公司的其中一个初始合伙人的宝石收藏经历,他叫 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 Scott)。或许不少读者会一头雾水,一个企业经营者咋会与宝石收藏有关系呢?而且收藏与企业经营是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从表面来看确实毫不相关,但是从内里分析:迈克尔的宝石收藏属于“误打误撞”,经过24年的不断积累,他被称为“美国宝石收藏价值很高的收藏家之一”。作为仅次于英国王室的庞大私人宝石收藏,他的藏品涵盖了世界上精美的宝石、晶体与宝石雕刻


来源于网络

青年时代对一个告诫不经意的关注


斯科特大学期间就读的是计算机学科,除了理论课之外,他们经常被安排至计算机房上机操作,当时的计算机可比现在原始的多,供应商是IBM,机型也很老,显示屏外形是“大肚子”状,里面出现的程序还是比较原始。与我们现在所用更新换代性很快的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而当时他们的实习老师告诫他们不准佩戴珠宝,尤其是戒指。那天十七岁的他正在IBM650真空管计算机上通过打孔卡输入信息听到了上述告诫,而且老师还说珠宝会干扰真空管内纯净的物理环境,造成杂质或杂音。就是因为这个告诫使得他铭记在心。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一直保持着工作中不佩戴珠宝与戒指的个人习惯。现在私人藏品如数家珍的他仍然这样,但是宝石一直对斯科特似乎具有巨大引诱力,他曾经说过


青年时代的斯科特(来源于网络)

“每次出席大型聚会或者与朋友见面聊天时,他们佩戴的那些首饰总是很容易引起我的注意。我发现首饰与珠宝是展示一个人个性的重要途径,而不仅仅是象征身份和地位”。

不经意的赝品入手开启了他收藏之路

当初的苹果公司也是众多的初创公司之一而显得名不经传,乔布斯当时也还未展露头角,斯科特也是与他们在一起并肩助战,他的工号是7,既是该公司的“开国元勋”。又是CEO。在其职业生涯中既非平平淡淡,也有所建树。关于他在该公司职业发展的风风雨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再看苹果公司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一路披荆斩棘而成为了当今的电子王国翘楚。如果他供职于老东家至今可能也会成为一位成功的实业家。俗话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或许当时的他不满足公司的工作现状而中途离职。话说他离开了苹果公司后又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1. 无意的入手戒指激发了他收藏宝石的兴趣

既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这使得斯科特享有了一段空闲的收藏时间,他当时萌生了买只漂亮戒指的想法,他认为该戒面应该是绿色宝石,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手指比较粗壮,祖母绿如果太大的容易脆弱后产生碎裂而不适合做戒指。所以他选择了抗震性较好的铬钒钙铝榴石。于是他去了坦桑尼亚后让一位当地珠宝商给他提供了一些选择时,他发现其中有一颗5克拉的宝石相当显眼,拿我们的传统来说:石头与人是有缘分的。当时他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颗宝石。但是后面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把该宝石交实验室鉴别时,该宝石只是一颗经激光技术、人工合成的钇铝石榴石!这与现在不少收藏爱好者被打眼的情况如此之相似。虽然这个结果使得斯科特大为惊讶,他过人之处在于觉得判断宝石的真伪、鉴别做工及其精致的赝品,这领域充满了令其着迷的兴趣。并由此开始了宝石收藏生涯。这枚作为第一件藏品的赝品戒指从1973年一直陪伴至今,他曾经说过:


当初收藏的赝品戒指,结果激发了他的兴趣(来源于网络)

“我的收藏始于这枚戒指,而它也始终是我很喜欢的”。

  1. 过度谨慎偶尔失去“捡漏”机会

任何藏品的收藏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始终并存,宝石收藏也不例外,错买了赝品固然使人感到痛心,而与自然宝石失之交臂更令人惋惜。1989年巴西的帕拉伊巴附近发现了新的电气石,轰动了整个宝石界。这种新宝石呈现出此类宝石中从未出现的蓝色与绿色电气石。由于斯科特经历上次买了赝品的前车之鉴,对于这新出现的宝石有点小心了,尽管当时有人向他售卖过,他自己也有想入手的直觉,但是他的宝石经理人却不建议买下它,理由是这个矿是新发现的,目前价也高,往后会出现比它再好的宝石。这次经历给他一次痛苦的教训,他觉得当时不重视直觉与运气是多么危险。此后他再也没能发现在色彩与质量上与那枚宝石相媲美之物。尽管电气石当时价似乎很贵,但十年之内,这种宝石的价又提高了100倍。


蓝绿电气石(来源于网络)

宝石收藏之路初露锋芒
  1. 该出手时就出手

南宋诗人陆游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斯科特的宝石收藏尽管遇到了不少挫折,但也经历了不少喜悦:在他众多的藏品中,有一件被他奉为成功之物,那是一块自然未经雕琢的八面钻石晶体。这是因为他曾经热切地寻找自然状态下的稀有钻石,为此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专门去世界各地寻求“满意”钻石晶体标本,但却徒劳无功。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一颗25克拉八面钻石晶体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被发现,这令斯科特感到十分无奈地是:这块钻石的拥有者十分急切地想将它打磨成成品售出,除非有人立刻出高价将其买下。时间十分紧急,也许还等不到他本人赶到塞拉利昂,这块钻石就变成“刀下客 ”。此时的斯科特反应是:觉得立即定夺,因为不出一日,它就会被切磨与刻面。这来不及多想,行动上是一边让朋友联系卖家以试探对方的出价,一边当地特聘专家用显微镜对该钻石进行观测,4小时后朋友告诉他该钻石表面确实没有任何擦痕,也未经过抛光处理。但疑虑是其内部包裹着黑色斑块,斯科特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此斑块可能正好是钻石晶体的自然特征。于是他决定冒险一次汇款将它买下了。等实物到手以后,它与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钻石原石(来源于网络)

  • 收藏之中蕴文化
  •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宝石也是如此。如果说寻找上述自然钻石需要耐心,那么对珍贵而脆弱的宝石进行切割加工更需要独到的眼光与过人的勇气

    迈克尔持有一件用坦桑石镶嵌而成的名为乞力马扎罗冠状头饰的藏品,它向我们述说着有关刻面、收藏与镶嵌所产生的风险传奇。由于坦桑石硬度较低、容易破碎而不适合做项链与耳环等,该头饰上镶嵌的宝石曾经过三次努力才成功,前两次在刻面时均告失败后造成宝石破裂。刻面成功后又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方式来展现它的魅力。珠宝设计师半开玩笑地建议制成一个冠状头饰,此方案虽然充满风险,但却能够恰到好处地展现这颗宝石的魅力。于是一个罕见的坦桑石头饰在斯科特充满冒险精神的决定中诞生了。


    头饰(来源于网络)

    “但当这件作品完成时,我又不敢佩戴了,生怕一失手,脆弱的宝石便粉身碎骨。我还是鼓起勇气,将它从首饰盒中取出来,小心翼翼地戴在模特头上,并对其耳语,这个先给你戴了”。

    模特会心一笑,摄影师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他与银器艺术师约翰.马歇尔的合作造就了一段“珠联璧合”的佳作,即宝石与金属进行搭配的成功艺术

    1987年斯科特在西雅图歌剧院偶尔看到了马歇尔的金属雕刻品,一个奇妙的想法犹然而生后促使他与马歇尔进行联系。他建议马歇尔将自己的天赋运用到展示宝石的底座上。此建议很快被接受后并于1990年创作了《动态对称》,为世界很大的玫瑰石英球配制了银雕底座,展现出大型雕刻品上将银与宝石结合。玫瑰石英本身并不看作是宝石,因为它是玉髓石英的一个变种,直到近期,科学家才发现这种宝石粉红色并非来源于传统上认为的石英内部痕量矿物,而是由一种新的未知矿物的微纤维所形成的,这也是该作品的另一独到之处。


    斯科特宝石藏品的中国之旅

    2005年他的藏品在上海博物馆成功展出,我作为一个宝石收藏爱好者有幸一饱其风采。在此系列藏品展出之前,国内的宝石爱好者大多还是停留在书面认识的基础上,从理论学习素材而言,当时我订过中国地质大学的珠宝刊物,但是里面不少涉及矿石的术语显得既冷僻,又使得我这样的一般学习者感到晦涩难懂而不得不放弃续订,即使有些零星的民间矿石展也是停留在几个单调的如石英类与宝玉石的小规模展览,参观的人也兴趣不佳。但是通过观赏了他的系列宝石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展品拉近了大家对此的进一步熟悉,从此以后,彩色宝石流行之风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一直至今人们不再陌生,让我们在此回顾一下他当初在国内所展出的部分藏品


    我记得这是我当初进入展厅先看到的藏品,尺寸比一个大人的拳头大一圈。中间的六道星光经过打磨后自然形成,这是由于光线反射在晶体内部沿三条轴线排列的微小矿物纤维而形成的。当其移动时,观众所看到的星光也会随之变化。


    六道星光玫瑰晶球(来源于网络)

  • 被守护的珍宝,蛇形蓝宝石
  • 这是一个黄金蓝宝石相结合的镶嵌品,斯科特觉得蓝宝石在欣赏的过程中尽管让人愉悦,但是其外部应添加一个有意义的外框,经过珠宝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宝石外面形成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守护者-眼镜蛇,它警告着那些非分之想的盗贼:“拿开你的手,不要触碰此冰清之蓝”!


    蛇形外托蓝宝石(来源于网络)

  • “大妈妈”巨型红宝石晶体
  • 红宝石原石来源于缅甸,如此巨型的红宝石晶体十分难得,因为开采者经常将其剖开以寻找宝石级的“矿瘤”,由于该宝石的术语为"Ani Gyi",英语直译为“Big Mum”。这就是汉语直译“大妈妈”的来历。


    “大妈妈”巨型红宝石晶体(来源于网络)

  • 黄水晶磨砂雕刻品与黄金组合
  • 黄水晶的摩氏硬度为7度,雕刻起来有点难度,通常,艺术家们都用平磨轮研磨出刻面,然而这里的雕刻者却成功的创造出精致感性的弧面,将其表面表示的柔滑如丝,更将黄金制成的布面塑造得如同柔软的织物。造型雕成一个休憩的青年人。该雕刻品成为了斯科特书面作品《宝石之光》的封面。


    黄水晶磨砂雕刻品与黄金组合(来源于网络)

  • 绿柱石雕刻幼雕
  • 该作品的原料产自西非尼日利亚出产的蓝绿柱石,幼雕的脚下保留了一部分原生自然晶体,眼镜与嘴材料是用黄金镶嵌而成。


    绿柱石雕刻幼雕(来源于网络)

    结束语

    某位科学家曾言:兴趣是走向成功的老师之一,而斯科特对宝石的兴趣起于偶然,但后面的成功还是来自于其孜孜不倦的热爱与实践,当中也经历过挫折所产生的懊丧,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但是我觉得他对新鲜事物所保持的接受度之高,而后产生的行动力所快。虽然未在已经成为当今电子巨头的苹果公司里独占鳌头,但却在宝石收藏的领域“误打误撞”地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