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跟我一起玩,不要走!
妈妈,你不要去上班,陪着我!
妈妈,妈妈,我要妈妈
从7、8个月开始,宝宝越来越明白事儿了,一刻都离不开妈妈,每天出门都是一番撕心裂肺。
1岁多的时候,这个问题达到顶峰。抱大腿,小手使劲搂着脖子不撒开,用平时最喜欢的东西逗都不理,“妈妈别走~啊~”,心碎。
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地跟妈妈说再见呢?
搬好小板凳,小筛课堂开课了!
01
—
梯子分离法
让孩子逐步学会和妈妈分离
所谓梯子分离法,就是把和妈妈分离的过程拆分开来,形成一个个难度递增的小任务,就像台阶一样,让孩子逐一去完成。
每个任务都在前一个任务上增加了一点点难度,一方面,孩子适应起来不会那么难,另一方面,一次次的小胜利能够给孩子增加信心,积累成功的经验,帮助他走向最终的独立。
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法,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度过分离焦虑期。就像我们爬梯子的时候,需要一步一步得进行,所以家长们不要太心急,一步一步得过渡。
「梯子分离法」如何应用呢?小筛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照着学哦~
妈妈在旁边但看不到的任务:例如,在公园里让孩子在沙坑玩耍,而妈妈坐在附近的椅子上。
短暂分离的任务:妈妈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例如去洗手间或厨房,告诉孩子你很快就回来,让他留在原地玩耍。
妈妈和宝宝一起执行任务:例如,妈妈和宝宝一起做饭或者画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短暂地离开房间。
与陌生人一起完成任务:例如,在公共场所,让孩子和陌生的服务员一起点餐。
与陌生人短暂接触的任务:妈妈在旁边,但让孩子接受一个陌生人的友好接触,例如在公园里让一个陌生人抱一下孩子。
与妈妈稍有距离的任务:例如,在公园里,让孩子在妈妈的视线范围内玩耍。
完全分离的任务:例如,妈妈需要离开家去办事情,让孩子留在家里玩耍。
上面这 7 个梯子,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
没错,妈妈离开孩子的时间和距离是逐渐增加的。同时,孩子也在增加和其他人的相处,建立和其他家人的联结。
虽然上面的方案看起来很美好,但具体实施的时候,很多妈妈一看到孩子哭,就又慌了手脚。
所以小筛给大家总结了 5 点窍门,也是妈妈们最容易做错的地方。
02
5 个技巧
让孩子分离时不哭不闹
分离焦虑期如何应对可是大有讲究的,处理得好,对宝宝反而起到正面的心理建设,会让宝宝学会如何适应和妈妈的不同距离。
今天和大家分享点有实操性的建议,轻松也很科学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