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中高速驾驶时的减速,如汽车在80km/h的速度行驶中,司机预见到前方的情况,需降低速度,汽车在松开油门后因发动机本身的制动效应,速度就会有降低的趋势,此时再施加刹车制动,就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车速,这时是可以不用踩离合的。这又牵涉到另一种情况,如果车速已降至比较低,或者车本身就在低速行驶中,此时发动机低转速牵引车辆行驶,一味地踩刹车,很容易把发动机憋熄火。这时踩刹车就需要带点离合。
2、紧急情况下的刹车
1)这种情况最为简单,一脚刹车踩到底,车辆降停后发动机也憋熄火,车停的妥妥的。但是这样做有两个缺点:首先因为刹停后发动机已经熄火,无法快速进行二次移动,如果这个时候后面有一辆大车撞上来……此时,心里只能默默祈祷:然后这并非制动力最强大的情况。因为刹车后段时间内,车速较低,发动机是牵引车轮往前走的,也就是说发动机在车速降到比较低时,会拉着车子往前跑。这个牵引力会抵消刹车的一部分制动力(虽然在强大的制动力面前,这点牵引力微不足道,这里讨论的是最大限度的制动刹停)。
2)刹车离合一起踩
与只踩刹车相比,这种情况让车辆一开始就与发动机断开动力连接。此时在整个刹停过程中,车辆即不受发动机制动,也不受发动机牵引,纯粹靠刹车的制动力减速。这也不是制动力最大的刹停方式,因为在刹车的前段时间内,松开油门的发动机是有制动力,但因为离合器已经断开了与发动机的连接,所以这部分的制动力是没有被贡献出来的。不过因为发动机不会被憋熄火,所以可以快速的进行二次移动;同时,如果踩错油门,因为同时踩下了离合,并不会引起突然的加速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先刹车后离合
其实最强大的制动,是先踩刹车,然后在“最佳时机”踩下离合。这种情况下,在刹车的前段时间内,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减速制动力,加以强大的刹车,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同时,在刹车的后段时间内,在发动机制动力即将转变为牵引力时(即车速与发动机转速刚好匹配时,此为“最佳时机”),踩下离合器,断开动力连接,避免发动机唱反调的同时,防止其憋熄火。这时的制动是最强大的!
遇到紧急情况下,如躲让飞驰的车辆,匆忙 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