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得曾经风靡我大天朝的城乡非主流。他们去哪里了?他们从哪里来?
▲乡村非主流,被视为“造型失败的非主流
▲非主流的前世————日本“视觉系”,日语:ヴィジュアル系(源自英语Visual),简称V系、VK、VR。
▲日本视觉系的前世————70年代的华丽摇滚(Glam Rock),80年代的新浪漫主义
这些亮瞎眼的风格根本溯源到底从何而来?今天氧叔想说说英国六十年代的东区亚文化。
大家看街拍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最先锋锐利的街拍往往出自伦敦街拍,选全世界最潮青年,我投英伦青年一票。如果巴黎街拍是,毫不费力的优雅,那么伦敦街拍最弥贵的气息就是,精致的叛逆。或者说是无所事事,毫不费力的自由的气息。
▲伦敦街拍
为什么保守骄矜,恪守传统著称的英国人却有着地表最生机勃勃的潮流文化呢?我们对英国设计师的普遍印象是鬼才遍出。从Alexander Mcqueen 到 Gareth Pugh, Helmut Lang ,都不爱天真无辜的姑娘,喜欢被践踏的刀锋美人。英国时尚中精致的叛逆,放飞的气息,从何而来?
六十年代的伦敦东区,是许多英籍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任何一个让你联想到反叛、自我、颠覆、革命这类词汇的英国设计师无不受到东区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出身于北英格兰的工人家庭。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生命与Malcolm Mclaren一同开始,但他们分手后,她的道路远非朋克风格所能涵盖。
▲Raf Simons2016春夏系列,如同穿越的Look Book,衣服的得体其实是一种对富裕生活气定神闲的模拟,但是这里拷贝了呢种最大程度在紧绷生活里的气定神闲,又有多了一层故事意味。
基督教堂、伦敦塔...这些传统古老建筑和绅士淑女们可不是伦敦的全部,那些金光闪闪的皇权,政权,精英阶层只是属于西边的伦敦。至于东边的伦敦,它天生不羁、百无禁忌、带着神经质。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就是混不吝,它和伦敦西区历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与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城和权力中心伦敦西区相比,伦敦东区是是被遗忘在繁华之外的,它靠近港口,所以是伦敦早期工业发展的窗口。战后这里集中了炼油、煤气、造纸、水泥等人口密集的污染工业,常住人口主要是来自不列颠群岛和世界各地的移民。
这里聚集着多元的肤色,也产生了多元的亚文化。尽管有近代工业支撑,但人口流动率高且教育程度不高,终使伦敦东区沦为伦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有人说它是伦敦历史上犯罪率最高的区域,也有人讲它是伦敦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这里也催生了迷人的亚文化。
什么是“亚文化”?
文化 culture ,是以有意味的的形式去实现群体生活的一种实践,英国长久以来理论的研究位于世界前茅,慎思慎行,可谓理论太多耽误了实践,使得世界已经太同质化,太多范式,太多的东西都是雷同的,亚文化嘛!就非常具有寻找新世界的探索精神,一群“格格不入”主流的年轻人积极地寻找一种小众文化。
青少年们脱离了成人群体,自发形成一种意气相投的“世代风格”,从对身份认同感的诉求出发,然后以意识抵抗为姿态,无数个荷尔蒙胶囊想要穿过“光明”寻找“黑暗”,人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但是新鲜事可能在暗处*动,激进又让人感到不安, 这种不稳定感正是亚文化危险迷人之处。
一番关注
青少年亚文化在学术领域也广泛的被重视和研究,首先它有了名字,青年亚文化 Youth Subcultures。从芝加哥学派到伯明翰学派,广采欧陆的理论资源,对战后的英国青年亚文化不断深入剖析,扩展着话题本身和关注度。
20世纪七十年代中,青年亚文化已成为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伯明翰学派的一些学者开始综合运用意识形态主题建构理论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原本小打小闹冲击一元文化的呢些个小确丧的边缘次文化,嬉皮士,光头党,飞车党,朋克,摇滚乐,被“文本化”,被母体文化关注。
一本杂志
The Face,亚文化圣经。今年四月底一本停刊15年的杂志宣布复刊,2017,英国电子舞曲音乐杂志《Mixmag》以不愿公开的价格,收购了这本已经* 13 年的杂志——《The Face》。
《The Face》诞生于 1980 年,在 2004 年*,它被誉为是曾经的潮流文化圣经。
它涵盖了音乐、街头文化和政治等多方内容,捧红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摄影师、服装造型师和模特。它曾记录下 16 岁的 Kate Moss 纯真的笑容,让Kurt Cobain穿着裙子登上了封面,在 1998 年,Alexander McQueen 化身吸血鬼,出现在封面上。
▲1990 年 7 月刊,封面人物:16 岁的Kate Moss。
▲1993 年 9 月刊,封面人物:穿花裙子的 Kurt Cobain。
▲1998 年 4 月刊,封面人物:Alexander McQueen。
《The Face》诞生之前,从泰迪男孩、摩登族到光头党,这些英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亚文化关键词只是被零散地记录在一些画报和时尚刊物上,很少成系列的出现在大众视野。直到《The Face》的出现,杂志瞄准这些青年街头亚文化,将这些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记录下来并讲述他们的发展变化,不但记录了一个个亚文化浪潮的经典瞬间,也成了那个时代唯一的亚文化发展写实录。
大部分的生活时尚杂志是优良品味和格调的代名词,那么《The Face》大概就是卓越的坏品位的代名词。
青少年亚文化(subculture),是一个纷乱复杂,不停演变的概念,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我们需要语言和图像表述和记录我们的意识,亚文化的研究者和记录者付出的时间和智慧给研究对象赋值,亚文化有了一套语言体系和范式,固定了很多一点就明的符号(一种文化现象一旦有了范式,就有新人来踢馆,企图颠覆它,这些生生不息的狗血故事,是后话),直到今天,还能直指那个时代,所以对亚文化的研究和实录,留给大众的,成了一场风格的盛宴。
亚文化以一己之力,用主观自主的穿搭风格,向世人陈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真理:衣服选择攸关立场表达。
你穿什么代表了你这个人呀...衣服在替你申明立场。
亚文化的风格menu
Teddy boys泰迪男孩 风味符号:鸭屁股头,爱德华七世法兰绒套装
Mods摩登族 风味符号:小绵羊摩托车,切尔西靴,乐福鞋
Skinheads 光头党 风味符号:马丁靴,骷髅头,MA1(飞行夹克)、单宁牛仔
Punk朋克 风味符号:切口,涂鸦,铆钉
Rock摇滚乐风味符号:叛逆精神,一身反骨
虽然是亚文化,但是它却是战后的英国社会变化中最惊人,最可见的表达。在50,60年代的伦敦街头,在各个城镇,一代又一代具有自我风格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通过服饰,言谈,音乐甚至群殴来表达和捍卫他们认可的价值和意义。
泰迪男孩是英国第一个青少年群体,其后还有魔登族、光头党、嬉皮士等。对于他们的形成,究其根源,认为是美国的电影和音乐引发的,例如泰迪男孩的标志就是猫王般的摇滚风格。
泰迪男孩穿着袖口宽大、用天鹅绒或绸缎面料的改造爱德华套装,脚蹬一双Eton高帮绒面皮鞋招摇过市,这些青年大多来自工人阶级家庭,这种着装风格是泰迪男孩对父辈传统价值观的不屑与反叛,也是投机主义,花小钱“购买潇洒”努力在城市里狡猾得体面着寻找机会,把钱花在行头上才是正事(想起《阿飞正传》,梁朝伟结尾的两分三十秒)。泰迪男孩发展到后期,经常与摇滚乐连接。
6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的是摩登族(Mods)。摩登族大多是那些从蓝领成功上位到银行或广告公司的工人家庭小孩。他们衣着时尚,沉迷于美国*灵音乐,开通宵Party。
但是,亚文化群体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既有工人阶级原生家庭与其混入的上流社会的矛盾,也有亚文化本身的颠覆主流和进入主流的诱惑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扩大的结果,便使得摩登族出现分化,一部分摩登族回归平民性,穿上牛仔和大头靴,听着躁动的摇滚乐,以虚饰的重金属迎接第一批Hard Mods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光头党的到来;另一部分摩登族被商业化、白领化,发展出其后的嬉皮(hippie)风格,风靡伦敦乃至全球。嬉皮士用鲜花对抗强权,“ live in love and peace ”的梦碎之后,朋克不再一味地用理想主义浇筑自己,而是选择用愤怒对抗无聊和权力,用最无所谓的态度去做了最无所畏惧的事情。
▲别人眼中的嬉皮士和朋克,嬉皮士就像捡破烂的 ,朋克就像疯人院的
▲嬉皮士和朋克自己眼中的自己,用鲜花对抗强权,用愤怒对抗无聊。
其次,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表现为青年人对于音乐无比的狂热。50年代时,英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流行音乐或摇滚乐可言,但到了60年代,英国就以音乐革命出名,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输出地。世界闻名的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都来自这个时代。人们赞同披头士温和的“爱与和平”的价值观,也欣赏滚石乐队对时代尖锐的嘲讽,他们被青年们奉为英雄。
Teddy boys泰迪男孩 (也称Teds boy)
英国《每日邮报》用爱德华的昵称 Teddy 来替代“爱德华式”的穿衣风格,Teddy boy 这个有些可爱的名字就诞生了。可是在媒体眼中,他们的形象可并不可爱,“泰迪帮”偷鸡摸狗、街头混战,样样不缺。反正,在大众的认知里,他们就是和“惹是生非”联系在一起。
甚至他们精致的行头和混混行为,西装革履,打架闹事,好比衣冠.禽兽的反差,被称为,最初一代“具有反叛精神的民间恶魔”。
▲鸭屁股头
▲泰迪老男孩,就是要不羁到老
Mods摩登族
摩登族Mods是一种典型的下层级的花花公子,着迷于微小的服饰细节。他们骑小绵羊(Scooters)小摩托机车,造型来自于法国和意大利的艺术电影和杂志的启发,他们模仿法国新浪潮电影里男演员的发型,穿着军用风衣骑小绵羊机车。
直到今天这种风格仍然在全球多个国家较小规模的人群中蔓延。摩登族会选择进口的意大利伟士牌(Vespa)或兰美达牌(Lambertta)机车。
不同于Rockers摇滚客的重型机车,Mods让小绵羊机车也成了机车文化避不开的一环。
▲Mods经典的着装标志是头顶法式的覆耳发型,搭配一板一眼的衬衣和领带,意式和法式裁剪的窄身西服、尖头皮鞋
▲或是穿着Fred Perry的Polo衫或是格子衬衫,搭配levis的501仔裤
Skinheads 光头党
光头党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英国,首要目的是抵抗当时中产阶级的嬉皮士文化,就社会阶层来看,光头党多为工业城市中的工人阶级,英国光头党们执着于短发或者光头更多是出于实际,大长头发并不利于日常工作;也是对留着长发的嬉皮文化的挑衅和反叛。
开始的他们与政治无关,只是一群爱听斯卡(ska)和早期雷鬼、穿马丁靴飞行夹克以及要过不同生活的年轻人而已,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受极端政治右翼势力利用的光头党彻底玩儿脱了,他们不再满足于喝酒泡妞,他们开始沾染政治、开始跟种族主义挂钩。直到今天,提起光头党,我们先想起来的是俄罗斯光头党,使得这个名词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
▲光头党原初并不与政治和种族主义
Punk朋克
Vivienne与她那热衷朋克摇滚的男朋友Malcolm Mclaren居然达到了一种默契,他们关闭了在伦敦国王路售卖Teddy Boy风格的时装店Let It Rock并开设了赫赫有名的SEX Boutique,开始设计和出售带有S&M色彩的Bondage(捆绑)和fetish(恋物)风格的时装。
那时还在教书的Vivienne在Malcolm决定开店以后彻底放飞,也使现代时装史自此多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名字。Punk美学。
▲别针是80年代朋克风格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西太后Vivienne就在印有“上帝拯救女王”的T恤上给女王的鼻子也别上了别针。
Rock摇滚乐
摇滚乐大行其道时,也是我们打开国门之时,他是最先被我们接受的青年亚文化,80年代第一批摇滚青年,都是又读诗又嗦摇滚乐的文雅之人,我们对于英国青年亚文化的接受是一个倒序的过程,放飞自我是需要练习的。传播也是自上而下的,最有机会接触到外来文化的是中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年轻人。
说到英国摇滚,还是绕不开Teddy Boy,也正是这群人,成为了英国摇滚早期最重要的传播者和支持者,骨子里的反叛,是所有摇滚青年共通的特点。
▲确切说,摇滚乐在60年代已然不是什么小众文化,而成为一项短暂热烈的波及全体青年的全民运动,像我们每年九月的军训
▲披头士The Beatles。1960年,The Quarrymen改名为The Beatles,4个年轻人从利物浦出发,把英国摇滚乐带给全世界,从此英国摇滚乐开始了英国现代文化三十年的强势输出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四个硬核老头,非常长寿的乐队,也许爆裂使人长活长新。
一些冷僻的私藏菜单有,Teddy Girls.泰迪女孩
如果说泰迪男孩是英国青少年暴力文化的一环,那么泰迪女孩就是英国青少年休闲娱乐社群文化的奠基人这…些“女阿飞”们,大多在 14 和 15 岁的时候离开学校,在伦敦做着一份文秘工作,或者在郊区的工厂上班。她们也打架闹事,去酒吧,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推崇享乐主义。
今年的Dior迪奥2019秋冬大秀是巴黎时装周开场的第一个大秀,在罗丹美术馆(Musée Rodin)开秀。Maria Grazia Chiuri 带我们重温时尚史的“遗珠”── Teddy Girls。
▲这次大秀的灵感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街头的那群桀骜不驯的Teddy Girls,重返五十年代使坏。
早在 1955 年,自由摄影师 Ken Russell 在伦敦东区拍摄了一组描绘泰迪女孩的纪实作品——《最后的泰迪女孩》,并刊登在 6 月刊的《图片画报》上,这是战后关于青年文化最早的摄影报道系列之一。
▲Detail from Ken Russell's photograph of Jean Rayner from the series The Last of the Teddy Girls. Photograph: TopFoto/Ken Russell
这就是把摄影师引进teddy girls群体的女孩 Jean Rayner,典型的泰迪女孩装扮,与Teds一样穿着西装、卷边裤、脖子上一定要系点什么,丝巾或者领结。
▲在摄影师Ken的眼中,Teddy Girl无人能敌:
▲一个有趣的传言是,Teddy girls出门一定会带着伞,可是下雨天却从来不打伞。
八十年代的新浪漫主义New Romatics
新浪漫主义(New Romanticism)是一种和时尚联姻的新古典华丽摇滚 ,80年初,朋克的大发展之后,另外一群青年人对于朋克的反弹。对于朋克的脏乱差,他们则是以精致的妆容和精致的流行化的音乐取胜,它深受华丽摇滚(Glam Rock)巨星 大卫·鲍伊 (David Bowie) 影响,让他们出圈的是华丽妖娆,浓艳夸张的衣着和妆容,还有新浪潮音乐。
它诞生于伦敦的夜店,位于伦敦SOHO区的blitz club 内点燃了这场关于新浪漫主义,所以他们被叫做“blitz kids”,他们用天鹅绒,丝绸,织锦,蕾丝边的褶皱上衣,阔腿长裤,一切浮夸华丽的布料装扮自己,渲染了雌雄莫辨的氛围,化最浓的妆,穿最靓的衣,重新拥抱物质的花花世界。
▲The Blitz Kids
▲大卫·鲍伊 (David Bowie),华丽摇滚的旷世男神/女神?六十年代末,当人们从战争中走出20多个年头,颠覆嬉皮士文化的以性别模糊为内涵的华丽摇滚出现在了地球上
▲影射David Bowie故事的电影《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
以上,所有这些亚文化谱系虽然盘根错节,但现在都已式微,曾经一代一代青年人自我表达的矛盾混合体,说是时光中的宝藏也可,说是如今商业文化产业水清草肥的牧场也可。故纸堆里读来,一番唏嘘,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就是从一张Teddy Girls的旧照片开始的,黑白照片有着时光滤镜,吸引人去探一探究竟,所以开始搜集研究青年亚文化的资料,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而且纸头也旧的一时不好消化,那毕竟不是我的时代。
在中国,摇滚乐的黄金年代我还不懂事儿,但是隐约还记得小时候,觉得国外的摇滚乐队演出真是疯狂,国内的乐队演出,就是装疯,作为叛逆群体连怎么叛逆都要和别人学,确实是很尬...看国内摇滚乐队演出,还是很容易犯尴尬症的。
我自己亲历的青少年“亚文化”,最声势浩大的就是九零年代的“非主流”,主流就如空气一般存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研究社会学的“风气检测站”的专家,或者空气全面污染时,人们才会谈论 “空气”,不然人们谈乱的总是“现象”,现象七十二变,现象一直有都,但“现象级”的现象还要说从八十年代兴起的非主流,非主流是一群中国少年寻找“自我”语言的过程,最开始的“语言“也是借用的,从韩国的街头文化,到日本的“视觉系”。
刻意的格格不入,拒绝入场成人社会,是为了消解耳闻目染,密不透风的大人们的庸常,这种消解真的直到语言,曾经流行的火星文,形如化了的汉字。如果你的QQ签名全是键盘和输入法上就能找到的字符,例如 *舞の厷主* 那就是不入流。
非主流内部还有自己的非主流之不入流,三六九等主要源于舶来出处和本地落处。欧美的EMO就通常被高看一眼,落到尘埃里的就是乡非——乡村非主流,*马特,洗剪吹。
▲七十年代的华丽摇滚,在娘炮这件事情上不遑多让
非主流自恋式表演 在中国还搭上了 网吧时代,这使得这种小众现象给平行化的展示在其他平行宇宙的宿主眼前,哇塞,林子原来真的大到什么鸟儿都有。他们大概也是初代自拍鼻祖,不过不是手机自拍,而是在网吧,用摄像头自拍,背靠着网吧的高背椅,在狭窄的空间,故作洒脱。
以下是知乎上一位曾经非主流的90后的作为历史见证人的讲述。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少年缺乏基本的美学修养,作出了许许多多戳瞎路人钛合金狗眼的造型。由于主要集中在广大三四线城市及周边乡镇,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乡村非主流,简称乡非。乡非伴随着非主流出生,与非主流平行发展,一度呈现星星之火燎原的趋势。
一个典型的偏「视觉系」的乡非:大约在 2008 或者 2009 年,众多非主流流派逐渐混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创新的一个崭新的流派——*马特家族。融合了各流派之长(奇葩)处,在神州大地上迅猛发展,成为 90 后(主要指 95 后)的潮流新指标。非主流渐渐消亡,而乡非则仗着人数众多,与*马特家族并驾齐驱,成为了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的时尚弄潮儿。
目前网上被误称为「非主流」经常遭黑的,其实主要是乡非和*马特两个群体。真正的非主流流行且被黑的年代其实早就过去了。正如红酒寿司也分三六九等一样,非主流自然也有等级区分。"
直到千禧年后这发型的威力还余震不断,稳站在少年人的头上,不分男女。
▲05超女三甲
▲06超女三甲
超女三甲基本保持两个非主流发型加一个黑长直的配置。
▲连主持人炅炅都有很囧的发型
今天看来,在中国,八十年代的非主流,没有成功逆袭,把主流文化敲出缝隙,渗透其中,也没有弥合沟壑。
直到今天,非主流从头到脚无不辣眼,如今全面沦为主流社会的调侃对象,已然在时尚鄙视链底端,未来有没有逆袭的可能,借尸还魂,还未可期。但是青少年亚文化在中国并没有失去活力。成年人也恐慌过,少年非主流则中国非主流,但是亚文化的梦,基本都是短的,总是在颠覆更迭中消亡,继续。中国青年亚文化,在一个儒家文化的环境下,亚文化与母文化还都是协商关系的,客客气气,走不上离经叛道的路。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大都如此。
在中国,有个模糊又弹性范围极大的群体,文艺青年,类似于英文里的hipster。文艺青年不需要精通“六艺”,混摇滚圈,看过两本书的,穿棉布裙子,爱诗和远方...的年轻人都会被这个概念慷慨的收纳其中,也是大家其实也对亚文化青年这个概念没有什么清晰的识别,所以文艺青年这个称法就把“格格不入”与众不同的一批年轻人兜作一堆。
诚然,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态度还是傲慢的,网络时代前,亚文化和主流文化还是泾渭分明的平行世界,信息的闭塞,亚文化也不是每个年轻人成长的经历,大多数人的出厂设置就是像父母呢样生活。网络让世界平面化后,多元文化俨然是网络主导,然而,我们对于亚文化的研究和正名一直都还是相当懒惰的,许多现象都是用的外来词,御宅男,御宅女,二次元,cosplay......用同是亚洲文化语境下的日本,韩国,早期是香港台湾的现有词汇,也是很懒着给孩子起名字,没名儿前,哎哎哎也可以叫很多年。
希望这些年轻人的小群体的生活价值有天成为主流社会觉得值得一提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年轻人都天然的被亚文化召唤,探索要以什么方式生活,这应该是一个走上成人社会之前的人生洗礼。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