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0世纪初,革命火种播撒甘孜大地,甘孜人民尽最大努力支援中国工农红军;1950年,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支援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再立功勋。近日,甘孜日报报道团队走进历史深处,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初心使命,记录甘孜巨大变迁。日前,本报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重走长征路·红色遗迹看变迁》栏目,充分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敬请关注。
今日2版报纸版面
“两面倚山,两面绝壁,中间阔数百亩,土肥而腴,流泉甘美……”从泸定县城往东南方向驰行30多公里,沿大渡河南下,翻上一座海拔2300米的高山,就到了兴隆镇化林坪。
飞越岭下的化林坪曾是康巴高原茶马古道上“西陲首府、第一重镇”。山间铃响马帮来,从明清到民国年间,数代背客负重茶包,出雅州,经荥经,走汉源,翻过飞越岭,落脚就在化林坪,在化林坪歇脚、住宿,补充粮草,摆摊设点,以物易物。
时光流逝,终成梦境,古道悠悠,阅尽沧桑。一条条古驿道,延续着蹉跎岁月,承载着厚重历史,一路走来,一路隐去。千百年光阴荏苒,最终浓缩成几个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草鞋印、拐子窝,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剩下山野中隐约可嗅的马帮气息。
翻阅史料可知,化林坪原本是茶马古道上赫赫有名的一个繁华古镇,后来随着商贸衰落、交通变迁而逐渐褪去繁华,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大山深处一个普通的村庄。
“激战飞越岭,千古留芳名。”化林坪,是革命征途中的要塞重地。1935年5月底,红军将士飞夺泸定桥,乘胜赶到飞越岭,面对“岭脊薄削如刀背,高险狭促”的险势,正面佯攻、侧翼奇兵、昼夜激战、攻下阵地。
周振良向村民讲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历史的足印
雄关“飞越岭”继续向前行
今年70岁的村文书周振良,拿出了一张杨成武上将的照片,他说,“这是2014年5月,杨成武上将的警卫员受上将委托,到飞越岭祭奠当年战死的英烈。当时是我带他去的,临别前,他送了我这张照片留念。”
看着照片,他缓缓地向记者讲述起了那段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激越往事。
1935年5月30日, 泸定桥战斗结束后,中央召开泸定会议,决定红军向北走雪山一线,避开人口密集地区。随后,越过天险大渡河的红军左路军大队人马,与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夹江而上的右路军胜利会合于兴隆,先头部队于5月31日攻占化林坪,直取飞越岭。
固守飞越岭的是川军袁国瑞旅两个团。敌人据险而守,通向山顶的羊肠小道上埋有地雷,红军数次冲锋均没成功。5月31日晨,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师长陈光、师政委刘亚楼,团长王开湘、团政委杨成武亲临山脚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山上雾多的特点,由二营副营长黄霖率领六连并一个机枪排从左翼山峰迂回攀缘而上,出奇制胜。
为了让连日急行军、仅以生米充饥的战士们恢复体力,刘亚楼命师直属机关队拿出全部干粮,才让140多名战士勉强吃了顿饱饭。
简短的战斗动员后,黄霖带领部队开始向飞越岭右面的桌子山山峰迂回。战士们在盘根错节的野藤、荆棘中攀缘而上,遇到石壁挡路,搭人梯艰难爬过……最后一个屏障下,六连一个身手矫健的战士凭着大树做梯子,爬到屏障顶端。随后,他放下连接起来的长长绑腿,战士们抓着垂直的“索道”,于正午时分全部爬上山顶。
稍作休整后,六连就找到敌人的侧翼警戒部队。原来山上湿冷,敌人生起了火堆,在一片茫茫雾气中腾起了浓黑的烟柱。黄霖让机枪排从高处压住敌人火力,其余战士冲向敌群,如神兵天降般夺下这个阵地。
敌人失去左侧高地后急忙组织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反扑,在力量悬殊情况下,六连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与敌拼*。这时,从正面进攻的红军主力部队也奋不顾身地向上冲。激战至深夜,红军攻占了敌军在飞越岭上的所有阵地。自此打通了继续北上抗日的出口,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欲围困红军于大渡河峡谷的迷梦。
杨成武上将在《忆长征》中写道,当年他站在飞越岭垭口,看着烈士们的遗体无限悲痛,“你们虽然长眠在山垭口的峰峦,却不愧是英雄好汉,不愧是我军优秀的指战员!”
周振良告诉记者,听老辈们讲,当年红军大部队过化林坪时,帮百姓修水槽解决了饮水问题,群众纷纷帮红军打草鞋。红军攻占飞越岭后,漫山遍野盛开了一种殷红色的报春花,每年5月如期开放,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军花”。
现实的新貌
花果飘香村民增收节节高
一进化林村,一种古朴和静谧的感觉扑面而来。石块奠基、木板作墙、青瓦盖顶的老房子分列两旁,房门上的雕花、刻图流露着明清时期的气息,残缺的院墙、上锁的庭院和字迹模糊的石碑、牌匾移步可见……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大山深处,一条人踩马踏的崎岖古道,成为汉藏经济交互、文化交融的大动脉。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背夫往返于此,硬生生走出了这条路,这条路也富裕了路上的人。
周振良说,在明朝时期,化林坪是从雅安到康定的必经之地,从雅安背茶入藏的背夫都要在此休整或交易,因此化林坪又被称作“唐蕃古道”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前,背茶几乎是川西贫困农民唯一的谋生手段。通常一个背夫背上的茶包少则百余斤,多则两三百斤。他们从雅安到康定,背一趟茶需要半个多月,每天行走20多里,如此辛苦的报酬,也不过是两斗玉米面。
如今,随着现代交通在我州的普及,古道背夫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周振良回忆,在他儿时,化林村闭塞落后,人们耕种为生,用水、用电和交通都极不方便;改革开放之后,化林村依旧发展缓慢。当地人虽靠种庄稼可以解决温饱,但苦于无致富门路,村里的教育、医疗发展落后,群众也多安于现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村里通了毛公路,但因产业单一,此后十多年里村子发展依旧缓慢。
“近十年来,化林村的变化非常大,尤其是脱贫攻坚开始后,村里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都完善了,而且村里的花椒产业发展红火,我们老俩口靠种花椒一年能挣上万元。”周振良有感而发。
在村口的花椒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给花椒树剪枝的陆明东,他是化林村最早种植花椒树富起来的人之一。14岁就外出打工的他,吃过太多没文化、没技术的苦,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攒不下几个钱。
2008年,厌倦漂泊的陆明东回到家乡,在政府的动员下,试种了一亩花椒树,很快尝到了甜头,并扩大到14亩。精准脱贫政策实施后,村里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花椒价格稳步提升,销路也不断拓宽。陆明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聚宝盆”:一亩花椒产值约1万元,纯利润8000元左右。
花椒种植的春风很快在化林村吹拂开来。全村现今花椒种植已达5000余亩,产量超过100万斤。每到花椒丰收季,来自凉山等地的农民结伴到这里采摘花椒,一天能有200元左右的工资,二十多天就是三四千元。
伟大的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幸福之路
近年来,慕名来化林村游古道、赏红军花、买花椒的人越来越多,村民马安有敏锐地察觉到,唤醒茶马古道的时刻已经到来。他准备把自家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开一家茶马古道主题客栈。马安有的老房子是明清时期的千户衙署,从道光年间起,马安有的祖上就在此居住。衙署里至今保存着几块清代牌匾,其中一块题写着“时雨苏民”的字样。
看到这块笔力遒劲、历经沧桑的牌匾,让人不禁发出感叹,使化林村村民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的精准脱贫政策,不正是一场润物无声、苏养万民的及时雨么?
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是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之一。
不怕吃苦,勤劳勇敢,是化林坪人致富的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种满花椒树。那些四处是绯红而芳香的花椒地里,化林村的村民们顶着烈日辛勤劳作。那些曾经荒芜的土地,已然成为游客们赏花、旅游的乐园。
花椒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开拓了产业思维、增强了发展意识。周振良告诉记者,村上提出了要把握甘孜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机遇,依靠泸定和化林坪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依托本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原生态的特色农林产品和作为娘娘山观光摄影点前哨驿站的资源、区位优势,促进农旅融合,增强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除却红军精神,还有茶马古道的背夫精神,还有大渡河畔的英雄情结……
无论哪种精神,都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勤劳勇敢的化林坪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拓幸福之路,走向文明、富裕。
重走长征路·红色遗迹看变迁①|这片红色土地,已经成为中国最美乡村!来源: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编辑:甲央让布
责编:白马
审核:黄良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