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北宋与西夏的“五战五和”,终于熬灭了大宋江山

既生瑜何生亮,北宋与西夏的“五战五和”,终于熬灭了大宋江山

首页休闲益智驰行粉碎3D更新时间:2024-06-30

建隆元年至建炎元年(公元960~1127年)的167年中,陕北成为宋王朝与西夏战争的中心地带,双方时战时和,历经五个周期。宋夏在陕北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争达56次,平均每3年1次,占宋永兴军路战争次数的64%。其中著名的战争,西夏围攻延州2次,绥德城5次,麟府14次。
一、第一轮,从北宋建国至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朝休战,共计38年。其中,双方和睦相处23年,相互掠*15年。
北宋王朝攻灭北汉,北方边疆安定。适逢党项族内部分裂,宋朝廷便开始对夏州定难军实行削权战略。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三月,李继捧面对内部分裂的局面,请求“献土”入朝。宋太宗召李继捧率部落头人270名,民户5万帐迁居京都,授李继捧虚衔彰德军节度使,留京任职。同时撤销定难军,改设为直属朝廷的流官政权夏州,命宋将尹宪与李继捧从父、绥州刺史李克文共为夏州同知;任宋朝名将曹光实为夏州巡检使,统领夏、宥、银、绥、麟、府、丰七州。同年九月,太宗又削去李克文知夏州的职位、召入朝内,削去绥州刺史李克宪职位,也召入朝。党项族从唐代以来经营了300余年的夏、银、宥、绥之地,开始由宋朝陕西路直接管辖。
党项诸族对北宋削藩直辖的做法非常不满。夏州知州尹宪对党项各族残酷镇压,屠*族民,引发党项诸族举兵反抗。太宗于同年十月又令李克文返回夏州,安抚四州诸族。但是,日益反对宋王朝的党项族已经拉开叛宋序幕,最后形成西夏国的强大势力。北宋建国后,双方安稳相处二十二年,便开始第一轮战争活动。
李继迁,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乾德元年(公元963年)生于银州李继迁寨(今横山县殿市西南7公里处李继先村)。自幼“擅骑射、饶智数”,12岁时被李克叡授管内都知蕃落使,驻银州。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继捧入朝献定难军五州地,李继迁深感危机,随即决定“走避漠北,安立家室,联络豪右,卷土重来”。李继迁与弟李继冲率家族亲信数十人,“以为乳母出嫔送葬为计”,逃出银州地,北奔150余公里至党项聚居区地斤泽(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境)。李继迁广作鼓动,树旗反宋,拥护者越来越多。
同年十月,李继迁率族兵攻夏州。宋军紧急援助,李继迁撤退。李继迁采取缓和之计,派人到鄜州向北宋上贡马匹和骆驼,麻痹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李继迁纠集兵力,在葭芦川(今佳县佳芦川)与宋银夏绥宥都巡检使田钦祚、西上门副使袁继忠激战而败;不久在三岔口(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等地攻掠,又败于宋军。年底,又集合2万兵攻宥州,被宋宥州巡检使李询击败。
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李继迁攻掠夏州西北12.5公里处的王庭镇,俘牲畜以万计。九月,面对李继迁部的扰掠,宋知夏州尹宪和巡检曹光实派兵偷袭党项老巢地斤泽,*五百余人,烧毁帐居1400多座,俘500人。李继迁、李继冲败逃至夏州黄羊平(今内蒙古乌审旗北),其母罔氏及妻小被俘。罔氏被安置于延州,后病故。
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冲攻占夏州,并谋攻银州,决定先设伏诱*宋将曹光实。二月,李继迁告知曹光实,其部众在真乡县地(今佳县王家砭乡柳树会村)投降宋朝。曹光实不知是计,仅带百余护骑,前往受降地点。埋伏于真乡县境的李继冲率伏兵围*,曹光实奋力*出重围,向王寨方向落荒而逃,被悬崖挡住去路,只好骑马过葭芦河。马陷河滩淤泥地,曹光实被乱箭*死。李继迁返回银州,在银州拓跋遇的内应下,攻克并占据银州城。李继迁势力大增,自称都知蕃落使,暂代定难军留后。同时,对部将封官许愿,封张浦、刘仁谦为左右都押牙,李大信、破丑重遇贵为蕃落指挥使,李光佑、李光允等为团练使;预封酋长折八军、折罗迁、嵬悉哶、折遇乜分别为并州、代州、麟州、丰州刺史。
李继迁计*北宋名将,攻陷州城,极大地震动了朝野,宋廷不得不重视这股不太起眼的反叛势力。同年三月,李继迁攻克会州(今甘肃靖远县)和三族砦(今米脂县),砦主党项族酋长折遇乜*宋朝监军使,接着围攻抚宁砦(今榆阳区镇川南)。宋廷派田仁朗、李继隆率军讨伐。四月,田仁郎出绥州北上援抚宁,门使王侁出浊轮川逼银州,定州驻泊都监李继隆出银州北剿李继迁叛众,李继迁放弃银州。王侁等破银州北部悉利等部族营寨,又北上开光川(今榆阳区安崖乡川)破保寺、保禾等部族营寨。五月李继迁攻占麟州,王侁等战至兔毛川(今兔毛川)、浊轮川(今神木县永兴乡三塘川)。王侁激战浊轮川,斩首五千余,*折罗遇、折遇乜、折乞埋。折八族党项酋长纷纷倒戈,请求贡马赎罪,助讨李继迁。党项部落银三族、吴移族降宋内附。夏州知事尹宪和郭守文合力进击盐州岌伽罗腻等十四族,吴移、越移等党项部落或歼或降。李继迁属下夏、银、鳞3州125族一万六千余户党项人降附宋朝,反叛活动陷入低谷。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二月,李继迁决定联合契丹,共同抗宋。部将张浦朝贡辽主,辽圣宗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银、宥、绥州观察使、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授李继冲为副使。李继迁与辽相呼应,主动袭击夏、麟地区。四年(公元987年)二月,李继迁率军在夏州王亭镇击溃宋知夏州安守忠3万兵,进军至夏州城下。宋知麟州韩崇训率大军赴援,李继迁退。
面对李继迁联合契丹(辽)的新攻势,宋于雍熙五年(公元988年)启用在朝的李继捧,封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赐名“赵保忠”,重返陕北夏州安抚李继迁等部。为了伺机发展,李继迁在李继捧暗中授意下,派弟李继信和谋事张浦赴宋都洛阳朝贡。宋封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名“赵保吉”,把张浦扣留京师。
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面对宋朝的重大举措,辽帝圣宗担心李继迁投奔李继捧,于三月以宗室女儿义成公主嫁李继迁,并赠良马3000匹,扩充李继迁兵力。
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三月,李继迁率军进军夏州,途中又称降。宋允许李继迁占领银、绥二州,封李继迁职银州观察使,弟李继冲职绥州团练使、赐姓名赵保宁,授李继迁子李德明管内蕃落使,封母罔氏西河郡太夫人。战乱中间,银、夏2州属下蕃汉族8000帐,于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携带牛羊数万,投奔于府州。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李继迁在夏州边外平夏地(今横山西北长城外)建立根据地,将绥州民户迁往平夏地带。牙将高文岯世居绥州,不愿迁徙,率羌酋苏移山海、夜毋驮香等倒戈,举绥州降宋。四月,宋李继捧职守夏州,李继迁率兵攻掠一番而退。李继捧安抚不力,左右摇摆,被宋十州都部署李继隆押解回京都,封“宥罪侯”,留京闲职。宋太祖准宰相吕蒙奏本,下令拆毁夏州治所统万城,并将夏州20万民迁居绥、银2州。宋令金明县都巡检李继周驻守阿都关、塞门、芦子关等寨,并夜袭芦子关外磨卢家、媚咩、拽藏等族兵,斩首百余,加筑塞门城。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李继迁攻打盐州乌池与白池(今宁夏盐池县)以及清远军(今盐池县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四月,攻打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县)。五月,宋知灵州侯延广病死,李继迁乘机集党项兀泥诸十余部族数万人围攻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南)。李继隆救援,李继迁退兵。九月,宋对平夏部李继迁根据地发动五路进攻。李继隆出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鄜州,围攻平夏。但是只有王超、范廷召两路在乌白池与党项军相战,其他均空兜一圈。“五路围攻”无果而退。
辽圣宗十分满意李继迁攻宋举措,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封李继迁为西平王。同年十二月,李继迁向宋索要夏州等地。宋真宗采取退让政策,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放还张浦,将定难军所辖地区划归李继迁。面对西夏拓跋势力的兴起,宋朝于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设保安军,加强延州西北的军事防御。
二、第二轮“和、战”时期,从咸平元年至庆历四年(公元998~1044年),计46年。
面对宋王朝软弱退忍的态度,李继迁采取伪装和平的策略,取得了原属定难军的领地,双方争战边界南移至绥、延、保安一线。与此同时,实行新的方略,一方面向结怨甚深的麟府地区开展军事攻伐,另一方面用主要力量向西部扩张领地。至西夏建国,陕北大部分地区相对安稳了近40年。西夏建国后,则以延州为主要目标,向宋展开了新的进军高潮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九月,李继迁袭败绥州熟户李继福部,出兵攻掠鄜、延2州,被宋钤辖张崇贵、都监王荣击败;又转攻石堡城,被宋将韩崇训大败,退回贺兰山。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八月,李继迁率军攻麟府,河西女黄族酋长蒙异保和府州蕃部啜讹引李继迁自万户峪(今神木县万镇)进攻麟州二军至松花岩地,府州将洛苑使折惟昌与叔父、同巡检使折海超、弟供奉官折惟信率部堵截失败。折海超、折惟信阵亡,折惟昌中箭落马,拾弓而起,换裨将坐骑突围而逃。李继迁军至麟州城下,被知州韩崇训领兵击退。未久,李继迁命部将万私保移埋集蕃族攻府州,折惟昌与刘文质、宋思恭合兵大战于横阳川(今神木县店塔乡黄羊城)。李继迁兵大败,其大卢、小卢等十余部族人畜20万被俘。十二月,李继迁以万骑围延安,被宋陕西转运使张佶击败。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二月,李继迁命万子、米逋、西鼠等部族3000兵士驻萧关(今宁夏固原县南)。
辽国积极鼓动李继迁攻宋,遣人封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为朔方节度使。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八月,李继迁兵锋转至陕北西部的宁夏、甘肃地区。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三月克盐州,攻陷宋灵州,*灵州知州裴济,并改灵州为西平府。
西平府北控河朔,南引庆、凉,居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地。李继迁弟李继瑗和牙校李知白在西平府督领兵民建造宫室、宗庙,初步定都城于西平府。同时,遗弃夏州城,将夏、银、宥三州居民迁徙于西平府一带。十月,李继迁攻宋西部吐蕃族首领潘罗支部于三十九井地,兵败,身中箭矢。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六月八日,李继迁率二万骑兵围攻麟州。知州卫居实派单骑由小路赴太原求援,朝廷命金明县巡检使李继周出兵赴援。李部遵命赶到,但兵力不足,难以解围。李继迁军进占山下水寨,断城中水源。麟府浊轮川副部署曹璨再次求援。宋真宗命并、代、石、隰(今山西太原、代县、离石、隰县)四州兵驰援。卫居实率州兵凭险据守,用弓弩、檑石打退夏军数次进攻,又派奇兵出击、募勇士潜入敌后掩*。夏军腹背受敌,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逾万。其间忽降暴雨,解城中水荒。李继迁围城数日,损失过半,见城中得水、四州援兵逼近,遂拔营撤退。
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柳谷川蕃部入犯麟州,被麟府兵击败于神堆。
同年一月,李继迁因箭伤而亡,子李德明继位。李继迁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起事,奋斗二十余年,历经曲折,为党项拓跋部建立西夏国创立了坚实的基础。
李德明继位后首先攻*宋朔方节度使潘罗支(吐蕃族),报了*父之仇,并攻占潘罗支弟厮铎据守的凉州(今甘肃武威)。
李德明图谋深远,玩尽政治手段,一面联合辽国、请求册封,一面向宋入贡、请求和好。宋授其为定难军节度使,晋爵西平王,把横山山间蕃部划归李德明。允许党项诸族与宋开放边关贸易,解除了盐州白盐进入宋地的禁令,内地的粮食也允许进入党项各地。
在与宋、辽和好安稳的基础上,李德明向西部吐蕃、北方回纥领地拓展疆土。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李德明占地辽阔,势力强盛。宋、辽竞相笼络,辽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宋则由中书令晋加太保、太傅。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李德明将都城由西平府迁至怀远镇(今宁夏银川旧城),改怀远名为兴州。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辽国授李德明尚书令、晋大夏国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北宋仁宗封李德明为夏王。
天圣元年至九年(公元1023~1031年)间,北宋对西夏一味退让。麟州窟野河西是农业耕作区,西夏时有侵扰,仁宗禁止内地农民过河耕种。西夏便于每年冬春屯兵河西,春夏耕种,并引诱袭击宋军,宋经略使庞籍屡诫麟州守军不可出击。更为懦弱的是,李德明族兄山遇对李德明侵扰宋境行为不满,携妻挈子降宋。宋延州知州郭劝害怕事非,竟将山遇拘捕,送归李德明父子,当即被*。
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李德明册封慕氏所生子李元昊为太子。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十月李德明亡,年51岁,李元昊继位。李元昊废唐、宋赐姓,自号嵬名氏,同时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建国前的九项筹备事宜。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夏”。
西夏建国后,在陕西边界地区布兵10万,加左厢宥州路5万*军,占全国总兵力的30%。李元昊在陕北党项故地专门征募了一支精锐的敢死队——“山讹”。
面对李元昊边境驻军,宋朝也加强备战。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夏竦知永兴军,兼泾原、秦凤路安抚使,范雍任鄜延、环庆路安抚使,知延州,沿边加修寨堡,部署军队。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又命庞籍为鄜延经略安抚招讨使,兼延州知州,协同范雍备战。夏竦、范雍督促陕北驻军教习强弩以奇兵,设陕西四路军以互相接应,度地形险易远近而增减屯兵,增置弓箭手、壮丁、猎户以备守城,弃小寨固大寨以充兵力,派军士屯田以敷军用,择地势筑寨堡扼险据守。宋夏安稳相处三十余年,便开始了第二轮战争。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传表至东京,要求宋朝承认自己建国称帝。宋廷下诏削夺李元昊的官爵,停止双方互市,派贺永年赴西夏送宋廷“嫚书”。贺永年行至保安军则不敢前往,将“嫚书”、旌节及所授敕告装进匣子,留在边境夏属蕃部归娘族地(今靖边县周河乡巡检寺一带),并托族人转交西夏,自己溜回朝中。
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十一月,夏军宥州起兵,大举进犯保安军,沿途胁迫属户,毁坏蕃落,数百里烽烟不绝。保安军诸族巡检刘怀忠战死,鄜延钤辖卢守勤派巡检指挥使狄青率部抵御。保安之战,狄青身先士卒,身披长发,头戴铜面具,挺枪*入敌阵。夏军从未见过宋军令人恐惧的头饰,掉头逃窜,李元昊损失二百余帐。至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狄青在四年间参战25次,负伤8次。
李元昊兵败保安军后,又以二万余骑从东路转袭承平寨(今延川县永坪村),鄜延路副都部署许怀德、兵马都监张建侯率兵出击,夏军溃退。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一月,李元昊精心筹划,兵分三路进军延州。东路经绥州至延州,西路从宥州经顺宁寨、保安军、万安寨(今安塞县西河口乡宋家沟村)至延州,中路从夏州、芦子关、塞门寨直抵金明寨至延州。采用两翼包抄、中路重点突破的战术,先攻打保安军和承平寨。宋王信知保安军兼鄜延路兵马都监,当晚到任即逢夏兵夜袭,便领强兵2000名,以计败夏兵。范雍令鄜延路副都总管石元孙驻守保安,又调驻环庆的鄜延副都总官刘平从庆州驰援石元孙。刘、石合兵后从保安军移军至土门,以此扼守。夏军从东路强攻承平寨,宋将许怀德坚守未破。李元昊知延州兵力空虚,“守城者数百人”,便亲领10万大军,从塞门寨长驱直抵金明寨,俘塞门宋将都监李士彬父子,全歼守军,未几占领了金明周围36寨。宋军统帅范雍坐镇延州,面对延州“地阔寨疏,士兵寡弱,又无宿将”的实际情况,惊慌失措,闭门坚守,又急调赶往土门的刘平、石元孙救延州。一月初八,夏军围延州,在延州西三川口(今枣园镇川口村)围宋军刘平、石元孙,以及延州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众部兵马,举行了著名的围城打援“三川口战役”。夏以10万众,歼灭宋军万余精锐部队。承平寨驻军许怀德接命急率千余军士救援,与夏军战,*二百余。时夏军兵马疲惫,又逢大雪封山,只得退军。延州城幸免陷落。
延州三川口兵败,宋王朝上下震骇。宋廷降范雍为吏部侍郎知安州,命鄜延都部署赵振知延州。五月,李元昊遣首领约遇没兀等部七百骑攻宋塞门寨。塞门寨主内殿承制高延德、监押王继元率兵千余守寨,数次求救于延州赵振。赵振有兵八千,按兵不动,仅派百余人前往。宋军守塞门寨五个月后破,高延德被擒,王继元战死。夏军又攻安远寨。宋仁宗以“拥兵不救”之罪免赵振职务。在此期间,西夏军攻取了栲栳寨、黑水堡,延州以北被李元昊占据,还进兵鄜州,叩响了长安的北大门。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五月,仁宗任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并为经略安抚副使。52岁的范仲淹自请知延州,六月到任,阅州兵,实行“兵将法”,置6将各统兵三千,日夜操练。实行“筑城逼城、移寨攻寨”战略,修复、新筑城垣寨堡。同时派鄜延钤辖张元、都监王达出击金明,夏军撤退。范仲淹、葛怀敏奉诏领兵驱逐寨门等蕃骑北退,考察塞门、安远、承平、新城、龙州等军事要地与城寨,修筑城堡12处。其中狄青部将张玉筑青涧寨和招安寨,世袭都巡检使李永奇修筑、驻守黑水寨。范仲淹严格整顿军纪,对宋鄜州军曹司马勋、张式、曹贵等克扣军饷、军纪混乱问题,坚决处斩3人。延州兵马都监周美献言范仲淹:“夏人所得志,其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卫,我之蔽也。今不丞完,将遂失之。”①范仲淹即派周美修复加固金明城,并领兵驻守。不久,夏军果然数万人攻金明,在金明城北15公里地布阵。周美率三千疑兵,张旗击鼓,四面大噪,夏军退走。宋不战而胜,获牛羊、马驼、甲盔数千。范仲淹遂命周美筑万安城。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九月,范仲淹派殿直狄青、侍禁黄世宁率领一支小部队,深入夏军后方芦子坪等地,派泾原路副都总管葛怀敏出保安军北木场谷,由牟岭袭击夏军,至夏州而返。击溃咩兀、保香等党项十余部落,烧毁西夏粮草积蓄数万,收降众二千三百余帐,并在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和桥子谷城(疑今吴起五谷城)加固寨堡。安抚副使韩琦命环庆副总管任福率兵七千,暗袭白豹城。任福在城南任总指挥,令驻泊都监王怀政围城西,伪攻李太尉衙,庆州北路都巡检范恪围城东,守金汤路柔远寨主谭嘉震、监押张显围城北,守叶市族路走马承受石全正围城南,驻泊都监武英进攻城内。天明城破,宋军大肆焚掠,破其积蓄。
同年九月,范仲淹部署都监朱吉驻延安砦,防卫东路;指挥王信、张建侯、黄世宁驻扎保安军,控守中路;巡检刘政驻守德靖寨,守护西路。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八月,李元昊率西夏军渡窟野河,破宁远寨(今府谷西北),寨主王世璮、兵马监押王显战死。
同年秋日,范仲淹面对麟州屡遭西夏攻掠的悲凉景象,情不自禁地吟《麟州秋词·调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抒情怀。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夏军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宋将仁福率军出击,在好水川全军覆没。翌年夏军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军在定川寨全军被歼。
宋军连遭失败,韩琦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二月上疏自劾,范仲淹降为户部员外郎,兼知耀州,后改知庆州。
西夏以延州为主要目标,连连发动进攻。同时,从东北一路不断向麟府展开攻击。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夏人攻延州。府州折继闵于年初、六月、九月三次率兵袭击西夏后方,破党项诸族寨堡二十余所,斩敌数百。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一月,宋仁宗命麟府诸路会讨西夏李元昊。折继闵率兵至汴黄、吴拔泥,与西夏兵激战横阳川(今神木黄羊城河),斩首200级。
同年七月,夏主李元昊进攻麟州。知州苗继宣率兵拼死抵抗,相持月余。城中缺水,苗继宣命人用雨后泥浆遍涂城墙,迷惑敌人,又派人假扮羌人混出包围圈到府州告急。府州闻报,急发州兵来救。庞籍命鄜延都部署许怀德等率兵万余,由延水关渡黄河经晋西北迂回增援。战斗持续37日,夏兵撤退。八月,李元昊军在奸细密拉的指引下,自后河川来袭击府州城,折继闵与通判张旨坚壁清野。府州宋军仅6100名,敌众数万。折继闵对部下说:“贼倾国来,其锋不可当,今坚壁勿与战,使进不克,退无掠,势必不能久。”城内军民决心与城共存亡,军民共战,矢石如雨,夏军攻城七日不下,伤亡惨重,只好撤走,丢下甲胄弓矢无数。夏兵攻麟、府不下,乃引兵转攻丰州。丰州孤城无援,又狭小隘陋,居人不多,没有积储,被夏军占据。知州王余庆、兵马监押孙吉战死,河东路宋军杨怀忠与并、代兵马钤辖兼麟府路军马事康德舆不敢援救。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并代都钤辖管勾麟府军马事张亢,与知州折继闵领兵三千护饷到麟州。西夏李元昊率兵数万来袭,双方在柏子寨(今神木县烂杆堡乡訾柏沟村)遭遇。张亢与折继闵命部下把箭绑在身上,箭头向外冲出重围。至一险峻处,留数百人伏于道旁,待夏军进入伏击圈,前队反兵接战,伏兵奋起斩*,斩首五百四十余级。西夏军大乱,坠崖而死者不计其数,余皆溃退。宋军获战马五百余匹,武器上千。
同年三月,西夏军数次经兔毛川袭击兴建中的建宁寨(疑为今府谷新民镇)。张亢调集2万兵力,命府州骁将张岊率精兵数千,持强弩伏于兔毛川,自领万余新兵诱敌。西夏军素来轻视东军(即河东军),张亢便打出东军旗号迷惑对方。西夏军果然直奔东军而来,双方展开激战。张岊率伏兵*出,打乱西夏军阵脚。宋军挥师掩*,追斩二千余级。此役之后,西夏军长时间内不敢来犯。九月,李元昊兵入萧关,宋廷命折继闵、高继宣乘西夏后方空虚,攻其不备。兵至骂泊,斩夏军首领贱遇,破容州刺史耶布,夺其牛马千余,得器械数百。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冬,夏兵以数万众分路攻清寨、金城等堡。折继闵领兵追至杜胡川(今秃尾河),大破其众,斩首四百,夺其甲马无数。朝廷赐诏褒美,并赐锦袍、金带、银采以旌其功。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李元昊攻伐麟、府、丰三州后,屯兵琉璃堡(今府谷县城北10公里高石崖乡温家畔村),时常掳掠麟府两城,断绝两城交通。宋朝命张亢为并、代都钤辖、管勾麟府路军马事,与张岊合兵防守麟、府二州,指挥麟府军反封锁战。张亢与折继闵首先在府州城东筑东胜堡,保证府城生活用炭;在城外山坡下筑金城堡,保护菜地;在城北外筑安定堡,保护沙坑泉水;在府州城外西北坛筑外城。同时,夺回琉璃堡,解除西夏的封锁。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九月,康德舆、王元督民夫由府州向麟州转运河东粮草,被西夏截粮9000石,草56000束。十月,折继闵押送军衣,在中堠寨(今神木县瓦罗乡堡子里村)被夏军伏击,粮草尽失,折继闵逃回。翌年春,府州军将张岊押军衣赴麟州,都巡检王凯与张岊运粮,折继闵与张亢运粮,先后都被西夏抢劫,损失惨重。张亢、折继闵决计构筑麟府沿线寨堡,打通道路。三月,重筑西夏摧毁的建宁寨,同时计*西夏扰军二千余。经过连续苦战,在麟府两城间70公里交通线上筑清寨堡、百胜寨、中堠寨、镇川堡,加建宁寨计五城,间距10至12公里,粉碎了西夏的封锁线。
西夏几年内进攻宋境,连续获胜,但无力固守所夺城寨。战争消耗人力物资,无力补充。党项各族居民生活极贫,朝野上下不满,又逢干旱无粮,无力再战。李元昊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秋致书宋廷,请求和谈,并请辽国出面斡旋。宋王朝也急于求和,授意庞籍与夏交涉。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五月,双方在延州和谈,达成“庆历和议”。李元昊对宋称臣,宋封李元昊为夏国王,每年岁赐西夏二万银两、二万匹丝绢、三万斗茶。西夏请求双方贸易,庞籍喻为“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②。宋于保安军、高平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设榷场,两国互市,连续争战7年后得以安稳。
三、第三轮从庆历四年至熙宁五年(公元1044~1072年),计28年。其间和处时间20年,战时8年。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五月“庆历和议”以后,宋夏双方在陕北麟府地区仍有小战,但总体相对和处二十余年。其间,范仲淹等宋廷将帅开创的强化点式群落防御的战略,为后任庞籍等肯定与推行,继续加强陕北及其他边境地区的防御工程建设。一是在子午岭北段山口,即今吴起、志丹、华池交界地区抢占军事要地,构建防御据点。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范仲淹组织修筑大顺城(今庆阳西北后桥川马寨铺),蔡挺组织修筑荔园堡(今华池县荔园堡村)。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继续加固了白豹城、金汤城、柔园寨等城寨,将西北宋夏边界线推向定边军和神堂堡(今吴起王洼子乡)以西一线。二是在东北麟府地区,以折氏为基本力量,加强城防,扩大乡兵队伍,加强军事训练。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主政陕西的范仲淹,针对麟府历遭兵燹、荒芜残破的困难境地,招还三千多户难民迁麟府,免其租税与商税,废除酒类等专门禁令,鼓励建设家园,固守州城寨堡。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宋徽宗命丰州治所移至府州西北罗川掌。三是在今志丹、安塞、靖边宋方边境的横山山岭和子长、清涧淮宁河与秀延河间山区,东西百余公里地带筑城逼城,向北推进,最为显赫的是“种家将”。
宋夏“三川口”战役时,种世衡遭贬任鄜州签书判官,在延州投入抗夏战斗。时值北宋中路边境安远、金明、塞门、永坪等寨陷落于西夏,种世衡沿边考察地形、民情,决定按照范仲淹的防御策略,选择要地复兴废垒,加筑寨城,逐点向前推进,逼夏人后退。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种世衡选择宽州废城(今清涧县城东北山梁)试点。虽然夏兵时有袭扰,但种世衡率军“且战且城”,苦战完工。然后凿石50米,掘井无水,又继续深进,终于“过石数重,泉果沛发”,万人欢呼,宋神宗特赐“青涧城”。种世衡驻军青涧城,一方面解决军士用粮,从新关(今清涧县黄河边辛关村)向东架设黄河浮桥,从河东路调运军粮;同时开营田2000顷,招募商贾,贷以本钱,增加军粮来源。另一方面,大胆开创“抚羌用羌”策略,对青涧城一带“人马精劲、惯习战斗”的内附羌族部落,改变北宋以往“以华自居、贱视夷狄”、任意苛敛、侵略*戮的错误做法,坚持与其广泛结交,与酋长推诚相见,团结相用。经过极大的努力,在属羌中间威信极高的种世衡先后联络陕甘间各羌、蕃部落,共抗西夏。各族置烽火,每逢急事,相互援助。种世衡军中也吸收大量的羌兵,英勇善战,每战必捷。
种世衡加强军民的军事训练,组织守城军兵,青壮居民,以及僧人、妇女练习射箭技术。除了培训射箭教师,还打制银质箭靶,凡射中者皆归自己,以为激励。射中者越来越多,银靶也越来越小,群体射技越来越高。对于优秀射手,还优先提拔重用,犯有过失者给予赎罪。一年时间,人人善射,屡败夏军侵掠。
种世衡为北宋抗夏建立了卓著功勋,积劳成疾,在环庆路钤辖任上,与部将蒋偕修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时病亡,终年61岁。种世衡亡,沿边兵民建祠立庙,羌部酋长们前来吊唁。种世衡成为北宋边将中罕见的著名人物。
种世衡儿子种古、种谔、种珍、种宜继承父志,也为陕西名将,其中种谔承袭父职,继续率领种家军驻守青涧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内殿崇班康维几修筑并驻兵白草寨。种谔又开创了争取分化党项军队的策略,促使绥州党项首领令唆、夷山先后降附,采用夷山的招降计谋,于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迫使西夏绥州监军司左厢监军嵬名山降宋。所属酋长300人,蕃部15000户,兵万余名全部归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卷十三》中载:“神宗时附宋的嵬名山一部,有众一万五千多户,降宋后仍被安置于绥州大理河一带,与汉户杂居务农,为宋屯守绥州如故。”种谔在绥州怀宁寨率军与西夏前来夺取绥州的4万军激战,取得了宋对西夏第一次军事上的胜利,并命部将折继世率步骑万余驻守怀宁寨。
鉴于绥州旧城被西夏拆毁,种谔于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二月选择无定河西疏属山自然地形,由部将郭逵组织军民修筑绥州新城(即今绥德县城),建立了北部边境地区新的军事基地,北宋边界向北推进70余公里,折继世又和嵬名山共守绥州。宋神宗甚为高兴,赐新筑绥州城为“绥德城”,后又置绥德军。同期,宋将刘绍能亦率军六千连克罗兀等五城寨。从范仲淹加固鄜州开始,向北400公里至银州,经过数任努力,终于建成百余座星罗棋布的寨堡、城垣。
西夏迫于北宋“筑城逼城、移寨攻寨”的军事战略,也开始筑城,与宋对峙。记载明显的,一是在子午岭北端今定边县南樊学乡石城子村北山修筑石城子,古城遗址明显地显示了西夏军事城堡的特征;二是西夏国相梁乙埋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夺取并修筑罗兀城(今榆阳区镇川西2.5公里的无定河西岸石崖底村石山台阶地)。
宋夏双方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起,小规模战争时有发生。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前后,西夏经过休养生息,加快了对北宋的攻伐。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折继闵奉旨在府州地修筑了宁府寨(今清水镇附近)、安丰寨(今黄甫附近)、西安寨(木瓜乡长胜梁一带)、靖化寨(木瓜城与西沟门砖昌梁附近)、永宁寨(庙沟门黄花梁附近)五寨和河滨堡(黄甫川口)。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六月,西夏兵在麟州侵扰,三个月后退走。时逢延州通判兼沿边招讨使司马光巡边至麟州。知州武戡建议,“眼下夏人撤去,近时必不再来,河西(今窟野河)数十里内无一兵一卒,我以为可乘机在河西筑两座城堡,移横戎、临寨二堡兵屯驻。此外不仅可以收复失地,且可作麟州前哨”。司马光认为可行,遂征得庞籍的同意,着手修建。西夏探知消息,暗中集结人马,准备偷袭。五月五日夜,麟州军一千余赴河西筑堡,前无斥候、后无接应,也无武装护卫,途中被夏军突然包围。武戡得知后仓促出战,大败,管勾麟府军马事郭恩、内侍黄道元战死于断道墕(今榆阳区双山乡断桥村)。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二月,麟府折继闵子折克行与西夏兵战于三角川,斩西夏钤辖吴埋保。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夏毅宗亲率大军,从宥、盐两州出发大举进攻庆州、荔园堡和大顺城。攻击大顺城时,毅宗身披银甲,阵前督战,被流矢穿甲,负伤而退。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收复吴堡寨,次年又被西夏占领。同年,宋遣特使杨定出使西夏。夏主李琼祚请杨定告宋神宗求和,并贡宋朝一批金银宝器。杨定回宋后私吞宝器,言请刺*李琼祚,神宗升杨定知保安军。后李琼祚知道杨定欺骗了自己,便设计在保安军城外*了杨定。夏军进犯筚篥城,宋将杨文光(杨延昭子)率军击退,宋以杨文光知泾州和镇戎军。同年秋,种谔令降将嵬名山于绥州城南筑城驻防,领兵13000名,民300户。西夏银州派兵争夺地盘,被种谔领兵击败。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西夏梁乙埋上表北宋,以夏二寨换回绥德城,宋廷不允,双方开战。梁乙埋率军攻打顺安、绥平、黑水等寨,宋鄜延、环庆安抚使调兵援助。夏兵又围攻绥德城十余日,宋绥州镇抚使郭逵令兵于定仙山点火放烟,虚张声势,夏兵惧退。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秉常进攻庆州,庆州知州李复圭出兵进攻夏金汤城。陕西安抚使命种谔指挥麟府军抗击西夏,种谔调河东路麟府军援战。折继祖(折继闵弟)率兵与夏兵在开光川(今榆阳区安崖乡川道)相遇激战取胜,随后又在尚堡岭拼*,获得了胜利。宋军遂筑开光、赏逋岭二寨,派赵瑛、燕达重筑抚宁城。西夏枢密使哆腊率兵三千屯驻罗兀城北马户川,宋将高永能领兵六千骑迎战,*夏兵千人,夏军弃罗兀城而西逃至立赏坪。种谔为帅,控制了横山山脉跨无定河谷的要冲之地,在两岸山梁建立了堡寨据点群,一直延伸到银州地。同时,鄜延、麟府两端对进筑城。麟府军连筑荒泉三堆、吐浑川(今秃尾河)、开光岭、葭芦川四座城寨,各相距20公里,打通了府、麟、晋宁军路,麟府折继世、高永能驻罗兀城和细浮图城(今子洲双湖峪乡张家寨村)。当年秋,夏兵二十万众数次攻打陕北东北各城堡,陕西宣抚使韩降率兵与夏军战,被夏军击败。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三月,西夏兵攻打抚宁城(今镇川南),宋种谔部将一战即败,死伤将士一千余人,附近寨堡被西夏占据。西夏梁乙埋当即率兵筑罗兀城,竣工不久,种谔率兵争夺,梁乙埋败退。不久,宋将折继世以步骑万余至怀宁寨,入晋祠谷,嵬名山率军五千驻于大理河川。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西夏千余骑自绥德满堂川和大会坪抢割庄稼,*掠人马。宋将高永能、绥州都监李浦率兵进击,俘两将,夏兵败退。
种谔辖兵不过2万,难以控制麟绥百余公里通道和横山要冲防线,军士时有哗变。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三月,西夏梁乙埋率大军夺横山,围抚宁。宋将燕达撤退时遭夏军袭击惨败,其他新筑寨堡不战而弃,横山要冲重归西夏。
宋夏十余年战火,宋朝处于优势,北方边境向北推移。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七月,宋夏又一次议和。双方议定:以绥州为轴心,绥州城西10公里处为界,各立封堠(界石),双方休战。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九月,司马光至京兆府任永兴军知军事,后北上巡边至绥州南30里相思亭,作五言诗五首。
四、第四轮“和、战”时间为熙宁五年至元祐四年(公元1072~1089年),计17年。其中和处时间9年,战争时间8年。
和平时期,双方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北宋实行“熙宁变法”,国家出现了“国富兵强”的气象。二是西夏内部政局动荡,内乱不断。三是西夏西部吐蕃降附势力,被北宋“熙河之战”击溃。因此,北宋在种谔开创绥州根据地的基础上,宋神宗于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决定对夏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企图解决西夏边患问题。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六月,沈括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到任后,组织军事训练,扩充军士队伍,加强边防实力。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神宗对西夏发动规模最大的全局性攻击。宋令陕西、河东、京畿等五路36万军马,吐蕃酋长董毡盟军3万,还有浩大的民夫、后勤队伍,由宦官李宪、王中正、皇亲高遵裕为统帅,东西两线分五路军攻夏。一路是李宪率熙河路、秦凤路两路宋军7万,会同董毡蕃兵3万出熙河。二路是高遵裕率环庆路宋军87000人,由泾州西行。三路是刘昌祚率宋军5万出庆州,会合高遵裕军。四路是种谔率鄜延路及畿内禁军共93000人出绥德城。五路是王中正率河东路及麟府宋军出麟州。五路军马进军路线:西线泾原、环庆、熙河三路攻灵州,东线麟府、鄜延二路合攻夏州,灵、夏攻克后会攻兴州(兴庆府),一举灭夏。
七月,种谔率先出师,率军9万兵出绥德城分7个方阵北上进攻米脂寨。西夏米脂寨守军万余,援军8万。种谔围寨七十天后,便围寨打援,在今镇川、米脂间斩*夏军五千余,8万西夏援军溃散,擒西夏将领7人,俘获马匹千余,牛、羊、骆驼数万,取得了著名的无定河川战役的胜利。米脂寨夏军守将令讹遇于十月初降宋。
无定河川战役胜利,宋神宗颁诏表彰,龙图阁学士苏轼亦赋七绝《闻种谔米脂川大捷》诗:“闻说将军取乞银,将军旗鼓捷如神。应知无定河边柳,共得江南雪絮春。”
种谔率军北上伐夏,遣钤辖曲珍等破夏军于蒲桃山,进占银州。石州西夏军丢弃积年档案和枷械,举众逃走,种谔进据石州。西夏夏州知州索九思闻风而逃,种谔率鄜延路军顺利进占夏州。
沈括留守延州,稳定大后方,保证军需供给。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沈括侦知西夏宥州观察使格众率3万军士屯驻金汤堡,企图沿洛河南下奔袭鄜延。沈括先发制人,命副总管曲珍率步骑2万,扬言出击东北方向葭芦寨。夏军闻讯,遂调集重兵赶赴东路,金汤堡守兵几至空虚。曲珍东行不到百里,即挥师西进,三日而至金汤堡,留守金汤的格众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大败。格众被俘,夏军二千余人被*。十月,夏军梁永能乘鄜延路空虚,偷袭宋保安军德靖寨(今志丹旦八城台村),被沈括率兵阻击。同月,夏军万余合围顺宁寨(位今志丹县顺宁镇驸马沟村)。沈括命前锋李达率千余人出延州城,领10万兵运送粮草,浩浩荡荡北行,另派骁将景思宜率兵3000人,向西夏侧翼发动攻击。夏军误防正面,被景思宜军侧击败退。沈括随即攻克西夏磨崖寨,俘获男女万余,牛羊三万。沈括又放言率河东12将兴师伐夏,西夏细浮图寨守将弃寨北撤,吴堡、义合两寨夏兵也随即北撤。沈括乘机夺取了塞门寨,鄜延路副使曲珍领兵攻克黑水堡、安定堡。
麟州发兵的王中正及6万军士,仅行数十里至白草坪便屯兵不前。八月东路将领薛义在葭芦西岭大败夏兵,攻克葭芦寨。王中正领兵经沙丘沼泽,兵马多被陷落,行军一月余抵宥州,夏兵弃城而逃。宋兵*城中老弱病残五百余家,并击城西左村护窑兵一千余骑,王中正进入宥州。
河东路军粮草不济,在宥州奈井驿饿死士兵2万人。张世距、折克行率部三千在撤退时遭夏军游兵追击。由于军粮无济,12万河东路军半途溃散。
种谔军驻麻家坪待粮不至,部将刘归仁擅自南返。种谔只得随后撤退,返回宋地仅存军士3万。
西线军围灵州,最后大败。北宋伐夏的最大攻势以惨败而告终,损兵20万,未曾折将。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王朝不甘心失败,重新实行“筑城战”,以陕北鄜延为重点,推进占领地带。宋神宗以给事中徐禧为钦差大臣,到陕北主持军事。种谔主张扩筑银州城,先占领横山地带的核心地区,再移逼宥州、夏州、盐州。延州知州沈括主张先筑夏州石堡城。徐禧执意在三州之界筑一大城——永乐城。宋廷命种谔留守延州。八月,徐禧选今榆阳区上盐湾一带的无定河两岸筑永乐城六寨六堡,宋神宗赐名“银川寨”,宋罗兀城守将曲珍移守永乐城。徐禧与监军宦官李舜举和陕西转运使李稷驻米脂寨。
夏军六监军司30万兵屯泾原北,探知宋军筑永乐城,则由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率军攻城,并派兵南下绥德城阻止援军。
夏军层层包围永乐城,九月永乐城失陷。宋徐禧、李舜举、李稷、高永能、寇伟、景思宜、张禹勤等数百名将领战死,士兵、民夫20万覆没,只有曲珍等四将逃脱。转运使李稷运往永乐城东永乐仓的粮草、军饷及军用器械为西夏掳走。
永乐城陷,葭芦、吴堡、义合、米脂、浮图、塞门等东南线六城寨仍为北宋占领。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麟府守将郭忠诏等击败夏人乜离抑部。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西夏犯葭芦寨,宋供奉官王英战死。
北宋发动进军西夏的战争高潮,由于指挥失误,遭到了空前绝后的灵州和永乐城两大惨败。宋军损失官军、熟羌、义保60万,战将数百人,物资不可计数,换回今米脂、佳县、吴堡、义合、浮图、塞门六城之地。宋夏双方疲惫至极,“无议而和”。
五、第五轮“和、战”为元祐四年至元符二年(公元1089~1099年),计11年。其中和处时间仅2年,战争时间9年。
第五轮战争则是西夏主动进攻,特别是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西夏梁太后调集50万兵,分三路进攻延州,破金明寨。西夏攻宋冒着巨大的军事风险,但总体上未能对宋朝形成过重的创伤。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九月,西夏国相梁乞逋(梁乙埋之子)命仁多保忠率十万大军进攻泾原,焚烧城外庐舍、毁坟墓,大肆掳掠。庆州知州范纯粹命副总管曲珍从环州领兵深入夏境,昼夜驰行150公里至曲律山,击破党项族帐,*夏兵千余人,仁多保忠闻讯急退。宋军也分路还击西夏,部将李沂破洪州,张存入盐州,王愍取宥州。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一月,梁乞逋率兵攻府州,被宋守将钳宗翌击败。四月,梁乞逋遣兵围攻塞门寨,值宋兵攻石堡寨(今靖边县龙州乡大涧村),破洪川砦,夏兵从塞门撤退。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三月,梁乞逋率兵围攻宋塞门寨,宋皇城使米赟、供奉官郝普战死。夏军又攻德靖砦,被宋将张城击退。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西夏向北宋索要横山、兰州一线以南寨堡。宋把陕北米脂、葭芦、安疆(今庆阳县西北)、浮图等4寨割让西夏。西夏遣还永乐城战役俘虏宋兵149人。六月,宋夏在横山东部划定以绥州城西5公里拦马关(今黄家沟村)为界。双方边界线又向南伸进宋地,而且绥德至麟府走廊又被切断。八月,梁乞逋派兵攻打宋保安军土门堡,*鄜延都监李仪。九月,夏军进攻河东路麟州,又攻府州,围城3日。宋将固守城池,闭门拒战。夏兵在麟府一带烧*抢掠,北宋边民惨遭涂炭。知府州折可行率军反击,在折水川斩夏军千余,其余入水淹死。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在辽国的支持下,西夏就近多次攻击绥德城,掳掠50天而去。同年三月,梁乞逋于韦州静塞军司调3万兵,准备进攻环庆,宋大将折可适率骑兵八千袭击韦州,夏军溃逃。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二月,梁太后与乾顺帝率兵从绥德入宋境,攻义合堡(今绥德县义合村),大掠而归。同年三月,又派兵数万围宋塞门寨,宋鄜延援兵至,夏兵退。十月,梁太后领夏兵50万,分三路进军延州。西路沿顺宁、招安路径,东路自绥德城、黑水寨(今子长县涧峪岔乡边家湾村)、安定路线,中路选择夏州、塞门、龙安路线。三路兵马对延州形成钳形之势,军营连绵100公里,相继不绝。另一支夏军攻麟州,与麟州兵战于青冈岭,随后也改由塞门一路南下进攻延州。十月间至延州城下,梁太后亲自擂鼓,兵士纵骑四掠,延州守将坚决回击。夏军难以陷城,只得回师北上,又破延州北边门户金明寨。宋守将张俞战死,2800名军士仅逃5人,寨中积粮5万石、草千万束被夏兵掳获。麟府军兵出骆驼岭、进吐浑河,向夏后方攻伐。夏军破金明寨后立即返回。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二月,西夏又以7万兵进攻绥德城,同时犯麟州神堂堡。宋知府州折可行在城下与夏兵交战,俘夏钤辖令王耶保,遂筑胡山寨。同期,宋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吕惠卿部署反攻,鄜延众将与知太原府孙览率领河东路军,向北攻夏,收复夏米脂、葭芦、安疆、细浮图4寨,并改细浮图寨为克戎寨。同时,在大理河川筑威武堡(今横山县石湾乡魏家楼村)和临夏城(今子洲县巡检司村),并北上攻克宥州城。
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初,宋攻占西夏罗兀、开光等寨堡。十二月,宋于南牟会建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折可适知州事。宋在新收复的土地上,东起麟州、西至熙河,一年内新筑寨堡五十多座。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宋在西线今吴起铁边城置定边军,王洼子、新寨、定边县新安边、张崾崄一线归宋。定边军领8座寨堡,隶环庆路庆阳府。同年,在东北葭芦寨设置了属河东路的州级机关晋宁军,升绥德城为绥德军,开通了十寨堡屏护的绥麟走廊。宋知府州折克行率领军民又一次掀起“筑城战”,用数十天时间先后筑成了宁边寨、弥川寨、太和寨、神泉寨、三交堡、乌龙寨、宁河堡、通秦寨、通秦堡等十座寨城。新的国防大道,从麟州西南行抵秃尾河中下游,折向东南至葭芦,再向西南经乌龙、暖泉、开光寨堡,直至绥德城。寨堡距离由种谔时的20公里缩短为10公里。从此,陕西鄜延路与河东路相通,麟、府、丰三州也不再孤悬。陕西、河东两路军民几代人奋斗不息,南起延州,经青涧、绥德、葭芦、麟府,直达丰州,绵延千里的交通大道上,构筑了寨堡林立的防御工事,直至北宋灭亡前再未中断。
对于北宋的进攻与胜利,西夏仍不甘心,也从西线发动新的攻势。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梁太后率夏军10万,攻击宋朝新置重镇平夏城(今宁夏固原县黄铎乡)。泾原宋将折可适以奇袭战术惨败夏军,俘获西夏西寿保泰军司统军、皇族嵬名阿埋、监军妹勒都逋,夏军震骇。
西夏国在三年内两次兴师40万以上,东西两线均遭失败,损兵折将,丧师失地,形势处于最低谷。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二月,宋夏双方易战为和,十一月达成妥协。北宋得到了体面的和平,每年赐夏银器五百,衣布五百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