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期生存指南……

低迷期生存指南……

首页休闲益智超级粉碎机更新时间:2024-06-17

春江水暖鸭先知,说的是对于气候变化,鸭子比人更敏感,能先知先觉。

人类内部也是如此,面对经济大环境的冷暖变化,不同人所处地区、行业,所获得的信息和认知层次不同,反应也不同。

早在去年4月,一次家族聚会上, 有个做建筑生意的亲戚知道我是做财经自媒体的,就私下和我诉苦,说现在这经济环境真糟糕,赚钱比以前难多了。

当时毛衣站刚开打,美联储还在按既定路线加息,国内舆论也认为我们还得跟随老美进入加息通道,绝大部分人还没感受到大环境的微妙变化,我也没那么强烈的体悟。

5月,我一个做服装外贸生意的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诉苦,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我开始越来越明显意识到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

金融是经济的先导,5月下旬开始,本就估值不高的A股开始一轮又一轮下跌,死伤程度远超同为熊市的16和17年。

上证指数近三年走势,图片来自同花顺

6月中旬,P2P雷潮突袭,过去半年持续发酵,至今没恢复元气。

除了金融,在中国投资属性很强的房地产同样有先导效应,16年全国房价普涨,17年一线率先走向交易冻结,价格阴跌,许多二三线价格还在拼命涨,到了18年,一线已大幅下跌,17年暴涨的那些二线跟着纷纷下跌,部分三四线也已停涨,还有一些棚改红利尚未彻底耗尽的四线,老百姓受认知惯性使然,还在拼命买买买,房价还在涨涨涨……

为什么总说一线楼市阴晴冷暖是全国楼市风向标?

因为一线不但居住需求最强,投资属性也最强,而且全国最聪明最有钱的投资者,大多聚集在一线,所以对大气候变化,一线比二线敏感,二线又比三四线敏感。

不止股市楼市P2P,包括私募、信托等其他投资领域的风险也在急剧攀升,哪怕本就是大赌场的币圈,同样反应灵敏,从年初一直跌到年末,跌幅No.1。

比特币/美元近一年走势

7月初,我就已明显感觉到大气候的变化,无限期暂停后续所有P2P平台的合作邀约,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力哥七步定投实盘”的维护上。

11月,暑期在我公司实习的小朋友和我说,当时不懂金融的他看我们整天说股灾雷潮忧心忡忡,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才突然感到就业市场的刺骨寒风。

直到12月,力哥文章里第N次提示经济-寒冬已经到来,还有木知木觉的读者会问:有这么糟吗?我怎么什么都没感觉到?我们公司挺好的呀,最近还给我加薪了。

答案是他可能既没那么关心外界变化(也可能缺乏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自己所处的行业又没有遭到直接冲击。

就在那条留言下方,还有一条留言:“力哥,今天我失业了”

就在1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1%,能释放1.5万亿基础货币。

无数媒体争相解读,无数投资者各种自High,有人说股市要大反转了,更有人说,房价又要涨了……还不断有荔枝留言让我说评论下。

但我一直觉得没啥好说的,货币政策转向,早在去年3季度中央会议上就确立了,四季度已悄然从加息通道回到降息通道。只不过直接加息降息力度太大,现在一般都用相对柔和的“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来调节,但开年用一下力度比较大的降准,提整一下市场信心,也是意料之中,理所当然。

至于效果,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给癌症晚期病人上化疗,或者给心脏衰竭的病人打强心针,一下子强刺激下去,当然会有点反应,但也就这样了,病情并不会因此就突然好转。

你看,人和人的根本差异,无非“认知”二字。

所谓投资,就是认知差异的变现。

谁的认知能力更强,能先于大多数人发现趋势的微妙变化,经济好就越容易赚到大钱,经济差就越容易躲过一劫。

17年网上有个段子,叫“富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

放17年叫段子,放18年叫现实……

在我看来,在过去一年的财富粉碎机中,真正的超级富豪,是死于“去杠杆”,已经习惯用高杠杆高歌猛进快速扩张的很多大老板,一下子懵逼了。

而普通百姓,不管是只有几万元的屌丝还是上百万的中产,最容易死在三件事上。

一是all in数字货币。

二是只看收益不看风险all in P2P。

三是高杠杆all in炒房。

从死伤的惨烈程度上看,all in币圈>all in P2P>all in高杠杆炒房。

但从财富粉碎绝对值和社会影响力上看,炒房>P2P>币圈。

可以预见到,当越来越多人感知到经济-寒冬的到来,就会产生悲观预期,本能选择两件事——

一是“保守投资”。

往风险资产砸钱的意愿会越来越少,股市、P2P、楼市、币圈,都是如此,从而形成沉默的螺旋,在大众认知和行为上不断自我强化,直到跌无可跌,破无可破,雷无可雷,自会凤凰涅槃,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像力哥此前反复强调的“现金为王”,以货币基金为代表的现金管理类资产会受到更多追捧,而一直被视为有避险功能的黄金甚至日元,都更容易有出色表现。

二是“减少消费”。

越来越多人的投资预期从“大赚一笔”变成“回本就好”,再加上越来越多行业会陷入低迷,很多人会担心职场收入减少甚至被裁员,因而会有意识减少不必要开支。

最典型的是金融、房地产、汽车、数码家电、大宗商品等行业的从业者。

比如汽车行业就已明显进入大冬天,一是中国汽车业过去这些年连续高歌猛进,私家车已进入饱和期,二是老百姓对未来收入预期下滑,没买车的就会暂缓买,本想换车的也会再开两年。

汽车卖不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也都会波及,相关从业者收入也会下滑,他们的消费预期也会下降。

另外房子和车子是P2P最重要的两个抵押物,买车买房的人变少,也会对P2P平台变现不良资产造成困难,资金变现速度慢,就会导致逾期标的回款,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尤其涉及司法程序的,可能要一年以上周期,大家得有耐心。

不只是买车,一切大宗消费,凡非刚需,比如换个新苹果,买套新家具,出国浪一浪,会被一般家庭率先裁减预算,巴厘岛潜水游分分钟变崇明岛农家乐,中国市场卖不动也是苹果股价近期大跌的重要原因。

库克现在急得团团转,连苹果机这种号称“最保值的硬通货”,现在也一样大幅降价了。

反之,但凡刚需,依然会表现稳健,那些进入医疗、教育、食品、公用事业和体制内的小伙伴,就会产生“路上行人冻成狗,我躲屋里孵空调”的小确幸。

作为理性经济人,最无奈的,是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全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世界,大部分人无法理解经济的本质,只会遵循上万年遗传下来的基因本能,遇到寒冬,就会悲观,遇到泡沫,就会狂欢。

真正的理性经济人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也只能顺势而为,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或者这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与世界和解”吧。

但作为理性经济人,最幸运的,同样是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全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世界。别人犯错时,恰恰是我们弯道超车,收获满满的最佳时机。

比如随着币圈崩盘和区块链投资热凉凉,很多人对区块链的信仰崩塌,去年初高喊“all in区块链”的徐小平同志,现在不知道被多少头脑发热真“all in”的年轻人恨得咬牙切齿。

但如果你真理解徐小平的话,就会发现他当时已预见到今天这种局面,只有冬天里把害虫都冻死,这个行业才能绝地逢生,最终具有大规模分散式节点信息储存功能的区块链技术,一定会对很多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最终还是会有人因此暴富——只不过和过去所有投机泡沫和技术创新一样, 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一定是踏着累累尸骨上去的。

再比如很多人不要命地逃离P2P行业的同时,也有人在悄悄以2折甚至更低的价格收购那些不良资产,一旦经济回暖,这些不良资产重新拥有流动性,潜在收益同样非常可观。

再比如买房,今年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应该会陆续下调,刚需下手真心太合适了。既然你早晚都要买,为什么不在市场低迷,人心惶惶,砍价空间大的时候捡便宜货呢?非得人家观望你也观望,等到房价突然又一波流上去了,哈?你再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着问我要不要追高?

再比如股市,聪明的人就会在明知大势不好,但估值已见底的情况下,慢慢收集超级廉价的筹码。

毕竟我们不是神仙,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势就会回暖,万一真像09年那样,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突然来一波旱地拔葱式的翻倍行情怎么办?

所以一边“现金为王”,等待最佳买点出现,一边“坚持定投”,避免自己看错趋势,错过了最佳买点后追悔莫及,这才是普通人当下理财的最好思路。

再比如低成本的娱乐行业,也有机会。

经济不好,大宗消费会减少,但因为心情不好,更需要“奶头乐”来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所以单次消费金额比较低的娱乐行业,比如影视游戏或K歌桑拿,还有物美价廉的饭店,可能业绩反而会有所增长,大家可以等着看今年春节档票房,肯定比去年更上一层楼,春节期间饭店的爆满程度,也会让你产生一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虚幻感。

整体上看,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周期变化,所以聪明人不会时而恐慌悲观,时而贪婪乐观,抱着平常心就好了。

具体到眼下这一轮经济低谷,和此前40年还有点不同。

此前40年,至少是前30年,我们处于只要经济增长,所有人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的局面,无非就是富人从桑塔纳变奥迪,穷人从自行车变奥拓。

但过去10年,以货币超发和房价飞速上涨为标志,富人财富的积累速度和生活的改善程度,开始远远把穷人甩在身后,穷人的获得感越来越弱,帕累托优化的空间越来越小。

虽然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参照这个思路,我觉得今天中国普通人获取财富的渠道,越来越从创造增量财富变成争夺存量财富。

这和央妈放不放水关系不大,和中国人口结构质的改变关系很大。

2016年,中国新生儿数量1786万人,2017年在二胎补偿效应明显的情况下(二胎占比超过50%),新生儿数量还是减少到1723万,而在二胎补偿效应彻底退出的2018年,新生儿数量进一步锐减到1523万,相比前两年,几乎是断崖式下跌,而且这个趋势不可逆!

因为中国人对子女教育期望值太高,生养孩子成本让很多穷人甚至中产望而却步,尤其在经济低迷期,普通人生育意愿更弱。

这就不是中国经济周期起伏的阶段性问题,而是决定中国长期国运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力哥长期看衰绝大部分三四线楼市?

因为人口争夺战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一个稀缺人才决定去深圳,很可能就没有备胎再去广州填坑,你说广州能不恨深圳吗?

年轻人口代际递减,不仅是劳动力不足,更是消费需求不足。要破解这个问题,只能靠科技进一步突破。

比如汽车行业,在5G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自动驾驶汽车将全面上路,到时一定会引发新一轮汽车业大增长。

智能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微信月活用户超10亿,智能手机市场基本饱和,华为们已经把市场重心放在开拓海外新兴市场上。

中国市场再次需求大爆发,就得等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无所不在的智能设备会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屋子里,车子里,马路上,脸上……到处都是智能设备,人们就可以不再依赖屏幕越变越大,口袋越来越塞不下的手机,这在我们有生之年,肯定能看到。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最烂俗却没毛病的鸡汤: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是为,低迷期生存指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