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岁的贵州老奶奶令人惊奇地捐出了100万的拆迁款给灾区,而没有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分钱。当儿子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愤怒地赶回家责问奶奶。面对儿子的质问,老奶奶道出了她的心声,使得儿子感动得泪流满面。王奶奶自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后,便独自一人抚养儿子长大,辛辛苦苦地耕地干活,把儿子送进了大学。然而,随着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并考虑买房结婚,王奶奶虽然年事已高,却仍然坚持劳动,以便帮助儿子并积攒一些钱。儿子最终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并购买了房子,王奶奶把自己积攒多年的8万块钱给了儿子买房。然而,自儿子结婚后,十多年来他一直未回老家与王奶奶联系,电话也很少打。王奶奶与儿媳的关系并不亲密,仅在婚礼上见过一面。儿媳是城市人,不愿到农村生活,也不愿接王奶奶到城里居住。因此,王奶奶一直独自居住在农村的老房子里。当儿媳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时,王奶奶非常高兴并渴望见到自己的大孙子。然而,当她提出要去照顾儿媳坐月子时,儿子却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了她的提议,而选择了让岳母来照顾。对于王奶奶捐出100万拆迁款给灾区而没有给儿子留下一分钱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方面,王奶奶可能认为儿子已经成家立业,生活过得不错,而灾区的人民更需要这笔钱。因此,她选择将这笔巨款用于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王奶奶可能对儿子感到失望和不满。她可能认为儿子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孝道,没有陪伴和关心她。因此,她选择将这笔钱捐给灾区,而不是给儿子。无论原因是什么,王奶奶的行为都展现出了她的仁爱和慈善之心。尽管她的儿子没有得到这笔钱,但她却让更多的人受益并得到了帮助。这种无私和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王奶奶心中深感失落,她尽力安慰自己,但无法掩饰内心的酸楚。她的儿子为了不让她过度劳累,购买的新房终于交房可以入住了,这本该是令人喜悦的时刻。王奶奶渴望去城里看看自己的新家,体验城市生活,但随着年岁增长,孤独感逐渐袭来。她已久未见儿子和孙子,内心深切思念。当儿子因工作无法回家探望时,王奶奶希望借乔迁新居的机会前往城中探望,能与儿子同住一段时间,这便足以满足她的心愿。然而,儿子和儿媳的反对让她感到痛心,原来儿子的岳母和岳父已搬来与他们同住,王奶奶若前往,将无处可住。王奶奶对儿子的行为感到极度心寒。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王奶奶却从未感受到温暖,孤独与凄凉成为她生活的常态。每年她都盼望儿子能回家团聚,但总是失望。即使她因摔倒而住院,儿子也未曾回来看望。这让她心如刀割。多年来,王奶奶未向儿子提及任何经济需求,他从未主动提供任何资助。她只希望儿子和儿媳能带着孙子回家看望她,即使一年一次也足矣。后来,村子里征地并得到100万元的征收款。王奶奶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捐给了灾区。儿子得知此事后立刻从城里赶回,对王奶奶大声质问,这让她感到无比痛心。以下是重新创作的内容:王奶奶的儿子,你未经我同意就捐出这笔钱,让我十分痛心。现在赚钱的艰辛你应该是明白的,我可是你的亲生母亲啊,这笔钱理应是我的。你真的糊涂了吗?我要去撤销这笔捐款。王奶奶微笑着回应:儿子,我头脑清醒。你们不配得到这笔钱。一个寡妇将你抚养成人,她的付出和艰辛不可估量,我从不抱怨,因为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我尽义务且心甘情愿为你付出。然而,你未感恩戴德,我并未要求你照顾我,也未奢求你的回报,我只是希望你在有空的时候回家看看我。十多年来,你没有一次主动回家,甚至主动电话联系都不足五次,每次通话也不超过三分钟。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父亲了。不管今后你是否认我,都与我没关系了。这个家没了你这儿子就罢了。王奶奶的儿子听了母亲的话感到非常惭愧,跪在王奶奶面前痛哭流涕。村里的人们也为王奶奶的遭遇感到非常痛心。王奶奶的儿子未懂感恩,有了家庭后便将母亲置于脑后。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我们可能和父母分开居住,但这不是问题。我们可以经常去看望他们,更要以真心实意关心和关爱他们。他们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孝顺父母本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王奶奶的做法,大家觉得对吗?感谢你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