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学习西方学前教育课程期间,导师和作为学生的我们探讨了一个问题——小孩子吃饭的时候,究竟应该是像西方教育那样,把进餐时间当作一种社交场合,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还是应该向东方孔子所言“食不言,寝不语”,只是静静地吃饭呢?
后来我形成了如下的一种观点,孔夫子所言,我做了如下解释,“食不言”意味着我们在咀嚼食物的时候是不能说话的。包含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预防噎食,另一重含义是不利于正念饮食。但将食物咽下之后,如果我们有话要说,还是可以说的。我在美国的幼儿园做一线老师的时候,就是如此指导孩子的。如果要讲话,可以将嘴里的食物先咽下去之后再说。
带着这种饮食的观点,我们来看成人如何在实践中引导孩子用正念的方法进食。今天我来介绍一个亲子互动的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正念饮食的含义,游戏的主题是——探索不同种类的苹果。
常见的苹果种类
如果要进行这个游戏,首先我们需要去选购不同品种的苹果。还记得上一讲中我们提示到,可以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采买和准备个过程中,这是正念饮食的良好开端。附原文链接——
作为科普小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现今市面上常见的六种类型的苹果。
1.红富士苹果。
原产自日本,个体较大,遍体微红,带有些许斑驳状条纹,形态圆润,果肉紧密,口感脆甜。
2.金冠苹果。
表面金黄,个头较大,皮薄无锈斑,肉质细腻,肉质呈黄白色,味道浓香,汁水丰富,酸甜爽口。
3.嘎啦苹果。
原产自新西兰。果皮薄且颜色鲜艳,口感细脆、多汁,味甜微酸。
4.花牛苹果。
甘肃省天水市特产,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同为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外形独特,棱角感分明,果皮颜色呈浓郁的红色,香气浓郁,肉质细密,口感松脆。
5.国光苹果。
以往是一些亚洲国家的主要种植品种。个头中等偏小,果实扁圆,果皮底色黄绿,着色不均匀,肉质较为细脆,多汁,口味偏酸,久放会使果肉失去脆感而发面。
6.阿克苏冰糖心苹果。
因主产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而得名,形状扁平,果皮光滑,果香浓郁,甘甜味厚,含糖量高,汁水丰富,果核透明,既是俗称的“冰糖心”。
正念吃苹果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正念饮食具体的含义。正念饮食的英文翻译是“Mindful Eating”,简单来理解,就是“全神贯注地进食”。具体在操作中,需要我们积极地调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视、听、嗅、味、触来进食。附原文链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调动五大感官,感受不同品种的苹果。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两种类型的苹果进行比较和体验即可。
第一步: 触觉。
- 触摸不同种类的苹果果皮,你有什么感觉?
- 它们的果皮是粗糙的、带有小颗粒的,还是光滑的。
- 切开的果肉摸上去是湿润的,粘糊糊的吗?
- 它们的黏度感觉相同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第二步: 嗅觉。
- 这些不同种类的苹果闻起来有什么气味?
- 它们的气味令你感到愉快吗?
- 这些气味让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步: 视觉。
- 你看到了什么?
- 苹果果皮是暗淡的还是有光泽的?
- 苹果是什么颜色?
- 上面有什么特别的纹路吗?
- 有没有斑点或瘀伤?
- 苹果的色泽看起来吸引人吗?
第四步: 听觉。
- 当你咬下第一口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 不同品种的苹果,它们的声音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
- 大口咬和小口咬发出的音量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第五步: 味觉。
鼓励孩子舔一舔苹果,先别急着咀嚼。感受一下不同品种的苹果在你嘴里的感觉。
- 你感受到了什么?
- 口腔内的唾液有什么变化吗?
- 它是偏甜还是偏酸?
接下来,开始慢慢咀嚼,注意每一口的感觉。对于一些习惯了狼吞虎咽的孩子来说,习惯细嚼慢咽也许需要一些时间。
- 不同品种的苹果的味道如何?
- 它是偏甜还是偏酸?
- 它的口感是细腻还是粗糙?
- 偏酸的口感会让你的口腔有什么变化吗?会刺激口腔分泌更多的唾液吗?
- 开始咀嚼后,味道发生变化了吗?
- 随着果肉形态的改变,你体验到了多少种不同层次的味道?
第六步:更多的语言沟通。
品尝过后,总结看看——
- 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 是否有人不喜欢某一品种苹果的口感,却喜欢它的味道的?
- 每个家庭成员是否有对某一种品种苹果的偏好?
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和总结一些挑苹果的小窍门的——
- 果皮黄里透红,带有丝丝红色竖纹;
- 苹果底部凹槽较深;
- 果皮较粗糙;
- 果重比较重……
成人引导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有关饮食的讨论,有助于帮助孩子与食物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在吃每一口苹果的时候,我们都与苹果同在,与它建立了真实的关系,也就活在了此时此刻。
总结: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亲子互动的小游戏——正念吃苹果,希望成人可以在于孩子的互动中获得乐趣,同样双方都能有所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