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或者神话的画卷,稍作留意,我们会发现很多重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居所,虽然其承载性各不相同,其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鸿钧老祖的紫霄宫、太上老君的八景宫、通天教主的碧游宫、元始天尊的玉虚宫、菩提老祖的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诸位大能在自己的道场修道、传道,道场既是修炼场所,也是身份的象征。古圣贤也有自己的修炼场所:老子的老君山、鬼谷子的云梦山,王阳明的阳明小洞天等。
古往今来,数之不尽的寺庙、禅院、道观却不在此范围之中,这种建筑更像是宗教的公共体制场所,与个性关系不大。
老君山道场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十分注重尘世修行:六祖坛经曾言: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王阳明也提出:世俗人间,正是修行的道场。正是通过尘世的历练,不断磨练个人心性,在困境中突破,在红尘中提升。
现在回望各先贤圣人的生活轨迹,难免被各种光环所笼罩,很难通过圣贤文章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种种经历,参考他们的“历练之法”。我们可以“为往圣继绝学”,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如何走好当下的路,如何应对眼前的种种磨难,是摆在众多求进者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荣格在波林根的塔楼
出于种种原因,我还没在中国传统典籍中找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幸运的是,有一位伟大的西方心理学家,一位贯通中西的顶级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自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出了自传。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同一位伟人心灵相通,有机会学习他如何利用心理学、神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走出当下的困境,迈向人生的巅峰(并非财富名利,而是自性)的历程。
这个人就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近代心理学的鼻祖——卡尔·荣格(1875—1961),被BBC称为当世最受尊重的、伟大的精神病学家。这位西方心理学泰斗除了在心理学层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外,还通读佛道理论,熟知庄子,精通《易经》,用十多年的时间专研炼丹术,研习《太乙金华宗旨》,著有《金花的秘密》。
荣格已经将东方传统思想融入其心理学理论,贯穿生命始终,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荣格晚年隐居在瑞士苏黎世的波林根,他在那里自己动手建筑了别具一格的塔楼,身体力行于他的学说,思深行远融入自然,为其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留下了一种典范。本文与大家分享一下塔楼的建造过程及启发意义。
对于荣格来讲,塔楼具有多重意义:是其理论根基的表现,是自性发展的需要,是安居乐命之所,是荣格真正的曼荼罗。
荣格认为,要让其理论科学化,只有文字还是不够,需要某样东西的确认,要以石头那样的方式袒露他的信念,这就是“塔楼”的起源,也就是在波林根为自己建造的房屋。笔者认为,这也是荣格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进行心理治疗,达成自性的完整。
二、塔楼的建造过程
1902年,荣格在波林根的苏黎世湖畔买了一块地,起初的规划是建造非洲人居住的那种圆形结构的单层住宅,后来改为二层的正规房屋。1923年,荣格母亲去世后2个月,第一座圆形房屋破土动工,建立起来。对于塔楼,荣格一开始就对它抱有一种宁静和新生的强烈感情,代表着一种母性的温热。
在感觉它仍然缺少某种东西后,荣格于1927年给塔楼增加了一个中央性的结构,还添加了些塔式的附属建筑物。隔了一段时间,又产生了不完整之感,1932年,塔楼的附属建筑有所扩大,塔楼里增加了一个他私人的房间,并在四壁绘了好些画。1936年,添加了一个庭院和一个靠近湖边的凉亭,这是第四部分,与原来房屋的三位一体是分离的,于是出现了四位一体的格局。1955年,妻子去世后,荣格在塔楼上添了一层,代表他自我人格的突起,意味着老年时代所达到的意识的扩大。塔楼的建造,在荣格看来,是精神的完整性的一种象征。
荣格的塔楼
三、塔楼里的“原始生活”
在波林根,他处身于自己的真正生活之中,极为深切地恢复了本来面目。第二人格(可以简单理解为智慧老人原型),再次恢复了生命。荣格融入到周围的风景中,生活在四季里。没有电力,自己动手劈柴烧水,过着天人合一的原始性生活。
由于搬运工的误操作,运来了一块大而无用的巨石,荣格却很中意,将之称为“哲人之石”,并在上面刻文字:
我是个孤儿,举目无亲,然而我却浪迹天涯。我是一个人,但却与自己相反。我同时是青年人和老人。我不知有父也不知有母,因为我过去只得曾像鱼那样被人从深水中捞起,或像一颗白色的石头那样从天而降。我游荡于树林和高山之中,但却又藏在人那最深处的灵魂里。对每一个人来说,我是必须死的,然而我又不在时光的轮回之中。(P202)
哲人之石
四、楼中听声
就在塔楼第一层快要完工时,一种无法言传的沉寂笼罩着一切。一天黄昏,水开了,水壶唱了起来,听起来就像许多声音在唱歌,或者说像许多弦乐器或甚至整个管弦乐队发出声音一样。现实中无法接受的一种音乐,荣格却听得心旷神怡,足足听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悦耳的音乐,但同时也包含有大自然的所有不协和音,一点没错,因为大自然不但是不协调的,她还可怕地矛盾和混乱。这音乐也是这种情形:大量涌流出的各种声音,有着水声和风声的特色——它是如此奇妙,可说无法形容。
此部分可以对比庄子对风声的描述: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由此部分也可以推论,荣格在用道家的无为和齐物思想滋润己身,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五、荣格眼中的塔楼
荣格对各种理论都是借鉴和吸收,不会盲目地信从和模仿,他所有的努力和修行,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视角和理论解释问题,超越当下。对于塔楼,荣格有如下的论述:
住在波林根的这座塔楼里,一个人仿佛生活在许多世纪似的。这个地方将长存于世,这是我无法比拟的;而在其地点和风格上,他却向后指向很久以前的事物。在它身上暗示着现在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话,除了煤油灯和火柴,其他物件宛如16世纪人的居所。我的祖先也随我同在,我尽可能地把祖先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做粗略的回答,甚至还把这些回答画在了墙上。其情形仿佛是一个默默无言的大家族正在这座房子里聚族而居。在这里,我以我的第二人格的方式生活着,并生动地把人生看成是某种来而复去、循环不息的现象。
塔楼的建造也是后来“沙盘疗法”的先驱,通过塔楼意象,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进行沟通与对话,由此而激发治愈力、让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这种治愈和提升的方式对现代人而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当我们遇到语言和行为无法解决的难题时,这种仪式性的心理行为或许可以打开一扇心灵之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