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没涨,指数却越来越多,手里拿着的沪深300、中证500还没捂热,市场上又冒出了中证800、中证1000、中证2000......,这指数上新可一点没偷懒。
再加上创业板、科创板等各大板块指数,还不算行业指数,单单宽基这一类就够我们研究好一阵。
知道大家选指数都不容易,这篇我们就来重点梳理下当前A股市场的主流宽基指数。
此外,就这一时间点来讲,想必大家心中都有疑问,各大指数都处于估值底部,那么当前时点谁更值得配置?且看下文。
闲话不多讲,直接上干货。宽基指数里头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横跨沪深两市的中证系指数,比如中证1000,好些朋友以字面理解,这指数应该是由沪深两市排名前1000位的个股组成,实际不然,特意准备了一张图给大伙参考:
如上图所示,事实上中证1000的底层资产是由沪深两市市值排位801-1800的1000只票组成,而中证2000是由排名1801-3800的2000只票构成。
至于沪深300、中证500这些老面孔就不用多讲了吧,记不住的把图片保存时不时可以翻看。
接着加入单市场的几个宽基,比如上证50、深证100、创业板、科创50这些,基本上A股主流宽基都凑齐了,一共9只:
看上图,各宽基指数情况都给大伙罗列的明明白白,简单归纳为两点:
1、除中证系指数横跨沪深两市外,其余指数特点鲜明,比如上证50成分股全部来自沪市,又比如创业板、科创板都是具有明显的板块属性;
2、根据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对比,我们给9只主流宽基指数贴上了市值标签,比如平均自由流通市值超过千亿的中证100,定义为超大盘股指数;又比如平均自由流通市值61.31亿的中证1000指数,归类为小盘股指数;
对比完以上两张表,我们对主流宽基指数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至少下回指数对号入座你肯定不会弄错。
如果要对指数有更深一层的认知,那还得从指数的底层资产说起,透过指数的行业分布和权重分布是不错的切入点:
如上图所示,按指数的市值特点我们把9只宽基分为三组,通过对比指数底层资产在申万一级行业上的分布最终得出如下总结:
1、上证50和沪深300较为相似,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权重占比最高,且行业集中;
2、深证100受制于深市单一市场选股规则,与其他大盘股指数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家用电器占比高是一大特点;
3、科创50和创业板100都是明显的偏科生,前者电力设备 生物医药占比超过50%,后者电子和电力设备占比近50%,此外前五大行业占比均超过了75%;
4、最后一组各有特点,其中,中证500非银金融占比7.29%更像是大盘指数的风格,中证2000前五权重没看到电力设备到让我感到以外,这一排位的新能源企业都去哪了?总体来讲,这一组中证1000反映的A股优势产业和市值分布更为均衡。
至此,A股宽基大家族入门知识你算是及格了。
接着来聊我们今天的重点,就目前时间点来讲,各大宽基指数都处于近十年历史估值低位,如果只选一只宽基,谁或许是更合时宜的选择呢?下面聊聊个人的看法:
1、这里头并不是说指数之间谁好谁坏,也不意味着涨幅定胜负,因此特意没在上文把历史数据拉出来对比,初衷就是为了寻求主观选择中的一些客观对比。本质上来讲,我们做的是九选一的单选题;
2、从指数板块覆盖这一项来讲,个人更倾向多市场布局,一来可规避单一板块定向爆破的风险,比如今年的创业板,二来可以避免踏空。因此,创业板100、科创50、上证50、深证100这四只宽基不适合孤注一掷(组合可行);
3、剩下的5只宽基均覆盖了沪深两市,从超大盘的中证100只微盘股代表中证2000,实际上是大小盘风格之间的取舍。那么,应该如何选呢,以史为鉴分为两段:
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小盘风格取胜;
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大盘风格取胜;
两段风格迥异的走势时间跨度相当,都是6年左右。而今年又是小盘风格取胜,这一点大伙可以参考中证1000。
纯数据对比很难找到答案,加入前面的讲到的行业权重豁然开朗。
2009年至2015年一方面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推动中小盘企业业绩释放,另一方面是2015年杠杆牛推动小盘股爆炒,两大因素造就了当时的小盘牛。
2015年至2021年,一方面是小盘股降杠杆减商誉算是自刀一轮,明显跑输大盘指数,另一方面是2019年之后外资抱团推高大盘股,从而带动了大盘指数的持续领先。
而站在当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我更看好此轮AI科技革命赋能带来的行业发展红利。因此,相比传统行业占比更高的大盘指数,科技属性更强的中证1000、中证2000更值得关注。
4、至于中证1000和中证2000二选一,个人偏好更倾向中证1000,理由如下:
一方面,中证2000代表微盘股指数,风格上暴露更为极端,倘若风格发生大逆转,选中证1000受伤的风险更小。
另一方面,近一年微盘股因子盛行,中证2000涨幅透支的更严重。囿于指数本身的盈利回报没有跟上,导致指数本身的估值居高不下,当前PE仍旧达到了54.34倍,横向对比35.22倍PE的中证1000性价比更高(数据截至2023.10.23)。
权衡以上几点,中证1000或许是当前时点更合时宜的选项。
投资标的方面,规模近百亿的南方中证100ETF(512100)是全市场运行时间最长,流动性上佳的标的。此外,场外定投的朋友还也可以通过对应的联接基金参与(南方中证1000联接A/C:011860/011861)。
就聊这么多吧,以上思路较为主观,大伙别拍脑袋入场,根据自己的需求按需配置才是正确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