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欠的大致意思是指,口无遮拦,说话刻薄。
或者是起源于东北的方言,没有具体考证,顾名思义,欠应该是缺的意思,嘴上欠个把门的,所以不经大脑,任由情绪主导,容易说出刺激别人的言语。
“欠”这个词在东北话语系里,不管是在哪个句子里用上“欠”这个词,都是要表达“事儿太多”的意思,比如“太欠了”就是指一个人不该他管的事他管了,“手欠”便是指不该碰的东西碰了,“嘴欠”便是指不该说的话说了。“多”就是多余的“多”,不该有的“多”,不该出现的“多”。
有的人说,我天生心直口快,没什么坏心,说说而已。也有的人说,我一片好心,善意提醒,实话实说而已。有的人说,开个玩笑,没有必要当真,何必计较。也有的人说,同事朋友、邻里乡亲、多年老朋友,拘礼就太生分了,这样才显得彼此亲密无间……
殊不知,牙尖嘴利和幽默风趣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耿介直言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率真是两回事,不分场合和不拘小节是两回事。
嘴欠貌似实话实说,从逻辑的角度固然没有太大的毛病,究其实而言,就是情商太低,没有口德,不懂尊重,自以为是,缺乏责任感,只求嘴上一时痛快,哪管事后洪水滔天。是的,嘴欠惹的祸还真不少,轻则人和人之间,割袍断义,缘尽情了,或者则断了事业前途,甚至伤了卿卿性命。
古时候有个笑话,有个说话特别讨人嫌的人去参加朋友孩子的满月宴,临行前,家人恐其言语生乱,反复叮嘱他到了酒宴上千万不要多说话,只顾吃饭喝酒。此君到了婚宴,倒是记住了家人的嘱咐,埋头吃喝,朋友知道此君的毛病,但今时见此情景倒也宽慰,毕竟没有说出什么不吉利的幺蛾子。酒足饭饱,临到走时,此君对着主人家高声说道:我今天参加你们小孩的满月宴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啊,将来你们娃娃要是死了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此言说罢,转身离去,惊得满席客人大跌眼镜。
从逻辑上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可从情理上来说,真该拿大嘴巴抽他一顿。然此公不以为然,欣然扬长而去。这个嘴欠的实在是经典。如果这句话确实从他脑子里过了一下的话,这个处理系统还停留在奔腾386吧,嘴巴比脑子快。
无独有偶,老戊请朋友吃饭,甲、乙、丙、丁加自己共五人,甲乙丙先到多时,而丁迟迟未来。老戊搓手连叹,嘴上情不自禁冒出一句:这该来的没来。话音刚落,甲的脸色顿时由白变红,嘴中喃喃自语,:“那我就是这不该来的喽”,随即起身告辞。老戊情知言语有失,连连留客,终究没有劝住,眼看着甲走远,嘴上又冒出一句,“这不该走的走了!”。坐在席上的乙听完感觉很不对味,对着老戊说:那我就是该走的喽。随愤然起身,悻悻离席。老戊再三挽留不住,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嘴巴,远远望着乙的身影,大声喊了一句“我又不是说你!”还坐在席位上的丙听罢此言,高声言道:不是说他,那必然是说我喽!十分不悦的大步向门外走去。老戊的饭局,就此泡汤。
几句稀里糊涂的话,败坏了一场精心准备的饭局,还伤了几个好朋友的感情。这个嘴欠应该是根本没从脑子里过,嘴上也就没法把得住。
其实这两个还不完全算是嘴欠,可以归结为不会表达这一类,要么是是时机掌握不好,就是常说的“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的时候乱说。要么是说话技巧太差,容易在表达中产生歧义,造成他人理解障碍进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通常说话者都没有明确的恶意,只是在表达能力上需要锻炼,本性不坏。反而另一部分货真价实的嘴欠,属于明知不可而故意为之,此类嘴欠,最容易惹祸,也最不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
三国时候的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
按他的学问,在曹操帐下做的风生水起应该没有多大的难度,然而,此君恃才放旷,屡屡犯忌,终被曹操以一句“鸡肋”的口令所*,杨修所言定然不假,可这个实话的代价有点太不值得。既不为人所称颂,也不让人觉得过多冤屈,反而是落得个笑柄。 嘴欠能送命,所言不虚。
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做胡旦的超级学霸,自言考取状元于他犹如探囊取物,十分轻松,结果也正如本人所言。
可这个胡旦虽然才学过人,却是个浑身长刺的嘴欠极品,在朝中除了皇帝之外逮谁讽谁,以挖苦取笑他人为能事,一班同僚基本都被胡旦得罪完了,好在胡旦比杨修命运好点,没有落得*头之罪,只是一生的嘴上快活,换的个一生的生活不快活,把同朝为官的人都得罪完了,仕途还能顺利到哪里去?
据《宋史》记载,胡旦万年境况十分凄惨,死后子孙连个棺材都买不起,停尸多日也无人出手相助。如此的急躁轻狂,毫无忌讳,只图自己嘴上痛快,不给别人留任何余地,别人又怎么不会想办法还回去呢?
苏东坡的文采世人尽知,因为故作聪明屡屡被贬也成了命中定数,大约是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书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
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有此一回也就罢了,也该长长记性吧,无奈,才高八斗的苏东坡这个欠劲不会轻易罢休。
一日,王安石在书房正写一首《咏菊》诗。刚写了两句,忽闻家人来说,外任刚回的苏东坡前来拜访。王安石闻言,知道苏东坡恃傲难改,有意留下后两句嘱咐了家人,就躲进内帐。
苏东坡来到书房,家人告诉他让他在此等候。家人去给苏东坡倒水。苏东坡看见书桌上放着未*墨毫,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
这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说道,写了些什么,胡说八道。一年四季之花,黄花即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真是错误。一时技痒,忍不住的诗兴所发,不能控制,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写也写完了,也懊悔了,上次被放任就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欲把此稿丢掉吧,又怕宰相前来找。正在这时,王安石从屏风后边出来。互相寒暄,互相落座。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唤家人问说是苏东坡所续。王安石心想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到了次日早朝,王安石奏过皇帝将苏东坡发放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到了黄州,光阴迅速,将及一载,又到深秋。一日风急过后,苏东坡于是去后院观赏自己栽培的黄金菊。到后院一看,唬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没说出话,只见满地铺金菊花片。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王安石为什么要放任他到黄州,就因不懂装懂,胡乱续诗而为。
文人的欠倒未必从嘴里出来,写到纸上显得文雅了许多,不过纸上之文终究是心中之言,故作聪明说对了倒也无过,关键是只有一大堆故作的聪明,缺少了藏拙的智慧,祸患因此而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有个台湾的主持人明星,常出现在湖南卫视,而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爸爸去哪儿了”,记者有次在采访中问她为什么没有参加?
她回答“我又不缺钱,也不想让孩子受那个罪。”单从逻辑上来讲,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错。然而媒体一报道,其他参加的一大帮艺人也被得罪,湖南卫视也因此十分恼火。
本来意识到问题后 赶紧低个头,说句软话道个歉就完了,孰料此君又哔哩吧啦来了一大堆貌似道歉的话,并且夹杂了一通含沙射影式的讽刺和挖苦,这种毫无诚意的言论,明白人一下就听得出来是反话,导致本该就偃旗息鼓的小风波被这几句欠话弄得风生水起,
一时间,湖南卫视出来发声,有的艺人出来谴责,如是等等。最终落得个泪水涟涟、泣不成声连声认错。良好的主持人形象大受影响。
其实这个最后的道歉也着实欠出了无意插柳的高水准:大致是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说的是另一档亲子节目云云…………….
另一档???另一档又是哪一档?如此挖坑也是罕见,只能报以哈哈呵呵。你这是要树立几个敌人啊?!好在热点已过,没有人再为难她了。这种伶牙俐齿的言语习惯,配上公众场合下的嘴欠,导致一堆非议,也是很配。
单位里有个小孙,平日里活泼开朗,工作上也认真,就是喜欢和别人开玩笑,因为年龄小,也没有多少同事会过于当真。
有次参加集体活动,同行的小丽怕太阳晒戴了遮阳帽,小孙开口就是一句欠, “别戴了,反正你都那么黑”。
有次最怕别人说他个子矮的珊珊穿了增高鞋,小孙直接就是一句欠,“你这双增高鞋能增5厘米!”
争取上进的小王好不容易写完了文案刚加了班出办公室,小孙想都不想就是一句,那个文案肯定不会用…….不用说,小孙的人缘是单位里最差的,各种评议也是票数最低的。谁愿意和一个满嘴是刺,出口伤人的家伙在一起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嘴欠伤人,甚或比过肉体的伤害。不注意口德、说出伤人的话,往往就像往墙壁上钉了钉子,待悔悟时拔下钉子,却永远在别人心里留下了疤痕。
交往是一门艺术,语言是交往的重要载体,而嘴欠会让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状态瞬间抨击的支离破碎。
童言无忌那是因为儿童心智没有成熟,是非难辨,还没有学会更好的把控复杂的语言,还不能够理解成人世界里的语境和暗示。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要学会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要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招致无妄之灾。交往无论是发生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夫妻和情侣之间,都记着,嘴上多个把门的,别被嘴欠误了事,害了人。
嘴下留情,切莫嘴欠,我们没有理由用不可一世的姿态审视别人,也没有必要为了彰显自己把挖苦嘲弄丢给别人。
万一,弹回来了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