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新生来说,踏入校门就意味着进入了完全陌生的环境。学生需要逐步了解和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建立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学生还要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宝贵的校园时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以实现理想。因而,学生能否尽快适应这一全新的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数年的各项研究调查发现,在“转学成风”的国外高校,学生在大一学年是否学有所成不仅仅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高校能否留住学生的关键所在。那么,大一学年的“学业有成”如何定义呢?《大一学生的挑战与支持:高校大一教学提升手册》这一报告的作者提出了一些标准,如“学生在大一阶段能提升学术竞争力,建立并维持人脉,逐步认识自我,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增强公民责任感,适应校园多样性以及思考生命的意义等”。
注:
该报告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M.李・厄普克拉夫特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大一学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约翰・加教授和该中心副主任贝茨・贝尔福特博士。
从这一报告的观点和当前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可以看出,高质量的大一学习经历并非局限于课堂学习。为此,高校开展的大一项目并不满足于“校园简介”式的单一形式,许多高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为学生顺利转型提供保障。
2018年春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调查了1500多所高校的校长、学术负责人、教务处长和招生处长等,参与者列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一项目最为有效的高校。名列前茅的高校的大一项目有何特色呢?
先行一步
名列第一的伊隆大学推出了大一暑期经历系列项目。这些体验式项目在正式开学之前启动,为期5至7天,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由学校的校园娱乐和户外活动部门开展,提供漂流和攀岩等多种户外集体活动,学校希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相互了解,建立友情。
社区参与是第二种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学生平时住在学校宿舍。教师会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所在地的各种社区活动并带领学生走进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地标建筑等。
此外,利用加利福尼亚州得天独厚的创新氛围,学校的另一项暑期项目则是带领学生前往洛杉矶,近距离接触创新产业,了解从业人士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每天傍晚,学生会相互讨论一天的所见所感,围绕创新、勤奋以及如何在工作、学习生活之间寻求平衡进行探讨并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演讲。
无独有偶,从2013年开始,位列第三位的耶鲁大学同样开展了“学前”新生项目——耶鲁大一学者。该项目由耶鲁本科学院院长办公室和耶鲁夏季课程部门共同开展,参与项目的新生有5周的时间提前体验校园生活。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参加写作课程(English 114)以及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推出的STEM入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定量推理能力。
同时,学校安排了多种课外活动和研讨会等,以便学生熟悉图书馆、博物馆等学习资源,并认识学校的学业咨询师、职业咨询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项目人选由学校选定,主要面向贫困生和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帮助他们提前为大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我在耶鲁的学术成就起始于开学之前的新生项目,亲眼看到自己写作能力突飞猛进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迎接大学生活。不仅如此,English 114的教师还成了我的导师和朋友。”维加・佩鲁斯这样回顾5周的暑期项目。佩鲁斯是该项目的首批参与者,目前在耶鲁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由于学生和教师反馈良好,该项目规模从最初的37人增加到了2018年的60人。“自从我们开展耶鲁大一学者项目之后,其他常春藤联盟高校也推出了类似项目,大家相互分享经验,不断提升项目质量。”负责学生生活的协理副校长伯格威尔・霍华德说道。
迎新活动多种多样
排名第一的还有另一所常春藤高校——普林斯顿大学。学校专门创建了迎新活动的网站,网站文字亲切,内容详细。学生通过网站能清楚地了解迎新活动的各项安排以及自己如何参与其中并能得到哪些收获。
普林斯顿大学的迎新活动从每年8月3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11日,共计12天。新生在活动的最初两天由老生带领入住宿舍并熟悉校园情况,从第三天开始,新生会分组参加不同种类的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参加社区行动,与各类组织一起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激励当地的年轻人、促进社区文化交流等,通过服务工作加深自己对学校所处环境的了解。
学生可以参与对话和差异活动,通过参与讨论和集体活动等充分认识自己,理解人与人的差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现实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户外运动,在山间徒步中互相了解,互相协助,培养共进共退的团队精神。所有小组活动都由经过训练的高年级学生带领完成,超过400名在校生在2018年的迎新活动中贡献了力量。
为期5天的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返回校园参与剩下的活动,其中包括开学典礼之后的新生游行。在在校生和校友的欢呼声中,新生穿过菲茨伦道夫大门,这标志着他们的校园生涯正式开始,到毕业之时,学生会再次走过这道大门。
很多高校开设大一研讨班,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普林斯顿大学也不例外。学校每年开设70多个大一研讨班,主题多种多样,包括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等,每个研讨班由资深教授精心设计并亲自上课。庞大的课程数量不仅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还能把学生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阅读永不过时
位居榜单前列的还有巴特勒大学。在其多种大一项目中,共同阅读项目连续30多年来赫然在列。阅读的书籍由教师代表、学术委员会、学生事务部和学校图书馆共同商讨确定,所选书籍要求可读性强、联系社会现状、无专业限制并能体现学校的价值观。通过阅读同一本书,学生和参与的教师能获得共同的精神经历,给予学生和教师进行探讨的共同话题。此外,不少教师还会选择当年的阅读书目作为新生研讨班的写作素材和讨论话题。
前文提到的伊隆大学同样开展了新生阅读项目。学校成立了阅读项目委员会专门负责书籍的筛选,以及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2018年9月,学校还邀请了当年度阅读书目的作者到校开办讲座,与学生近距离交流。
结语
纵览位居前列的高校,各自因地制宜推出的大一项目在纷繁复杂中仍能看出若干相同之处。无专业限制是大一项目,尤其是大一研讨班的一大特色,进行“非专业领域”的主题研究既能扩宽学生的眼界,又能提升综合能力。
团结协作、服务社区是各所高校开展大一项目的一大倾向,学生在与同学合作、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对不同人群的理解程度,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当项目种类愈加增多,如何方便学生合理选择成了学校面对的另一问题。因此,高校纷纷利用电子技术,以便学生了解所有项目的特色。
同时,学校安排咨询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宜的项目种类,并持续关注学生在新生项目中的成长变化。四年求学时光转瞬即逝,新生顺利转型或许是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大学光阴的关键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 "A Look at the Top 5 Ranked Institutions for First-year Experience". COMEVO. April 17, 2018. Web.
[2] 伊隆大学网站、普林斯顿大学网站、耶鲁大学网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