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或同事邀请我带孩子一起玩,我一般是拒绝的。我担心被他们看到我狼狈的一幕。
Elsa其他都好,就是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如果带着她出去,经常会发生一言不合她就发脾气,然后开始追着我打的场景。
我也见证过同学5岁儿子发脾气打妈妈的场景,他扯着妈妈的项链不松手,快把同学勒的踹不过来气,那时同学看向我的眼神极度尴尬。
记得明星“晴格格”王艳带儿子球球参加电视节目时,7岁的球球不仅说出在家经常打妈妈的话,并且在节目中因为发生矛盾也对妈妈动手。网友纷纷批评球球缺乏管教,对妈妈太没有礼貌。
王艳与儿子球球
01孩子为什么打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爱打人、咬人”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阶段,低龄儿童打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0-7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不意味着暴力倾向。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人主要是4大原因:
特别是3-6岁孩子处于“自我”阶段,语言能力未完善,沟通能力也较弱,往往会用肢体动作代替语言沟通。
小孩子也会遇到烦心事,被小伙伴欺负了,被爸妈训斥了,想要的玩具买不了……碰到这种情绪挫败期,他们也会通过打人发泄情绪。
特别在人多热闹的场合,小朋友可能想引起其他小朋友或大人关注。另外孩子开始打人咬人父母才关注孩子,孩子也会形成错误观念,并不断通过打人咬人求关注。
一方面模仿家里人,如果大人之间有家暴,孩子也会模仿,另外就是模仿电视或游戏场景。
02
参考以上标准,根据我家实际情况,排除了模仿型和吸引关注型,Elsa打人的原因主要是发泄情绪以及还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能力跟不上愿望导致落差继而引发情绪。
奇怪的是,我观察到Elsa随着年龄增大,并不会去打别人,却只追着我打。
一方面女儿从幼儿园小班到目前大班,老师从来没有反馈过在学校打人的事情,我平时带她去小公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时候推搡过别人,随着社交能力增强,后来也没见过她打别人。
另一方面家里成员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不见她打其他人,即使是她跟爸爸发脾气了,她也是不敢打出手,最多扔扔东西。
而明星“晴格格”王艳和儿子参加的节目中,球球也曾说出“只打妈妈,不敢打爸爸”的话。
最亲密的养育者往往遭遇最直接的难题。但孩子99%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我在这件事情上也一定出了问题。
首先,很明显,妈妈往往作为最亲密的养育者,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孩子认为最安全的港湾。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最脆弱最不堪的一面往往是在最亲密的人那里才会展示出来。正如我们大人在外上班,有情绪时并不太会跟朋友或同事闹,回到家里却会跟最亲密的爱人没来由发起飙来。
当孩子最初把负面情绪流淌在妈妈面前并伴随打人咬人动作时,妈妈如果引导方式不当,自然就会出现孩子一发脾气就打妈妈的情况。
其次,孩子外面不敢打人,却只在家里闹,是常见的“窝里横”现象,反映的是“欺软怕硬”的心态。而不敢打爸爸,一发脾气就打妈妈,其实也是这种心态的具体化。爸爸一般身材伟岸,面相威严,如果带孩子少,距离感也会无形增加这种形象。当柿子只能捡软的捏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自然把矛头对准更显羸弱的妈妈。
一旦孩子脾气来了,欺负了妈妈,妈妈却没有觉察或正确制止,也会让孩子的这种“欺软怕硬”心态愈加坚定,下次自然有事还是追着妈妈打,就算跟爸爸发生冲突,气很有可能还是会撒到妈妈头上。
最后,妈妈家庭位置不稳固,家庭生态系统失调,可能是一种隐藏在背后的原因。
程度轻的情况是爸妈基本平等,只是遇到熊孩子需要教育的时候,即使是孩子跟妈妈之间的事情,妈妈有心无力,经常嚷着“让你爸爸来教训你”或者“等你爸爸回来教训你”。每个当下主责养育人的不作为,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为什么跟妈妈的事情要等爸爸来解决,觉得妈妈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会固化孩子“爸爸更厉害”的印象,从而增加其“欺软怕硬”的心态。
程度重的情况是爸妈家庭地位的不平等,特别是很多全职妈妈失去了收入,爸爸成为家里经济支柱,内心不够强大的全职妈妈很容易把自己姿态放低,而孩子会敏锐地捕捉到这种不平等关系,形成“妈妈是不重要的,可以欺负的,但爸爸是重要的,不可以欺负的”印象。所以“晴格格”王艳儿子会说出“妈妈摔倒了不会去扶,爸爸摔倒了就会去扶”也是孩子真实内心写照。
03如果孩子2-3岁打妈妈咬妈妈,只要妈妈坚定信念,做好正确引导往往就能解决。但如何孩子5-7岁还是一发脾气只追着妈妈打,这种情况必须立马重视起来。
新闻里经常出现的10岁男孩暴打妈妈的视频或者12岁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就在公共场合揪着妈妈头发不放的画面,看起来让做妈妈的特别心寒。
如果你家已经错失了2-4岁的黄金引导期,进入5-7岁的关键分界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Elsa小时候我工作比较忙,主要是爷爷奶奶带,所以出现偶尔打人,我根本就没在意,总觉得对付对付就过去了,孩子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多少家长(特别是老人养育者)都是这个心理。
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如果你的应对方式不对,往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如果以前有对孩子语言暴力或以暴制暴的应对,请马上停止。如果一直用游戏好玩心态对待,也要不得。
现在Elsa如果追着我打,我会抓住她的双手,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妈妈很爱你,但不喜欢你这个行为。发脾气可以,但打人不可以。妈妈会受伤,心理也会难过。
最开始孩子并不一定有任何反应,毕竟发脾气的当下是被原始脑控制,妈妈坚持说,配合其他方法,长久会看到效果。
5-7岁的孩子能力已经比2-4岁的孩子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能力和愿望之间的落差也会缩小很多。特别是语言能力变强,很多东西是会表达的,除了应对方式上帮助孩子切断打妈妈的习惯,同步要锻炼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只冲妈妈发脾气,往往是因为事情来了情绪跟着上来了,孩子就被原始脑控制了。这个时候妈妈要做的就是自己先冷静,不要被孩子情绪带歪,然后想办法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说实话,一个被5-7岁孩子追着打的妈妈,真的很难平静下来,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力气已经很大了。妈妈很容易自己先爆炸了,别说引导孩子了,自己的摊子都难收拾,于是更加恶性循环。
其实情绪过去后,刚才那个恶魔的孩子,真的又会变成一贯的小天使,Elsa之前追打我之后都也会给我道歉,帮我吹哪里打疼了。但下次脾气上来了还是止不住。
每次我应对不了Elsa脾气的时候,我发现都是自己先被她的追打搞的爆炸了,没有安抚好自己,自然也做不好引导。当我经过多次总结并真正能做到平静下来时,我惊喜地发现她也慢慢地有了改变。
永远记得,自己的平静更重要,先安抚自己,也是给孩子做榜样,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也是在给孩子做好的示范和榜样,这一切变化孩子也会看在眼里,慢慢内化学习,从而发生改变。
审视夫妻关系,妈妈需要从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如果夫妻关系对等,妈妈要关注的是遇事不能抛给爸爸。碰到孩子需要管教的时候,要坚定的管教。
当Elsa和我发脾气追打中,我一提到叫爸爸,她会变得更加愤怒,我一直不得要领。后来我和她约定发脾气可以打枕头代理妈妈,也还是不见成效,只得继续叫爸爸。
直到有次她追打中,我拿起沙发上的枕头,坚定地站在她面前,边拍枕头边说:这个小朋友还敢打妈妈,看看我把代理Elsa屁股打的疼不疼。
我发现她的眼神都变了,慢慢地也平静下来。用这种安全方式直接反馈她对我的伤害,反而出现了转机。我才意识到原来之前我抛给爸爸都是逃避,孩子期待的是和妈妈的事情妈妈自己来解决。
一味地忍耐和逃避,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当你直面问题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当你坚定下来,给孩子一定的界限,孩子内心反而更有安全感。
我喜欢的号主伊心在分享亲密关系时,说自己一度很作,但是男朋友每次不辩解只回复“爱你”,就让她舒心很多。我想孩子也是如此吧,一次次的发脾气,虽然有诱因,但也是在一次次地找父母确认安全感。
当Elsa再追着我的时候,我有时候不再躲闪,反而一把抱着她,不断地说妈妈爱你,慢慢地她平静下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许多许多爱,孩子的安全感也会越来越强,内心也能变得更加充盈,这些爱足以让她应对生活中碰到的不如意。
04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年累月积累的结果。自从我发现Elsa这个问题后,其实我特别希望时光倒转,从她出生开始,就能全身心陪伴她,在她第一次打人时,我就用正确的方法做了引导。但我知道:错过也无须悔恨,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家宝宝也有类似现象,你也正在为孩子经常打自己而烦恼,请跟我一起,做到以下三点:
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和家庭成员对待孩子打人时的语言暴力,经常性地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怎么又打人”、“白眼狼”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给孩子贴上标签,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
游戏化的方式也不可取,会让孩子觉得打人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用郑重其事但相对平静温和地语气坚定地引导孩子,不断坚持才会收到效果。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家庭也都是不一样的。在掌握大原则的情况下,需要父母自己不断摸索,一方面检查父母自己养育方式的问题,很多症结在养育人身上。另一方面针对性地复盘每个方法使用后自家孩子的行为反馈,不断积累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组合拳方法。
孩子的这个习惯可能已经延续了5、6年,但你妄想用5、6个月或者5、6天就能改变,这种心态一定是不可取的。
过程中每一个取得的小进步,都跟孩子的过去比,而不要去跟其他家庭的好孩子比。
一段时间内孩子没有改善,或者改善过但又倒退了,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父母要做的是永远保持信心,相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引导,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和别人好好相处,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爱父母,唤醒孩子的本真,需要父母更多的觉察、反思和实践。
妈妈是承托孩子的容器,妈妈爱孩子,希望孩子回馈的是爱,而不是容器上的裂缝。每个看不见家庭的背后,愿冷暖自知的妈妈,感受到的都是来自孩子的暖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