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服熊孩子?让哪吒父母来教你

如何降服熊孩子?让哪吒父母来教你

首页休闲益智捣蛋熊孩子更新时间:2024-05-07

没想到!原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部育儿大片!魔丸成圣,灵珠堕魔,李靖家和龙王家不同的家教最终使两个孩子走上相反的道路,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对待望子成龙的落差,鼓励孩子?有质量的陪伴是怎样的?父爱要怎样表达?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孩子》杂志·家校共育版总编、广东省家教会副秘书长祁丽珠,她表示,家长要以平常心引领孩子,树立榜样,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切不能贬低孩子;亲子互动要注重获得感;表达父爱需要父亲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

电影里,在旁人看来哪吒是问题儿童,但母亲殷夫人从不放弃。现实中,有的家长总会不自觉地受到旁人的影响,贬低自己的孩子。击败一个人的,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身边最亲近人的冷漠无情。为人父母,如何顶住外界的压力,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舒适区?

祁丽珠指出,家长望子成龙却达不到预期效果,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孩子成长,实际上这种做法打击最大。家长贬低孩子实际上是自己焦虑,当孩子出现问题,首先应反观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有无问题,而不是去贬低孩子。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抱有感恩的态度,其次自身要成长,第三自己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家长在自身成长之余也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要尊重、平等地对待孩子。

爸妈再忙也要陪孩子

为了给孩子积福,殷夫人忙于抓妖,但再忙,她也会尽量抽时间陪哪吒踢毽子。现实中,很多父母虽然爱孩子,但却很少陪伴,或者陪伴的时候反而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孩子发生争执,怎样的陪伴才是有质量的陪伴呢?

“有质量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多少,而是跟孩子在一起时有互动,让他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眼神和肢体上的交流都是需要的。”祁丽珠认为,父母应当在陪伴的过程中,通过孩子的行为促进自己的成长。家长虽然很忙,也要重视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只要能够温暖孩子的心,让亲子之间都有所获,这就是有质量的陪伴。

父爱不要埋藏在心里面

电影里的李靖把爱都是藏心里,为救哪吒,他甚至通过换命符,用他的命来换哪吒的一条命,父爱如山,但李靖和哪吒的互动又是最少的,他甚至从未和哪吒踢过毽子。

现实中,很多中国式的父亲也像李靖那样,把爱埋在心里,导致孩子的不理解。那么,父爱应该如何表达?祁丽珠说,家庭教育中,爸爸是将孩子引向外部世界的精神引领者。爸爸相对粗线条,孩子小时候更常由妈妈照料,当孩子逐步长大,有生活上的意识了,爸爸要站出来,承担更多的责任。爸爸需要多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多参与孩子的成长,自然更有表达空间。

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孩子

每个人都没有生来就会当爸爸妈妈的,现实中,如何鼓励孩子,父母们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不到对的方法,成效甚微,鼓励孩子有什么窍门?在电影中,李靖想出了哪吒是灵珠转世的善意谎言,鼓励哪吒专心学艺;在哪吒被误解时,他没有立刻发飙而是细心调查……祁丽珠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先把自己做好,掌控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孩子。

“真正的家教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用榜样的力量去发挥的。”祁丽珠说,父母想要什么样的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家长。诚然应向有经验的父母请教,但父母自己首先要性格修养到位,情绪才能稳定,稳定了情绪才能把控好那个“度”。

望子成龙或适得其反

敖丙为灵珠投胎,天生资质过人,从他出生那天起,他就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寄托。敖丙实际上是很多中国孩子的影子,在成长中承受着太多的期望。父母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够弥补这个遗憾。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看法,但怎么掌握度,父母该怎么做?

祁丽珠认为,家长对孩子太多要求,自己肯定焦虑。父母一定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要求孩子超越我们,却忘了遗传基因也很重要。如果自己的基因真的够优秀,孩子不会差到哪去。父母要会调整心态,了解自己,读懂自己再对孩子提要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有的混元珠 成魔成仙关键在家长怎么教

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对于李靖夫妇的育儿观引起了观众一番讨论。有人说李靖夫妇教育出了问题,缺乏对孩子的约束及陪伴,甚至说多番谎话骗孩子;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李靖夫妇已经教得很好了,对孩子应从心出发,从成长中学习,哪怕有一些善意的谎言。

为此,南都教育联盟联手南都NDX实验室发起“新版哪吒生而叛逆惹乡邻厌恶,父母撒谎哄他,你能接受吗?”的站队互动,截至8月7日下午4时的数据显示,近七成网友表示“可以接受”。

近八成网友指身边有哪吒式“熊孩子”

最近一部国产动漫电影《哪咤之魔童转世》一上映便得到了大众喜爱,短短上映5天便破10亿票房。与以前的版本不同,这版哪吒从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变成了一位“孤独的熊孩子”,由于魔珠身份让哪吒遭到邻居厌恶。电影里哪吒的经历一定程度反映出现实中许多孩子们遭受的经历。

你身边是否有类似哪咤这种熊孩子呢?调查数据显示,有79.5%的网友表示身边确实存在这种“熊孩子”。网友“小知恩的喵”看到电影里面小哪吒时就“感同身受”,找回那种想要被人疼的感觉。他说他曾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小孩,长大了反而会对自己调皮的小辈越来越不耐烦,如果自己越觉得身边的熊孩子多,越表示自己可能就是个不耐烦的“熊大人”。

“善意谎言”难界定,家长撒谎要考虑后果

网友“橙进在前进”认为,这部电影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其实能引起很多成年人的共鸣,反思自己是否曾经是一个“混世小魔王”;是否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是否曾经被父母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欺骗过。

面对“善意的谎言”这个教育问题,有37.2%的网友表示可以接受,9%的网友认为不可以接受,认为要看具体情形的网友有53.8%。“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善意的谎言,有的父母对孩子撒谎撒习惯了,为了让他们乖、让他们懂事,把警察叔叔当成作他们的魔鬼这种有歧义的谎言拿来对孩子说,所谓谎言的‘善意’太难界定了,所以对孩子撒谎要考虑到孩子知道真相的后果!”网友“coco-jjyy”如是说。

家长过分溺爱和缺少陪伴导致孩子越来越皮

有将近四成网友认为,“熊孩子”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教育的缺乏,其次是源于大人的溺爱。在电影的影评中,李靖夫妇教育问题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我们是否应该参考李靖夫妇的教育方法放任孩子天性,自由的成长,不拘束孩子本身的性格,以包容的心去教育对待孩子还是要对“熊孩子”严格管控,紧盯教育?

从互动调查的数据显示,有19.2%的网友表示会使用新版哪吒里李靖夫妇的随心之法教育熊孩子,30.8%的网友明确表示不会,剩下的网友表示还是要看情况。

网友“hakunamatata”认为,李靖夫妇的爱是一种深沉含蓄的爱,他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现在很多父母都难以做到的,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忽视孩子们的感受,但是怎么去弥补还是需要各位家长好好去向他们学习,去消解孩子的孤独感。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李靖夫妇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像“蒋鑫讲玉”就认为,“现在人们口中常念叨的‘熊孩子’就是太缺乏管教而引起的,许多年轻父母懒得管,也不再像以前的父母花心思在孩子身上,过分的溺爱以及陪伴的时间空缺,导致孩子越来越皮,李靖夫妇的做法看着你们难道不眼熟?”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卫志凌 尤立川 实习生 曹翊 邓安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