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小球改大球到底是什么情况?

乒乓球小球改大球到底是什么情况?

首页休闲益智大球落下更新时间:2024-05-11

乒乓球小球改大球的到底是什么情况?

中国乒乓球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这里的大球指的是地球上的中美两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自此也奠定了国球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乒乓球都是世界的霸主地位,在此期间中国乒乓球涌现了无数名将,如许绍发,邱钟惠,郭跃华、江嘉良、陈新华,蔡振华,曹燕华、何智丽、陈静、乔红,邓亚萍,刘国梁 孔令辉等。中国乒乓球都展现这项运动不可撼动的统治力。

蔡振华

邓亚萍

正因为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也导致了不利于这项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加上乒乓球比赛回合少,不耐看,所谓回合少不好看,是因为乒乓球比赛的每分都很紧张和精彩,平均不到三个回合就结束了,甚至发球直接得分了,有的球根本都没看清楚怎么回事,观众的情绪也没有调动起来就结束了。在电视转播画面里面更加看不清球的高速旋转和回合球了。加上当时有机胶水等器材的出现,让乒乓球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观众也越难越看清高速飞行的球,这对电视转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这一系列情况严重的不利于乒乓球的发展。当时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步下滑,国际乒联为了增加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提出了增大球的直径,降低球速和旋转来增加回合和观赏度。

小球改大球有什么好处呢?第一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使得比赛过程虽然精彩,增大球的直径可以降低球的飞行速度,从而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悬念,使比赛更加流畅和精彩增加观赏性。第二保持赛事平衡,为了维持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平衡,国际乒联希望通过更改球体大小来实现这一点。更大的球意味着更长的回球时间,可能会给一些技术水平较低或力量较小的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得分。此外,尽管球的直径变大了,球的旋转度有所降低。后面来看球的飞行速度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

有很多人说,乒乓球改大球是因为外国选手想限制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而提出来的,但是真实情况是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中国人徐寅生先生提出的,而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最终也是采用了中国的方案。当时只有中国有测试乒乓球相关的仪器设备,这一项改革任务大量的工作也是在中国进行的,上海的红双喜承担了当时小球改大球的主要制作和测试。红双喜这个喜庆的名字也是周总理给命名的。

刘国梁

孔令辉

邓亚萍

直到2000年2月23日,在吉隆坡进行的国际乒联特别大会上,才最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至此小球改大球这一重大改革才落下了帷幕。从改制之后的20多年间我们的成绩上来看,其实大球并没有给中国选手造成更多的麻烦,我们凭借刻苦的训练,和系统的训练方法,以及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依然在世界乒坛中占据绝对霸主地位,唯一给世界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变化,就是球的旋转变慢了,使每一局的比赛回合数增多了,能够更加吸引观众,同时也推广了电视转播,代表人物有马龙,许昕,张继科,林高远,王楠,张怡宁,丁宁,孙颖莎,王曼昱等。(其中王楠无论大球小球都能站在顶端)总体来看乒乓球小球改大球这个决策,对于整个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也可以说说你对这项改革的看法。

王楠 张怡宁

那个不懂球的刘胖子曾经霸气说过:敢于让所有对手研究中国队,中国队的对手是自己并非别人。

我是深圳业余乒乓无花果,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期待你的交流和指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