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若萧
冰墩墩“*疯了”。
还有一个星期,北京冬奥会就要闭幕了,开幕就断货的冰墩墩,时至今日依旧是“一墩难求”。
线下,人们搬着马扎、裹着军大衣,连夜排队的长度不减反增,但货架上依然什么都没有;线上,每天限时限量的抢购几乎是秒空,各种预付款订单最长的已经排队到了4月。
近一周时间里,晒娃、晒房、晒豪车、晒背单词和晒冰墩墩的人相比都黯然失色。尽管二手交易和黄牛遭到了一轮轮打击监管,但冰墩墩的价格还是被炒到了原价的十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周边产品售卖实现了约11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创下了奥运会纪录。而这一次的北京冬奥会,据专业人士分析,特许商品收入或将突破25亿元。
图/图虫创意
虽然目前仍未实现“一户一墩”,但不妨回头看看,冰墩墩到底走对了哪几步,才造就了如今这一次传播奇迹。
火得有点意外
复盘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冰墩墩一开始并没有这么火。
严谨一点来说,冬奥会开始前,它都一直没有火。
早在2019年,冰墩墩就已经正式对外官宣了。可那个时候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词,购买者更是寥寥无几。
近日抖音上一个还有视频火了:山东济南市下辖某村庄门口,两年来一直伫立着两个巨大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模型,风吹雨淋,无人照看。随着近些天冰墩墩热度越来越大,有路人注意到了这两个模型,讨论声蔓延到了村里,村长才赶紧给两个模型拖进了村委会。
这可能还是因为冬奥会冰雪项目居多,大众参与率低,没有吸引人们太多的注意力。
直到冬奥正式开幕,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了冰雪上,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胖乎乎、还有些站不稳的小熊猫竟然是那么地可爱。
还有外来的欢呼声。代表日本媒体NTV来到北京采访北京冬奥会的辻冈义堂,在直播连线节目中被问起羽生结弦备战情报时,他不仅没说出什么“重要情报”,还一脸神秘地拉开衣服展示了挂满冰墩墩徽章的工作证和T恤。
图来自网络
除了日本记者,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也为曾只领到一个冰墩墩着急,因为他有一对双胞胎,只带一个礼物回家,怕是得打起来。
外来者自带的矛盾冲突和喜剧逻辑,让“冰墩墩效应”迅速发酵,也引发了我们的欢乐,以及社交平台上的热烈讨论。
人们的情绪是共振的,叠加在一起,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冰墩墩本身单价也较低,又恰逢春节假期,又正是一年中人们工作压力最小、购物欲最旺盛的时候,各种因素堆积在一起,冰墩墩就卖疯了。
小孩一张嘴,父母跑断腿
在百度指数输入“冰墩墩”,可以看到基于搜索引擎的数据分析,不仅可以看到冰墩墩的发酵热度曲线变化,还能看到特别有趣的一个数据:人群画像。
半年间,在搜索“冰墩墩”的人群属性的年龄分布中,30-39岁之间的中年人占据了搜索总量的近50%,20-29岁的青年人则以28%的全网占比位列第二。
图/百度指数
这个年龄分布令人颇为意外,冰墩墩的“萌”吸引青少年不足为怪,但为什么还会引发中年人关注?难道中年人也需要“恶意卖萌”来证明自己年轻?
这个猜测实在过于复杂了,真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孩子。
农历春节期间,社交媒体上一直存在着大量类似内容:
“急求冰墩墩,我家闺女说明天还没有冰墩墩就不吃饭了。”
“初二回娘家,我70岁的母亲要求我给7岁的儿子安排冰墩墩,我去哪找去?”
“晚上10点了,两个孩子因为没有冰墩墩还在生气,在线等,挺急的。”
相比专业性强,规则复杂的体育运动,孩子和成年人的视角并不相同:体育迷们会对自己喜欢项目的运动员如数家珍,孩子们则会对卡通形象的吉祥物趋之若鹜。
在奥运百年历史上,吉祥物从1972年诞生,直至1992年才首次使用了抽象的卡通造型:一只叫做“科比”的比利牛斯牧羊犬。从那之后,各种各样憨态可掬的奥运会吉祥物百花齐放,其中大多以举办国当地的特色动物形象为原型,其目的是拉近奥运会、体育运动与人们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对奥林匹克精神进行推广。
归根结底,想要设计一个成功的奥运会吉祥物,首先要研究明白本国的孩子。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就多次提到,冰墩墩打一开始画到最后一笔,目标始终都是牢牢锁定在9岁左右的孩子身上。在设计上,团队选择了低龄化的熊猫宝宝形象,包括标志性的“内八字”和微微向前倾的身体姿态,体现的都是一种熊猫宝宝走路站不稳的感觉。
而有趣的是,在完全不知道父亲在设计什么的情况下,曹雪的儿子一眼选中了带着冰壳的大熊猫。
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特地请了240个孩子来参与投票。为了保密,并没有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也没有任何指引和暗示,纯盲评。当时冰墩墩身上的冬奥会徽标志被去掉了。为了公正,同时也为了干扰视听,工作人员特意在网上下载了两个可爱的卡通形象,跟冰墩墩贴在一起,让孩子们自己选,喜欢哪个就贴上一票。
最后240票中的230票,都投给了冰墩墩。
从后期孩子们的反馈来看,还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冰墩墩的热情最高。这个群体背后的父母,也自然成为了冰墩墩最有力的购买者。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再次证明,我们的能力可以建设承办最高级别的重大活动和体育赛事,而且还能通过冬奥会的举办,带动冰雪经济,冰雪产业以及冰雪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个深入孩童心灵的吉祥物,成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枚冰雪运动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冰墩墩的确做到了一个吉祥物应该承载的功能,就像1990年的熊猫盼盼以及2008年的福娃一样,冰墩墩必然会成为人们对于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记忆节点。
图/图虫创意
春节期间,各大冰雪运动场馆爆满,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大幅升高,按这个走势发展下去,未来只会更高。
一户一墩,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作为奥运特许商品的冰墩墩出现如今“一墩难求”的情况,绝非商家处心积虑的炒作或是捂盘,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回头看,冰墩墩的走红路径,仍能带给人们不少启示。
首先,冰墩墩的成功告诉了不少设计者,优秀设计并不在于表达了多少“自我”和“超前理念”,还要明确表达对象和传递的有效性。
林立在城市中的“丑陋建筑”、出现在工业产品中的“反人类设计”、以及求奇求怪的种种“云设计”,共性都是忽略了消费者的意识和审美,只追求设计者自己的快感,而不去尝试理解历史、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在市场上遇冷,在舆论上被职责,也不足为怪。
其次,作为本土文化符号,好产品还需要讲一个好故事,必须有文化内容持续输出的能力,才能和目标群体实现情感联结,这是塑造商品和品牌持续的竞争力的法宝。
要相信,在中国冰墩墩这样的形象是必然比玲娜贝尔有生命力的。
最后,尽管随着冬奥会结束,冰墩墩的热度多少会降低,但就相关产品的延伸和持续开发计划也应当提上日程,对后续推进工作有着妥善和积极的思考和安排,而不是让它伴随冬奥来,跟着冬奥去,这就糟蹋了一个IP因偶然爆红带来的国际持续文化影响力。
同时也要警惕鱼龙混杂的“尬蹭”,如制作水平低下的动画片、网络游戏、童书等,会迅速消耗掉冰墩墩在人们心中的好印象。
至于从数量上实现“一户一墩”,以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能力并不是难事,只是时间问题。
早些日子,因为大量需求突然出现在春节假期的特殊时间,在工厂放假、工人返乡休息的情况下,由于奥运特许商品的特殊性,无法像普通工业品那样在订单爆棚的情况下协调众多工厂统一制作,必须要遵守合同。而这些特许企业如今已经紧急复工,加班加点赶制商品。
奥运特许商品有着较严格的销售周期。伴随着奥运会结束,人们的购买热情逐渐降低。好在目前的预售情况和国内外订单数量仍大大高于产能,完善的大数据分析也不会让厂家因生产大量冰墩墩而导致积压。
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几天前,还有人为站在“冰墩墩”身边的“雪容融”鸣不平,这个以灯笼为原型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在冰墩墩走红的初期,雪容融就静静地躺在货架上无人问津。
但很快,随着冰墩墩被疯抢,雪容融也被顺手带走了,也买不到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